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器械断入椎间隙2例尤瑞金黄国忠作者单位:222042江苏连云港解放军149医院骨科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7年1月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83例,术中髓核摘除时,髓核钳、小刀片断入椎间隙各1例,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性,52岁,1996030...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误与并发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报告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误与并发症,占同期手术的2.5%,其中术中脑脊液漏18例,刀片断入椎间隙3例,马尾神经牵拉伤2例,术后椎间盘炎19例,伤口感染3例,棉片存留1例,髂动脉栓塞1例,下肢深静脉栓塞1例。  相似文献   

3.
后向钳断入椎间隙1例教训孔晓海我院自1994年开始应用经皮穿刺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其中1例发生后向钳折断入L4-5间隙内的严重并发症,经后入路开放手术取出,规将该例发生经过及教训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患者,男,33岁,因腰痛半年,左下肢放...  相似文献   

4.
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 健侧入路采用椎间盘镜技术行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术。术中用C型臂X线机定位,在影像监视系统辅助下,行残余椎间盘及炎性组织清除术。结果 手术共6例,随访6-17个月,按照Nakai标准评定:优4例,良2例。结论 该术式经健侧椎板间隙入路,避开患侧疤痕组织,解剖层次清楚,不易损伤血管神经,彻底清除残余椎间盘组织及炎性肉芽,能迅速解除腰痛及腰肌痉挛症状。具有微创手术的优势,不干扰腰椎的生物力学结构,术后恢复快,适合应用于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临床较为少见,但确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一旦发生,临床处理困难且预后不好。由于椎间隙内失活组织存留、血肿引致椎间隙内压力增高是椎间隙感染的关键,我科用椎管内减压的原理,对1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人行纤维环扩大开窗摘除。结果无一例发生术后椎间隙感染,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与传统手术病人458例组术后椎间隙感染13例对比,统计学精确概率显示P<0.05,具有显著性差导。本法起到了预防性治疗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42例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计男29例,女13例,年龄19~44岁,平均31.7岁。均采用经椎板间开窗行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结果:随访2~7年,平均4.4年。28例术前症状完全消失,13例根性疼痛或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但仍遗有腰痛,1例症状体征消失6年后又出现间歇性跛行。结论:腰椎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系两种独立的疾病,发育性椎管狭窄往往只是致病的条件而非决定因素,当合并椎间盘突出时经开窗行单纯椎间盘切除术即可取得满意疗效行椎板切除术并无必要  相似文献   

7.
UL形截骨侧隐窝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设计的“田氏骨刀”行UI形截骨侧隐窝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500例具有单侧下肢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此手术入路创伤小,功能恢复早;尤其适用于停有根管狭窄的椎间盘突出症。经4~30年的远期随访,疗效优良率为93.25%。  相似文献   

8.
作者采用双L型截骨侧隐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100例具有单侧下肢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此手术入路创伤小,功能恢复早;尤其适用于伴有根管狭窄的椎间盘突出症。本组98例经3~17年的远期随访,疗效优良率为94%。  相似文献   

9.
自1994年以来,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其中6例于术中发生取核钳钳嘴折断并掉入椎间隙,均经套管取出,手术顺利完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在55~71岁之间。其中L4~5椎间盘突出1例,L_(4~5)伴L_5~S_1椎间盘突出3例,L_5~S_1椎间盘突出2例;CT扫描显示4例椎间盘突出并钙化,2例椎间盘突出并与硬膜囊粘连。  相似文献   

10.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认识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依据,提出治疗及手术要点。方法:8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患者,术前被冠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软骨结节突出4例,后纵韧带骨化2例,2例临床诊断有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存在,术中均见大小不等的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并不相连的浮动骨块。结果:8例病人全部手术治疗,术后疼痛症状消失。随访4~18个月,只有2例患者诉残留阴雨天腰部酸痛症状。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CT扫描见突出物合并有骨化块时,要仔细分析有无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的现象。清晰的腰椎正侧位X线片,病椎间隙CT轴位扫描有助于术前诊断。卧床休息,一般不做牵引及推拿,手术宜采取椎板双侧开窗以求完整切除骨块。  相似文献   

11.
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根性损害的定位错误直接关系手术效果,方法:在分例诊断为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的病例中,术前8例采用了CT椎间隙切层扫描或椎间隙切层加椎体切层扫描,并作了影像学特征比较,结果:CT扫描示椎间肋突条形或椭圆形向椎间孔内或椎间孔内外侧突出,椎管内神经根,硬膜囊和脂肪垫之间关系在多正常,椎间隙上缘或上缘4-5mm切层最易发现椎间孔外侧椎间盘突出,结论:CT检查具无创和定位准  相似文献   

