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总结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 ,提高对心脏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63例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发生部位及肿瘤性质等。结果 :心脏肿瘤最常见临床表现是心悸和气短。心脏肿瘤可发生于心脏任何部位 ,左心房最常见 ,且多为粘液瘤 ,其次是右心房。右心肿瘤除粘液瘤外 ,多为恶性肿瘤。 163例心脏肿瘤中原发性肿瘤 15 9例 (97.5 % ) ,其中粘液瘤 12 8例(78.5 % ) ,非粘液良性肿瘤 17例 (10 .4% ) ,恶性肿瘤 18(11.0 % )。结论 :原发心脏肿瘤中左心房粘液瘤最多见 ,良性心脏肿瘤手术治疗效果好 ,恶性心脏肿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心脏肿瘤是临床较为少见的肿瘤类疾病,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心脏更为常见.本文报道了 1例胃肠道腺癌转移至心脏的罕见病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肿瘤的CT及磁共振(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其中65例进行了 CT平扫,54例进行了 CT增强扫描,15例进行了心脏MRI检查.结果:良性肿瘤65例,恶性肿瘤18例.良恶性肿瘤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线,侵犯周围组织,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婴幼儿原发性心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6例疑似原发性心脏肿瘤婴幼儿,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完善相关检查后,经手术或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分析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结果26例疑似心脏肿瘤患儿中,1例确诊为原发性心脏肿瘤,属心脏黏液瘤(良性);25例确诊为心内膜炎,其中19例伴瓣膜赘生物。超声心动图诊断2例原发性心脏肿瘤,其中1例为心内膜炎赘生物误诊为心脏肿瘤,诊断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6.0%,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15%。 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婴幼儿原发性心脏肿瘤具有较高敏感度,可为临床正确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5.
心脏黏液瘤是最常见的心脏肿瘤,而非黏液性肿瘤较为少见,我院自2003年至2007年共诊治6例非黏液性心脏肿瘤,现将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积累更多的心脏肿瘤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6.
心脏肿瘤多数为良性粘液瘤,恶性肿瘤较少见.本院于1985~1992年经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查 13例心脏肿瘤.为探讨2DE对此类肿瘤的诊断价值,特描述其2DE表现,并与手术所见及病检结果对照.  相似文献   

7.
78例心脏原发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78例心脏原发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1985年1月至2007年3月,78例心脏原发肿瘤患者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手术治疗。心脏原发肿瘤分为3类:黏液瘤、良性非黏液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对生存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7±5)年。结果本组心脏原发肿瘤共78例。70例为良性肿瘤:黏液瘤65例(83.33%),良性非黏液性肿瘤5例(6.41%);恶性肿瘤8例(10.26%)。心脏良性肿瘤组住院死亡率为1.49%(1例,良性非黏液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无住院死亡。结论手术是心脏原发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心脏良性肿瘤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达到治愈,手术可以缓解恶性肿瘤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胎儿心脏肿瘤的超声特点及病理类型,探讨胎儿心脏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发生特点及其与结节性硬化(TSC)的关系。方法对38例因胎儿心脏肿瘤就诊的孕妇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引产后的胎儿肿瘤标本进行病理分析,同时采集家系临床资料,进行家系TSC遗传学检测。结果 38例胎儿均成功接受了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心脏肿瘤病理分析及家系TSC目标基因检测。38例中,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多发心脏肿瘤30例,单发8例。病理解剖结果:胎儿多发心脏肿瘤30例,其中横纹肌瘤29例,血管瘤1例;单发心脏肿瘤8例,其中横纹肌瘤7例,纤维瘤1例。这也与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结果一致。胎儿基因检测结果:除2例非横纹肌瘤外基因检测阴性外,36例胎儿心脏横纹肌瘤中,TSC基因检测阳性32例(多发27例,单发5例),阴性4例(多发2例,单发2例)。家系基因检测结果:在上述32例基因检测阳性病例中,新发突变20例(TSC1突变5例,TSC2突变15例),家系遗传突变12例(均为TSC2突变)。结论心脏横纹肌瘤是胎儿最常见的心脏肿瘤,无论单发还是多发,病理证实的横纹肌瘤与TSC的相关性均较高。胎儿心脏肿瘤对心脏本身的影响较小,其与TSC的关系是判断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的经验。方法:收集我科2013年1月20日至2019年4月1日,18岁以下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儿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年龄分布、临床表现、诊断、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结果:共收集18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儿,其中男性9例,女性9例。年龄0. 1~15. 0岁,中位年龄4. 7岁,体质量3. 2~71. 0 kg,中位体质量19. 0 kg。临床表现以心脏杂音、晕厥病史等就诊。发生部位以左心房、右心室为主。15例完整切除,3例部分切除。病理类型以粘液瘤、横纹肌瘤为主。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1例失访,其余随访7. 0~72. 0个月,1例粘液瘤复发再次手术,1例术后因二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结论: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多样,超声心动图、CT等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粘液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脏肿瘤,心脏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8年4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取肿瘤组织标本进行观察。 结果11例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均为良性肿瘤,包括5例心脏横纹肌瘤、5例心脏纤维瘤、1例心脏黏液瘤。 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低,且多为良性,其中心脏纤维瘤及心脏横纹肌瘤相对较常见,不同类型原发性心脏肿瘤均具有典型病理学特征,经免疫组化检查可准确诊断疾病。  相似文献   

11.
