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筋理论是中医经络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经筋理论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现状,发现在经筋辨证分型与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疼痛点相关性研究方面值得进一步科学总结性探讨,对今后较好运用经筋辨证分型理论指导中医临床诊治膝骨性关节炎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痹痛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方法 将100例符合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痹痛膏组)50例,55个膝关节;对照组(超短波+TDP组)50例,53个膝关节。经过1疗程治疗后,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42膝,好转11膝,无效2膝。对照组:临床治愈35膝,好转14膝,无效4膝。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痹痛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健膝蠲痹汤对单纯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健膝蠲痹汤加减内服,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观察疗效。结果:对69例单纯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率为97.1%。结论: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李帆冰教授中医对膝骨性关节炎(KOA)认识及临床总体治疗方案。李帆冰教授长期从事膝骨性关节炎的预防与治疗研究,拥有一套独特的理解及治疗,形成了未病先防、中药措施干预调幅的基本思想,对膝骨性关节炎深入研究及观察,同时提高整体诊疗经验,将膝痹、普通痹证异同点相应提出,后以虚证为出入点分析膝骨性关节炎发生基础,形成了中医辨证、辨病、辨体三位一体相结合方法,文章中通过对膝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分析、辨证分型及其后续中医药治疗状况加以分析,以李帆冰教授思想"虚证"为基准,对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寒湿痹阻,湿热流注为主证,并治以"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同治、内外兼顾、调治结合"的学术思想,对膝骨性关节炎加以诊断、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有着较深造诣及独到见解。从而达到维持局部血脉通畅,将气机调顺、阴阳调和目的发挥出来,达到预防膝骨关节炎疾病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统计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体质分类及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60例,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同时引入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通过《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诊断为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体质分类,确定具有高度发病倾向的体质类型。结果与结论: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患者易罹患膝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6.
<正>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多发的以膝关节慢性退性行病变为特点的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笔者近年来,采用"双固一通"[1]隔物温和灸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前月大多数日子有膝痛。2X线示关节边缘骨赘。3关节炎实验室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4年龄≥40岁。5晨僵30min。  相似文献   

7.
膝骨性关节炎是骨科最常见病种之一,该病多发于老年人,且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近期发现该病的发病年龄愈趋年轻化,本文就中医外治法治疗中老年人膝骨性关节炎进展进行综述。笔者采用文献法,查阅了近5年来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文献,并且进行临床疗效的总结。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是保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力补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回顾并总结中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和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进展研究,对此病中医治疗进行总结。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法众多,副作用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骨痛宁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阻、气血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个临床试验中心的44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36例(骨痛宁膏组)和对照组112例(骨通贴膏组),疗程1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膝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膝关节疼痛指数,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同时作安全性评价指标的检测。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都较明显(P<0.05),膝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积分,膝关节疼痛指数,中医症候积分都明显下降(P<0.01)。(2)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中医症候积分亦有显著差异(P<0.05),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痛宁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阻、气血瘀滞证)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膝痛七穴"子午捣臼刺法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及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每次750mg,每天2次;观察组给予"膝痛七穴"子午捣臼刺法治疗,治疗12周。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膝痛七穴"子午捣臼刺法可以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起我们运用针刀松解术配合关节腔冲洗、中药及运动疗法(三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OA)42例(51膝),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OA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治疗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中男10例,女32例;年龄42~78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化后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的运用。方法将本科自2017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4例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第三批"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内容实施,对照组实施本科优化后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对膝痹病患者实施本科优化后的中医护理方案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及满意度,依从性从53.2%提高至92.3%,患者满意度从75%提高至95%。结论本科优化后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契合地区病症,临床应用性高,能积极推动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开展,能有效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采用蠲痹健步汤熏洗结合复方苦参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痹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骨痹"的诊断~([1])。西医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2]),X线片分级按Ahlback所订标准,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按严重程度分为5级。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大于50岁小于80岁,性别不限;(2)Ahlback膝X  相似文献   

14.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应开  江湧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113-114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软骨损害为特征,且病变累计软骨下骨、滑膜和关节周围组织的慢性关节疾病。本病属中医学的"痹证"、"鹤膝风"、"历节"等范畴,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40岁以后为多发人群,病情反复,缠绵难愈。中医外治法则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就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近几年的临床报道总结如下。1敷贴药法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关节病,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1]:①1个月里大多数时间膝痛;②X线片显示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相似文献   

16.
膝骨性关节炎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退行性骨关节病,病情多久治难愈且易复发。临床用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众多,不管是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都对膝骨性关节炎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且方法种类多样。本文即对近些年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不同方法进行简短论述,总结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现状,以期给广大同仁提供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郑辉  邓灵芝  孙力 《西部中医药》2011,24(12):75-77
目的:观察中医"烽火台"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型)疗效.方法:选取风寒湿证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2例,观察"烽火台"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功能活动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4%.结论:中医"烽火台"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风寒湿证型膝骨...  相似文献   

18.
膝骨性关节炎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病,关节疼痛和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面有一定优势,文章通过对气至病所法理论、临床应用等的论述,结合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气至病所法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提高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大样本病例的调查研究,了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归纳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主要证候变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372例,经排除、剔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有效研究样本300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和围手术期各个观察节点的临床症状学资料建立数据库,以频数分析方法研究患者在围手术期各观察节点的症状的分布情况,再通过聚类及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各观察节点主要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果:围手术期中医基本证候辨证要素的归纳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肝阴虚、肝阳虚、肝气虚、肝血虚、脾阴虚、脾阳虚、脾气虚、气滞、血瘀、痰、寒湿、湿热等15种,其中"肾阴虚"、"肾阳虚"在整个KOA围手术期均有较高的发生率:经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主要中医证候变化:手术前期以"寒湿阻滞证"为主;术后1周以"气滞血瘀证"为主;术后2周以"脾虚气滞证"为主;术后3周以"脾肾亏虚证"为主。结论:"肾阴虚"、"肾阳虚"作为膝骨性关节炎围手术期的主要辨证要素,与上述4证可相兼出现,形成不同的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腰膝同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腰膝同治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1个月;对照组采用口服脊痛消Ⅱ号胶囊治疗1个月。结果:经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判定标准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标准判定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腰膝同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通过调节整体、改善局部的安全、无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