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对我国当归不同产地的药材质量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 采集 2008 年我国各主产区传统采收期的25批次当归药材样品,采用 HPLC 法、UV 法测定当归药材中总挥发油、藁本内酯、正丁烯基酜内酯、阿魏酸、总多糖的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当归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岷归、云归、川归、窑归的多指标成分比较分析与综合评价,以甘肃产岷归质量为优;主成分分析中藁本内酯的因子载荷量最大,说明其对当归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结论 基于我国不同产地当归药材质量的分析评价,建立了较为系统、客 观的多成分类型多指标现代分析评价体系,为药材地道性科学内涵的揭示提供了依据和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当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鲜当归分别采用热风和传统熏干2种方法进行干燥,采用性状、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以挥发油、阿魏酸、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观察指标,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的方法,分别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对当归挥发油、阿魏酸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醇溶性浸出物的差异不明显。综合评价热风干燥优于传统熏干法。结论 当归的产地加工干燥以热风干燥为佳,既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干燥时间,又可减少有效成分含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熏硫对商品当归不同药用部位阿魏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产地加工中熏硫对商品当归不同药用部位(头、身、尾)阿魏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当归药材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结果熏硫后商品当归不同药用部位阿魏酸的含量明显下降,不同药用部位头、身、尾的阿魏酸含量高低依次为归尾、归身、归头,但商品等级与阿魏酸的含量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熏硫不仅影响药材的外观性状,还影响药材的内在质量,由于目前完全禁止熏硫还有一定的难度,在保持当归传统加工习惯的基础上,须研究合理、规范的熏硫工艺,以保证药材质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当归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穗华  林海  高妮 《当代医学》2011,17(22):140-141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当归有效成分的含量,为当归的质量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的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其总挥发油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在0.2752~0.7094mg/g;藁本内酯的含量在0.8186~6.8832mg/g;总挥发油的含量在2.0517~16.2316mg/g。结论不同产地的当归中阿魏酸、藁本内酯和总挥发油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作者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晒干法、烘干法、熏干法和阴干法对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 L.)根茎中六种蒽甙,即番泻甙 A(sennoside A)、大黄酸-8-葡萄糖甙(rhein-8-O-β-D-glucoside)、大黄酸甙A、B、c、D(rheinoside A, B, C, 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晒干法为最好,对上述六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最小;其次为烘干法。而熏干法和阴干法使有效成分含量大大降低,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3种不同消解方法,测定西北9种道地药材中微量元素Fe,Mn,Cu,Zn,Mg,Ca的含量,研究和比较3种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消解,再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元素。结果通过实验发现,同一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不同。测得结果有较大差别,微波消解效率最高,其次是干法灰化和湿法消解。结论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最宜选择微波消解。该法能使样品分解完全,但工作条件较高;湿法消解和干法灰化消解效率较微波消解法低,但易于进行,对微量元素的测定有一定可靠性,实验条件有限时可选择。对大批量样品处理,干法灰化较湿法消解更适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黄芪当归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用适当的展开剂展开,以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结果]黄芪当归口服液中阿魏酸含量为每支0.068~0.099 mg/支;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平均回收率为97.65%,RSD=1.08%(n=5).[结论]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为该样品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为中医传统常用补血药,其成分主要为多糖、阿魏酸、挥发油、微量元素等.本论文通过对不同方法炮制后当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对当归的炮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实验用电感耦合发射光谱法测定当归中八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通过不同方法炮制的当归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当归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方法使用HPLc方法对多个产地当归中的阿魏酸含量,使用蒸馏法对总挥发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产地的当归,在阿魏酸含量上为0.2756-0.7154mg/g之间,总挥发油的含量在2.0197-16.6974mg/g之间。结论不同产地的当归中,其有效成分即阿魏酸和总挥发油的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中医所使用的“酒洗当归”“土炒当归”“油炒当归”等饮片商品供应出现的断档现象,挖掘和整理流失于民间的岷当归传统加工炮制方法。对岷当归的产地初加工、切制和炮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归纳、整理,为岷当归今后的开发和引用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1.
