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痛之为病。外感内伤皆可引起。多数医家认为外感者多为邪犯太阳经脉,内伤者多与肾亏督脉受病相关,杂病者也不离肾经先虚,风寒湿热之邪乘机内侵,痹阻腰府经脉而致病。但临床辨证论治,从肝论治腰痛亦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腰臀痛是指腰或臀的一侧或两侧疼痛而言,是一种常见的疼痛性病证。腰臀痛常见的病因有三:一是外感腰臀痛,系由风、寒、湿、热等外邪引起。风、寒、湿、热客于经络,经络痹阻,气血壅滞,形成“不通则病”的腰臀痛;二是外伤腰臀痛,多为扭、闪、跌、仆、挫等外力作用于腰臀部诸经脉,经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而产生腰臀痛;三是内伤腰痛,系因房事不节、遗精滑精、带下崩漏、产后病后、劳累过度等内因,耗气伤阴,气血不足,经脉失于濡养,导致“不荣则痛”的腰痛。外感或外伤腰臀痛,初期多属实证,后期多虚实  相似文献   

3.
腰痛是指由外感、内伤或外伤等致病因素,导致腰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腰部失于精血濡养,使腰之一侧或两侧出现疼痛为主证的病证.腰为肾之府,乃肾之精气所溉之域,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此,且任、督、冲、带等诸经脉络脉亦布其间,故无论内伤、外感或外伤等,伤及于肾或痹阻肾之经络,均可发生腰痛.  相似文献   

4.
<正>腰痛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外伤、肾虚引起的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1])。肾病腰痛是肾脏疾病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是因为肾亏腰府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说明了肾病腰痛的特点。为探讨低频脉  相似文献   

5.
<正>腰痛是指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临床发病率较高,尤其好发于中老年人。中医学认为,腰痛多由感受外邪,或因劳伤,或因肾虚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脉络失和,腰府失养所致。其中肾虚是中老年人发生腰痛的根本原因,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导致肾精亏虚,无以滋养腰府筋脉而发生腰痛。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联合隔附子饼灸治疗中老年肾虚腰痛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痹"为体虚之人外感风邪入于营血而轻则如风痹状,重则表现为身体顽麻不仁的中医类别疾病。风寒湿邪杂至,血脉痹阻,或自血虚均可出现肌肤不荣,身体不仁。因此在血痹的治疗中,因谨守温通经脉,益气养血之法。  相似文献   

7.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于头.外无非时之邪,内无阴阳失调焉有头痛之患.若六淫之邪外袭,或直犯清空,或循经上干,或瘀浊瘀血痹阻经脉,使之经气壅遏不行,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府经脉失养;或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或情志怫郁,郁而化火,均可导致头痛.病因虽多,总不外内伤、外感两端.现将临床所治胪列于后,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8.
腰痛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外伤或因肾虚而引起的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1 病因病机
  1.1病因
  1.1.1感受外邪 六淫之中,以湿邪致病者多,但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湿性阴凝,阻碍气血流通。居处卑湿、寝卧湿地;或者水中作业,衣着冷湿,寒湿入侵,留着腰部,发生腰痛。长夏湿热交蒸,或寒湿郁而化热,湿热内蕴,阻遏经脉,亦可发生腰痛。  相似文献   

9.
腰痛治肝法     
腰痛的病位 ,不外在经在脏。在经多外感 ,病为太阳膀胱经、少阴肾经的经脉受邪 ,气血不通而痛 ,论治重祛邪。在脏多内伤 ,病属肾 ,腰为肾之府 ,虚则腰部失养而痛 ,论治重补。但于临证之际 ,有些腰痛 ,从肾、从太少两经论治 ,疗效并不确切。究其原因 ,为此类腰痛病变的原因为肝脏失调 ,病位偏在肝脏的缘故。如肝脏气血失调 ,影响循行腰两侧的足厥阴肝经 ,可产生腰痛。厥阴肝经在腰部与带脉相连 ,肝病失调涉及带脉 ,影响其经脉的循行部位 ,发生腰痛。笔者临床使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加减疏肝解郁 ,用调肝散补肝缓带 ,虎骨散、独活寄生汤补肝肾…  相似文献   

