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辨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柴胡桂枝干姜汤源于小柴胡汤 ,而其本身立法、配伍又独具精义。本文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对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理论研究 ,提出柴胡桂枝干姜汤辛咸宣化 ,苦辛通降 ,温润寒热并行的组方特点 ,并将其功效概括为枢转少阳兼以宣化痰结 ,疏泄肝胆兼以调理脾胃。该方临床辨证总以郁、痰为要 ,适用于肝胆疏泄不利或痰气郁结少阳 ,兼有脾胃失和的一类疾病。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报》2013,(9):1287-1291
目的:探讨《伤寒论》关于柴胡类证的辨证治疗。方法:对《伤寒论》中第98条、第101条、第104条、第147条、第149条进行分析。结果:①根据少阳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少阳病大致可分为气郁证、水郁证、气水同郁证。由于气郁程度的不同,还可分为气郁证、气滞证和气结证。②少阳病气机不畅而成气郁者,典型证候就是小柴胡汤证。少阳气郁较重而成气滞者,以大柴胡汤证为代表证候。如果少阳气机郁结日久不解,导致气机结滞而成柴胡加硭硝汤证。邪入少阳,影响水道,即会形成少阳水郁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③少阳气郁证呕而不渴,小便自利,是病在气分,气郁不畅,但气机郁结也会波及水道,兼有水道不利,所以小柴胡汤证间或有小便不利症状;少阳水郁证渴而不呕,小便不利,是病在水分,水郁不化,但水道郁滞也会波及到气机,所以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亦有胸胁满微结。④少阳气水同郁证与少阳气郁证、少阳水郁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少阳气郁证伴有水郁,是气郁不畅影响了水道的通调;少阳水郁证伴有气郁,即水道郁阻影响了气机的通畅。而少阳气水同郁证是气机与水道共同发生病变,郁滞较深,症状较重,涉及到与少阳相关的经脉和脏腑,是少阳气郁和少阳水郁误治后病变加重的证候。⑤柴胡类证并不全是少阳病,而少阳病中的大多证候属于柴胡类证,这就是柴胡类证与少阳病的关系。结论:《伤寒论》关于柴胡类证辨证治疗的条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少阳病篇评述(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大柴胡汤,其组成当以有大黄为是,而其作用重在清泄少阳之邪热,非重在通腑,所以其主治证并不要强调“便秘”,其所治之下利证并不是热结旁流;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刘渡舟补出少阳邪热兼有太阴虚寒,对于拓宽其临床运用范围和如何应用仲景方都很有启迪;对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运用抓住“胸满烦惊”,其在治疗神经精神系统方面的疾病大有进一步研究的前景;对于少阳病传变的条文,不能囿于少阳病,重在领会其以脉证为凭的唯物辩证的思想,同时要认识到顾胃气思想在预防疾病传变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柴胡温胆汤乃经方与时方合用的代表方之一,临床运用范围较广泛。林兴栋教授结合岭南地域特点,采用加味柴胡温胆汤(主要由柴胡、黄芩、法半夏、陈皮、竹茹、炒枳壳、茯苓、炙甘草、白芍、桂枝、醋香附、黑枣、生姜等组成)治疗失眠患者。加味柴胡温胆汤治疗失眠的适用情况如下:失眠患者病位在少阳阳明,涉及脾、胃、胆、三焦者;基本病机为气郁痰凝;病理因素乃痰湿为患;证候属虚实夹杂,里虚为主。加味柴胡温胆汤治疗失眠可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中斡少阳,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立足伤寒温病之经典,从概念论述少阳与三焦的生理结构与生理功能,强调少阳主枢机、三焦主道路的功能特性.明确少阳一证寒起少阳、热起三焦的病因.寒证邪陷少阳,气机不利致三焦失司、痰湿蕴阻;温证湿热阻滞则三焦不畅、遏阻少阳,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着重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与蒿芩清胆汤两方组方思路及治法异同,指出寒重和解温化、温重...  相似文献   

