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疹伤寒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疹及神经系统症状,在云南夏秋季节发病较多.临床上斑疹伤寒最大的挑战不是治疗,而是诊断,对临床中反复发热、抗生素治疗疗效较差者应考虑斑疹伤寒可能.儿童确诊斑疹伤寒一般建议选择副作用小的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细胞因子IL-6、IFN-γ的检测,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5~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2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2周。结果病毒性心肌炎组与正常组相比,IL-6、IFN-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黄芪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L-6、IFN-γ均下降,而黄芪实验组下降幅度快。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和正常儿童相比,IL-6、IFN-γ水平升高,而IL-6、IFN-γ可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时有免疫反应的参与。(2)黄芪注射液可促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IL-6、IFN-γ水平下降,有利于疾病恢复,避免IL-6、IFN-γ过高水平的表达对机体造成的免疫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对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1/Th2)失衡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7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原发病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注射治疗,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三天、第七天,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转录因子T-bet/转录因子GATA-3及HMGB1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FN-γ/IL-4、 T-bet/GATA-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三天两组患者IFN-γ/IL-4、 T-bet/GATA-3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并在治疗第七天时回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MGB1表达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对减轻患者Th1向Th2方向漂移有一定价值,能够促进患者Th1/Th2尽早恢复平衡,对维持患者机体免疫力的稳定有一定价值;同时药物还能够抑制脓毒症患者HMGB1表达,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性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 ,近年来 ,由解脲支原体 (UU )以及沙眼衣原体 (CT)引起的非淋病性尿道炎 (宫颈炎 )呈上升趋势 ,有报道非淋病性尿道炎、宫颈炎的发病率在性传播疾病 (STD)中居首位 ,1997~ 1999年鄂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共收治非淋病性尿道炎、宫颈炎共 10 8例 ,应用阿奇霉素 +交沙霉素联合用药治疗 ,并设对照组 78例用氧氟沙星 +红霉素治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 8例患者均系鄂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收治病人 ,初发病例 31例 ,复发病例 77例 ,复发病例占 71.2 %。其中 ,男性 83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16~ 5 7岁。 …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阿奇霉素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阿奇霉素组(60例)使用阿奇霉素片剂治疗,安慰剂组(50例)使用安慰剂治疗,总观察时间12周,于用药前、用药后6周及用药后12周测定患者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痰液中TGF-β1,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用药后6、12周,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阿奇霉素组用药后12周TGF-β1表达较用药前及用药后6周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安慰剂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急性加重入院率、感染率分别为8.3%(5/60)、60.0%(3/5),而安慰剂组分别为22.0%(11/50)、81.8%( 9/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长期口服阿奇霉素可减少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急性加重入院率、感染率,可降低TGF-β1的表达,对患者肺功能无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6,(5):691-69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以及Ig 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A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B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进行治疗。比较A组和B组的疗效,同时比较A组和B组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的血清IL-4、IFN-γ以及Ig E水平。结果 B组的痊愈率为31.67%,总有效率为71.67%;A组的痊愈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53.33%。B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2=5.783,4.302,P<0.05),A组和B组治疗前的IL-4、Ig 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A组和B组治疗后的IL-4、Ig 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IFN-γ水平则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B组治疗后的IL-4为(27.51±6.25)pg/m L,Ig E为(68.59±15.35)IU/m L,均显著低于A组治疗后,而IFN-γ为(25.18±3.63)ng/m L,显著高于A组治疗后。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可显著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L-4、Ig E水平,提高IFN-γ的水平,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李新儒 《中国校医》2001,15(2):119-120
自 5 0年代以来 ,随着淋病发病率的下降 ,非淋球性尿道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约占性病发病率的 5 0 %。通常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一线药物是四环素和红霉素 ,但因近年来此类药物的广泛应用 ,病原体的耐药性明显升高 ,而且这种趋势必将持续下去。为了寻找行之有效且又经济快捷的抗生素 ,我院选用了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来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对此进行了临床双盲对照观察。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来源  1998~ 2 0 0 0年 ,取我院门诊患者 77例 ,均为男性 ,48小时内未接受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病程 15天~ 8个月 ,均有典型临床表现 :尿道口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在自身免疫性卵巢功能早衰(POF)中的表达.方法:分别用猪卵透明带(PZP)抗原和PBS缓冲液注射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每2W免疫1次,经过3次免疫后,观察各组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并测定各组IL-2和IFN-γ水平.结果:PZP免疫小鼠卵巢组织形态明显改变,且Th1性细胞因子IL-2和IFN-γ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身免疫性卵巢功能早衰与T细胞介导的Th1型免疫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患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给予患者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选取2012-2013年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成急性期组36例和迁延期组44例,同期选取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3名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IFN-γ显著低于急性期组和迁延期组,急性期组高于迁延期组;对照组IL-10显著高于急性期组和迁延期组,急性期组低于迁延期组;两组患者在给予抗柯注射液进行药物干预后,IFN-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IL-10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结论患者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后,其体内IFN-γ水平会显著升高,IL-10水平会显著降低,给予抗柯注射液干预后患者IFN-γ和IL-10水平均可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干扰素-γ(IFN-γ)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易感性及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FN-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9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78例作为脊柱结核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比较两组研究对象IFN-γrs2430561位点基因多态性,并对比两组受试者血清IL-4、IFN-γ水平。