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8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IPMN患者主胰管型10例(35.7%),分支胰管型7例(25%),混合型11例(39.3%),7例分支胰管型IPMN均为非浸润性IPMN;术后病理示腺瘤5例,交界性肿瘤12例,原位癌1例,浸润性IPMN10例。10例浸润性IPMN中有5例伴淋巴结转移,7例伴有神经侵犯,3例微血管侵犯,2例侵犯门静脉。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8例,胰腺局部切除6例,胰体尾切除4例。结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较好的病变,积极合理的手术治疗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5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就诊的32例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治方法。结果 32例患者男9例,女23例,年龄24~73岁。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多无特征性。3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32例术后病理回报均为IPMN:非浸润性IPMN 29例,其中单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9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伴不典型增生9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伴钙化1例;浸润性IPMN伴中分化腺癌3例。随访1~36个月患者预后良好,1例患者合并中分化腺癌,于术后12个月死亡。结论对于IPMN患者,MRCP有助于明确诊断。而针对不同类型IPMN的个体化治疗,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价值。方法7例IPMN患者均行MRI检查。结果7例IPMN患者中,混合型4例,其中3例位于胰头或钩突部,主胰管及分支胰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1例同时伴有胰体部分支胰管扩张,扩张的主胰管直径为4~8mm;2例十二指肠乳头增大突入肠腔,2例伴有胰体尾部萎缩。分支胰管型3例,均位于胰头和钩突。MRI主要表现为分叶状或葡萄串样囊性病变,其间可见分隔;增强后囊性区域无强化,囊壁和分隔可强化。病灶直径为2.3~7.9cm。结论MRI对IPMN有较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报告3例胰腺IPMN病例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病人均有腹痛,体重减轻,1例有黄疸及血糖、AKP升高,1例有新发糖尿病,2例近期有胰腺炎病史.术前B超、CT或MRI检查发现胰腺肿瘤,3例CA19-9升高,1例CEA升高.2例行脾脏、胰体尾切除术,1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IPMN,2例有IPMN腺瘤向IPMN腺癌转变的连续的病理改变.随访6~18个月,均无再发.结论:胰腺IPMN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胰腺导管不同程度的囊状扩张,扩张的导管内含有大量黏液.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体重减轻、黄疸和脂肪泻.B超检查可做为初选,磁共振胆胰水成像(MRCP)和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手术切除胰腺IPMN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一种较常见的胰腺囊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泛激素水平及基因突变有关。按照其侵犯部位、上皮细胞种类等可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普遍认为IPMN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可以通过影像学、生物标记及蛋白质分子水平检测等多种方法指导其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及切除范围。本文从流行病学、病因、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不同角度对当前IPMN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是一种不同于胰腺癌、胰腺囊腺瘤等肿瘤的特殊胰腺囊性肿瘤,临床上比较罕见。1980年由日本Ohhashi等首先报道[1]。虽然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成像技术日渐成熟及临床医生诊疗意识的进步,对其检出率逐渐提高,但由于大部分IPMN缺乏特异性临床征象,影像学检查对本病也较难确诊,仍易被忽视,常误诊为胰腺的恶性肿瘤,以至于最终通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T)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5年12月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30例IPM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IPMT的不同病理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将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囊腺瘤(IPMA)定为良性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囊腺癌(IPMC)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交界性囊腺瘤(IPMB)归入恶性组。结果:恶性组男性易患率高于女性(76.5%vs30.8%,P<0.05);30例患者中IPMA 13例,IPMB 4例,IPMC 13例;主胰管型14例,分支胰管型15例,混合型1例主胰管型恶性率显著高于分支胰管型(P=0.030)。30例患者中21例有腹痛、腰背痛或消瘦等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上,恶性组病灶囊内附壁结节的发生率高于良性组(P=0.025);主胰管型IPMT的主胰管直径(MPD)≥10 mm与<10 mm者、分支胰管型IPMT的肿瘤最大径>40mm与≤40mm者恶性率差异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IPMT好发于60岁左右老年男性;对IPMT患者可将病灶囊内是否存在结节以及主胰管直径、肿瘤大小等方面作为术前对IPMT进行良恶性鉴别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组织黏蛋白MUC1、MUC2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MUC1、MUC2蛋白在18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和9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8例IPMN中有4例表达MUC1,占总数的22%,其中包括1例侵犯周围组织的IPMC;9例胰腺导管腺癌全部表达MUC1,占总数的100%,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18例IPMN中有17例表达MUC2蛋白,占总数的94.4%;9例胰腺导管腺癌中有1例表达MUC2蛋白,占总数的11.1%,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类型IPMN(IPMA、IPMB、IPMC)中MUC2蛋白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PMN肿瘤组织MUC2蛋白高表达,且表达强度与病理分型相关;MUC1蛋白值得进一步研究作为判断IPMN良恶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曹锋  刘东斌  李非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12):1332-1335
