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鼠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模型薄型子宫内膜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8周龄动情期规律C57BL/6J小鼠共28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干细胞移植组,每组96只。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宫腔注射95%乙醇损伤后立即原位注射PBS 0.1 ml,3 d后尾静脉注射PBS 1 ml;干细胞移植组宫腔注射95%乙醇损伤后立即原位注射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0.1 ml,3 d后尾静脉注射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1 ml,干细胞浓度为5×105/ml。每组根据取样时间(3 d、7 d、14 d、30 d)不同分为4小组,取样当日,半数小鼠子宫组织取样,4%多聚甲醛固定送检,进行子宫内膜厚度、HE染色、免疫组化等检测;另半数小鼠与确定有生殖能力C57BL/6J雄鼠合笼,进行生育力评估。结果干细胞移植组小鼠子宫内膜厚度在各时间点均显著厚于模型对照组(P<0.05),但与空白对照组仍有一定距离(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后的受损子宫内膜上皮层及基质层均增厚,腺体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组角蛋白、波形蛋白、VEGF、ERα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上升,与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育力评估发现,模型对照组生育率接近于0(仅30 d亚组1例),而干细胞移植组生育率显著升高,30 d亚组生育率达50%,接近空白对照组(66.7%)。结论小鼠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对薄型子宫内膜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FET)中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行FET且子宫内膜厚度≤7mm的不孕症患者59例,34例在排卵日或黄体酮/HCG注射日行宫腔灌注G-CSF(100μg/0.6mL)。应用G-CSF治疗的40个周期作为G-CSF组,49个既往周期作为自身对照组,25例未应用G-CSF治疗者80个周期作为对照组。结果与自身对照组或对照组相比,G-CSF组内膜准备方案中诱发排卵周期比例高,自然周期比例低,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周期取消率依次为:自身对照组69.39%,对照组48.75%,G-CSF组17.50%,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是:G-CSF组15.85%和30.30%,自身对照组7.89%和20.00%,对照组13.33%和29.27%,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CSF治疗未能显著改善子宫内膜菲薄的不孕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陶颖  邓群 《生殖医学杂志》2023,(11):1771-1775
子宫内膜的厚度和结构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薄型子宫内膜截断值一般认为是超声测量下子宫内膜厚度<7 mm。针对薄型子宫内膜,除了传统的激素调节外,目前已发展出多种辅助治疗手段,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干细胞治疗、药物治疗、针刺和物理疗法等。已有研究表明,这些方法对子宫内膜具有缩小纤维化面积、增加腺体数量、促进血管生成、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组织结构等相关作用。这项综述总结了这些辅助治疗手段在修复薄型子宫内膜和提高临床妊娠率方面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FET)前采用子宫内膜轻刮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RIF患者再次行FET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前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子宫内膜轻刮联合TEAS组(A组,101例),单纯子宫内膜轻刮组(B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其临床妊娠结局。结果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A组显著高于B组[(10.04±1.56)mm vs.(9.55±1.27)mm],子宫内膜的血流阻力指数[(0.70±0.06)vs.(0.74±0.07)]及搏动指数[(1.51±0.22)vs.(1.56±0.21)]显著低于B组(P均<0.05);A组的胚胎种植率(32.95%vs.23.03%)和临床妊娠率(49.50%vs.35.22%)均显著高于B组(P<0.05);异位妊娠率A组有低于B组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轻刮联合TEAS可以增加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子宫内膜的血流阻力,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能有效改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两种宫腔灌注方法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IVF-ET助孕冻融胚胎移植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PRP宫腔灌注治疗(PRP组,80例)、G-CSF宫腔灌注治疗(G-CSF组,81例)及生理盐水宫腔灌注(对照组,68例)。检测PRP组患者全血及PRP中的血小板浓度以检验PRP制备的有效性;比较3组患者一般情况、内膜厚度及血流分级以及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等IVF助孕结局。结果 (1) 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PRP中的血小板浓度显著高于全血[(433.83±36.76)×109/L vs.(137.17±24.94)×109/L](P<0.001)。(2) 3组患者既往周期的移植日内膜厚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RP组及G-CSF组灌注治疗后的移植日内膜厚度分别为(7.84±0.88) mm和...  相似文献   

6.
