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对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连续收集我院早期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138例,其中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71例(VATS组),传统开胸肺叶切除67例(开胸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及术后第7天,术后30d肺功能。监测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及最大呼气流量(PEF)。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VATS组与开胸组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FEV1,MVV及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VATS组与开胸组FEV1[(1.8±0.4)vs(1.64±0.38)L]、MVV[(72.1±15.3)vs(62.8±14)L/min]、PEF[(5.16±1.19)vs(4.82±1.26)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VATS组与开胸组FEV1[(1.91±0.39)vs(1.74±0.38)L]、MVV[(76.6±15.9)vs(66.9±12.7)L/min]、PEF[(5.32±1.23)vs(4.9±1.14)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安全可行,对肺功能影响小,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U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16例进行电视胸腔镜下(全胸腔镜c-VATS组.68例;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a—VATS组,48例)肺叶切除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17例患者的需要转变手术方式(由c-VATS到a-VATS,15例;由c—VATS到开放手术,1例;由a—VATS到开放手术,1例)。手术中转开胸1例。ma期108例,DIb期8例,无围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全组手术时间平均(158±36)min,术中失血平均(176±50)mL,术后胸管停留时间平均(3.2±1.8)d,术后住院平均(7.5±2.5)d。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生存质量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7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保乳手术组(BCT组)和改良根治术组(MRM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性功能的差异。结果 BCT组术后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和附加的关注评分显著低于MRM组(P〈0.05),而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性期望、性欲激起、性高潮和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MRM组(P〈0.05、P〈0.01);BCT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性功能显著优于MRM组(P〈0.05、P〈0.01)。结论保乳手术较改良根治术更能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性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高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类型及发生率。方法选取行VATS(VATS 组)、行开胸手术(开胸组)手术治疗的高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80例,观察术后心律失常类型及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整体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4.38%,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 VATS 组为17.50%低于开胸组的31.25%( P <0.05);两组术后心律失常类型均以房颤为主,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单发发生率 VATS 组分别为10.00%、2.50%、1.25%、0.00%,开胸组分别为11.25%、3.75%、2.50、2.50%,单发各心律失常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VATS 组合并2种及以上类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50%,低于开胸组的10.00%( P <0.05)。结论VATS 与开胸手术治疗高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类型以房颤多见,开胸手术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同时发生2种及以上类型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对高于 VATS 术式,其他类型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及传统开胸手术(TOS)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6月期间行VAT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8例(VATS组)及同期行TO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5例(TOS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1年后复发、转移、死亡率的差异。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及引流量较TOS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TOS组相比,VATS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围手术期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TOS组(P〈0.05)。术后1年两组间复发转移率及死亡率无差异(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具有创伤小疼痛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老年NSCLC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全胸腔镜手术(VATS)组24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组26例,常规开胸手术(SPT)组40例。观察三组的术中、术后情况及随访1年的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VATS组和VAM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止痛时间、止痛药用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SPT组(P〈0.01);而VATS组手术时间长于VAMT组,但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VAMT组(P〈0.05或P〈0.01),VATS组的住院费用明显多于VAMT组(P〈0.01);SPT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VATS组和VAMT组(P〈0.05)。结论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NSCLC患者,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做好仔细的术前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胸腔镜治疗的疗效肯定。