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染色体检查的意义。方法对84例初次就诊时进行了染色体检查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4例患者染色体正常,10例表现为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正常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主要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风湿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染色体异常患者中,4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核型:3例t(9;22)(q34;q11),1例为t(8;9;22)(q22;q34;q11);3例表现为染色体缺失:1例为-18,1例为-19,1例为-21;2例表现为染色体增加:1例为+8,1例+9;另外1例为复杂核型。结论染色体检查对于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血小板显著增多,伴有出血及血栓形成,脾脏肿大[1]。笔者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对1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行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德国产HemoTec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对33例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继发血小板增多症16例)进行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单采术前血小板计数818~2 230×109/L,33例中28例进行2次单采术,5例进行3次单采术,间隔2~3 d。抗凝剂为枸橼酸-葡萄糖抗凝溶液A(ACD-A),其与全血比例为1∶8~11,全血流速40~65 ml/min,收集血小板比例占循环血液中血小板的40%~65%。单采过程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ACD-A过量反应、分离套件是否堵塞等情况。单采后口服羟基脲治疗,1月后复查血小板计数。结果每次单采后收集血小板悬液体积398~614 ml,采集血容量5 549~9 195 ml。血小板单采术后患者血液循环中血小板计数为208~522×109/L,1月后复查血小板计数示5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明显反跳,至590~668×109/L。分离单采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分离套件未发生堵塞情况。结论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疗效确切、快速、安全,是血小板增多症的一...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Primarythrombocythemia简称PT) ,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是一种克隆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以外周血血小板水平显著持续增高 ,伴形态及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1] ,是一种少见的出血血栓性疾病。好发于 5 0~ 70岁的成年人。小儿PT据国外文献报道仅 10例[2 ] ,国内较少报道 ,为罕见病。我院首次收治 1例 ,经治疗后好转出院。其临床特点及护理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儿男 ,4岁 ,体重 17kg。因发现患儿左侧臀部血块及低热 3天 ,于 2 0 0 0年 5月 16日入院。查体 :体温 37 4℃ (肛 ) ,心率 10 0…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增多症在儿科较少见 ,现将 1 993年 4月~ 1 996年 1 1月于儿科住院患儿中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73例报告如下 :1 诊断标准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为 :(1 )血小板增多为 40 0~ 80 0× 1 0 9/L ,为暂时性 ,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 3个月。 (2 )很少有出血和栓塞症状。 (3 )原发病治愈后血小板即降至正常。 (4 )骨髓巨核细胞增生不明显 ,血小板形态功能正常。2 临床资料2 1 一般资料 :73例患儿中 ,男 43例 ,女 3 0例。年龄 1 0天~ 1 3岁 ,<2岁者 3 5例 ,占 47 9%。2 2 原发病情况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简称川崎病 )2 1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在癌症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对 10 5例癌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 ,并与 5 3例健康人比较。结果 :10 5例癌症患者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为 (342 .78± 10 6 .6 1)× 10 9/ 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其中 97例患者经有效治疗后 ,血小板计数为 (2 38.0 8± 111.6 7)× 10 9/ 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癌症可以引起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计数可用于癌症诊断及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 (thrombopoietin ,TPO)水平与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s ,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 :ELISA法测定 5 0例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水平 ,同时用自动血细胞仪测定其PLT ,人工计数骨髓涂片上巨核细胞总数 ,以 2 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 .结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较正常对照组血清TPO略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 0 5 )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清TPO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相关分析表明ITP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与血清TPO浓度均呈负相关 (r =- 0 . 6 5 ,P <0 . 0 5 ;r =- 0 6 8,P <0 . 0 5 ) ;巨核细胞计数与血清TPO浓度也均呈负相关 (r =- 0 . 5 5 ,P <0. 0 5 ;r =- 0 . 5 8,P <0. 0 5 ) .结论 :检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水平有助于区分不同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血清TPO水平同时受PLT、巨核细胞数双重调控 .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分子机理与临床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的一种,人们认识该病已有70年的历史。按欧美5国对ET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为0.59-2.53/10万,近20年来发病率增加了3.2倍,这与血细胞自动计数仪普遍应用,较易发现无症状的的患者有关,但也可能反映了实际发病数的增多^[1]。  相似文献   

9.
