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法推拿联合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群功能及肌肉抗疲劳的影响。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连续治疗4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指标(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腰背屈伸比)、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指标(腰背伸肌群积分肌电、平均功率频率)、腰背肌疲劳试验及腹肌耐力试验的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腰背屈伸比均显著降低(P均0.05),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平均功率频率、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腰背肌疲劳试验及腹肌耐力试验结果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手法推拿联合悬吊运动疗法能够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群功能,提高肌肉抗疲劳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及综合康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均给予常规腰椎牵引、超短波理疗、推拿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腰背肌训练,治疗组则配合强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疗效,并于治疗结束2年后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JOA评分、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2年后,随访发现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与常规腰背肌训练相比,能进一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对于减轻疼痛、抑制病情复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委中穴后配合核心稳定肌群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委中穴后配合核心稳定肌群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委中穴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腰椎最大活动度(前屈、后伸)、腰椎肌力正常比值的百分比(前屈、后伸)以及治疗后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JOA评分、腰椎最大活动度(前屈、后伸)、腰椎肌力正常比值的百分比(前屈、后伸)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委中穴针刺后配合核心稳定肌群训练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训练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核心稳定训练。两组疗程均为20天,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腹部屈肌群、腰背部伸肌群峰力矩(PT)值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ODI值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ODI值少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腹部屈肌群、腰背部伸肌群的PT值均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腹部屈肌群、腰背部伸肌群的P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训练联合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较单纯手法能更好地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秦合伟  李彦杰  郭宁 《新中医》2021,53(18):135-138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督灸联合牵引治疗,2 组均治疗6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 评分)、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积分肌电值(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2 组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 组JOA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腰背伸肌群MPF、IEMG 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腰背伸肌群MPF、IEMG 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B2 (TXB2)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IL-1β、TNF-α、TXB2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督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腰椎功能,增强其腰背伸肌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拮抗肌"压敏点"推拿为主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拮抗肌"压敏点"推拿治疗)与对照组90例(普通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疗效,治愈患者1年后的症状复发率及治疗前后JOA、VAS评分、腰曲值改善情况,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拮抗肌"压敏点"推拿为主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治愈患者1年后的症状复发率、JOA评分、VAS评分、腰曲值改善情况均优于普通推拿治疗,P0.05。结论:拮抗肌"压敏点"推拿为主治疗是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有为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推拿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综合评分(JOA评分)评定2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8. 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推拿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有助于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改善,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经络穴位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针刺肌筋膜触发点,2组均隔日治疗1次,连续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经络穴位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疼痛及功能障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新中医》2018,(8)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为主治疗交叉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 3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大活络胶囊口服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 3.9%,对照组为7 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JOA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以推拿疗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交叉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腰椎JOA评分,疗效优于药物联合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0.
段伟利  陈红  陈双辉 《新中医》2022,54(15):188-191
目的:观察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对腰部功能、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LD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66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81.67%(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腰背屈伸比较治疗前减少(P<0.05),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LDH疗效确切,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与腰椎平衡力,有利于患者腰背伸肌群生理功能及生物力学特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曲崇正  薛平辉 《新中医》2018,50(8):109-112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为主治疗交叉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 3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大活络胶囊口服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 3.9%,对照组为7 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JOA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以推拿疗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交叉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腰椎JOA评分,疗效优于药物联合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则给予腧穴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与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牵引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和JOA评分,随访3个月后比较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JO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以促进疼痛缓解、改善腰部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丁懿  郭琛琛  王宁  李丽 《天津中医药》2019,36(6):561-564
[目的]探究肌内效贴结合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肌内效贴结合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对照组只进行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运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级(JOA)积分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肌骨超声(MSUS)评定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4周后,JOA积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治疗组增加更明显(P0.05);VAS评分均有所降低,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肌骨超声探查局部肌肉厚度均有所增加,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结合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传统推拿手法联合脏腑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9例瘀血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传统推拿手法联合脏腑推拿治疗作为治疗组,对照组38例瘀血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则应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JOA和VAS评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2两组治疗前后的JOA与VA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的JOA与VAS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且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传统推拿手法联合脏腑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缓解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缓解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给予推拿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指地距离;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治疗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指地距离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治疗组指地距离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对照组的81.82%(4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缓解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腰椎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收肌弹拨法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均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则配合内收肌弹拨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改善情况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5%(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收肌弹拨法能提高临床疗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115-118
目的探讨整脊手法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诊治的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康复治疗+整脊手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核心肌群训练治疗,治疗4周对比两组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下腰痛JOA评分)、腰椎活动度的变化。结果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进行比较,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对两组患者的JOA评分进行比较,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腰部的前屈、后伸、侧屈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部的前屈、后伸、侧屈测定结果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大(P0.05),究组腰部的前屈、后伸、侧屈测定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础康复治疗、整脊手法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腰部活动及功能方面较基础康复治疗、整脊手法治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刘彬  李加斌 《河南中医》2022,(11):1743-1746
目的:观察深刺关元俞联合推拿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风寒痹证患者下肢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LDH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深刺关元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肢体抬高情况、腰椎关节活动度、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疼痛评分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有效率为84.21%,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直腿抬高角度、腰椎前屈、腰椎后伸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直腿抬高角度、腰椎前屈、腰椎后伸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现时疼痛指数(present pai intensity, PPI)、疼痛指数(pain rating index, PRI)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PPI评分、PR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部练功展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采用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运用腰部练功展筋疗法,对照组运用传统推拿疗法,治疗2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疾患综合评分(JOA)、改良的Schober试验(MMS)和总体疗效评价为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全程观察腰部练功展筋疗法治疗过程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疗效评定指标组间比较(JOA评分P=0.387,VAS评分P=0.94,MMS数值P=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两组JOA,VAS评分及MMS数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治疗后组间疗效评定指标JOA评分、MMS数值比较,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OA评分P<0.05,MMS数值P<0.01),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05)。两组最后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腰部展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在改善JOA和MMS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