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风、火、痰、虚、瘀",辨证以上盛下虚、本虚标实较为常见。治疗以调补肝脾肾为主治本,兼顾祛风火痰瘀之标邪。强调滋补肝肾、育阴潜阳、固本培元,以达平肝熄风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风病标实以风、火(热)、痰、瘀为主。其病责在肝胃气机失常;本虚以气阴亏虚为主,病变主要责之脾肾,因此,邪实治在肝胃,正虚调补脾肾便是中风病证治的基本规律。由于标实本虚难以绝对分开,故治肝胃与补脾肾又常相兼并用。  相似文献   

3.
中风其病机不外风、火、痰、气、虚、瘀六端,病性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弱;在标为风火相扇,痰湿壅盛,气逆血瘀。而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为其基本病机。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以醒脑开窍、通肺泻热、活血化瘀为主,恢复期应涤痰通络、活血化瘀与扶正并用,后遗症期应注意益气养血、补益肝肾及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4.
郑丽 《光明中医》2009,24(11):2186-2188
通过探讨中风后遗症的病因病机,认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中风后常见证型,而本虚多以气血亏虚多见,标实则与痰、瘀、风、火相关,临床常以痰瘀、痰湿、痰火、风痰或夹杂多见。因此,从虚实辨证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基本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CIS)临床常见类型主要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本病属中医学"中风"范畴,近代医家结合现代医学认识,对于本病的病机基本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即中风病的病理机制一般归纳为虚、火、风、痰、气、血六端,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是指肝肾阴虚、气血虚少;"标实"是指风、火、痰、瘀等实邪的存在,但对其关键环节仍认识不一。现就近年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和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泻下通腑法在中风急性期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鸿雁 《河北中医》2008,30(5):491-492
中风又名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等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形成主要以气血亏虚、肝肾阴虚为本,饮食不节、忧思恼怒、房劳过度或风邪外中为诱因,导致气血运行受阻,阴阳失调而发病。为本虚标实证。中风急性期则以标实为主,风、火、痰、瘀互见,  相似文献   

7.
针药并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主;标实与风、火、痰、瘀有关。治宜调治肝、脾、肾为关键多以扩张血管,改善供血为主,采用静脉滴注,中药汤剂,针刺等综合疗法。治疗33例,痊愈8例,有效24例,无效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体会。方法:总结中医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和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结果:眩晕常见的病理因素为风、火、痰、虚、瘀,病位在脑,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但亦有实中带虚者,临床治疗应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施治,注重辨脏腑虚实,随证治之。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眩晕,属于多系统病变,临床各科都较常见。本病的发生,以风、火、痰、虚为主因,以虚为主,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不外肝、脾、肾,标实不外风、火、痰。肝火上炎型证见眩晕头痛,面赤口红,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或弦滑有力。治宜清肝、渗湿、利胆。...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急性期瘀热证探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多年来对脑出血急性或病人临床治疗实践,发现部分患者出现不同脏腑、不同程度的瘀热证,我们分别给予活血通络、清热凉血的治疗而取效。实践证明对于脑出血急性期的瘀热证若能妥善处理,可加速对病情的控制和降低病残率。1脑出血急性期瘀热证发病机理认识脑出血急性期按其临床表现属中医中风病证。历代医家论述中风病机虽颇为复杂,但归纳不外风、火、痰、气、血、虚六大因素。多数学者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阴虚和气血不足,标实为风、火、痰相因为患。据我们临床观察脑出血急性期部分患者以标实为主,而火热内郁是其重要病理机转。…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胸痹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痹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亏虚,标实为瘀血、气滞、痰浊、寒凝交互为患。治疗当分清标本虚实,本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原则,兼顾同治。实证宜活血化瘀、温化痰瘀、通补开泄,尤重活血通脉之法;虚证当补气温阳、滋阴益肾、调理脾胃,尤重补益心脾。临证时必须严密观察病情,灵活掌握,辨证论治,配合西医基础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邱保国主任医师辨治难治性高血压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保国主任医师认为,高血压的病因总不离"风、火、痰、瘀",其病理过程是一个本虚标实的演变过程,本虚在先,标实在后,病位在肝、肾,严重者可损及心、脑,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而致难治性高血压的出现。临床辨证施治分为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痰湿阻逆证和冲任失调证四型,应注意证候之间的兼夹转化,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当于中医的"痹症""痛症""痿症"等范畴。该病的发生与五脏病变相关,而痰瘀形成难化,多责之于脾肾二脏,脾肾两虚是本,而痰瘀之象是标,是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本,故健脾补肾是本病的关键,豁痰化瘀是本病的重要手段,标实重视"痰瘀",其脾肾两虚、血瘀、痰浊贯穿本病的始末,临症"见痰休治痰,治病必求本",提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一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多为本虚标实证,其死亡率、致残率较高,在所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居于首位,是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中医认为风、痰、虚、瘀等病邪侵袭人体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机制,主要证型可分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瘀血阻窍、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治疗以平肝潜阳、健脾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血、补肾填精为主。本文从中药组方、针灸、穴位贴敷、足浴等方面总结了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进展,建议根据高血压的分级情况确定单独使用一种疗法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症状严重且影响生活质量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辅以针灸和穴位贴敷等。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优势与特色,今后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量、长期性、系统性的临床研究,并发展个体化精准治疗和智能医疗。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分为肝肾阴虚,心肾阴虚,阴阳两虚,痰瘀交阻等,病因有风、火、痰、虚、瘀之分,可单独出现,也可相互并见,多虚实夹杂;实证宜熄风、潜阳、化痰、祛瘀,以治标为主;虚证养肝,益肾,补气健脾等法,以治本为主。  相似文献   

16.
李小燕 《光明中医》2016,(15):2261-2262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内伤头痛范畴,系因脏腑阴阳的虚损,精神情志的侵扰,精气营血的亏耗,饮食起居的失常,逐渐形成脏虚痰盛,阴虚火旺,阳虚寒凝,气虚血瘀及阳亢风动等病理现象。随着病理的不断发展,风火痰瘀相互交织,最终导致本虚标实之症。临床诊治本病,多从风火痰瘀入手,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骨质疏松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肾(气、阴、阳)虚为主,标实以胃火、瘀血、气郁为主,病位在肾,与肝、脾、胃关系密切。临床常以中药治疗、分型治疗、复方药治疗为主,淫羊藿、葛根是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刘国安主任医师治疗心律失常临证经验.刘老认为,心律失常病机为本虚标实,以心气、心阳、心阴、心血虚为本,痰热、血瘀、气滞为标;论治分为痰热内扰、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心脾两虚、阴虚火旺、气滞血瘀6型,选方分别为黄连温胆汤、生脉散、炙甘草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血府逐瘀汤加减,临床疗效较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莹  李庆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3):1369-1370,137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证候要素,为ACS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315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基础,运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ACS的证候要素及其靶位特征。结果中医症状部分共提取16个公因子,根据文献研究以及专家组建议,将16个公因子归属为8个证候要素。本虚证候要素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证候要素出现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瘀>痰饮>气滞>寒凝>热蕴。结论 ACS的证候要素是痰饮、血瘀、阳虚、气虚、气滞、寒凝、热蕴、阴虚;病性为本虚标实,病位在心,病变脏腑涉及肺、脾、肝、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