慕利梅  盛蓉  范黎 《医学争鸣》2001,22(16):1450-1450
0 引言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PT)病因不明 ,临床少见 ,女性多于男性 ,多见于 40岁左右女性 .本病以出血 ,动静脉血栓形成 ,以及脾肿大为主要特征 .我科收住 1例 ,现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 女 ,32岁 ,系甘肃省某县小学教师 .因牙龈出血2 a,上腹部胀痛伴消瘦 10 mo,于 1998- 10 - 0 6收住我院 . 1996-0 3出现牙龈出血 ,服维生素 C后减轻 . 1998- 0 1出现上腹部胀痛 ,活动时加重并向腰背部放射 ,伴恶心 .反复发作 ,每次持续约半小时自行缓解 ,患者身体进行性消瘦 . 1998- 0 8在当地化验血小板 396× 10 9·L- 1 .CT报告 :肝硬化 . 1998- …  相似文献   

10.
壮族健康成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发全 《广西医学》2001,23(6):1329-1331
目的 :探讨壮族健康成人血小板参数是否与汉族成人有差异。方法 :应用SysmexSF - 30 0 0血细胞自动分析仪 ,检测 40 0名健康成人 (2 0 5名汉族人 ,195名壮族人 )抗凝全血的血小板参数。结果 :壮族、汉族成人血小板分别为 (2 38 5± 6 5 36 )× 10 9/L和 (2 2 0 7± 6 0 6 7)× 10 9/L ,平均血小板体积分别为 (8 32± 1 6 8)fl和 (8 6 7± 1 82 )fl,血小板分布宽度分别为 (14 6 2±0 6 9) %和 (14 5 1± 0 71) % ,血小板—大细胞比率分别为 (2 1 98± 4 2 1) %和 (2 1 77± 4 44 ) %。结论 :壮族健康成人血小板数明显高于汉族健康成人 (P =0 0 0 5 ) ,平均血小板体积比汉族人低 (P =0 0 46 6 ) ;血小板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大细胞比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骨髓增生紊乱性疾病,表现为外周血小板增多,伴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易血栓形成和出血,尤以血小板计数〉1000×109/L多见,我科收住以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eythemia,ET)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巨核细胞异常增生、血小板数持续增多为特征的骨髓增生性疾病。2005年5月,我们从门诊病人中发现1例血小板异常增高者,经收治住院后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8 72年Riess首次报道成人恶性肿瘤伴血小板增多症〔1〕,192 0年Diguglielmo报道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Primarythrombocythemia ,PT) 〔2〕,1994年石慧文等〔3〕报道了国内第 1例儿童PT。儿童PT较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Secondarythrombocythemia ,ST)少见 ,至今国外共报道数十例 ,国内仅报道了数例。本文复习近期有关文献 ,现综述如下。1 诊断标准  PT是一种少见的骨髓增生性疾病 ,以血小板持续升高为特点 ,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其诊断标准仍处于不断修改与完…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PT)是一种克隆性骨髓增殖综合征 ,以外周血小板持续增高 ,巨核细胞异常增殖 ,易发生血栓和出血并发症为特征。本病较少见 ,常易误诊。笔者报道我院自 1993年 5月~ 1999年 6月经住院确诊为PT患者 6例 ,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例 ,女 5例。年龄 35~ 6 5岁。临床表现 :牙龈出血 2例 ,皮下瘀斑、瘀点 2例 ,手足麻木 2例 ,肝大 2例 ,脾大 5例 ,肢体偏瘫 1例 (左侧 )。1 2 实验室检查 :Hb10 5~ 16 5 g/L (平均 138g/L) ,WBC(4.4~ 2 1.2 )× 10 9/L (平均 11 2× 10 9/L) ,…  相似文献   

15.
