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不孕不育患者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黄体生成素(bFSH/bLH)比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中心接受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1 301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和bFSH/bLH比值,分为A、B、C、D 4组:A组:年龄35岁(A1亚组:bFSH/bLH≥2,n=300;A2亚组:bFSH/bLH2,n=692);B组:年龄35~37岁(B1亚组:bFSH/bLH≥2,n=51;B2亚组:bFSH/bLH2,n=92);C组:年龄37~40岁(C1亚组:bFSH/bLH≥2,n=28;C2亚组:bFSH/bLH2,n=46);D组:年龄40岁(D1亚组:bFSH/bLH≥2,n=39;D2亚组:bFSH/bLH2,n=53)。比较各亚组的临床结局。结果 A、B组中,bFSH/bLH≥2组与bFSH/bLH2组间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FSH/bLH≥2组的获卵数及优胚率均显著低于bFSH/bLH2组,且促性腺激素(Gn)用量显著增加(P0.05);C、D组中,bFSH/bLH≥2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bFSH/bLH2组(P0.05),但两组间窦卵泡数(AFC)、Gn用量、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不孕不育女性患者中,对年龄≤37岁患者,血清bFSH/bLH比值可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并指导Gn用量;对年龄37岁的患者,血清bFSH/bLH比值可预测IVF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常用指标在各年龄段对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478例行IVF/ICSI-ET助孕、符合入选标准的不孕女性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A组(≤30岁)、B组(30~38岁)、C组(>38岁);组内根据获卵数分为卵巢低反应组(<6个)、卵巢正常反应组(6~18个)及卵巢高反应组(>18个)。比较基础FSH(bFSH)、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雌二醇水平(bE2)及窦卵泡数(AFC)单独及联合应用在各年龄段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bFSH、AMH、AFC在各年龄组间及卵巢反应亚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bE2在各年龄组间及卵巢反应亚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单一指标预测卵巢反应性时,AMH的曲线下面积最大;联合指标对于预测30~38岁组卵巢低反应(联合bFSH、AMH、AFC)、>38岁组卵巢低反应(联合bFSH、AMH及年龄)和卵巢高反应(联合bFSH、AMH),可提高其ROC曲线下面积、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血清AMH作为单一指标预测卵巢反应性时,其预测价值最大;对于30~38岁女性,多项指标相联合可明显提高预测卵巢低反应的价值;对于>38岁的女性,多项指标相联合对卵巢低反应和高反应均可提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应用于卵巢低反应(POR)人群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我中心接受第一周期IVF/ICSI助孕、采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助孕的9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波塞冬低反应分类标准分为4组:A组(72例):年龄35岁,抗苗勒管激素(AMH)≥1.2ng/ml,基础窦卵泡数(AFC)≥5,获卵数10枚;B组(267例):年龄≥35岁,AMH≥1.2ng/ml,AFC≥5,获卵数10枚;C组(238例):年龄35岁,AMH1.2ng/ml,AFC5;D组(400例):年龄≥35岁,AMH1.2ng/ml,AFC5。比较4组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结果 A组的HCG日P水平、获卵总数、2PN个数、优质胚胎数显著高于C组(P0.05);C组的Gn用量显著低于D组,而内膜厚度、HCG日E_2及P水平、获卵总数、2PN个数均显著高于D组(P0.05);B组的Gn天数、Gn用量、HCG日LH水平及无可移植胚胎比例显著低于D组,而HCG日E2及P水平、获卵总数、2PN个数、优质胚胎数均显著高于D组(P0.05)。各组的妊娠结局比较,A组的临床妊娠率(61.0%)、活产率(47.1%)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30.8%和21.2%)(P0.05);C组的临床妊娠率(57.9%)、活产率(47.4%)显著高于D组(分别为31.1%和22.2%),而流产率(15.5%)则显著低于D组(32.6%)(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各妊娠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应用于年轻POR患者,可获得较满意的获卵数及妊娠结局,提示其对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年轻患者仍是较理想的选择。而对于高龄POR患者,采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不能达到满意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卵巢反应性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卵巢反应性的预测指标。