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系统疾病是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组织及器官的疾病,发病率相对较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基层医生普遍不熟悉。随着新药临床研究与新技术的应用,血液病患者的预后大为改观,迫切需要社区医生承担愈来愈重要的管理与康复工作。该文介绍血液病的甄别与筛查、药物治疗的管理、病情监测与评估、健康指导与医学咨询、心理干预,以期提高基层医生对血液病的综合管理及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晴 《健康天地》2010,4(8):80-80
饮食护理在治疗血液病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饮食调整可使患者在治疗前、中、后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可减少不良反应,有效地完成周期治疗,达到治愈的效果。就血液病患者的饮食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何小京  冯慧霞  王玉琴 《职业与健康》2007,23(19):1788-1788
口腔炎是血液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口腔炎可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对化疗的耐受性,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患者逃避或拖延化疗,使治疗不能正常实施,降低治疗效果。在化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口腔卫生的正确指导,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和减轻化疗性口腔炎的发生,是保证血液病患者顺利实施化疗的基础。1临床资料我院血液科自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共收治血液病患者924例,其中男561例,女363例,中位年龄36岁(5~72岁)。发生口腔炎48例。我们采用WHO推荐的4级评价法[1]Ⅰ度:口腔黏膜出现红斑、疼痛;Ⅱ度:口腔黏膜出现红肿、溃疡…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在改善护患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虹 《中国健康教育》2001,17(12):737-737
为了顺应医学模式的改变 ,护患关系也应赋予新的内涵 ,护士应积极主动地走近患者 ,运用护患关系的有效载体———健康教育 ,建立起相互理解、支持和尊重的新型护患关系。1 健康教育可增进患者对护士的信任 当一个人患病住院时 ,由于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 ,病痛的折磨和环境的陌生 ,使病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担忧、焦虑等心理反应。护士应针对患者这些心理特征 ,适时开展健康教育 ,内容包括护士自我介绍、环境介绍、各项规章制度的介绍及个人入院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 ,解除顾虑。与此同时 ,让患者尽快熟悉护士 ,消除陌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减少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心理调查问卷,调查分析6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可能原因.结果 不良心理反应中以抑郁最多,占总调查者的77.6%,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反应比例不同,有显著性差异(x2=15.29,p<0.01).结论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焦虑、抑郁、恐惧心理予以足够重视,临床治疗中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对促进恶性血液病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0~7d的新生儿,是由宫内到宫外生活的过渡阶段,从一个有限熟悉的空间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如果医护人员给予最好的护理和抚摸,新生儿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安全.因此,必须根据新生儿的生理特点细心护理,才能度过人生的最早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加强与手术患者的交流沟通,对患者综合评估、访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与疾病情况,结合不同患者文化休克发生的原因,提供对针对性护理,力争减轻患者文化休克,提高治疗依从性。结果: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在手术患者中是较为常见的,患者文化休克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导致手术患者产生文化休克的相关因素较多,作为健康护理体系中的主导者,护理人员应通过不同方法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准确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文化休克状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文化休克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合并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药敏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5例恶性血液病合并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5例患者一共发生110例次败血症,69.1%(76/110)为急性白血病患者,82.7%(91/110)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 0.5×109/L,66.4%(73/110)患者粒细胞缺乏时间>7d,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0.9%,34/110)、肺炎克雷伯杆菌(14.5%,16/110)、铜绿假单胞菌(12.7%,14/110).药敏以碳青霉烯类及阿米卡星最为敏感,经治疗110例次败血症中有98例次治愈或好转,95例患者中12例死亡,病死率12.6%(12/95),其中15例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患者,7例死亡.结论 恶性血液病合并败血症病情重,进展迅速,容易发生感染性休克,病死率高,需对患者进行早期防治,并进行强有力的抗感染及积极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的易感因素、病原菌分布、感染部位、预后及治疗,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8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80例恶性血液病并发败血症患者中有68例处于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占85.0%,;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是前3位病原菌,分别占32.5%、20.0%、8.8%;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最敏感药物分别为美罗培南和利奈唑胺;以碳青霉烯类为主的经验用药可以覆盖81.6%的败血症病原菌.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以碳青霉烯类为主的经验性降阶梯治疗可提高败血症的治愈率;粒细胞缺乏、并发肺部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血液病疾病状态及经验用药与药敏相符度是影响转归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林良 《青春期健康》2013,(12):58-59