随着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s)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了很大的进步,文中就这一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的CT表现,分析其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的临床、CT资料。结果①主胰管型2例,CT主要表现为葡萄串样囊性病变,其间可见分隔,增强后囊性区域无强化,囊壁和分隔可强化。②混合型1例,胰腺呈低密度改变。结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有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CT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应李雄  滕晓东  严丽萍  任国乎 《浙江医学》2009,31(2):226-228,F0003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IPMNs)是新近确认的一种外分泌肿瘤,近年来国外对其诊断标准、组织学亚型、分子遗传学改变逐步明确,而国内仅有数十例报道,我们收集了本院收治的IPMNs共2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珲切片,并作免疫组化CK7、CK20、CDX2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MS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MPR、CPR观察,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 主胰管型3例,表现为胰腺萎缩,主胰管均匀扩张;分支胰管型9例,5例位于体尾部,4例位于胰头及钩突部,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状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术后的进展模式及与进展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3月—2019年12月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IPMN的153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进展病灶部位,将患者的进展模式分为:胰腺切除部位原位病灶生长、胰腺其他部位病灶生长和远处转移。分析各进展模式的比例、进展时间及影响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153例IPMN患者,其中,男107例(70%),中位年龄66岁(29~87岁),分支胰管型IPMN(branch duct IPMN,BD?IPMN)59例(39%),主胰管型IPMN(main duct IPMN,MD?IPMN)或混合型IPMN(mixed type IPMN,MT?IPMN)94例(61%)。术后病理显示低级别不典型增生(low grade dysplasia,LGD)88例(58%),高级别不典型增生(high grade dysplasia,HGD)28例(18%),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carcinoma,IPMC)37例(24%)。共有14例(9%)患者术后出现进展,其中LGD 5例(36%),IPMC 9例(64%)。进展模式包括7例(50%)胰腺切除部位原位病灶生长、2例(14%)胰腺其他部位病灶生长、4例(29%)远处转移和1例(7%)胰腺切除部位原位病灶生长伴远处转移。12例(86%)患者的进展发生在术后5年内,而2例(14%)发生在术后5~10年。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后病理是影响进展的危险因素(P < 0.001)。结论:虽然IPMN预后较好,但术后仍有较高的进展率,对IPMN患者术后进行规律及长期的随访十分必要。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后病理是影响进展的危险因素。进展模式以胰腺切除部位的原位病灶生长为主,提示首次手术病灶切除不完全可能是进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一组临床罕见的疾病,病变广泛累及主胰管及各级分支胰管,病情进展缓慢,预后较好。本研究对2例交界性胰腺IPMN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改变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是一组临床罕见的疾病,病变广泛累及主胰管及各级分支胰管,病情进展缓慢,预后较好.本研究对2例交界性胰腺IPMN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改变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受检者均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特征,并评估MS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主胰管扩张≥7 mm、肿瘤最大径≥50 mm、有胆管扩张、壁结节≥5 mm占比均较对较良性肿瘤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动态扫描检查的准确度为90.00%(27/30),灵敏度为89.47%(17/19),特异度为90.91%(10/11),恶性预测值为94.44%(17/18),良性预测值为83.33%(10/12),MSCT动态扫描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798).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且与病理诊断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可为临床早期判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 to lymphocyte,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platelet to iym-phocyte,PLR)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恶变中的诊断价值.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s)组织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NMT1、HDAC1蛋白在48例IPMNs和54例胰腺导管腺癌(PDAC)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NMT和HDAC1阳性表达率在由正常胰腺导管→IPMA,IPMB→IPMC→PDAC的逐级进展过程中均逐渐升高,二者在IPMNs不同亚型中均有阳性表达。结论:DNMT1和HDAC1高表达是胰腺癌的早期事件,二者的表达水平能够反映IPMNs的恶性进展,但不能作为IPMNs的组织分型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s)组织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I)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NMT1、HDAC1蛋白在48例IPMNs和54例胰腺导管腺癌(PDAC)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NMT和HDAC1阳性表达率在由正常胰腺导管→1PMA,IPMB→IPMC→PDAc的逐级进展过程中均逐渐升高,二者在IPMNs不同亚型中均有阳性表达.结论:DNMT1和HDAC1高表达是胰腺癌的早期事件,二者的表达水平能够反映IPMNs的恶性进展,但不能作为IPMNs的组织分型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脏容积加速采集增强磁共振成像(LAVA)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鉴别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6年6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30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行肝脏容积加速采集增强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所用序列包括T1WI、T2WI、增强MRI和MRCP,术后收集病理学检查信息,分别与LAVA、MRCP进行比较,观察两种成像方式对良恶性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鉴别准确性。结果术后病理学诊断证实:良性20例,恶性10例。LAVA成像误诊率(10.00%)显著低于MRCP(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VA成像诊断良性与病理诊断结果总符合率(90.00%)显著高于MRCP成像(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VA成像诊断恶性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90.00%)略高于MRCP成像(8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A成像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90.00%)显著高于MRCP成像(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VA与MRCP鉴别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应用价值均较高,但LAVA诊断准确性更高,应作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首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