12.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疗效及主要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了解我国目前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疗效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概况。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数据库,对近年正式发表的论进行统计,分析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疗效、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原因和防治。结果:早期的侧后路椎间盘镜(AMD)系统的手术优良率为84.01%,而近期的后路椎间盘镜(MED)系统超过95%。神经损伤与椎间隙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0.45%和0.77%。结论:与传统的椎间盘切除术比较,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尤其后路MED手术优良率高,并发症少,且可有效预防,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钨钢钻打磨法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螺旋刀片取出困难时的应用效果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1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螺旋刀片取出困难的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按原手术入路首先取出尾帽,其次取出螺旋刀片,再次是尾钉,最后是主钉。取出螺旋刀片时,先逆时针解锁,再上打出器与螺旋刀片之间的螺纹,要缓慢打出螺旋刀片。若出现螺旋刀片凹槽内滑丝,可将螺旋刀片内螺丝用钨钢钻打断,即可将螺旋刀片尾端外壳取出后再取出刀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90.4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平均80.2 mL。5例内固定物均完全取出,3例残留部分金属碎屑。术中未出现医源性骨折、血管神经损伤。5例均获得随访,未出现切口感染、骨髓炎、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正确规范的操作可减少术后螺旋刀片取出困难的发生,正确的技术流程是螺旋刀片取出手术的保障,螺旋刀片取出困难时可采用钨钢钻打磨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手术后椎间隙感染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间隙感染是椎间盘手术的一个严重并发症 ,不仅处理棘手 ,而且病人住院时间大大延长 ,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1996年 6月— 2 0 0 1年 6月间 ,我院腰椎间盘手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 5例 ,现结合本组病例探讨其病因、诊断、治疗与预防等几个问题。1 临床资料1.1 国内文献报告腰椎间盘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的发生率为 0 .73- 4 % [1 ] ,1996年 6月— 2 0 0 1年 6月间我院共行椎间盘手术 12 9例 ,其中椎间盘切除术6 7例 ,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 6 2例。发生椎间隙感染 5例 ,发生率为 3.95 %。1.2  5例中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2 3~5 1岁…  相似文献   

15.
椎间隙感染是腰椎间盘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 ,自 1995年 1月~ 1999年 9月 ,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16 5例 ,感染2例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 6 2例 ,感染 1例。此 3例均采经皮切吸并置管冲洗进行治疗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例 1,男 ,45岁。因腰 4.5 椎间盘突出于 1995年 4月住院 ,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术中顺利 ,术后腰腿痛消失。术后第 5 d出现腰部剧烈疼痛并向患侧下腹部及腹股沟区放射 ,夜间重 ,不能入睡。查体 :体温 37.4℃ ,切口无红肿 ,两骶棘肌痉挛。第 6 d查 WBC10 .0× 10 9/ L,N0 .75 ,血沉 40 mm / h。考虑为椎间隙感染 ,即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枚融合器单侧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椎板间扩大开窗、椎间盘切除单枚cage置入、单侧钉棒内固定治疗186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结果本组经0.5-5年的随访,无神经根损伤,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76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97.8%。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采用椎板间扩大开窗,椎间盘切除单枚cage置入,单侧钉棒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创伤较小、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与恢复工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采用多椎板开窗、摘除突出椎间盘,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保持脊柱稳定性的治疗经验。方法:自1995~2002年,手术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384例,其中58岁以下者352例,采用多个椎板间潜行式开窗,开窗最少2处,最多6处。结果:经平均6个月随访,效果优314例,良28例,可10例,优良率97.2%。结论:椎板间多窗潜行式治疗多节段、多处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治疗愈目的,并发症少,并有助于保持脊椎的稳定性。以熟练的椎板开窗手术技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解除神经根受压,保证手术效果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1999年2月至2005年12月。对34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改良的手术方式治疗。男25例,女9例:年龄35~63岁,平均46.4岁。病变部位:L4 5突出20例,L5S1 14例。症状表现一侧下肢痛重、对侧下肢痛轻21例;最初一侧下肢痛。后转为以对侧下肢麻痛重为主,而最初一侧下肢痛变轻者8例;双侧下肢痛无明显差异5例。术前CT影像显示椎间盘突出正中央型8例,旁中央型26例。手术在一侧椎板开窗术的基础上,咬除相应棘突,保留棘上韧带,并将棘上韧带牵向对侧,使椎管显露扩大,摘除中央突出之椎间盘,称之为“一侧椎板开窗棘突切除术”。结果:34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5年,采用侯树勋疗效评价标准,优20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91.2%。结论:一侧椎板开窗棘突切除术既达到椎管减压、摘除突出之椎间盘的目的,又保留了对侧椎板、棘上韧带,维持了后柱稳定,为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种改良新术式。  相似文献   

19.
刘斌 《颈腰痛杂志》2003,24(3):191-192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骨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因采用常规开窗单纯椎间盘摘除,术后复发及效果不佳的报道很多。究其原因多因术中仅满足于病变椎间盘的摘除,而忽视了对侧隐窝的探查和减压松解。因此,自1990年以来,笔者采用扩大式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椎间隙感染4例报告何善健林丽英李强⒇本组4例,全部男性。术前都有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经CT扫描证实,其中1例为中央型突出。手术方法采用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21~48h内分别出现椎间隙感染症状。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溶血性链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