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小燕 《四川医学》2011,32(12):2029-2031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0例,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做一回顾分析,包括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积血4例,起搏器感知障碍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电极脱位1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1例,囊袋感染1例。结论重视永久起搏器术后观察及护理,可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挥起搏器的最佳功效。  相似文献   

2.
胡建  张敏 《齐鲁医学杂志》2001,16(3):254-254
198 3~ 1999年 ,我科共对 35 6例病人植入心脏起搏器。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5 6例中男 2 6 4例 ,女 92例 ;年龄 8~ 90岁 ,平均5 8.6岁。其中病窦综合征 195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99例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34例 ,三束支阻滞 2 1例 ,双束支阻滞 7例。起搏方式 :非生理性起搏 30 1例 (VVI2 95例 ,VVIR 6例 ) ,生理性起搏 5 5例 (AAI 12例 ,DDD 37例 ,DDDR 6例 )。电极导管采用分离、切开头静脉方法植入 12 6例 ,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植入 2 30例。埋藏式脉冲发生器通常放在右侧或左侧前胸上部皮下…  相似文献   

3.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方法.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与此同进,手术并发症也随之而来,如伤口感染、血肿、电极脱落、肢体功能障碍等,为了使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了解并防护这些并发症,正确地认识起搏器,减少不必要的顾虑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并向患者宣教的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4.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 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它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起搏器植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当前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他已经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作为常规的治疗手段,已经被医务人员及患者所接受,并已形成一套常规治疗、护理程序。我科从2009年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安全性与成功率,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宣教并发症的家庭防护。方法:对我科107例安置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100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康复出院,手术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病率为1.9%,无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对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证明了正确的专科护理技术及方法对确保手术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为1 017例患者成功植入了埋藏式起搏器后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如下,同时进行了精心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减少到最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及起搏器知识教育,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安置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并发症护理进行总结。1临床资料58例安装起搏器患者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56岁。1度房室传导阻滞19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SS)28例,有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或房室传导障碍,必须采用心搏抑制药物治疗8例。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感染1例,电极移位三例,起搏误感知1例,脉冲发生器埋藏处肌肉跳动2例。2护理2.1感染的护理术前注意做好皮肤准备,根据起搏器需要,在相应安置部位进行皮肤清洁、剃毛。做好手术室的空气消毒,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毕创口内放置…  相似文献   

9.
10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刚 《河北医学》2009,15(12):1453-1454
目的:探讨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结果:出现气胸2例,囊袋内出血2例,起搏综合征3例。结论:加强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认识,严格规范操作,将并发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0.
俞秀萍 《浙江医学》1998,20(6):F003-F003,F004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重症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自开展此项技术以来,安置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5例,配合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廖丽玲 《西部医学》2010,22(9):1753-1754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价值。方法对19例高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术后自我保护能力。结果 19例高龄患者均恢复良好,对日常生活中相关注意事项能熟练掌握。结论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及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降低高龄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安徽医学》2011,32(11):1913-19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2组患者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舒适度的评定。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体现了整体护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1年6月42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41例(9.7%)。其中,术中气胸5例,误穿锁骨下动脉10例,术后起搏器囊袋血肿18例,起搏器囊袋破溃1例,电极移位2例,导线断裂1例,起搏综合征3例,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l例。结论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加强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术后观察随访,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之发挥最佳治疗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人术的并发症及负性效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人术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医护全程诊疗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两组并发症及负性效应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在尿潴留、便秘、腰背酸痛、术侧肢体疼痛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可有效减少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及负性效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为优质护理在临床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徐耿美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5):385-387
目的探讨老年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总结72例老年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结果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69例患者诉术后活动耐力和体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老年人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除要求医护人员有熟练的技术外,还需医、护、患共同配合,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发生囊袋并发症的可能原因、与年龄关系及处理策略。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13年8月我院置入永久起搏器患者182例,分析囊袋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发生起搏器囊袋血肿12例,总发生率为6.6%,其中≥80岁6例,发生率为6.5%;〈80岁6例,发生率为6.5%;囊袋破溃及感染2例,总发生率1.1%,其中≥80岁1例,发生率1.1%;〈80岁1例,发生率1.1%。结论80岁以上与80岁以下患者的总体囊袋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加深对起搏器囊袋并发症原因的了解,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可将其风险减到最低。  相似文献   

17.
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患者5年临床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原因,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趋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和5年常规随访资料,了解术后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51例患者中共有6例发生起搏器功能异常:起搏电极导管脱位、电极断裂、电极绝缘层破裂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MT)各1例(1.9%),感知功能障碍4例(7.8%),通过程控或更换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导管后,起搏功能恢复正常。5年随访中,囊袋血肿、囊袋破溃者3例(5.9%),经局部抽出积血,抗生素冲洗,严重者重新手术后取得很好疗效;2例患者出现起搏器综合征,13例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8例患者并发脑梗死。结论: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起搏器术后随访工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心脏起搏工程,起搏器不断更新,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手段。与此同时,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也更显重要,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心血管内科实施了一系列临床护理并在患者出院前针对起搏器的特性及患者自身情况等向患者传授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42-44+48
目的探讨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93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将其分为无反流组和反流组。统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发生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结果 93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有70例患者术后未发生三尖瓣反流,占75.27%,有23例患者术后发生三尖瓣反流,占24.73%。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三尖瓣反流不受年龄、性别、右心室电极导线内径、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P0.05),可能受起搏器植入时间、合并心房颤动、术前1级三尖瓣反流等因素影响(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搏器植入时间≥5年、合并心房颤动、术前1级三尖瓣反流均为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出现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起搏器植入时间≥5年、合并心房颤动、术前1级三尖瓣反流均为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故临床可根据其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三尖瓣反流发生率,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