10.
辨证治疗腰肌劳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治疗腰肌劳损青海省湟中县医院韦玲腰脊劳损属祖国医学腰痛范畴,临床以肾虚腰痛多见。早在《内经》就有论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说明了肾虚腰痛的特点。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肾精亏虚,骨髓不充,腰府失养,故腰...  相似文献   

11.
赵和平导师认为,痹者,实为经脉闭阻不通之意。究其痹阻之因,不外外感之风、寒、湿、热及内生之痰浊、瘀血诸邪。痹证的初起阶段以外邪为主,此时用祛风散寒除湿的方法治疗,取效较速。然痹证病情缠绵,反复难愈,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扶正气,重视气血肝肾;祛邪气,着重痰瘀互结;求速效,需多法共施;防复发,注重养生调摄等。  相似文献   

12.
<正>痹证多以肢体关节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肢体痹~([1])便是以此为依据按痹证发生的病变部位分类,即"肢体因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致气滞血瘀,津液涩渗,导致荣卫不和、津液不畅、经脉失养,而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者"~([2]),发生于腰的称为腰痹,发生于膝的称为膝痹。结合现代医学,腰痹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多见,膝痹则主要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又曰营卫"不与风寒湿气合,故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许建安教授内外结合诊治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许教授提出了体虚受邪为本病的基本痛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是其本,寒湿痰瘀痹阻为其标;治疗上强调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提出了“二型五证”的辨证论治方法,遣方用药因证变通;并注重灵活功能锻炼,预防症状反复.  相似文献   

14.
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称为肩痹。在临床上常采用不同辨证分型来进行疾病的分类和治疗。血瘀型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多由于外伤、肩部劳损、经脉瘀阻所致。笔者自2003年以来共治疗该病患者4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文章总结了娄多峰教授对脊痹的论治经验,提出了"虚、邪、瘀"理论,娄多峰教授认为气血亏虚、督脉失养是脊痹发生的重要内因,起主要作用;邪气侵袭是发病的外部因素;血瘀气滞、经脉痹阻是脊痹发病的病理关键。三者共存,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双向恶性循环。基于此确立了补肾壮督、祛邪化瘀的脊痹治疗原则。运用"虚、邪、瘀"理论辨证治疗脊痹是娄多峰教授的独到经验,疗效明显,简明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石氏温经强腰汤结合手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81例患者给予石氏温经强腰汤结合手法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和4周时JOA下腰痛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4周时明显优于2周(P0.05)。结论:石氏温经强腰汤结合手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索元臻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340-341
骨质增生症是人体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属临床疑难病症,单一治疗效果欠佳。祖国医学认为:骨质增生症与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筋骨失养,复受风、寒、湿邪侵袭,痹阻脉络而导致本病。属"骨痹、腰痛、萎证"  相似文献   

18.
以气论治急性痛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舟 《海南医学》2008,19(9):139-139
急性痛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多发的急性疾病,以青壮年为多.本病或因间接外力骤然作用于脊椎脊胸肋等各关节或体虚气乏之时突受外感寒湿之邪,使气机失通宣升降,或气凝血滞,筋络痹阻,不通则痛.  相似文献   

19.
肩痹,又称“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粘连性关节炎”、“慢性闭塞性滑囊炎”等,均属痹证范畴。发病年龄多为50岁左右。其病因病机多为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外伤劳损、经脉涩滞、过度疲劳、气血虚损;或因体虚汗出当风,久居潮湿寒冷环境,或因睡眠露肩受风寒侵袭,或因腠理空疏、卫阳不固等,致使风寒湿三邪杂合  相似文献   

20.
腰痛     
腰痛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自觉症状。因其在临床上常见,故在此单独论述。病因病理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外感、内伤和外伤三类。属外感者,多因感受风湿、寒湿、湿热等外邪,邪气阻滞腰部经络,使其不能宣通。因为湿邪重浊景易痹着于腰部,所以外感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