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薄型内膜是指子宫内膜厚度不足以能够获得妊娠,即低于胚胎着床的阈厚度。子宫内膜的修复机制涉及女性体内多方面因素,除众所周知的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的协同作用之外,细胞因子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起到关键作用,集落刺激因子(CSFs)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s)在子宫内膜增殖过程中起着一定程度上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胚胎移植后反复着床失败的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76例反复着床失败行冻融胚移植的患者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82例:常规冻胚移植前内膜准备,月经第10天起给予TEAS;对照组94例:常规冻融胚移植前内膜准备,不予其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前与月经第10天内膜增厚差值、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生化妊娠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内膜生长差值、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可提高反复着床失败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此类患者冻融胚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升高,是取消胚胎移植周期的重要原因之一.薄型子宫内膜限制了腺体及生长因子靶受体生成、影响了信号转导.目前临床上可通过雌激素补充、阿司匹林、血管活性药物等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与内膜下血流,但上述方法对部分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治疗效果欠佳,而富血小板血浆(PRP)对部分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登封市中医院妇产科2018-01—2020-12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的58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观察术中情况、术后临床指标.记录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时患者的经血量、排卵期子...  相似文献   

10.
倪丰  张莹莹  姜宏 《生殖医学杂志》2014,23(10):805-808
目的探讨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在子宫内膜厚度8mm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子宫内膜厚度8mm的患者,共19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移植胚胎类型分为2组:A组:新鲜胚胎移植组(n=120),B组:冻融胚胎移植组(n=74)。随机选取同期子宫内膜厚度≥8mm患者,共388个周期,按移植胚胎类型分为2组:C组:新鲜胚胎移植组(n=182),D组:冻融胚胎移植组(n=206)。分别比较组间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A组和B组的临床妊娠率(24.2%vs.43.2%)和胚胎种植率(16.1%vs.23.7%)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但两组间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vs.18.8%,P0.05)。C组和D组的临床妊娠率(49.5%vs.46.6%)和胚胎种植率(28.6%vs.2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早期流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1.1%vs.9.4%,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厚度8mm患者,选择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可获得更高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但不能降低早期流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局麻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患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CAS手术患者80例,男65例,女15例,年龄18~80岁,ASAⅠ~Ⅲ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组(A组)、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组(T组)和假电针对照组(C组)。A组进行针刺;T组进行TEAS;C组采用假电针。测定术前、术后30min、术后1d的术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脑血流速度(Vm)。记录术后30min、术后1d高灌注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总体评估量表(GES)评分。结果术后30min A组和T组Vm明显慢于C组(P0.05)。术后30min C组出现高灌注患者有7例(25.0%),明显高于A组的1例(3.7%)和T组的0例(P0.05)。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A组和T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1周A组和T组GES评分明显改善人数明显多于C组(P0.05)。结论针刺及TEAS复合局麻应用于CAS手术,可减少CAS患者术后脑血流一过性增加,降低术后30 min高灌注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术后1周的神经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意识指数(IOC)监测下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无痛胃镜检查时对麻醉药用量、体动反应、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恶心呕吐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在我院门诊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300例,随机分成TEAS组、舒芬太尼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入室后均进行意识指数、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维持IOC1值为40~60,IOC2值为30~50时行胃镜检查。TEAS组:入室前10 min TEAS右侧合谷、内关、足三里、梁丘穴直至检查结束,入室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1%丙泊酚0.15~0.25 mL/kg;舒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5μg/kg,1%丙泊酚0.15~0.25 mL/kg;对照组入室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1%丙泊酚0.15~0.25 mL/kg。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术前(T1)、给药后1 min(T2)、进镜时(T3)及术毕(T4)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并观察低血压、高血压、低氧血症、体动反应、注射痛、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苏醒时间。结果:TEAS组在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丙泊酚用量及注射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对丘脑血流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比格犬随机均分为单纯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对照组)和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异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硝普钠静脉泵注行控制性降压,观察组在常规全麻行控制性降压时复合TEAS,电刺激强度8~10mA,频率2/100Hz,取双侧"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两组比格犬均将MAP下降至麻醉前的40%水平,并在40%~45%MAP水平维持60min。在控制性降压开始前(T0)至基础值的70%(T1)、60%(T2)、50%(T3)、40%(T4)及在40%~45%MAP水平维持10min(T5)、20min(T6)、30min(T7)、40min(T8)、50min(T9)、60min(T10)时,观察丘脑局部脑血流(rCBF)的变化。结果在控制性降压开始时,观察组的rCBF(161.80±73.65)P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3±50.65)PU(P<0.05)。