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应激事件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方法:通过自编的“青年学生生活事件调查表”,对河南省11所大中专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的生活事件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各异。对学生性别、年龄、专业、不同生活背景及学业层次的分组分析结果表明,差别均有显著意义。结论:应重视生活事件对大中专学生心理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青年学生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个性特征的青年学生抵御不良心理刺激能力的差异。方法 对880名在校大中专学生的个性特征、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应用近代统计分析方法,通过SA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性格内向的学生焦虑、抑郁和偏执因子得分高于其他人群;情绪不稳定学生焦虑、抑郁、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其他人群(2)性格内向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在遭受歧视、冷遇或受到严重挫折的时候受到的心理冲击较其他学生大。结论 不同个性特征青年学生抵御不良心理刺激的能力有很大差异。家长和老师应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尤其是对内向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面对心理障碍的诸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发生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大中专学校的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和心理应激反应,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南宁市部分发生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大中专学校,对所选学校的1 995名学生进行甲型H1N1流感认知和心理状态的现况调查。结果大中专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得分为(16.15±1.78)分,患者、密切接触者、继续居住在原宿舍的学生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SCL-90总均分为(1.56±0.53)分,SAS标准分为(54.95±17.06)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甲型H1N1流感认知和对甲型H1N1流感的关注程度是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大中专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恐慌等心理问题,有必要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4.
钟萍 《应用预防医学》1996,2(4):250-250
成人大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钟萍为了全面了解护理专业学生不同档次的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分析影响她们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相关因素,更有效地开展心理保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必要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广西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5.
对青年学生生活事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全面了解应激生活事件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自制青年学生生活事件调查表,对河南省11 所大中专院校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发现不同的生活事件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性别、年龄、专业、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及学业层次的分组分析时,差别均有显著性。为大中专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提出了具体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肇庆市城区大中专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城区大中专学生伤害的现状及其相关的因素,为建立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城区923名大中专学生进行伤害发生的调查.结果伤害发生率为34.98%,伤害发生的类型为跌伤18.92%和碰伤8.37%,男生伤害发生率为53.49%明显高于女生发生率21.04%(χ2=94.655,P<0.05),伤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运动,主要地点在学校,伤害的发生与家庭因素、教育方式、家庭成员不良嗜好及受伤者的心理状况存在一定关系.结论应强化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控制和预防大中专学生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职业中专学生特质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和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焦虑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与学校、人格及家庭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斯皮尔伯格(Spielberge)把焦虑分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认为特质焦虑是相对持久的人格特征中焦虑倾向上稳定的个人差异;而状态焦虑则是指焦虑的暂时波动状态,是由特定的情境引起的。特质焦虑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反映了个体的素质和人格倾向。职业中专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其他高中学生相比,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冲突和压力,面临着更多的心理问题。为了解职业中专学生的特质焦虑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之间的关系,笔者对部分在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科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10月—2020年6月参加临床实习的139名医学生及同期在校的非实习医学生4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学生临床实习前焦虑因素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分析临床实习阶段学生的焦虑状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tic回归分析影响学生焦虑的因素。结果临床实习学生SAS得分为47.62±11.25,轻、中度焦虑检出率分别为43.9%和10.8%。各实习期及在校非实习生之间的焦虑检出率及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实习后期学生的检出率和SAS评分最高,非实习生最低。家庭月收入低、实习后期、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学生,焦虑程度较重,是影响实习期学生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实习生焦虑现状与在校非实习生相比,焦虑因素复杂,需要教学医院和心理专业人士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9.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史太平  何朝阳  陈冉  罗艳丰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638-1639,1642
目的:探讨在校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心理症状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在校医学研究生进行心理症状现况调查,调查方式采用自评填写问卷。结果:医学研究生心理症状阳性率达34.16%。心理症状因子主要表现为人际敏感、抑郁、偏执等,阳性项目数、恐怖、精神偏性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感觉学习吃力、家庭人均经济收入低、家庭不和睦、失恋次数多的学生易出现心理症状。结论:学业、就业压力和心理素质等社会心理因素是影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相似文献   

10.
