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洁 《当代护士》2013,(10):27-28
目的 分析心理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行为干预.观察2组患者3个月前后运用生化指标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心理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初次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在正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应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注射部位情况。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注射部位红肿、硬结、肌肉萎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对门诊2型糖尿病病人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98例2型糖尿病病人隐匿随机分配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教育。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3个月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的控制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在保定市某社区40~65岁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2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降糖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两组均定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观察一年。比较两组治疗及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及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下降,但实验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实施卫生部制定的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出院后强化健康教育及随访。并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血脂谱进行比较。结果 6个月后随访,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血脂谱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进一步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6.
李丽芬  杜蓉冰   《护理与康复》2016,15(10):933-936
目的观察动机性访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健康教育+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动机性访谈。在干预前及干预后2个月、6个月测量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评估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外追踪干预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经规范治疗和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常规门诊随访,干预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院外追踪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院外追踪干预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追踪干预能使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治疗依从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个体化饮食控制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控制,观察组进行个体化饮食控制。对比两组患者控制后两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餐后最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最高血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最高血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转剖宫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早产儿、尿路感染、巨大儿、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多发生率等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个体化饮食控制,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性营养护理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营养护理,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性营养护理更有利于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桂西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比较两组口腔健康行为、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口腔健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口腔健康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 9),干预后两组口腔健康行为得分较前均有提高(P=0.0000),但观察组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00 0);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0)。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提高桂西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及其相关口腔健康知识,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营养科给予饮食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及干预后1,2,4周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等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干预和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一定的作用,两者合用降糖作用更加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智能手机微信对出院后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出院后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手机微信进行饮食、运动、药物、复查通知等护理干预。对两组6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和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手机微信对出院后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较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经飞信短信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5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飞信组和对照组,飞信组接受飞信短信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分别在基线及干预6个月时,对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基线数据比较,飞信组干预后6个月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所下降(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经飞信短信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控制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系统化个体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接受规范治疗和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除规范治疗外辅以全程针对性的系统化个体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 h血糖值(2hPG)、糖化血红蛋白值(HbAlc)、三酰甘油指标(TG)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提升幅度也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个体健康教育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保持较高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从而降低糖尿病的致残、致死率,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陈进  段云庆 《当代护士》2018,(5):149-151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10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52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穴位埋线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穴位埋线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腰围、生活质量;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穴位埋线组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体重指数、腰围、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体重指数、腰围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穴位埋线护理干预对控制血糖作用确切,可降低体重,缩小腰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庭签约式服务在社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8例社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患者实施家庭签约行个体化行为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管理模式。干预时间2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及视网膜病变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视网膜病变发展情况缓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签约式服务提高了患者家庭重视程度,有利于DR患者血糖的控制,延缓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行以饮食控制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产科门诊择取5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患者行以常规治疗,研究组26例患者基于常规治疗加行饮食控制,对照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及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及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下降,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从妊娠结局来看,研究组早产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宫内窘迫发生率、产褥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行以饮食控制的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控制血糖水平,还可以改善妊娠结局,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8.
无缝隙护理院后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院后服务对精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除药物治疗外采用无缝隙护理院后服务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2组均随访1年.比较出院后第3,6,9,12个月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情况,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干预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都显著改善.结论 无缝隙护理院后服务能维持糖尿病患者良好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动手环在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接受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运动手环进行体育锻炼,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体重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运动手环可以控制好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积极性,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院后服务对精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除药物治疗外采用无缝隙护理院后服务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2组均随访1年.比较出院后第3,6,9,12个月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情况,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干预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都显著改善.结论 无缝隙护理院后服务能维持糖尿病患者良好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