方法106例患者超促排卵均采用本中心黄体期长方案。预测指标: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FSH/黄体生成素(LH)比值、降调节后抑制素B(INHB)、双侧卵巢内总窦卵泡数(AFC)及双侧卵巢体积。卵巢反应性评价指标:获卵数、促性腺激素(Gn)用量。结果(1)预测与评价指标二者的相关关系:bFSH、FSH/LH与获卵数呈负相关(分别为:r=-0.192,P<0.05;r=-0.227,P<0.05);AFC、IHNB与获卵数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316,P<0.01;r=0.523,P<0.001)。AFC、IHNB、卵巢体积与Gn用量呈负相关(分别为:r=-0.245,P<0.05;r=-0.241,P<0.05;r=-0.294,P<0.01)。FSH/LH比值与Gn用量呈正相关(r=0.255,P<0.01)。(2)预测与评价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NHB值是预测获卵数的最佳因素;卵巢体积是影响Gn用量的重要因素,其次是FSH/LH比值。(3)AFC是影响获卵数重要因素。结论(1)INHB水平是预测IVF-ET中卵巢反应性的最佳指标,INHB水平下降是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早期指标。(2)AFC是影响获卵数重要因素,可作为IVF治疗前预测卵巢反应性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脱氢表雄酮(DHEA)应用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IVF助孕治疗前行DHEA预处理的220例DOR患者资料,按年龄分为3组:35岁为A组(40例),35~40岁为B组(80例),40岁为C组(100例)。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助孕过程参数及临床结局。结果 DHEA预处理前,3组患者间基础性激素水平和窦卵泡计数(AF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HEA预处理后,3组患者的基础FSH、E2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LH、AMH水平、AFC并无显著改善(P0.05)。A组在获卵数、获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FET胚胎种植率、FET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优于B、C两组(P0.05),3组患者间Gn总剂量及使用天数、HCG日E2水平、卵裂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HEA辅助治疗可使DOR患者中的年轻人群反应性显著提升,进而使其卵巢储备功能得到改善,最终改善IVF治疗的结局;而35岁的DOR患者使用DHEA后没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及基础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5,453例应用长方案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年龄、bFSH 与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n)用量呈显著正相关,AFC与Gn用量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64、0.325和-0.450).年龄、bFSH 与成熟卵泡数呈显著负相关,AFC与成熟卵泡数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0.285、-0.299和0.516).AFC与Gn用量及成熟卵泡的相关性均最密切.(2)年龄、bFSH 与AFC预测卵巢低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 I、AUC2、AUC3分别为0.68、0.69、0.85,均显著〉参考下面积(P均〈0.05);AUC3均大于AUC1及AUC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9.42,Z23=7.28,P均〈0.05),AUCI及AUC2比较无显著差异(Z12=0.46,P〉0.05).结论 年龄、bFSH、AFC均可以预测卵巢反应性,且AFC的预测价值优于bFSH及年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拮抗剂方案中不同卵泡期长度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鲜胚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鲜胚移植且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的5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卵泡期长度分成A组(卵泡期长度≤12 d,n=178)、B组(13 d≤卵泡期长度≤14 d,n=255)和C组(卵泡期长度≥15 d,n=96),比较3组患者的基础资料、促排卵情况、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HCG阳性率的独立因素。结果 基础资料比较,B组的不孕年限显著低于C组,基础窦卵泡数(AFC)显著高于C组(P均<0.05);A组的体质量指数(BMI)显著低于B、C组,基础E2显著高于B、C组(P均<0.05);其余基线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Gn天数、Gn总量、HCG日E2水平、HCG日P水平、获卵数、MⅡ数在3组中最低(P均<0.05);B组的Gn天数、Gn总量显著低于C组(P<0.05),获卵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在不同卵巢反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ET助孕第1周期鲜胚移植的患者资料共7 323例(7 323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黄体期短效长方案组(A组,n=4 379)和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B组,n=2 944);各方案组再根据获卵数分为不同亚组:获卵数5者为A1组(n=346)、B1组(n=171),5≤获卵数≤15为A2组(n=3 280)、B2组(n=2 122),获卵数15者为A3组(n=753)、B3组(n=651)。