探讨影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行为的因素,为制定大学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9所高校2 500名在校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家庭、院校等基本情况和健康生活方式进行调查,通过建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变量间相关性和因素的标准化效果.结果 生理特征、心理及认知特征、家庭特征和院校特征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标准化影响效果值分别为0.037,-0.389,0.159,-0.053.路径生理特征→心理及认知特征、生理特征→院校特征、家庭特征→生理特征、家庭特征→院校特征路径系数分别为-0.30,0.23,-0.09,-0.27.结论 生理特征、心理及认知特征、家庭特征和院校特征对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均有影响,且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学校应针对这些主要因素特征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策措施,引导大学生采取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高职在校女医学生的睡眠状况及睡眠质量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和自制女大学生睡眠状况调查问卷,对1037名女医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有24.34%的女医学生睡眠质量差,PSQI总分的平均分为5.74±2.51,PSQI总分已超过了正常人群的(2.67±1.07),不同年级的PSQI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P<0.05)。女医学生中85.63%的入睡时间为22点至24点;86.50%的学生睡眠时间为6至8小时;89.97%的学生有课堂瞌睡现象;49.57%的学生认为睡眠会影响学习工作,学生自评影响经期睡眠的主要因素为痛经,经期心理反应,经血量多;影响经前期睡眠因素的主要因素为情绪波动46.87%,腹脘胀气30.95%;自评经期后的睡眠质量优于经期前的睡眠质量(χ2=302.83,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为年级、睡眠时间规律性、睡眠时间、上网、应激事件和通宵否。结论该高职院校女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差,作息时间不符合科学规律,生活事件及特殊生理时期对睡眠产生影响,该院校在校女医学生的睡眠质量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营养状况和生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身体、精神面貌、在校期间的行为、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解医学教育对医科学生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笔者分别对医学院校和非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基本状况和饮食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苏州市东吴医用电子仪器厂最新推出--尿钙分析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HTH〗方法对哈尔滨在校大中专学生880人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 问卷调查.结果个性特征和学前生活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对恐怖因子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个性特征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组中在家中长大的学生,其恐怖因子得分比 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长大的学生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其他组两种学前生活 环境的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个性特征和是否遭受挫折及 其交互作用对青年学生的强迫症状、抑郁、恐怖、精神病性、焦虑5个因子得分均比未遭受 挫折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其他组学生遭受严重挫折与否,SCL-90各 因子得分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个性特征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抵御不良心理刺激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东莞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为其防制提供相应依据。 方法 运用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对东莞市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东莞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表》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发放问卷870份,有效回收834份,回收率为95.86%,疾病人数为94例,非疾病状态740例,心理亚健康占21.62%(160/740)。医学院校和医学专业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分别为28.57%、30.45%,均高于非医学院校10.96%、非医学专业17.30%(P<0.05);大二、大四与大五学生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27.86%,32.43%)高于其他年级。最主要的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症状为不明原因疲劳、充满压力、工作效率低和感到无助,均占心理亚健康人群的95.00%以上。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熬夜频繁(每天熬夜OR=7.32,经常熬夜OR=3.48,有时熬夜OR=2.58)、经济困难(困难OR=5.72,拮据OR=3.46)、身边朋友影响(内向消极OR=1.69,作息不规律OR=1.44)是导致东莞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结论 东莞市大学生中,医学生、大二学生及高年级学生的发生率比较高,生活环境与个人行为习惯是发生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杭州市在校大学生脱发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学生脱发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杭州市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和行为生活方式等资料;按照脱发分级图自我评价脱发情况(男生采用Hamilton-Norwood分级法,女生采用Ludwig改良分级法);采用多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大中专学生的自我和谐与体育锻炼态度,进而提高其体育锻炼的认识,以达到和谐自我的目的 . 方法 对在校256名大中专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态度和自我和谐的问卷调查. 结果 大中专学生的体育态度(t=0.618~4.174,P=0.000~0.538)及自我和谐(t=0.912~3.930,P=0.000~0.363)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自我灵活性与体育态度正相关性显著(r=0.178~0.383),自我和谐的其他因子与体育态度负相关显著(r=-0.035~-0.285). 结论 自我和谐能够较强地预测个体的体育态度,且二者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7.
唐海波  郭锋 《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0):859-861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研究生在校人数越来越庞大,因心理健康原因引发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日趋增多,轻则影响学习和生活,重则导致研究生出现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在校研究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自杀和犯罪的事件屡见报端,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根源就是研究生压力过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宁波市区大中专院校学生营养不良状况及其危害因素。方法:按《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学生营养状况评价,并用Logistic多元回归对可能影响学生营养不良的17项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宁波市区大中专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5.80%,其中轻、中度分别为23.24%、2.56%;女生明显高于男生,高年级明显高于低年级(P均<0.01);与男生13-19岁及女生年龄成正相关,γ分别为0.979、0.858(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伙食不合口味、主食不足、偏食是影响学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危害因素。结论:应搞好大中专院校食堂伙食并对学生开展合理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9.
尹璐 《中国校医》2009,23(4):388-390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南京师范大学7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3.4%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在对生活满意程度、对自我心理素质评价、接受心理医生帮助和对自杀行为的态度上,有无自杀意念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无自杀意念者在负性生活事件的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负性生活事件是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因素。结论针对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特点,提早进行自杀预防,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 对哈尔滨在校大中专学生880人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个性特征和学前生活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对恐怖因子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个性特征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组中在家中长大的学生,其恐怖因子得分比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长大的学生高,差异有显性(P<0.01);而其他组两种学前生活环境的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无显性(P>0.05)。个性特征和是否遭受挫折及其交互作用对青年学生的强迫症状、抑郁、恐怖、精神病性、焦虑5个因子得分均比未遭受挫折高,差异有显性(P<0.01);而其他组学生遭受严重挫折与否,SCL-90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 个性特征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抵御不良心理刺激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