选择完全胸腔镜手术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经济情况、患者意愿等)和术者对胸腔镜的熟练程度来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8例行保乳手术,B组48例行改良根治术,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B组,分别为手术时间f(118.52±16.35)minVS(155.87±20.55)min],术中出血量f(105.26±42.15)ml vs(153.32±51.26)m11,住院时间[(10.15±2.56)d vs(14.38±3.27)d1,组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9.85、3.55、7.06,均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8%、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及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月~2009年10月选择的78例实施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VATS组(39例)和开胸组(39例),VATS组给予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治疗,开胸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量、清扫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胸液总量及住院时间。结果:VATS组因胸腔粘连显露操作困难切口延长至11 cm 4例,其余患者手术过程顺利。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及死亡。开胸组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0.4±6.4)min、(37.3±6.7)min、(98.4±20.2)min、(6.3±1.5)d、(11.5±2.1)d、(17.6±3.8)d;VATS组分别为(10.2±5.3)min、(20.7±6.2)min、(73.2±9.4)min、(3.4±1.8)d、(6.8±1.9)d、(10.6±2.5)d(t=4.27、6.23、5.92、2.364、3.28、3.341,均P〈0.05);开胸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人均阵痛次数、术后输血量、住院费用分别为(235.6±65.8)ml、(792.4±246.5)ml、(2.78±1.27)次、(378.3±68.5)ml、(2.8±0.5)万元,VATS组分别为(152.6±63.4)ml、(413.5±136.9)ml、(1.41±0.81)次、(121.3±60.0)ml、(3.4±0.6)万元(t=3.264、2.643、6.12、12.392、3.014,均P〈0.05)。开胸组术后2个月疼痛7例,术后上肢运动障碍5例,VATS组无异常。VATS组术后并发症6例,占15.38%,开胸组术后并发症14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术式优点在于胸壁创伤小,胸廓稳固性好,心肺功能影响小,手术安全、可靠,清扫淋巴结符合肿瘤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程度及血清MIR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胸根治术组,40例)和观察组(胸腔镜根治术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3、7d的血清应激相关指标及MIR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3、7d血清应激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MIR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指标检测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术期应激程度及血清MIR指标影响优于传统开胸手术,手术性创伤更小且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直径>5 cm 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肿瘤直径>5 cm 的 NSCLC 患者53例,观察组29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VATS)治疗,对照组24例行开胸手术(TO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并发症,随访观察两组患者1年、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失血量和引流量少,术后 VAS 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192,t2=7.245,t3=28.362,t4=26.344,t5=7.448,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1,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复发率、生存率分别为(10.35% vs.8.33%)、(96.6% vs.95.8%),3年复发率、生存率分别为(34.48% vs.33.33%)、(72.41% vs.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直径大于5 cm NSCLC 具有创伤小,安全可行,可取得与 TOS 治疗同样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樊光华  刘敏知  朱凤飞 《安徽医学》2012,33(10):1371-1374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GEM)化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QOL)、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43例ⅢB~Ⅳ期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GEM化疗,1 200 mg/m2,第1、8 d;治疗组在每个疗程的第1 d至第14 d以康艾注射液50 ml/m2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两组均21 d为1疗程;连用2疗程后,评价近期疗效、QOL和毒副反应;反映QOL的指标包括KPS评分、疼痛程度和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L)。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73%vs.19.05%,χ2=0.0879,P0.005);治疗组的KPS评分在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2.27±6.85 vs 3.81±8.05,P0.01);应用FACT-L进行评估,亦显示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12.27±6.85 vs 3.81±8.05,P0.01);治疗组中治疗相关的血液系统毒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可以减轻老年NSCLC患者GEM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水平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02例NSCLC患者、6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ys 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ys C的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1.47±0.78)mg/L比(1.04±0.51)mg/L和(1.06±0.36)mg/L,P〈0.01]。随着肿瘤的发展,患者血清Cys C的含量逐渐上升,无淋巴结转移低于有淋巴结转移[(1.06±0.39)mg/L比(1.83±0.97)mg/L,P〈0.05],TNM分期Ⅰ~Ⅱ期低于Ⅲ~Ⅳ期[(1.38±0.88)mg/L比(1.57±0.79)mg/L,P〈0.05]。