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及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静  张文莉 《工企医刊》2006,19(4):57-58
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是指将一些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通过消化道置管或造口注入到病人的胃肠道内,提供病人所需要的营养素的方法.肠内营养是一种简便、安全和符合人体生理的营养支持方法.肠内营养支持的原则是"只要胃肠功能允许,应尽量采用经胃肠营养".  相似文献   

2.
1969年先后由Dudrick、Randall创立了近代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促进了临床营养的发展。尤其近年来对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的研究证实:危重疾病发病过程中,早期肠内营养不仅起到单纯的营养支持作用,它还能保持胃粘膜的完整性,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促进胃肠及其它器官功能恢复,以及防止细菌移位减少肠道感染,并日益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重危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0 引言 危重病人机体的高代谢反应,可迅速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使免疫功能下降及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及早给予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近2年来,我科应用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41例危重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孔灿  付涛 《肠外与肠内营养》2022,(5):298-303+309
自1967年Dudrick及Wilmore开始施行肠外营养以来,肠外营养已拯救无数危重病人,但由于其对肠道的旷置,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随着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认识和营养支持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肠内营养的作用也有了更新的认识。肠内营养不但可以纠正营养不良,还能通过营养物质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滋养”作用,通过多个方面维护和强化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分析ICU危重患者通过管饲给予肠内营养液的护理.方法 对72例危重患者予鼻肠管留置,通过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液支持治疗.结果 72例患者均采用经鼻胃管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液支持治疗,效果较满意.其中56例转入普通病房,3例因无法脱机仍住ICU,8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结论 危重患者通过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液,为机体提供营养,保持胃肠黏膜细胞及其功能的完整,促进机体的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研究ICU危重病人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对ICU中56例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肠内营养支持组32例,肠外营养支持组24例.结果:本组病人52例康复,4例死于原发病.经肠内营养支持后,血清前清蛋白明显升高(P<0.01),血清清蛋白和血红蛋白亦有升高(P<0.05);而肠外营养支持后,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对比,肠内营养支持组病人血清前清蛋白和清蛋白均高于肠外营养支持组(P<0.05),上臂肌围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无显著差异.结论:ICU危重病人救治中,应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及营养效果.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必须加强营养支持.经空肠肠内营养不刺激胰腺分泌,是安全可行的.目前,认为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营养状况,保护肠屏障功能,减少细菌和内毒素移位,调节炎症反应,降低住院费用.因此,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应尽可能采用经空肠肠内营养,而非肠外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8.
肠内营养(EN)是指经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它不仅能用口服或鼻饲方法提供人体全部营养素,补充自然饮食和肠外营养(PN)支持的不足,还能有效地维持肠黏膜功能的完整性,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提高病人机体的免疫功能[1]。匀浆膳  相似文献   

9.
正营养支持是指在病人饮食不能获取或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肠内、外途径补充或提供维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治疗措施。随着研究和认识的深入,营养支持在为病人提供能量和氮源等,以适应代谢需求、保持瘦肉体等的基础上,逐步增添了免疫调理、维护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等新的内涵,拓展为营养治疗或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医学进展之一,它的临床应用极大推动了外科手术的拓展和进步,明显改善了危重病人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一所大学医院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1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更好开展临床营养支持工作,对该院10年来危重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进行了总结. 方法:对 2 590 例危重病人实施了营养支持,接受营养支持的病人分布在全院 19个科室,病种多达20余种.营养支持的方式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同时对部分喉癌、心脏术后和老年重症病人及特殊病人营养支持进行监测. 结果:10年来,肠内营养支持病人呈上升趋势.监测结果表明,通过营养支持病人相应的营养和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 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增强病人身体抵抗力、加速机体康复,是提高医院整体救治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营养支持的发展,肠内营养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对危重病人而言,肠内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如何应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是肠内营养护理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为切入点,在阐述肠内营养的内涵的基础上,对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液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旨在说明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应用的重要性,以期为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在2例放射性肠炎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经验.方法:2例放射性肠炎病人,术前因肠梗阻需肠外营养支持及长期胃肠减压,手术时切除大段小肠导致术后发生短肠综合征,需长期肠内营养支持.2例病人均行PEG治疗,术前通过PEG进行胃肠减压,术后通过PEG进行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术前通过PEG引流胃肠液500~1 000 ml/d,术后通过PEG输入肠内营养,能量为2 092~5 020.8 kJ/d.结论:PEG在一些特殊病人的围手术期应用,可以同时发挥胃肠减压和长期肠内营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饲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胃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日渐显著,由于伤后病人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1].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所以主张胃肠内营养为主要营养方式.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鼻胃管插管,适用于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的胃肠内营养支持[2].此类病人病情均很严重,由胃肠内营养引起的各种潜在的并发症也不应忽视.我科自1998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1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总结其鼻饲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4.
探讨危重、应激病人合理的营养支持模式。对 2 5例普外科危重、大手术后病人进行全肠外 (TPN) -部分肠外 (PN)、部分肠内 (EN) -全肠内 (TEN)序贯营养支持 ,观察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后营养状态有明显改善 ,营养支持平均时间 16 .3天 ,其中 TPN7.2天 ;PN、EN4.6天 ;TEN4.5天。并发症 :导管并发症 1例 ;代谢并发症 2例 ;严重腹泻 1例。结论 :TPN- EN、PN- TEN序贯营养支持模式是危重病人较合理的实用模式。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在普外科大手术后危重病人的应用@姜海平$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  相似文献   

