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对缺氧复氧致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体外原代培养6天的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置于95%N2和5%CO2的缺氧罐中造成神经细胞不同时间的缺氧复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缺氧复氧不同时间Bcl-2、Bax蛋白的动态表达,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 单纯缺氧复氧组缺氧8h复氧18h后,可见部分细胞核固缩,同时伴有染色质凝聚及核碎片出现,呈细胞凋亡的典型核形态特征。参麦注射液处理组,缺氧8h复氧18h后,出现核固缩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大多数细胞核形态正常;缺氧复氧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Bcl-2表达明显减弱,Bax表达明显增强,参麦注射液处理组与单纯缺氧复氧组相比,Bcl-2表达明显增强,Bax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调控Bcl-2/Bax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背景: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过程中神经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深入认识其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丹酚酸B对缺糖缺氧/复糖复氧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组、缺糖缺氧/复糖复氧组和丹酚酸B治疗组(10 mg/l),复制缺糖缺氧3 h后复糖复氧3 h和24 h的细胞模型。采用MTT法观察神经细胞活性,荧光标记法和自旋捕获技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比色法测定细胞内Mn-SOD、CAT及GSH-PX的活性,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记法检测细胞色素c的漏出率,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酚酸B可以提高细胞活性、Mn-SOD、CAT及GSH-PX的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同时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细胞色素c的漏出率。丹酚酸B还能减轻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 结论:丹酚酸B的神经保护作用与清除活性氧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聪圣胶囊对大鼠原代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和流式细胞仪的方法,观察聪圣胶囊含药血清对缺糖缺氧(3h)拟缺血再灌注(0,3,6,18h)损伤神经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及神经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聪圣胶囊含血清(2,4,8g/kg)可抑制缺糖-缺氧3h再灌(0,3,6和18h)引起的神经细胞内LDH的释放。降低缺糖-缺氧3h再灌18h导致的凋亡细胞率。结论:聪圣胶囊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缺氧、缺糖再给氧为模型,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百分率。结果缺氧、缺糖5 h再给氧3、12、24 h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形态学观察也发现大量神经细胞的染色质凝聚、核碎裂、凋亡小体产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均显著降低,随再给氧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下降,清开灵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百分率,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与缺氧、缺糖再给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可抑制缺氧、缺糖再给氧损伤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从而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而对海马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阿米替林(Ami)对缺血损伤神经元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15~18 d胎龄的大鼠神经细胞,用连二亚硫酸钠消除培养基中的氧合并培养基缺糖模拟细胞缺血性损伤,测定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变化,观察缺氧缺糖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及Ami的保护作用,并使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Ami对原代神经细胞的抗凋亡作用.结果 缺氧缺糖引起神经细胞明显损伤性变化,存活率下降,凋亡率升高,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含量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降低,促进缺氧神经细胞产生bcl-2,并减少bax的产生.Ami 10-7~10-5mol·L-1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上述损伤性变化.结论 Ami对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抗凋亡机制可能与增加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已有实验证实黄芪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心肌,减轻心肌损伤。为进一步探讨黄芪注射液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而进行本实验。本实验将体外培养在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缺糖/复氧复糖损伤,造成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五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预防性保护组和治疗性保护组。观察细胞的搏动频率,培养其中的LDH释放量,细胞内SOD活性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在缺  相似文献   

7.