结果脊柱结核组患者IFN-γrs2430561位点A、T两个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8.46%(138/156)、11.54%(18/156),而对照组为80.00%(160/200)、20.00%(40/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结核组患者血清IFN-γ为(14.37±3.71)ng/L高于对照组(P<0.001),而两组IL-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脊柱结核IFN-γrs2430561位点AA基因型患者血清IFN-γ为(13.79±2.42)ng/L较AT+TT基因型低(P=0.025),而各基因型患者血清IL-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FN-γrs243056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有关,A等位基因作为脊柱结核的易感基因,该位点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宿主IFN-γ表达,从而发挥结核免疫保护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在自身免疫性卵巢功能早衰(POF)中的表达。方法:分别用猪卵透明带(PZP)抗原和PBS缓冲液注射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每2W免疫1次,经过3次免疫后,观察各组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并测定各组IL-2和IFN-γ水平。结果:PZP免疫小鼠卵巢组织形态明显改变,且Th14性细胞因子IL-2和IFN-γ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身免疫性卵巢功能早衰与T细胞介导的Th1型免疫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患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给予患者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选取2012-2013年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成急性期组36例和迁延期组44例,同期选取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3名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IFN-γ显著低于急性期组和迁延期组,急性期组高于迁延期组;对照组IL-10显著高于急性期组和迁延期组,急性期组低于迁延期组;两组患者在给予抗柯注射液进行药物干预后,IFN-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IL-10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结论患者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后,其体内IFN-γ水平会显著升高,IL-10水平会显著降低,给予抗柯注射液干预后患者IFN-γ和IL-10水平均可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许承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81-3582
[目的]探讨分析阿奇霉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ST段抬高AMI并成功实施PCI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常规药物+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入院后、PCI术后1d及术后7d,测定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并于术后7d、14d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1dIL-6及hs-CRP含量均升高,且两组间无差别,而术后7dIL-6及hs-CRP含量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含量也降低(P﹤0.05),LVEDV和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PCI术前和术后应用阿奇霉素,均可显著减轻AMI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血清白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及阿奇霉素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以2007年1月~2010年5月连续收治的MP肺炎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MP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疗程7天;同时选择同期的健康儿童5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观察阿奇霉素治疗MP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阿奇霉素治疗MP肺炎总有效率为96.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P组治疗前血清IL-8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阿奇霉素治疗后,MP组患儿血清IL-8水平下降,IL-10水平升高,接近正常对照组(均P<0.05)。结论:阿奇霉素可降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8水平,提高IL-1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如何安全、合理的使用阿奇霉素,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1例使用阿奇霉素后发生QT间期延长的扩张型心肌病给予停用的患者进行分析,并查阅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8月-2013年7月所有住院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资料,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停用阿奇霉素后2d,患者未再发作心悸,复查心电图QT间期恢复正常;医院心血管内科使用阿奇霉素共24例,根据合并基础疾病情况20.8%的使用合理、79.2%使用不合理;24例中的高龄患者占33.3%;疗程>5d的占91.7%。结论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人群,给予恰当的疗程,关注电解质平衡,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增加,摒弃与喹诺酮类药物的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与疾病的关系。方法:以临床确诊的2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与20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TGF-β1和IFN-γ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NF-α、TGF-β1和IFN-γmRNA水平。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较,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IFN-γ的蛋白含量及IFN-γ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TNF-α、TGF-β1的蛋白含量及TNF-α、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TNF-α、TGF-β1和IFN-γ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小儿肺炎患者中应用阿奇霉素疗法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9月收治的74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4.6%,对照组是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患者中应用阿奇霉素疗法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sICAM、IFN—γ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慢性乙形肝炎基因型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干扰素-γ(IFN-γ)水平情况,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sICAM-1和IFN-γ水平。方法选择慢性乙肝、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46例,对照组102例,分别检测其肝功、sICAM-1、IFN-γ和基因型。结果患者基因型以B型为主82例(56.2%),其次是C型44例(30.1%),此外BC混合型17例(11.6%),D型3例(2.1%)。sICAM1慢性乙肝中、重度组和肝硬化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FN-γ重度组和肝硬化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sICAM-1与IFN-γ显著正相关,它们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正相关,IFN-γ还与总胆红素(TB)正相关。sICAM1水平C型较B型患者高。结论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1和IFN-γ升高与肝细胞损伤有关,C型患者血清sICAM-1水平较B型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岁儿童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AZ)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出有关小儿Az静脉用药的相关文献及〈16岁儿童使用该药引起ADR的报道,对符合条件的文献按疾病种类、病例数、性方法别、年龄、剂量、ADR症状及发生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各类“临床应用”249篇,“个案报道”29篇。文献分布于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注射用Az治疗呼吸道细菌、肺炎支原体及恙虫病等感染的有效率均〉90%。不良反应发牛率为12.41%,主要有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和注射部位疼痛,还有引起其它反应的报道。结论注射用AZ儿童使用较为安全,儿童使用静脉阿奇霉素,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胃肠不适,肝肾及听力损害,偶有严重过敏,临床医生应规范用药时间和浓度,密观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乳糖酸阿奇霉素配合莫西沙星治疗淋菌感染性淋病的疗效及对血清IgG、IgM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88例淋球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乳糖酸阿奇霉素联合口服莫西沙星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9%(40/44)高于对照组的72.7%(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36%(5/44)和9.09%(4/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糖酸阿奇霉素配合莫西沙星治疗淋菌感染性淋病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