统计分析各组间患者基本资料、获卵移植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1)与A1组相比,B1组基础窦泡数、Gn天数、Gn剂量显著升高,HCG日LH及孕酮值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胚胎情况与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A2组相比,B2组的基础LH水平、基础窦泡数、Gn天数、Gn总量显著升高,而HCG日LH、E_2、P水平显著降低(P0.05);B2组的获卵数和MⅡ卵数较A2组显著升高,但可移植胚胎数及移植胚胎数显著下降(P0.05);B2组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较A2组显著升高,而异位妊娠率显著下降(P0.05)。(3)与A3组相比,B3组的基础LH、基础窦泡数、Gn天数和Gn总量显著升高,HCG日LH、E_2、孕酮水平显著降低(P0.05);B3组的获卵数和MⅡ卵数显著高于A3组,而可移植胚胎数却显著低于A3组(P0.05);两组间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在各种卵巢反应的患者的新鲜周期治疗中均可取得不劣于经典长方案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和基础黄体生成激素(bLH)比值对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时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本生殖中心因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方少弱精子和无精子症、不明原因不育等行IVF/ICSI-ET年龄≤40岁的超排患者2,167例(2,167周期).按bFSH值分为bFSH正常组(bFSH≤8.5 IU/L)及升高组(bFSH>8.5 IU/L);再按年龄分为≤29岁,30~34岁及35~40岁组.分析基础FSH/LH值在bFSH正常及升高两组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在促性腺激素(Gn)刺激时间、Gn用量、获卵数及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Gn用量在年龄≤29岁患者无论bFSH水平是否升高,基础FSH/LH≤1者明显少于>1者;获卵数在bFSH正常组患者中各年龄段基础FSH/LH≤1者明显多于>1者,且在年龄<35岁以前各组间随着基础FSH/LH升高获卵数明显减少;在bFSH升高组(bFSH>8.5IU/L)患者中仅年龄30~34岁的患者基础FSH/LH≤1者获卵数明显多于>1者,在其余各组随FSH/LH升高获卵数均有减少趋势;Gn刺激时间、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在bFSH正常及升高组各年龄段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础FSH/LH值对指导选择合适的促排方案及Gn启动剂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不能仅凭借基础FSH/LH值预测IVF/ICSI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剂量促性腺激素(Gn)联合克罗米芬全程使用的卵巢刺激方案在卵巢功能正常患者体外受精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ICSI治疗,使用低剂量Gn联合克罗米芬全程使用的卵巢刺激方案周期1 063个,根据实际取卵次数分成4个组分别为A组(第1次取卵周期),B组(第2次取卵周期),C组(第3次取卵周期),D组(第4次取卵周期)。比较各取卵周期间患者年龄、Gn天数及用量、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累积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等指标。结果不同取卵周期间患者的年龄、Gn天数、用量、获卵数、受精率、种植率及妊娠结局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优胚率及多胎妊娠率较A、B、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率(38.7%~46.67%)、累积活产率(50%~64.84%),与以往常规刺激周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剂量Gn联合克罗米芬全程使用的卵巢刺激方案是行之有效的促排卵方案,反复IVF/ICSI失败的卵巢功能正常患者可考虑尝试低剂量Gn联合克罗米芬全程使用的卵巢刺激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CC)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微刺激方案中应用CC促排卵5d后内源性FSH变化情况及其与促排卵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CC+HMG微刺激促排卵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C促排卵5d[即月经周期第7天(D7)]内源性FSH的变化分为FSH上升组与FSH下降组;同时将基础D2FSH≥10U/L的患者根据FSH水平变化分为FSH上升组(A组)与FSH下降组(B组),将D2FSH10U/L的患者根据FSH水平变化分为FSH上升组(C组)与FSH下降组(D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促排卵结局。结果 156例患者中CC促排卵5d后FSH上升者占53.2%,下降者占46.8%。FSH下降组的D2FSH、D2LH水平、D7E2水平显著高于FSH上升组,FSH下降组的D7FSH、HCG日FSH水平显著低于FSH上升组(P0.05);FSH下降组的促排卵天数及Gn用量亦显著少于FSH上升组(P0.05)。