中高分化肺癌血清Cys C的含量高于低分化肺癌[(1.63±0.73)mg/L比(1.26±0.48)mg/L,P〈0.05]。肺癌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性别、年龄及肺癌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血清Cys C含量在肺癌患者中明显增高,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恶性程度相关,提示血清Cys C水平的变化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胸腔镜与传统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1例NSCL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VATS组和S组,VATS进行胸腔镜手术,S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分析两组5年生存期.结果 VATS较S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留置胸管时间短、术后止痛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在纵隔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TH)治疗纵隔肿瘤的优缺点,探讨VATS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3年3月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30例纵隔肿瘤患者,其中154例行VATS手术,176例行TH手术,所有病例经病理诊断为胸腺瘤、畸胎瘤、神经源性肿瘤,随访1年。结果 VATS组和TH组无一例死亡,VATS胸腺瘤手术1例术后1年内复发,TH胸腺瘤手术2例术后1年内复发。VATS组与TH组比较,胸腺肿瘤切除术中出血量[(100.0±35.0)mL vs(150.0±40.0)mL]d、术后第1日胸管引流量[(80.0±30.0)mL vs(100.0±36.0)mL]min、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0±0.5)d vs(4.0±0.8)d]、术后住院时间[(5.0±0.6)d vs(6.5±0.7)d]min、术后24 h VAS评分[(3.0±0.5)vs(5.0±0.9)]均少于TH组;畸胎瘤切除手术时间[(70.3±15.4)min vs(86.5±20.6)min]、术中出血量[(100.0±35.0)mL vs(150.0±40.0)mL]、术后第1日胸管引流量[(80.0±30.0)mL vs(100.0±36.0)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0±0.5)d vs(4.0±0.8)d]、术后住院时间[(5.0±0.6)d vs(6.5±0.7)d]、术后24 h VAS评分[(3.0±0.5)vs(5.0±0.9)]也均少于TH组;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手术时间[(112.3±48.8)min vs(135.3±60.8)min]、术中出血量[(94.0±82.5)mL vs(398.7±202.2)mL]、术后第1日胸管引流量[(110.5±80.6)mL vs(160.8±110.7)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5±0.8)d vs(4.3±1.9)d]、术后住院时间[(4.7±2.4)d vs(6.5±1.8)d]、术后24 h VAS评分[(2.7±0.5)vs(4.6±0.9)]仍均少于TH组。结论 VATS治疗纵隔肿瘤,在术后复发率方面与开胸手术无差别,在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评价优于常规开胸。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吉西他滨+顺铂治疗老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住院的72例老年性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吉西他滨+顺铂)患者40例;对照组(吉西他滨+顺铂)患者32例,两组患者均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分别为42.5%和28.1%、80.0%和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37.5%和37.5%、12.5%和12.5%、7.5%和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吉西他滨+顺铂治疗老年性晚期NSCLC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腋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7年7月对本院自发性气胸患者160例分别应用于腋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单侧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结果:腋下小切口组手术时间为60.3±11.2分钟,胸腔镜组出血量为50.2±7.8分钟(P〈0.05),有统计学差异;小切口组出血量为51.6±5.3毫升,胸腔镜组出血量为42.5±3.6毫升(P〈0.05),有统计学差异;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小切口组8.7±2.3天,胸腔镜组5.2±1.8天(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较之腋下小切口手术疗效确切,创伤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炎性因子的变化来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VAST)对胸外伤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2004年6月-2006年6月本院收治胸外伤患者76例,随机分为VAST辅助手术组(简称VAST组)和常规开胸手术组(简称对照组),其中VAST组40例,对照组36例。对比检测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即刻、术后第1、2、3天的白介素2(IL-2)与白介素(IL-10)变化,并进行重复测量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术前两组IL-2含量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后即刻、术后第1、2、3天VAST组IL-2含量(161.01±32.52,156.04±19.77,157.30±23.16,148.42±41.78)ng/L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IL-10含量在手术前及手术后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第1、2、3天VAST组IL-10含量(91.07±13.53,91.89±12.23,85.11±9.71)ng/L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VAST辅助开胸手术方法对胸外伤伤者创伤程度小于常规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胸心外科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胸腔镜组(V组,30例)和传统开胸组(T组,30例)。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细胞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1)V组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或小于T组(P〈0.05);(2)术前两组CD4+、CD8+、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1周T组CD4+、CD8+、CD4+/CD8+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而V组仅CD4+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4)术后1周T组CD4+、CD8+、CD4+/CD8+均较v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更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