刘林力  刘苏  赵宏  刘绍贤 《山东医药》2006,46(36):49-50
对112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认为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肿瘤可以明确诊断,不同部位的肿瘤采用不同切口可以彻底切除肿瘤以防栓塞及复发,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手术切除肿瘤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2.
刘薇  张蕾 《山东医药》2006,46(4):52-53
对11例心脏原发性非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肿瘤为良性6例,恶性5例;累及右心系统6例,左心系统5例,心包2例,各种心脏原发性肿瘤均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特点。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原发性非黏液性肿瘤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心脏瓣膜原发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原发于心脏瓣膜的肿瘤和瘤样病变的病理特征.方法从384例心脏原发肿瘤中收集瓣膜肿瘤的病理资料,加做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病理特征和临床意义.结果共检出瓣膜肿瘤和瘤样病变10例,占心脏肿瘤的2.60%.8例位于二尖瓣,1例三尖瓣,1例肺动脉瓣.病理类型有乳头状纤维弹力瘤1例,再发粘液瘤1例,脂肪瘤1例,畸胎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钙化性假瘤2例,血囊肿1例,间叶肉瘤2例.肿物直径0.3 cm~3 cm,外观形态多样.临床可出现心力衰竭、偏瘫和晕厥.肿瘤的外形及有无瘤蒂不是良恶性的鉴别点.2例恶性肿瘤临床误诊.10例中7例外科做了瓣膜置换术.结论瓣膜肿瘤较易影响瓣膜功能,且易脱落引起栓塞,建议临床一旦发现应及时手术.由于其良恶性肉眼较难判别,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对临床处理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7例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部位、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87例心脏肿瘤均获得病理证实:良性心脏肿瘤73例(83.9%),其中粘液瘤66例(90.4%),其他类型良性心脏肿瘤7例;恶性心脏肿瘤14例(16.1%)。超声心动图所见:粘液瘤示多发生于左房(58例),多数有蒂,活动度大;其他类型良性心脏肿瘤6例(86%)发生于心房或心室的心肌内,无蒂,回声较强;恶性肿瘤附着面广,可呈球状或菜花状,活动度差,无蒂,多数伴有心包积液。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动态地观察瘤体形态、大小、回声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诊断准确率高;心脏肿瘤以粘液瘤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5.
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体会(附六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分析2006年4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6例心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有5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肿瘤切除术,其中肿瘤完整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心脏肿瘤切除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例。1例未行心脏肿瘤切除术,因肿瘤局部侵犯伴大量心包积液,仅行心包穿刺引流术。结果6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其余5例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20~68d(平均32.5d)。随访5例,随访时间2~10个月,3例于术后4~6个月死亡,另2例于术后2个月、5个月、8个月随访,情况稳定,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诊断有特殊价值。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一经诊断应首选手术切除,继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外科治疗以缓解心脏压迫症状为主。心脏恶性肿瘤治疗选择以外科手术为主,加做放疗可适当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与病理对照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及多中心2011年至2018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胎儿心脏肿瘤65例,其中36例胎儿终止妊娠并于我院病理科进行尸体解剖及遗传学检测。结果:病理诊断横纹肌瘤33例,纤维瘤1例,血管瘤1例,下腔静脉瓣增生1例,超声心动图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1%。35例心脏肿瘤中,30例肿瘤的诊断准确,准确率为85.7%,4例将单发占位误诊为单发占位,1例将多发占位误诊为多发占位。对36例胎儿进行结节性硬化症遗传学检测,阳性22例,阴性12例,组织降解2例。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胎儿心脏肿瘤,以横纹肌瘤最为常见。超声心动图容易将心室内的粗大肌束误诊为心脏肿瘤,应注意鉴别。对胎儿心脏肿瘤的病例应及时行结节性硬化症遗传学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彩超诊断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利用彩超诊断的4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良性肿瘤32例,恶性肿瘤8例。结论利用彩超可以检查出心脏肿瘤,并且判断肿瘤性质,同时还可以对肿瘤引发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6例原发性心腔外心脏肿瘤。结果1例术后病情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Ⅱ级;5例提高Ⅰ级。对心脏外心脏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脏非黏液性肿瘤临床特点,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96年10月至2005年3月进行外科治疗的56例心脏非黏液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发生部位、肿瘤性质和外科治疗特点等。结果心脏非粘液性肿瘤占本院同期手术患者的0.14%,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28例,其中继发性心脏肿瘤8例。良性肿瘤最常见的是生长在心室,共18例;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生长部位是心房,共15例。外科治疗行急诊手术者12例。心包开窗引流术2例,探查术1例,术中肿瘤全部切除者26例,部分切除27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结论心脏非黏液性肿瘤临床表现各异、病理类型多样、病变广泛,手术原则为尽可能切除肿瘤和保持心脏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其诊断极为困难 ,多数被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又因继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病率较低 ,而被临床忽视。本文报道 2 3例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心脏肿瘤 ,其中原发性 14例 ,继发性 9例 ;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 2 0例。1 资料和方法2 3例患者年龄 4 2~ 82岁 ;男 13例 ,女 10例。仪器 :AL OKA- SSD- 870和 HP- IP型彩色超声仪 ,探头频率为 2 .0~ 3.5MHz,用二维取心脏各切面观察肿瘤的部位、轮廓、大小、形态 ,回声强度 ,活动度 ,并作 CDF1,Dopp1er等检查和综合分析。2 结 果2 .1 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