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38-4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将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是否合并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Hcy水平、血尿酸、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血仪影像技术,测量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the carttiel intime-medliar thickness,IMT)。结果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TC、TG、UA、LDL-C、IMT、Hcy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颈动脉硬化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中,颈动脉主要硬化的程度与Hcy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中,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44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依据有无颈动脉硬化分为脑梗死动脉硬化组与非动脉硬化组;同时选取非脑部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血清Hcy水平。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颈动脉硬化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高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和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是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50例60岁以上脑梗岁匕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其检查结果分为内膜正常组、轻度狭窄组和中一重度狭窄组。对照组为90例健康体检者。并运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动脉内膜正常组、轻度颈动脉狭窄组与中一重度狭窄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组问差异比较,颈动脉内膜正常组与轻度狭窄组Hcy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Hcy总体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内膜中层厚度(IMT)呈正相关。结论:血Hcy水平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高Hcy血症可能通过加速老年动脉硬化而导致老年脑梗死,如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对老年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中,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血压值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的H型高血压患者459例,在中心实验室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空腹血浆Hcy水平,同时测量患者血压、身高、体重,问卷了解年龄、饮酒史、吸烟史、疾病史。结果广东省顺德地区H型高血压人群Hcy水平男性高于女性[(15.84±4.01) vs (14.85±3.2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经校正年龄、饮酒、吸烟、体质量指数、疾病史的线性回归模型发现,男性H型高血压患者中血Hcy水平与收缩压值呈显著正相关,血Hcy水平每升高1μmol/L,收缩压增加0.72 mmHg( P=0.032)。结论血Hcy水平是影响男性H型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右江医学》2016,(4):406-409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将201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研究组(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n=128)和对照组(n=69),所有患者均检测血生化和Hcy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各组患者颈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进行血浆Hcy水平与IMT的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的颈动脉IMT值高于对照组(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血浆Hcy参与颈动脉硬化的形成,检测Hcy对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都进行颈部超声分析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患者中非动脉硬化30例,动脉硬化90例,发病率为75.0%。动脉硬化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病率也高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中多存在颈动脉硬化,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增加,形成高颈动脉硬化血症,造成严重预后。  相似文献   

8.
丁帅 《河北医学》2016,(12):2054-2057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按其血浆Hcy水平分为普通组( Hcy<10μmoL/L,n=52)和H型组( Hcy≥10μmoL/L,n=54),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 n=53)。所有受试者均行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检测和Hcy检测,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分析血浆Hcy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三组Hcy水平、IMT比较:H 型组>普通组>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Hcy水平的增高,IMT值也越大;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IMT与年龄、TC、TG、LDL-C均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Hcy与H型组IMT呈正相关(r=0.317),与普通组IMT无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高Hcy水平为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高Hcy水平是导致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H型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患者在降压、调脂的同时可加入降Hcy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高陵县湾子地区随访的118例H型高血压患者和116例Hcy正常患者,采用酶循环法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H型高血压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H型高血压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其升高可能参与了某些人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血瘀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测定颈动脉硬化瘀证、非瘀证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①颈动脉硬化瘀证组与非瘀证组IMT无明显差异;②颈动脉硬化瘀证组与非瘀证组Hcy水平有显著差异;瘀证组与正常人组Hcy水平亦有显著差异。结论:颈动脉硬化血瘀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H 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变化,探讨Hcy与炎症因子、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 年5 月-2016 年5 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患者90 例。根据其血清Hcy 含量分为普通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普通高血压组,Hcy<10μmol/L,n =47)、H 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H 型高血压组,Hcy ≥ 10μmol/L,n =43),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 =58)。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cy、炎症因子及斑块稳定性指标含量,进一步分析Hcy 含量与炎症因子、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 普通高血压组及H 型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Hcy、炎症因子及斑块稳定性指标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H 型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Hcy,炎症因子人类软骨糖蛋白-3(HCGP-3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斑块稳定性指标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含量高于普通高血压组患者,斑块稳定性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含量低于普通高血压组患者。Pearson 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 型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Hcy含量与炎症因子、斑块稳定性指标直接相关。结论 血清Hcy 含量升高是H 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加剧、斑块稳定性降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46-52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OSAHS)的颈动脉硬化程度。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初次诊断为H型高血压的住院患者114例。患者均符合H型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OSAHS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58例)和H型高血压合并OSAHS组(56例)。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以及狭窄情况。检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结果 H型高血压合并OSAHS组总胆固醇含量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合并OSAHS组正常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增厚26例,颈动脉斑块14例,颈动脉狭窄12例,所占比例略高于对照组(增厚18例,斑块13例,狭窄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型高血压合并OSAHS双重作用,颈动脉硬化程度较为严重,应重视H型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颈动脉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超声极速成像技术分别检测左心房壁心肌应变率参数和颈动脉弹性参数,评价H型高血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左心房及颈动脉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36例,根据指南标准分为单纯高血压组53例及H型高血压组83例,选择同期健康受试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参数。