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蒙医"治未病"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防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45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住院治疗和与健康管理,B组患者在A组常规治疗的基础,再蒙医"治未病"为思想指导进行健康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QLS-DSD评分、疾病复发率及再住院率。结果经随访,B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再住院率以及QLS-DSD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以蒙医"治未病"思想作为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健康管理,可有效防治疾病的反复发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3.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软伤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院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对住院的LDH患者分别于伏天的30天内和30天外实施银质针治疗,结果显示在伏天的30天内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在伏天的30天外的患者,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5.
“治未病”思想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思想,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其理论在中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肥胖高血压是一个涉及多种病理机制的疾病,它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源远流长,中医通过其独特的养生理念、辨证论治、针灸等方法,同时结合西药治疗,防病抗病相结合,可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肥胖高血压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通过贯彻“治未病”思想,走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高血压之路,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以来发病率有上涨的趋势,中医"治未病"以"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对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三级预防对其进行分阶段防治,将中医特色融入其中,对于降低发病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治未病”是一种具有中医学特色和优势的思想,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3个方面: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病后防复。随着当今新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治未病思想开始被更多学者重视和发掘。近年来,治未病思想更是逐渐应用到妇科疾病的防治当中,本文从中医调体及中医传统疗法两大方面对治未病思想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李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4):419-421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针对这一现象,业界人士充分发挥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提出了乳腺癌的中医防治理念与策略,即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从情志因素着手,在以往手术治疗以及放疗、化疗等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将中医情志疗法作为防治乳腺癌的重要辅助方法,贯穿于全程,帮助患者调摄情志,从而降低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率,减轻患者症状,增强临床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陈家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3-5
中医历来强调对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中医“治未病”思想,强调人们应注重保养身体、培育正气,以求未病前培正避邪以防疾病发生;病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疾病发展传变;愈后用药巩固疗效,或配合食疗以防疾病复发.中医“治未病”思想广泛适用于亚健康人群及慢性病人群. 相似文献
12.
李方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4):679-680
糖尿病是众所周知的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由于其全球性的高发率和并发症所致的高致残率和病死率,使控制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所需费用极为高昂,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负担。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糖尿病人数已接近5000万,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全欧美(将近2000万)的总和。据最保守的估计,我国糖尿病人门诊和住院费用每年最少需600亿元以上,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如何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和降低患病率,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糖尿病的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应该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46)
脂肪肝属于军队飞行员多发疾病,不加以防治易衍生多种并发症,已严重威胁到飞行员的身体健康,因此要积极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阻止其进一步发展。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预防医学具有一致性,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健康教育、合理饮食、积极运动、调畅情志、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等方法来积极预防和控制飞行员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当前具有显著的年轻化趋势,但目前对颈椎病的防治却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将其预防医学思想与颈椎病的防治结合起来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在调治颈椎病方面提出:未病先防应普及颈椎病的健康素质教育、采取适当的功能体位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既病防变强调应及时诊治,以防它变;病后康复强调采取适当的干预方法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报》2019,(12):2516-2520
治未病思想体现了中医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具有规范、系统、个体化的辨证论治优势。骨质疏松症是当今世界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普遍存在的医疗和健康问题,根据其发生发展规律,完全可以把中医治未病理念应用于该病防治的始终。①未病先防,摄生保健:固肾、健脾、养肝;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对处于微而未显欲病期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要秉承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③既病防传,病盛防危:对既病期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既要个体化精准治疗,又要防止其传变,减少并发症,阻止危重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致死率;④新愈防复,久愈调理:积极采取巩固治疗,促进脏腑功能恢复,不仅要防复,更应该注意调理,确保机体康复,以期邪尽病愈、病不复发。 相似文献
17.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97)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高血压病防治策略。方法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措施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措施+中医治未病思想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平和质转化率58.14%比对照组23.26%高,χ2=10.8403,P=0.0010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病情防治过程中,使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思想体现了中医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具有规范、系统、个体化的辨证论治优势。骨质疏松症是当今世界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普遍存在的医疗和健康问题,根据其发生发展规律,完全可以把中医"治未病"理念应用于该病防治的始终。①未病先防,摄生保健:固肾、健脾、养肝;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对处于微而未显"欲病"期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要秉承"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③既病防传,病盛防危:对既病期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既要个体化精准治疗,又要防止其传变,减少并发症,阻止危重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致死率;④新愈防复,久愈调理:积极采取巩固治疗,促进脏腑功能恢复,不仅要防复,更应该注意调理,确保机体康复,以期邪尽病愈、病不复发。 相似文献
19.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83)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首见于《黄帝内经》,在其基础上,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不断发展完善,至今仍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对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深入整理,全面研究其理论思想、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其现代研究的主要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胃炎是临床最常见、多发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临床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从调整偏颇体质入手,对预防和控制慢性胃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