与T0时比较,T5~T10时观察组rCBF均明显增高(P<0.05)、T1~T10时观察组rCB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压降至40%MAP水平维持60min时,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能明显增加丘脑血流,改善血氧供应,可能有利于脑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胸腔镜肺切除术中肺顺应性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患者70例,男31例,女39例,年龄20~64岁,BMI 18~28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TEAS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TEAS组在双侧内关穴、曲池穴进行电刺激,频率为2/100 Hz,电刺激从术前30 min开始直至手术结束时停止。对照组仅于双侧内关穴、曲池穴连接电极,不予电刺激。所有患者麻醉方法及用药原则一致。记录机械通气(术前双肺通气时、术中单肺通气时、术后双肺通气时)的肺顺应性和气道峰压。记录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和气胸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术中单肺通气时肺顺应性明显增高,气道峰压明显降低,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和气胸的发生率、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内关穴和曲池穴可改善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的肺顺应性,降低气道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全麻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患儿予持续TEAS两侧合谷和内关穴位,两组麻醉诱导后全凭静脉维持麻醉,术后若患儿出现不能安慰的躁动,则静脉给予芬太尼0.5 μg/kg(T组)或1 μg/kg(C组).于入室时、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以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β-内啡肽(β-EP)的变化.记录拔管时,拔管后5、10、15、30 min小儿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和疼痛评分(CHIPPS).结果 与入室时比较,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两组患者E、NE均显著升高(P<0.05),且C组显著高于T组(P<0.05);T组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时β-EP高于入室时和C组(P<0.05);T组患者拔管后各时点PAED和CHIPPS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TEAS可减少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ET)过程中,复方玄驹胶囊联合补佳乐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助孕治疗,既往因子宫内膜薄取消周期或移植后未成功妊娠而再次行FET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A组:不给予药物干预;B组:给予补佳乐3mg口服,bid,至移植日;C组:给予复方玄驹胶囊3粒口服,tid,至移植日;D组:联合应用补佳乐和复方玄驹胶囊,用法同上。每周随访子宫内膜厚度及激素水平,移植后1个月随访妊娠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情况按患者年龄(≥35岁、35岁)及不孕年限(2年、≤2年)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按年龄分层分析显示,无论35岁还是≥35岁,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呈增加趋势,D组增长最为显著,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组中不孕年限≤2年患者的子宫内膜增长厚度均显著大于不孕年限2年者(P0.05)。D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P=0.010);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35岁患者的年龄及移植胚胎数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妊娠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D组移植前E2水平和移植胚胎数对妊娠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 FET内膜准备过程中复方玄驹胶囊与补佳乐联用可有效促进子宫内膜增厚,改善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围术期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手环行内关穴刺激对全麻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女性患者72例,年龄18~5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可变区组随机化将患者1∶1随机分配入两组: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前佩戴国产经皮穴位电刺激手环,电极对准内关穴。电刺激组开机刺激内关穴,调整强度使患者感觉手部关联区域有麻刺感且可耐受,固定手环后关机;手术结束时立即打开手环,给予麻醉诱导前确定的刺激强度,持续佩戴24 h。对照组同样佩戴24 h,但始终不通电。记录术后24 h内术后恶心呕吐(PONV)例数及止吐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电刺激组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术后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差异主要出现在术后1~6 h(P<0.05)。两组不同时间段止吐药物补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穿戴式手环行经皮内关穴电刺激可以有效降低甲状腺切除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腹腔镜肠道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肠切除手术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TEAS组和对照组。TEAS组在手术当天及术后3d内每天给予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TEAS一次,对照组操作同TEAS组但不开启电源。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24、48、72h血清胃动素浓度;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d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术后24h血清胃动素浓度明显升高[(218.5±52.3)pg/ml vs(141.8±45.8)pg/ml,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9.4±3.2)h vs(29.6±7.8)h,P0.05]明显提前,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提前[(23.2±4.7)h vs(36.5±8.9)h,P0.05],术后3d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16.7%vs 36.7%,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促进腹腔镜肠道手术围术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内关穴和曲池穴对全麻气管插管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腰椎手术患者90例,男36例,女54例,年龄40~65岁,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A组)、经皮非穴位电刺激组(NA组)和非电刺激组(NS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全麻方案相同,A组术前经皮电刺激内关穴和曲池穴30min;NA组术前在非穴位经皮电刺激30 min;NS组不做任何处理,实施标准全麻方案。记录插管前、插管时和插管后3 min SBP、DBP和HR。同时于以上时点经桡动脉采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插管前三组SBP、DBP、HR及血浆E和N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插管前比较,插管时和插管后3min三组SBP、DBP及血浆E和NE浓度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与A组比较,插管时NA组和NS组SBP、DBP及血浆E和NE浓度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内关穴和曲池穴对全麻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表现出很好的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