2013年接近尾声.学子们在新校园的学期生活也就快要结束了.此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那些今年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高考幸运儿们.他们是对新环境最期待也最陌生的一群人.从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这个陌生的校园,是否已经适应了生理到心理的变化,这是所有学生和家长都关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血液病患者发生真菌血症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其预防及诊治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6月医院16例血液病合并真菌血症患者的菌种分布、临床表现、诊疗措施、疗效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血液病合并真菌血症患者根据多国癌症支持治疗协会(MASCC)评分,高危11例、低危5例;根据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度分层所有患者均属于高危组;血培养结果检出热带假丝酵母菌11株占68.8%,白色假丝酵母菌3株占18.8%,黏性毛孢子菌1株占6.2%,镰刀菌1株占6.2%;突破性真菌血症6例占37.50%;治疗方案为单药治疗10例,联合用药6例;治疗有效11例占68.80%,均为完全缓解,死亡5例,其中2例治疗无效,3例放弃治疗。结论热带假丝酵母菌血症在真菌血症患者中发病率最高,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度分层方法更适合评估血液病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存在学习、人际、生活、环境等入学适应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从熟悉环境到陌生环境等环境改变所引起的。高校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入学适应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和环境建设,并充分发挥各种社会支持的作用,带领学生融入新环境,更好地解决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是临床医学中一门边缘学科,也是近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临床治疗学科。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高压氧治疗时病人在一个特殊和完全陌生的环境内,这就使患者心理上产生一定压力,其主要表现为恐惧、紧张、焦虑,又因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伦理教育在高压氧治疗中尤为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血液科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42例血液病合并IF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 42例患者中确诊8例、拟诊28例、疑似6例,分别给予氟康唑、两性霉菌B脱氧胆酸盐、伊曲康唑或伏立康唑治疗,并同时予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升高白细胞;治疗后确诊组8例病死4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拟诊组28例病死11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0例;疑似组6例中病死、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各2例,总病死率为40.48%。结论血液病合并IFD病死率高,在治疗IFD的同时,应用G-CSF对于血液病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缺乏症者,及早配合抗真菌药物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化休克漫谈     
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处于一种社会性隔离,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而不是指临床上那种由于疾病引起的丧失意识的病理性休克。这种心理状态的产生常常是由于突然处于异已文化生活环境或者是在长期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活环境,后来又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生活环境;也可以是由于同时分别忠诚于两种或多种文化心理时产生的。文化休克常见于移民当中或者是在一个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开刀去病,麻醉保命。"麻醉医师,这个不为大多数老百姓所熟悉的职业,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到术后醒来,总有一个人在旁守护,从手术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到及时做好相应的抢救治疗,再到为患者提供一个无痛舒适的手术过程……麻醉医师就是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保护使者"。不少人知道儿科医师稀缺,其实麻醉医师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液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寻求血液病患者输血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策略. 方法应用ELISA及酶法检测268名血液病患者各型肝炎病毒抗体及肝功能,并对符合乙肝疫苗接种条件的患者分组进行人重组乙肝疫苗接种,所有患者按血液病需要进行治疗、输血. 结果血液病患者存在较高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26.49%),且在不同的血液病病种间存在差异(χ2检验,P=0.013);血液病患者输血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3.77% ,据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肝炎病毒的感染在输血组与非输血组、接种组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4、P=0.012);血液病患者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总的阳转率为66.3%,并且70.5%的患者是在接种后1个月即产生抗体,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体的产生受接种方式、不同病种、是否输血等多因素影响. 结论血液病患者对乙肝疫苗接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乙肝疫苗接种尤其是加强接种方案可作为预防血液病患者发生输血后乙型肝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砷剂针剂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肯定。目前,关于砷剂针剂对其他恶性血液病及实体肿瘤的治疗作用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而有关口服砷剂治疗恶性血液病长期疗效的报道尚不多见。继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具有难治疗、易复发的特点,患者大多预后不佳。我们观察到1例继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经口服砷剂治疗长期生存,现报道如下并做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去铁胺治疗依赖输血的血液病所致铁过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长期依赖输血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去铁胺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肝脏、心脏功能改变及去铁胺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静脉缓慢注射去铁胺治疗输血依赖性铁过载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个月及3个月,对去铁治疗的总反应率分别为375%和62.5%,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少且可耐受。结论静脉缓慢注射去铁胺治疗输血依赖性铁过载血液病有效、安全,输血依赖性铁过载的患者值得坚持用药。  相似文献   

20.
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恶性血液病的治疗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感染仍是目前恶性血液病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将某院2008年1~12月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