B组的基础窦卵泡数(AFC)、D7E2显著高于A组,D7FSH、HCG日FSH、HCG日LH、促排天数显著低于A组(P0.05);B组的获卵数及冷冻胚胎数显著高于A组(P0.05)。C、D两组除D2FSH、D7FSH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C+HMG微刺激方案中应用CC促排卵5d后内源性FSH上升与降低都是常见的卵巢反应,对于D2FSH≥10U/L的患者,D7内源性FSH水平变化可用于评价卵巢的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行IVF-ET治疗的年龄>35岁的患者9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根据是否获得临床妊娠分为临床妊娠组(442例)及未妊娠组(526例)两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随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龄女性临床妊娠结局的因素,并分年龄层(36~40岁和≥40岁)探讨影响不同年龄层高龄女性妊娠结局的可能因素。结果临床妊娠组的男、女双方年龄、基础FSH水平显著低于未妊娠组(P均<0.01),原发不孕、行第一周期IVF治疗、女方体重指数(BMI)、基础窦卵泡(AFC)数则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均<0.05),长方案及超长方案比例、囊胚移植比例、HCG日内膜厚度亦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均<0.05),Gn总剂量、HMG剂量、HCG日LH水平显著低于未妊娠组(P均<0.05);Gn应用时间、HCG日E2水平、获卵数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VF周期数(OR=0.712,P=0.036)、女方年龄(OR=0.362,P=0.000)、基础FSH(OR=0.960,P=0.030)、基础AFC(OR=1.041,P=0.028)、HCG日内膜厚度(OR=1.084,P=0.008)、获卵数(OR=1.085,P=0.001)为高龄女性不同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36~40岁女性,女方年龄(OR=0.848,P=0.029)、基础AFC(OR=1.050,P=0.005)、卵裂期胚胎/囊胚移植个数(OR=1.809,P=0.001)、是否囊胚移植(OR=1.866,P=0.001)为不同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40岁女性,女方年龄(OR=0.765,P=0.003)、基础FSH(OR=0.891,P=0.007)、基础AFC数(OR=1.109,P=0.006)为不同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龄女性若存在不孕因素,应尽早进行助孕治疗。根据不同年龄分层,可以调整促排卵方案,获得最大获卵数,选择合适子宫内膜厚度,酌情增加胚胎移植个数,尽量选择囊胚移植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来曲唑在治疗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来曲唑治疗的184例NO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睾丸体积不同分为3组:A组(81例)(睾丸体积≥12ml),B组(63例)6ml≤睾丸体积12ml,C组(40例)睾丸体积6ml。比较各组患者用药前后的睾丸体积、精液质量、性激素水平变化及睾丸活检组织病理情况。结果 184例NOA患者在规律用药后,所有患者精液标本离心沉淀后镜检未见精子。睾丸体积和体重指数在用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用药后睾丸活检未见生精功能活跃的病理表现。各组患者用药前后催乳素(PRL)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第7天,3组的FSH和LH显著上升(P0.05),A组和B组的E_2显著下降(P0.05),3组的T值较用药前显著上升(P0.05)。用药第14天,3组的FSH和LH继续上升,A组和B组的T值继续上升,均显著高于用药第7天(P0.05)。最后一次活检前,A、B组的FSH和LH较用药第14天上升减缓(P0.05),C组的FSH和LH则显著下降(P0.05),3组的T值较第14天有所下降(P0.05)。结论来曲唑在治疗NOA患者中未见明显优势,或许需要多中心、大样本数据对这一结论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体期长方案IVF/ICSI-ET助孕周期中,HCG扳机前雌二醇(E_2)水平及变化对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生殖中心采用黄体期长方案助孕的IVF/ICSI-ET周期1 913个,根据扳机日E_2水平变化分组:A组(1 664个周期),E_2上升;B组(249个周期),E_2下降。为研究E_2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又将A组分为两个亚组:A1组(1 038个周期,E_2≥14 640pmol/L)和A2组(626个周期,E_214 640pmol/L)。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胚胎发育情况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A、B两组的获卵数、移植数、冷冻数和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1组的获卵数和冷冻数显著高于A2组,移植数显著低于A2组(P0.05)。A、B两组鲜胚移植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多胎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OHSS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1、A2组的活产率、多胎率、异位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A1组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A2组,OHSS发生率显著高于A2组(P均0.05)。