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冯乃清  刘文莉 《护理研究》2011,25(28):2582-2584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配合持续被动训练机(CPM)功能锻炼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3年3月—2009年8月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早期康复训练配合CPM功能锻炼27例31膝(CPM组)与同期行常规康复训练22例24膝(常规组)病人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对两组病例的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3个月至3年,平均22.3个月。CPM组在术后早期(术后2周、4周、6周)RO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常规组高,功能恢复较常规组快(P<0.05),但术后远期(3个月、6个月、1年)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配合CPM功能锻炼能促进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mplasty,TKA)主要目的是解除病变关节造成的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治疗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但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科学的术后康复训练,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持续被动活动(CPM)机是帮助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实现康复。CPM是以持续被动运动理论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自然运动,激发人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进行下肢关节功能恢复训练的一种仪器。本研究对TKA患者术后早期利用CPM机进行观察研究,探讨使用CPM机后患者对TKA的疼痛、膝关节活动度、膝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早期持续被动运动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引流 …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早期持续的被动运动(CPM)对膝关节内引流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观察和比较手术当天下午及术后第1d上、下午使用CPM前、中,后各1h的膝关节的引流量。结果 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dCPM前、中、后1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两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CPM不会使膝关节引流量增加具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replacement,TKR)后进行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是患者功能康复的有效辅助手段。关于术后何时开始CPM,尚存在争议。我们对TKR后不同时间进行CPM的患者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康复训练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8例患者(25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膝关节功能与术后康复训练25d后膝关节评分标准(HSS-KS)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组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HSS—KS评分结果,术前为39.37&;#177;6.32;术后为77.36&;#177;12.68,P&;lt;0.01。结论: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余新颜 《护理研究》2010,(2):329-330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术后6h)应用持续被动运动器(CPM)对膝关节内引流量的影响。[方法]术后6h、12h、24h分别使用CPM,观察和比较应用CPM前、中、后各1h膝关节引流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h、12h、24h应用CPM前、中、后1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CPM并不会增加膝关节引流量,反而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术后6 h)应用持续被动运动器(CPM)对膝关节内引流量的影响.[方法]术后6 h、12 h、24 h分别使用CPM,观察和比较应用CPM前、中、后各1 h膝关节引流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 h、12 h、24 h应用CPM前、中、后1 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应用CPM并不会增加膝关节引流量,反而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5年6月-2007年3月,我们对12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理治疗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张伟明  陆廷仁  王颖 《中国康复》2005,20(6):354-355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后康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TKR患者分为心理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均采用术前康复指导,术后康复功能训练,心理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结果:治疗2、6周和3个月时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都较治疗前增加(P〈0.001),心理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于术后开始锻炼1及2周后,心理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治疗在TKR的康复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不同康复训练方法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早期持续被动训练机(CPM)康复训练(对照组,n=40)与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前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3、6周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观察组各时间点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积极开展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可增强临床有效率,改善膝关节功能,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临床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病人功能康复锻炼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宏 《护理研究》2004,18(15):1373-1373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一种非常成功的缓解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并被病人所接受的治疗手段。但术后膝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度不佳、住院时间长等因素是影响手术质量的关键问题[1] 。我科针对这一问题,应用临床路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均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男2例,女7例,共13膝;年龄67岁~80岁,平均73 .3 3岁;骨性关节炎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双膝置换4例,单膝置换5例。2 方法  根据欲行人工全膝关节…  相似文献   

12.
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终末期膝关节病变病人的疼痛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被誉为骨科领域最成功的手术方法之一[1,2] ,而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至关重要.我院骨科2006年5月-2008年12月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采用术后康复训练量化的管理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PM机辅助功能锻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8月我科收治因重度骨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24例和C组21例。A组采用常规的早期康复训练未使用CPM机,B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CPM机每日1次辅助功能锻炼,C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CPM机每日2次辅助功能锻炼。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及出院时的关节活动度(ROM)。结果:3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3组间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CPM机对患者出院时关节活动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MP机在TKA术后康复训练中的最佳应用时间。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我院接受TKA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为TKA术后未应用CPM机进行康复训练组(20例);观察组为TKA术后应用CPM机康复训练组,共三组,分别为术后即刻应用组(20例)、拔除引流管后应用组(20例)、术后1周应用组(20例)。观察术后两周各组膝关节KSS评分、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术后1个月、1年膝关节K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组术后两周膝关节KSS评分明显提高(P0.01),CPM机使用时间越早膝关节KSS评分越高;术后1个月、1年观察组各组膝关节KS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1),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后的康复训练,配合CPM机应用时间越早越好。CPM机的应用,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不会增加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持续性被动运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性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术后康复运动的重要方法[1~3],能够减轻患肢肿胀,防止膝关节粘连,提高膝关节屈曲度。但目前的研究多针对提高膝关节屈曲度的效果,而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状况很少涉及。本研究针对持续性被动运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运动中的应用状况进行研究,并探讨持续性被动运动对术后膝关节屈曲度的作用,以期对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进行康复活动,旨在增进肌力,防止粘连,增加关节活动度,进而最大限度地改善膝关节功能,对于术前长时间丧失直立行走功能的病人,还必须重建站立行走功能。康复活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为此我们制订了一整套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常规,其主要内容包括康复前的评价、肌力训练、活动度训练和体力恢复训练。自1992年1月以来在我院试用于33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病人(48膝),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系统康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目的:前瞻性地进行双侧一次性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2年8月住院治疗TKR患者21例,所有入选病例均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双侧一次性TKR的患者,入院后即开始实施系统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治疗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手术前)、第二阶段(术后0—20天)、第三阶段(出院后),康复治疗内容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功能、本体感觉及步态训练,术后康复治疗从术后第1天开始。结果:病例随访6—12个月,总共42个膝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出院时(术后10—20天):膝关节屈曲:100°—120°,平均101°±11.3°;伸直:10°—30°,平均10.4°±8.6°;膝关节周围肌力达到4级以上;术后半年复查,按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18例,良:3例,优良率100%,患者能够脱离拐杖行走及上下楼梯,生活完全自理。结论:双侧TKR患者术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对于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对人工关节的磨损、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必需的,对双侧TKR患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激光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后疼痛、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TKR术后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术后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转移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和步行能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超激光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评价,指标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和简版生活质量量表(SF-12)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AROM屈曲、伸展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SF-12量表心理总得分(MCS)和生理总得分(PCS)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次行TKR的术后患者进行超激光治疗结合康复训练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心理功能和缓解疼痛,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而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康复活动,在于防止粘连,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力,减少畸形,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法我们制订了一整套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常规。自1996年在我院试用于24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5膝),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0天,患者安静及行走时疼痛、行走距离、转移能力、肌力及屈曲畸形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拐杖的使用率及内外翻畸形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关节的稳定性较术前无明显差异;但关节的活动度较术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使用楼梯能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后仍须继续进行正确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