应用2D-STI计算左心房壁心肌应变率参数[左心房收缩期平均纵向峰值应变率(mean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 rate of left atrium in systolic phase,mSRs),左心房舒张晚期平均峰值纵向应变率(mean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 rate of left atrium in late-diastolic phase,mSRa),左心房舒张早期平均峰值纵向应变率(mean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 rate of left atrium in early-diastolic phase,mSRe)]。超声极速成像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相关参数[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收缩早期脉搏波传导速度(beginning of the systole PWV,BS-PWV),收缩晚期脉搏波传导速度(end of the systole PWV,ES-PWV)]。Pearson相关性分析左心房壁心肌应变率参数与颈动脉弹性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单纯高血压组和H型高血压组BMI、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及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H型高血压组的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diameters,LA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二尖瓣环根部运动速度峰值比(E/e')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单纯高血压组LAD低于H型高血压组(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H型高血压组mSRs、mSRe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H型高血压组mSRs、mSRe低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H型高血压组IMT、BS-PWV及ES-PWV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型高血压组的IMT、BS-PWV及ES-PWV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结论 相比健康人群,糖尿病肾病患者左心房和颈动脉功能明显发生损害,其中合并H型高血压的患者功能损害更加明显,且与颈动脉硬化及左心房功能损害具有相关性,提示H型高血压能加剧糖尿病肾病患者左心房及颈动脉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77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再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对照组,比较各组Gensini积分。结果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存在交互作用。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Gensin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H型高血压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单纯高血压组和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Gensini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冠心病的发生有协同作用,H型高血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受损与炎症反应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确诊的98例H型高血压患者(H型组)、患有高血压但Hcy水平正常的患者100例(高血压组,血Hcy≤15.0μmol/L)、健康体检中血压正常的志愿者100例(对照组),对比3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皮功能指标,并分析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指标与IMT、内皮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型组患者的TG、T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H型组、高血压组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均P<0.05);3组的LDL-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组患者的IL-6、TNF-α、sICAM-1水平高于高血压组、对照组,H型组、高血压组的IL-1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IL-6、TNF-α-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和H型组的血清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组患者的IMT高于高血压组、对照组,H型组的RHI、FMD、NMD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高血压组的RHI、FMD、NMD值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高血压组的IMT测定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均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IMT与TG、TC、IL-6、TNF-α、sICAM -1呈正相关,与HDL-C、IL-10呈负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RHI与IL-6、TNF-α、sICAM -1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FMD与TNF-α、sICAM -1呈负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NMD与TNF-α、sICAM -1呈负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与IL-6、TNF-α、sICAM -1呈正相关(P<0.05),与IL-10呈负相关(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功能受损,内皮功能受损与患者血脂异常、炎症反应增强有明显的关系,并且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粥样斑块,并探测颈动脉血流频谱,计算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用动脉硬化诊断仪测量baPWV。将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B1组baPWV(1400 cm/s和B2组≤1400 cm/s,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B1、B2组baPWV、C IMT比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1组CIMT、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斑块积分(Crous-s)、斑块面积(plaques area)、PI、R I,均明显高于B2组和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示CIMT与baPWV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可导致大动脉的弹性降低,促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baPWV增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定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84例,同期住我院耳鼻喉科排除高血压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含量,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和斑块指标。结果:高血压组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与颈动脉IMT及斑块指数呈正相关(同型半光氨酸r=0.294,胱抑素C r=0.57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可能与血压升高协同加重血管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5例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3组,同时测定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和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程度有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8,P<0.05)。不同血管狭窄程度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之间存在正相加的交互作用(S=1.83>1)。H型高血压与血管狭窄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均为引起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高,血管狭窄程度也逐渐增高,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协同作用。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狭窄部位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血压、高脂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320例来院体检人群,测量其血压以及血脂水平,并将其分为高血压组、高脂血症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及对照组,分析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以及测量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22.22%,高脂血症组发生率为24.68%,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组发生率为36.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均P<0.05);且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及单纯高脂血症组(均P<0.05).高血压、高脂血症组与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高血压、高脂血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且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2例EH患者为EH组,根据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单纯EH组(n=40)与EH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组(n=42),选取血压正常者80例为对照组。超声检测EH组与正常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斑块回声强度。结果:EH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斑块面积、斑块回声强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越严重,斑块面积越大,颈动脉的狭窄程度越高(P<0.05);单纯EH组的颈动脉斑块大于EH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内-中膜厚度小于EH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结论:EH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高于血压正常者,且EH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