结论 HCG扳机前E_2升降对妊娠结局无明显不良影响,但扳机前过高的E_2可能会损害子宫内膜容受性继而影响胚胎着床,对妊娠结局造成不利影响。过高的E_2可能增加OHSS的发生率,因此建议对HCG扳机前E_2上升的高E_2患者,可考虑行全胚冷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刺激全胚胎冷冻方案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2例年龄≥38岁、应用微刺激方案行IVF/ICSI-FET的1 020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A组(38~40岁);B组(40~43岁);C组(≥43岁),比较3组间月经第3天FSH、Gn总量、Gn天数、平均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总数、胚胎形成数、胚胎冷冻数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1 020个刺激周期中119个周期因卵巢反应不良放弃周期,周期取消率11.67%;1 001个取卵周期中69个周期获卵失败,平均获卵率93.11%。932个周期获得卵母细胞,平均获卵数(1.98±1.40)个,共565个周期有胚胎冷冻,胚胎冷冻率60.62%。3组比较HCG日卵泡数、获卵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月经第3天FSH水平、Gn天数、成熟卵母细胞数、胚胎形成数、胚胎冷冻数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B组的Gn天数、Gn总量、成熟卵母细胞数、胚胎冷冻数显著高于C组(P0.05),C组的成熟卵母细胞数、胚胎冷冻数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342人共行585个移植周期,移植周期的妊娠率为20.00%,移植周期的累积妊娠率为34.21%,起始周期的累积妊娠率为21.59%。3组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妊娠率逐渐下降(P0.05)。结论高龄患者使用微刺激全胚冷冻方案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妊娠结局,不失为临床上的一个选择。但针对高龄患者如何根据年龄、卵巢储备功能和前次促排卵治疗结果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有待于进一步的随机对照试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长方案降调节联合国产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的控制性促排卵(COH)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有效性与经济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改良长方案的9 063个IVF-ET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根据促排卵药启动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促排卵过程中卵泡生长速度及LH水平变化决定患者使用何种促性腺激素(Gn)药物。最终根据患者使用Gn的剂型将患者分为两组:仅使用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为rFSH组;使用HMG或HMG和rFSH联合使用者为HMG组。比较两组促排卵药物的效果及助孕结局。结果比较两组最终结果:rFSH组患者年龄较轻、不育年限较短(P<0.05)。HMG组Gn使用天数及使用总量多,但费用[(2935.28±1 711.64)元vs.(8 413.78±2 049.22)元]明显低(P<0.001)。rFSH组的获卵数、胚胎数增多,但中重度OHSS发生率(2.62%vs.5.09%)也增高(P<0.01)。两组间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受精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早期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GnRH-a降调节后,当血清LH≤1U/L时,使用国产HMG促排卵也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减少促排卵药物的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预处理在长效长方案降调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长效达菲林长方案治疗的IVF-ET患者共2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预处理组(118例)和非预处理组(136例),预处理组促排卵前给予HMG 75U肌肉注射预处理4d。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各项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处理组Gn天数、Gn使用总量显著低于非预处理组(P<0.05);预处理组HCG日孕酮(P)值、HCG日E2值略低于非预处理组,获卵数略少于非预处理组,MⅡ卵数、MⅡ卵率、可用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略高于非预处理组,中度及以上OHSS发生率略低于非预处理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处理组预处理后FSH水平显著高于预处理前及非预处理组,卵泡直径显著大于预处理前及非预处理组(P均<0.05)。