庞缨  陈瑞贞  刘凌  冯莹 《中外医疗》2008,27(32):85-86
目的 观察血小板去除术联合ɑ-干扰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1000×10 9/L的30例患者,先应用百特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行血小板去除术,再联合ɑ-干扰素治疗(白细胞计数≥ 15×109/L+羟基脲),观察其近、远期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例短期内临床症状获得改善,血小板下降超过50%以上;观察半年~5年,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13例,总有效率达80%;达到CR的平均时间为4.2月(2~6月),CR持续平均时间为40 月(6~65月).结论 血小板去除术安全有效,可迅速减低血小板数,缓解各种临床症状,同时减少细胞毒药物的使用量;联合ɑ-干扰素治疗的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临床工作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临床表现及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例主要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针对不同表现给予的不同治疗。结果 10例ET患者治疗后血小板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波动范围(290~899)×10~9/L,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急性出血症状均得到控制。随访6个月时10例患者血小板先后恢复正常。结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容易合并血栓已被人们普遍认识且发病率较高,而出血虽也是此病的临床表现之一,但发病率低且报道较少,尤其对于短期急性出血所致失血性休克的报道更为罕见,所以快速明确病因积极的救治对疾病的预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最近 ,在门诊血常规检查中 ,发现 1例 ,用CELL -DYN 170 0型血细胞分析仪反复检测血小板均减少 ,而患者无出血倾向。涂片镜检 ,可见到成堆血小板 ,血液无凝集现象。用国际公用的血小板校正方法计数血小板结果为 5 0 0× 10 9/L。结论 :该患者血小板增高。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 ,36岁。已闭经 2个月 ,发现血小板减少 2d ,拟诊为“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 ,早孕”入院。该患者因闭经 2个月 ,诊断为早孕 ,拟进行人工流产手术 ,术前用CELL—DYN 170 0型血细胞分析仪反复化验血常规发现血小板减少 (7× 10 9/L) ,不伴有出血倾向 ,无明…  相似文献   

18.
程玲  黄太华 《海南医学》2002,13(2):36-36
近年来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不断推广应用 ,为血小板的功能检测以及临床上利用血小板计数、监测肝硬变患者出凝血时间提供了简便可靠的实验结果 ,并提出了血小板降低新的病理机制。我们采用NEK - 6 10 8LK型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对 78例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同时进行血小板计数 (BPC)及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测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标本来源 :病例选自我院从1995~ 2 0 0 0年肝炎后肝硬变失代偿期住院患者 ,共 78例 ,其中男性 4 8例 ,女性30例 ;年龄 33~ 6 9岁 ,平均 4 5岁。根据典型临床表现、肝功能、B超或…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点为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显著增多且功能异常,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显著,临床表现常有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脾肿大等。尽快降低血小板、预防血栓及出血的发生是治疗PT的关键。我院自1999年12月~2002年12月采取血小板去除术联合羟基尿、α-干扰素治疗PT患者11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 42例E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其他原因作血液检查被诊断 12例 (2 8.6% ) ,有出血症状 18例 (4 2 .9% ) ,有明确血栓症状 7例 (16.7% )。脾肿大 2 9例 (69.1% ) ,肝肿大 15例 (3 5 .7% )。BPC平均 12 0 0× 10 9/L。骨髓象 :巨核细胞明显增多 ,分类以产板型及裸核型为主 ,2 8例作骨髓活检 ,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 ,并呈异位集簇现象 ,18例显示网状纤维增生。 2 9例血小板聚集试验 ,2 5例正常 ,4例降低。随访 2 0例 ,中位随访时间 8年 (1~ 2 2年 ) ,4例转为骨髓纤维化 ,3例并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未发现 1例转化为白血病 ,与本病相关死亡 8例。结论 :马利兰、羟基脲均有良好疗效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