熏硫加工对当归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当归在熏硫前后所含多糖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品,用硫酸苯酚法显色,在波长487nm处测定当归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葡萄糖在2.5-15.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879),C=1.1017+11.327A。从而测得未熏硫当归多糖含量为2.348%,熏硫当归多糖含量为2.660%。结论熏硫后当归多糖含量检测值增加13.3%,应当结合熏硫对当归其他有效成分的影响及药效学实验,综合评定硫黄熏蒸对其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当归新品种“岷归3号”当归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岷归3号”中当归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岷归3号”当归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 “岷归3号”当归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6%,提取时间120 min,液料比7∶1,当归多糖得率为8.67%。结论 该方法合理、可行,可作为“岷归3号”当归多糖的提取工艺,也可为“岷归3号”的品质评价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硫黄熏制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硫黄熏制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HPLC进行白芍成分定性分析与芍药苷含量测定,分析硫黄熏制对白芍质量的影响。结果?白芍不同样品经硫黄熏制后,芍药苷含量明显下降,且产生新物质芍药苷亚硫酸酯。 结论?白芍加工过程中,不宜使用硫黄熏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的测定丹参中重金属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石墨炉法处理丹参药材样品,分别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铜、砷的含量,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的含量.结果:各批次丹参药材的重金属含量均合格.结论:原子吸收光谱法准确、简便、快速,能用于丹参药材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款冬花产地加工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解决款冬花产地加工中长期存在的腐烂、霉变、变色等问题 ,提高款冬花产地加工质量。方法 :对款冬花分别采取直接硫熏、水洗硫熏、蒸透、水洗等方法处理 ,然后分别同时进行炕干、阴干、晒干和堆放试验。结果 :几种处理方法中 ,鲜冬花直接用硫磺熏无腐烂、霉变现象 ,成品优质率由传统加工方法 (直接炕干 )的不足 2 0 %提高到10 0 %。结论 :款冬花产地加工最佳方法为 :鲜冬花→硫熏→烘炕→晾晒→复炕干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决款冬花产地加工中长期存在的腐烂、霉变、变色等问题,提高款冬花产地加工质量.方法:对款冬花分别采取直接硫熏、水洗硫熏、蒸透、水洗等方法处理,然后分别同时进行炕干、阴干、晒干和堆放试验.结果:几种处理方法中,鲜冬花直接用硫磺熏无腐烂、霉变现象,成品优质率由传统加工方法(直接炕干)的不足20 %提高到100 %.结论:款冬花产地加工最佳方法为:鲜冬花→硫熏→烘炕→晾晒→复炕干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光照对复方当归注射液中阿魏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当归注射液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复方当归注射液在自然光下放置5d转化基本达到平衡时,阿魏酸的含量下降为最初含量的92.5%。【结论】阿魏酸对光敏感,因此在含阿魏酸的中药制剂制备过程中,要注意避光操作,同时在选择包装时应尽量采用棕色玻璃瓶包装或容器内衬垫黑纸,避光储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硫熏时间对枸杞子中各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荧光衍生法测定各样品中二氧化硫(SO2)残留量,并通过苯酚-硫酸法、烘干法及溶液荧光法分别对各样品中多糖、水分及东莨菪内酯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NaOH质量分数0.94%,振荡频率180 r/mi...  相似文献   

19.
当归不同产地加工品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当归不同产地加工品全当归和当归头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药典法、苯酚-浓硫酸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溶性、醇溶性浸出物、多糖、阿魏酸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加工品全当归和当归头的各类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应该分别制定当归头和全当归药材的质量标准以控制当归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当归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在高(2 780 m)、中(2 570 m)、低(2 360 m)3个海拔梯度下的变化,研究当归品质对海拔的响应。方法在田间试验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阿魏酸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当归根中阿魏酸含量、挥发油收率及藁本内酯含量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高海拔阿魏酸含量显著高于低海拔(P〈0.05);3个海拔藁本内酯与其异构体总量分别为58.99%,64.28%和65.29%,高海拔与低海拔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的海拔范围内升高种植海拔有利于当归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