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夏文芬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12):1454-1456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I=1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就诊于义乌市稠州医院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20例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1单纯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对照组2单纯采用炎琥宁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各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观察组-对照组1=14.226,t观察组-对照组2=13.445,t观察组-对照组=14.656,t观察组-对照组2=13.875);并且,观察组的总临床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77.50%(x2观察组-对照组1=9.39,x2观察组-对照组2=9.78),数据分析发现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0.00%,对照组则为20.00%、17.50%(x2观察组-对照组1=3.35,x2观察组-对照组2=3.39),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干扰素应用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不但疗效好于单独使用干扰素和炎琥宁,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8,(3):351-352
目的研究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5%(P<0.05)。观察组的发热消失时间、手足疱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手足口病患儿,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手足口病患儿,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展开研究,纳入8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两组,前组施以干扰素+炎琥宁治疗,后组施以干扰素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探究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3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9例。在给予两组患儿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试验组患儿则接受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6%(P〈0.05);试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用药后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的平均消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的方法能缩短患儿的手足口疱疹及退热时间,有效防止器官出现感染或衰竭,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观察干扰素a-2b与炎琥宁联合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炎琥宁治疗;实验组采取干扰素a-2b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好,P<0.05。结论干扰素a-2b与炎琥宁联合疗法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α干扰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武义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204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05例,应用α干扰素治疗;治疗组9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28,P<0.05),且治疗组患儿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6.39,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44、6.17、4.93、5.06,均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体温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7、10.26,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t=6.88,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04,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α干扰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幼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的患儿60例为对照组,采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的患儿6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的治愈、退热、体温正常、呼吸心率正常、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手足皮疹消退、口腔溃疡愈合及食欲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体征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组),另40例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疗效、血清炎性因子、免疫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与炎琥宁联用对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82例该院住院的手足口病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阿昔洛韦;研究组,41例,予以阿昔洛韦与炎琥宁。比较两组儿童的的临床疗效以及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愈合时间、热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增高,而无效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的皮疹消退、口腔愈合时间、热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0.05)。结论阿昔洛韦与炎琥宁联用对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宋玲华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11)
目的:研究分析炎琥宁联合α干扰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依照患儿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α干扰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炎琥宁联合α干扰素治疗.对照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取得的临床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6%和8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儿鼻塞流涕、咳嗽与发热症状消退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α干扰素基础上联合使用炎琥宁,将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且还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用炎琥宁在临床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以后临床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5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76例和治疗组176例,其中对照组在支持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组加以静脉滴注炎琥宁。结果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来看,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效果更好。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针(5mg/kg·d)及炎琥宁针(10mg/kg·d),每日1次,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10mg/kg·d)及VitC针(100mg/kg·d)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282,P<0.01);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经比较,亦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5(P<0.05)、7.227(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进行住院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炎琥宁冻干粉,对比分析两组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咳喘恢复时间、啰音消失时间、X线恢复时间等方面都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为(5.9±0.4)d,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9.0±0.6)d,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46例,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痊愈23例,总有效率为93.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优于单纯采用阿奇霉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手足口病,至今已有28年的历史;2008年春季,安徽省阜阳地区出现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少数患者表现为重症,并有部分重症患儿死亡,引起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卫生工作者对手足口病的高度重视;2008年5月2日,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管理。2008年5月起,我科在一般综合治疗及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院》2015,(9):64-65
目的对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62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以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均连续治疗3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发热消退时间、皮疹凋谢时间和治愈时间分别为93.55%、(2.86±1.02)d、(3.51±1.32)d、(5.43±1.08)d和70.97%、(4.74±1.81)d、(5.89±1.84)d、(7.15±0.6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炎琥宁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重庆市某医院收治的18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炎琥宁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口咽部疱疹或溃疡消退时间、手足肛周皮疹消退时间;比较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81%,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7,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口咽部疱疹或溃疡消退时间及手足肛周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472,8.933,9.368;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31%,低于对照组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2,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较好,可缩短发热消退时间、口咽部疱疹或溃疡消退时间及手足肛周皮疹消退时间,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疗效优于单用利巴韦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