参麦注射液对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缺氧 /复氧对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及参麦注射液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体外原代培养 6d的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置于 95 %N2 和 5 %CO2 的缺氧罐中造成神经细胞不同时间的缺氧 /复氧。用神经细胞存活率及神经细胞线粒体活性来评价神经细胞活力 ,用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率作为评价损伤的指标 ,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原代培养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 6h ,再给氧 1 8h后 ,神经细胞存活率及线粒体活性明显降低 (P均 <0 .0 1 ) ,LDH释放量显著增加 (P <0 .0 1 )。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显著对抗缺氧 /复氧致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 ,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DH释放量的增加 ,并能减轻细胞的形态学损伤。对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 /复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在细胞水平阐明黄芩苷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H-SY5Y神经细胞,采用缺氧-复氧结合缺糖-复糖的方法,对其进行攻击,模拟人体神经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黄芩苷对此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缺氧、缺糖8h结合复氧、复糖12h对神经细胞可造成明显损伤,导致SH-SY5Y细胞线粒体的活性下降,凋亡率明显上升;而黄芩苷可以显著减轻上述损伤。结论黄芩苷对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救脑宁注射液对缺氧/缺糖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救脑宁注射液对缺氧 /缺糖致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 (SH SY5H) ,建立缺氧 /缺糖诱导凋亡模型 ,以流式细胞技术和活细胞荧光双染色法观察凋亡的发生及救脑宁注射液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缺氧 /缺糖培养能诱导神经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仪检测 ,在G1峰前出现显著的凋亡峰 ,凋亡率 42 99%± 7 73%。荧光双染色后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凋亡时细胞核染色质凝聚。中大剂量救脑宁注射液能降低细胞凋亡率 ,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1 ) ,与神经生长因子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救脑宁注射液可抑制缺氧 /缺糖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 ,具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缺氧/缺糖对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及通脑灵颗粒剂对其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原代培养8d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换以低糖无血清培养基,并置于95%N2和5%CO2的缺氧罐中5h造成神经细胞缺氧。用神经细胞存活率及神经细胞线粒体活性来评价神经细胞活力;用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作为评价损伤的指标。结果:原代培养皮层神经细胞缺氧5h,再给氧24h后,神经细胞存活率及线粒体活性明显降低,LDH释放量显著增加。通脑灵颗粒剂可显著对抗缺氧/缺糖对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剂量依赖地抑制LDH释放量的增加。结论:通脑灵颗粒剂对皮层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L-Carnitine拮抗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L-Carnitine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原代培养新生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L-Carnitine处理后细胞增殖活性,凋亡细胞百分率及DNA断片化率,作为反映L-Carnitine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防护作用及其机制的指标。结果:在5-5000nmol/L范围内,L-Carnitine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均显著保护效应,在5,50及500nmol/L时均显著降低DNA断片化率;L-Carnitine在50nmol/L时与单纯缺氧/复氧组比较可显著降低凋亡细胞百分率。结论:缺氧/复氧对心肌细胞的影响之一是可诱导心肌细胞亡。L-Carnitine对培养心肌细胞培养缺氧/复氧损伤具有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脑溢安颗粒剂对缺糖损伤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sadrozaden报道的方法复制胎鼠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缺糖损伤模型。采用细胞形态学、DNA裂解率、流式细胞仪方法,观察缺糖损伤后,原代培养的胎鼠海马CA1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DNA完整性、神经细胞发生凋亡的数量;结果,缺糖损伤后,培养神经细胞DNA裂解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12h达到83%,脑溢安颗粒剂(NYA)对缺糖损伤后神经细胞DNA裂解率的抑制作用大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培养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8d后生长良好的神经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麦组和尼莫地平组;每组设3个培养瓶,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余3组均分别在缺氧后30min、1h、3h、6h和12h5个时间点造成神经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参麦注射液(1∶50)和尼莫地平(20μg/mL),分别在缺氧前24h及缺氧后加入,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测定DNA裂解率。