15.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0 引言 充足地营养支持可以减少危重病人的并发症及改善其预后,当胃肠功能正常时,肠内营养(EN)是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肠内营养可以经鼻胃管、鼻肠管、胃造口和空肠造口等多种途径进行,其中插入鼻胃管或鼻肠管简便易行,但长期使用易造成病人不适.因此,危重病人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时,通常进行胃造口或空肠造口,病人耐受较好.传统使用手术胃造口,缺点是并发症多和病死率高,费用高.1980年,非手术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stan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被介绍应用于临床,优点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1].  相似文献   

16.
杨红梅 《现代保健》2010,(32):125-126
危重患者早期启动胃肠道系统可有效地防止肠黏膜萎缩、屏障功能障碍、肠道菌群移位。启动肠内营养可以激活肠道神经一内分泌系统,促进肠蠕动和黏膜生长,维持肠壁局部免疫系统及细胞功能,从而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肠内营养可视为一种处理严重代谢紊乱的手段,用于预防应激性溃疡、感染及肠衰竭。胃管虽然是目前危重患者最常用的肠内营养途径,但实施肠内营养效果较差,最有效的途径是空肠造瘘管和螺旋胃肠管。  相似文献   

17.
临床营养支持保障系统的组建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0引言 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使一般营养不良病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在危重、应激病人救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如何保障临床营养支持的顺利开展,完善操作流程规范和相应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专业人员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我科多年来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形成当今临床营养支持的特色优势,建立一整套营养支持体系和保障系统,为临床营养支持成功实施取得良好效果,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胰腺手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胰腺疾病手术后营养支持的疗效以及肠外、肠内阶段性营养支持与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优缺点。 方法 :将 2 2例胰腺疾患病人按病种随机分为肠外、肠内阶段性营养支持 (PN+EN)和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两组 ,每组 11例 ,均给予等热量、氮量的营养支持 ,检验两组病人术后 1、5、10、2 0天的代谢变化。 结果 :两组在术后各期体重均略降低 ,但差异不明显 ,血淀粉酶显著下降 ,肝、肾功能好转 ,血糖趋于正常 ,两组无显著差异 ,血清蛋白 Alb、TFN、PAB水平均明显提高 (P<0 .0 1) ,除术后 10天 PAB外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而 PN+EN组术后并发症少 ,肠功能恢复早 ,营养费用少于 TPN组。 结论 :胰腺手术后肠外、肠内阶段性营养支持与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一样安全有效 ,并有利于肠功能恢复 ,减少感染 ,降低营养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肠道术后病人生长激素加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术后病人营养及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胃肠术后病人分成2组,A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加生长激素治疗,B组传统的胃肠外营养。A组术后第3d开始用生长激素(GH),连用1周,每天5IU。术后8d测定病人的多项营养指标及T细胞亚群。结果 术后8d A组病人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明显高于B组(t>2.36,P<0.05)有显著差异。T细胞亚群亦增加,与B组比较(t>2.26,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胃肠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迅速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适量应用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合成,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ICU内危重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筛选2012年4-9月入住我科并进行肠内营养危重病人52例,分析比对肠内营养支持前后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糖水平变化以及不耐受情况,评估肠内营养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行肠内营养支持后,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较之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水平及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病人发生在早期发生腹胀,腹泻等不耐受情况,但经干预均成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有助提高危重病人白蛋白水平,而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