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肠肛门先天性疾病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包括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等疾病.先天性巨结肠是指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需要进行根治手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和部分扩张结肠.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的发生是由于胚胎第7周~第8周时泄殖腔发育缺陷形成肛门闭锁、狭窄并瘘管,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需通过手术建立正常的排便功能[1].而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术后肛门的正确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现采用0.2%甲硝唑棉球代替生理盐水棉球进行肛门皮肤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肠道畸形,占婴幼儿消化道畸形的第2位,有家族性发病倾向[1],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某段肠管缺乏神经节细胞而形成狭窄段,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该段肠管肥厚、扩张。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主要以不同程度的腹胀、便秘为症状[2],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根治术有多种术式[3]。本科2007年1月-2013年6月采取经肛门一期Soave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5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学勤  朱有玲  罗金燕  戴菲  龚均 《护理研究》2004,18(23):2102-2103
[目的 ]应用灌注式测压技术评估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肛门直肠功能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3 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使用多导灌注式测压法 ,按标准程序进行肛门直肠测压 ,分析其直肠静息压、肛门内括约肌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静息压、肛 -直肠压差以及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时内括约肌松弛率 ,并与 10例正常儿童对照。 [结果 ]先天性巨结肠组直肠静息压、肛门内括约肌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静息压、肛 -直肠压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内括约肌松弛率为 (0 .69%± 0 .71% ) ,与正常对照组 (-4 3 .0 2 %± 2 5 .5 1%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结论 ]肛门直肠测压是客观、全面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经肛门改良Soave术根治先天性巨结肠的方法及其手术效果。方法:10例患儿术前经钡灌肠和直肠黏膜活检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在直肠齿状线上0.5~1.0cm切开直肠黏膜,近端切缘黏膜置8~12根牵引线,向下牵拉同时向上分离直肠黏膜与肌鞘约8~12cm后,可见肌鞘套叠翻出,表明已达到腹膜返折以上水平,于此处环形切断直肠肌鞘。并于后正中处纵行切开直肠肌鞘。牵拉直肠,可显示直肠和乙状结肠系膜血管,然后一一予以结扎,直达乙状结肠近端的正常肠管水平,于肛门外0.5cm处切断乙状结肠,将结肠壁全层与齿线上黏膜间断缝合。结果:切除病变肠管长度18~40cm,平均29.3cm,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138min,术中出血约5~60mL。无术后并发症。随访1~3个月所有患儿排便2~8次/d,无大便失禁或污粪。结论:单纯经肛门改良Soave术根治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全新的手术路径,安全有效,它在实现对巨结肠根治的同时,获得了最大的美容效果,并降低了一定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降低手术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1993年以来诊治的45例先天性肛门闭锁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照直肠盲端至肛门皮肤的距离分为高位、中位、低位闭锁三类,其中行肛门成形术治愈25例,行结肠造瘘术或直肠瘘管扩张术解除梗阻出院13例,死亡7例,死亡率15.6%.结论 先天性闭肛无瘘者属低位完全性梗阻,死亡率与手术延误成正比,因此必须尽快利用简单的手术方式解除梗阻,抢救患儿生命.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高位肛门闭锁一期成形术的术中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首位。按国际标准分类:直肠末端在耻骨直肠肌以上的即为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常合并瘘管形成。传统术式需分3期进行,即:乙状结肠造瘘、肛门成形、关瘘。不但患儿需经历3次手术痛苦,而且给家长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然而。随着小儿外科医生腔镜操作的经验积累,以及小儿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使得腹腔镜治疗新生儿和小婴儿某些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成为可能。我院自2002年5月-2005年7月,在腹腔镜辅助下行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一期肛门成形术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吴术芬  刘军 《现代护理》2002,8(9):679-679
先天性巨结肠在小儿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 1998年Delatorre报告经肛门行巨结肠根治术 ,全国已有些单位开展。根据我院 40年来治疗巨结肠的历史看 ,早年采用的Duhumel法 ,长期随访表明 ,残留的痉挛肠管影响直肠排空功能 ;残留狭窄段的长短与内括约肌的处理方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由于并发症较多 ,特别是术后闸门综合征处理相当困难 ,而后改用Swenson’s改良法 ,虽然术后随访效果尚可 ,但有开腹手术侵袭性大等特点[1] 。 2 0 0 1年我科率先开展了经肛门拖出巨结肠根治术 ,取得良好效果 ,它不仅…  相似文献   

8.
王勤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1):111-112
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是胚胎时期后肠发育障碍所致的消化道畸形,是小儿肛肠外科的常见病,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首位。在临床上表现为粪便不自主地由阴道溢出及由阴道排出。2010年9月,我们收治了1例复杂性肛管会阴瘘患儿,术中给予巨结肠切除+瘘管锐性剔除+肛门成形一次性完成,经精心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肛管直肠测压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刨伤、客观的检测技术,目前已成为肛管直肠功能检查和疾病诊断的必备指标之一。1998年10月~2003年10月,我们应用该技术对临床诊断疑患先天性巨结肠(Hirsehsprung’s disease,HD)的住院新生儿进行肛门括约肌功能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 ,占婴幼儿消化道畸形的第 2位[1] 。如患儿全身情况良好 ,就应尽早实施根治术。传统的手术需要开腹切除病变肠管 ,可能引起腹腔内污染、切口感染、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 2 0 0 1年我院开展了非开腹式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根治先天性巨结肠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1年 8月至 12月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根治婴儿巨结肠 8例 ,均为男性 ,生后 15 0~ 16 0d ,平均 15 5d ,体重 7~8 7kg。 8例均有先天性巨结肠的典型症状、体征 ,术中经病理证实为常见型巨结肠。本组在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