结论长效长方案降调节后促排卵前应用HMG预处理可以减少Gn用量、Gn天数,且妊娠率有增高的趋势、OHSS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提示短时间的HMG预处理可能有利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HCG注射日直径≥16mm的卵泡占≥14mm卵泡群的比例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探讨HCG扳机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本中心接受短效长方案促排卵的IVF/ICSI治疗周期,符合纳入标准的共2 391周期。根据HCG日卵泡群直径分布的不同,以直径≥16mm的卵泡占直径≥14mm卵泡群的比例分为三组:高比例组(75%)、中比例组(50%~75%)、低比例组(≤50%),比较三组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F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窦卵泡数(AFC,双侧)在高比例组[(14.65±4.07)]显著低于低比例组[(16.10±4.38)]及中比例组[(15.26±4.22)](P0.05);高比例组获卵数[(9.43±4.36)]显著低于低比例组[(12.62±5.28)]和中比例组[(11.00±4.28)](P0.05),且全胚冷冻率(39.73%)也显著低于低、中比例组(分别为57.88%和43.38%)(P0.05);三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流产率在低比例组(1.61%)显著低于中、高比例组(分别为10.48%和15.17%)(P0.05)。结论 HCG日直径≥16mm的卵泡占≥14mm卵泡群不同的比例分布并不显著影响IVF/ICSI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卵泡输出率(FORT)结合体重指数(BMI)在评价辅助生殖患者助孕结局中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IVF-ET治疗患者的4 865个周期病历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对比两组的年龄、不孕年限、BMI、基础FSH/LH比值、FORT、窦卵泡数(AFC)、Gn天数、Gn总量、成熟卵泡数(PFC)、获卵数、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胚胎总数等指标;再按照FORT分为低、中、高三组,对比各组各项指标,对BMI与FORT线性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比较,妊娠组的Gn总量显著低于未妊娠组[(2 155.39±890.62)IUvs.(2 400.22±1 049.87)IU](P0.05),而其AFC、PFC、FORT、获卵数、胚胎总数、优质胚胎率均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5);FORT低、中、高分组对比中,AFC、Gn总量随FORT值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PFC、获卵数、胚胎总数随FORT值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优质胚胎率在高、中、低FORT组分别为70.81%、67.20%和6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在高、中、低FORT组分别为55.20%、54.25%和4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和正常BMI组相比,正常BMI组的Gn天数、Gn总量显著低于超重组(P0.05);正常BMI组的获卵数、胚胎总数、临床妊娠率均高于超重组(P0.05);FORT和BMI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FORT值可以对辅助生殖患者卵巢反应性、胚胎发育潜能起到预测作用;超重患者控制BMI至正常水平,可有效改善IVF/ICSI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卵母细胞透明带发育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VF治疗的患者共569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出现透明带发育不良分为2组:出现卵母细胞透明带发育不良为A组,217个周期;卵母细胞正常为B组,352个周期。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再按年龄和卵巢功能分组来比较促排卵、获卵与受精情况,分析临床结局。结果 A组与B组相比,年龄[(35.4±5.6)岁vs.(34.4±5.9)岁]、基础FSH[(9.37±5.37)U/L vs.(8.52±4.00)U/L]、AMH[(3.76±5.71)ng/ml vs.(4.68±4.12)ng/ml]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年龄是透明带发育不良的暴露风险因素[OR1.036,95%CI(1.004-1.070)](P<0.05)。再按年龄及卵巢储备功能分组后,≥35~<40岁卵巢储备良好组中的A组与B组相比,Gn天数[(11.7±2.8)d vs.(10.3±3.4)d]、Gn用量[(44.76±16.90)U vs.(34.22±17.44)U]、MII卵数[(6.0±4.1)vs.(9.0±6.1)]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0岁卵巢储备良好组中的A组与B组相比,Gn天数[(11.4±3.9)d vs.(9.4±3.4)d]、Gn用量[(49.24±27.51)U vs.(33.96±18.08)U]、MII卵数[(3.9±2.3)vs.(5.6±4.7)]及优质胚胎率(19.2%vs.40.9%)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卵母细胞透明带发育的独立暴露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大(≥35岁时),当患者卵巢储备良好时,Gn用量越多、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透明带发育不良;且透明带发育不良的出现导致该组成熟卵数显著下降,影响促排卵效率;而当年龄≥40岁卵巢储备良好时,透明带发育不良组还会出现优质胚胎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