结果参麦组和尼莫地平组的神经细胞在缺氧损伤后的形态学改变明显比模型组轻,DNA裂解率与模型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对缺氧损伤的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救脑宁注射液对培养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救脑宁”注射液对中风病的疗效机理 ,将原代培养 8~ 12d的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进行缺氧缺糖处理 ,观察该药对缺氧缺糖损伤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 :缺氧缺糖组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 (MDA)含量、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和细胞生存率则显著降低 ,救脑宁组MDA、LDH显著低于缺氧缺糖组 ,而SOD活性及细胞生存率则高于缺氧缺糖组 (P <0 0 1)。因此 ,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神经细胞对缺氧缺糖的耐受性 ,可能是其疗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及其成分人参皂苷Rb1、Rg1对神经、血管内皮、Ⅰ型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糖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揭示参麦注射液脑保护作用的细胞机制,并初步确定其主要效应成分.方法培养神经、血管内皮、星形胶质三种细胞,含连二亚硫酸钠的无糖Earle's液模拟造成缺氧/缺糖损伤,台盼蓝染色、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评价药效.结果参麦注射液及其成分人参皂苷Rb1、Rg1对正常培养的三种细胞均无明显毒性损伤;与缺氧/缺糖再给氧损伤模型组比较,参麦注射液及人参皂苷Rb1、Rg1各组的LDH漏出率、细胞死亡率显著下降(P<0.001),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01~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的脑保护作用机制与其对神经、血管内皮、Ⅰ型星形胶质三种细胞缺氧/缺糖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有关,人参皂苷Rb1、Rg1是其脑保护作用的主要效应成分;提示参麦注射液能够应用于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缺血/缺氧性神经细胞凋亡与中药黄精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移生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45(2):103-104,107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常见于脑中风、癫痫、老年性痴呆等脑疾病,其病理损害主要是缺血/缺氧所引发的损伤,即急性期导致神经元坏死及慢性期导致神经元凋亡。缺血性脑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和坏死并存,共同参与梗塞区的形成;凋亡主要位于半暗区,坏死发生于缺血中心区。抑制半暗区向缺血中心区的发展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关键.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利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对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释放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Wistar乳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用抗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单克隆抗体确认,建立缺氧/复氧模型,NO采用Griess反应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NO的释放显著增高,钙拮抗剂川芎嗪对缺氧复氧损伤后NO的过度释放无阻遏作用,而参麦注射液则能抑制O的过度分泌。结论:缺氧复氧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O增多可能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有关,参麦可能通过抑制NO的过度分泌以对抗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阿米替林(Ami)对缺氧缺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15~18 d胎龄的大鼠神经细胞,用连二亚硫酸钠消除培养基中的氧合并培养基缺糖模拟细胞缺血性损伤,测定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变化,观察缺氧缺糖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及Ami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氧缺糖引起神经细胞明显损伤性变化,死亡率升高,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含量升高,细胞匀浆中丙二醛生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明显减少.Ami 10-7~10-5mol/L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上述损伤性变化.结论 Ami对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及钙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ATP敏感性K+ 通道 (KATP)开放剂吡那地尔 (pinacidil,Pin)对缺氧缺糖再复氧损伤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细胞培养至 10d ,建立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模型 ,观察Pin及KATP阻断剂格列苯脲对缺氧缺糖不同时间 ,再复氧 2 4h后细胞死亡率、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的影响。结果 :缺氧缺糖、再复氧后大鼠的神经细胞死亡率均显著升高、MDA生成增多、SOD的活力下降 ,Pin干预后 ,细胞死亡率下降、MDA生成减少、SOD的活力升高 ;格列苯脲能拮抗Pin这种保护作用。结论 :Pin对缺氧缺糖损伤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并与拮抗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复氧神经细胞凋亡中一氧化氮 (NO)动态表达的作用 ,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原代分离培养 ,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亚硝酸根含量的变化。结果 :缺氧复氧致胎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中NO含量呈双时相增高 (单纯缺氧 2h及缺氧 18h复氧 18h) ,银杏叶提取物 (EGB)对此双时相的NO升高有抑制作用 ,氨基胍 (AG)可抑制缺氧 8h复氧 18h组的NO升高 ,对缺氧 2h组的NO升高无抑制作用。提示 :NO参与了缺氧复氧过程中神经细胞凋亡 ,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复氧神经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O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