6.
柴胡桂枝干姜汤源自《伤寒论》,其论治病症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兼太阴脾脏虚寒,以半表半里、寒热错杂为辨证要点.治疗以和解少阳、温阳化饮、行气生津为主,并临证根据寒热的轻重,调整温补、清利药物的剂量,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铅丹组成,具有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之功。原方主治少阳病误下后引起的变证,若兼痰热内扰,三焦壅滞而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于少阳病  相似文献   

8.
小柴胡汤,是少阳病和解剂之总方,正如柯韵伯所说:“少阳之机枢剂,和解表里之总方。”该方以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7味药组成,在《伤寒论》中以柴胡命名的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共6方。了解柴胡汤诸方加减,必须先从小柴胡汤开始,才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之主方,方中柴胡、黄芩清解少阳经腑邪热,又疏肝利胆,促进疏泄以增强新陈代谢;半夏、生姜和胃止呕,能升能降,助柴胡透达以散邪气而解表;人参、炙甘草、大枣温补脾气,扶正去邪,以拒邪气内…  相似文献   

9.
少阳病腑证的存在,不论在中医理论的系统性上还是在三阳病原文的论述中都是肯定的,《伤寒论》以病位体征明示了少阳病腑证的特征。大柴胡汤证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是《伤寒论》具体论述的少阳病腑证,由于胃气强弱的不同。二证之间有着偏虚偏实,偏热偏寒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少阳病治法临证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阳病是病邪侵袭少阳半表半里,影响少火敷布与枢机运转而出现的少火被郁与枢机不利的病变。《伤寒论》中对少阳病的治疗提出“和枢机,解郁热”,方用小柴胡汤或大柴胡汤。通过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对感冒、胆囊炎、胆道感染、顽固性失眠、痢疾、产后发热、牙痛的治疗,分析少阳病的症状和病机,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的方药分析,突出了少阳病的治疗以“清”为主,即清解少阳。  相似文献   

11.
柴胡桂枝汤是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之一。关于该方的论述最早见于《伤寒论》。《伤寒论》146条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本为治疗太阳、少阳兼证的方剂,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发挥,其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用于治疗抑郁症、肩周炎、胃溃疡、急慢性肝炎、冠心病、神经症等属太阳少阳两经的多种疾病[1-2]。  相似文献   

1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载于《伤寒论》,一般认为本方证属邪在少阳,因枢机不利使三焦决渎失司、气机壅滞,因而治在少阳。但仔细分析,本方应属小柴胡汤合桂枝去芍药汤化裁,证属三阳同病,而兼见心神浮越、水饮内停的证情,因此应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三阳并治。以三阳同病的角度解释本方证则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3.
柴胡汤类方证及和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柴胡汤类方证及和法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认为 :半表半里不应理解为一半表证一半里证 ;大柴胡汤非治少阳兼阳明证而是少阳病之主方正方 ;对“但见一证便是”的理解应是着眼于少阳位于半表半里及主持枢机的特殊性方面 ;和法只是针对少阳病的一种治法 ;小柴胡汤非扶正祛邪而是扶正以祛邪 ,体现治法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惊恐障碍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治疗研究无突破。其属于中医"情志病"范畴,唐明教授提出了"惊恐障碍由肝气虚致病"之说。文章介绍了唐明教授运用《伤寒论》中经典方剂: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肝气虚型惊恐障碍的辨证及用药思路,阐述了肝虚生恐的病理机制,临床用药重证不重病,拓宽了柴胡桂枝干姜汤之临床应用。并附验案三则,三则案例虽然症状表现不同,但均有肝气虚、少阳太阴合病、土虚湿盛共同症候,故治疗大法趋一,兹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15.
浦琼华  廖华君  张红陶 《中医学报》2019,34(9):1840-1843
现代医家大多将皮肤瘙痒病的病位归之于肺,责之于风、湿、热、瘀等。然早在汉代,张仲景便从六经"三阳"的角度辨治:其在太阳,其位最表,故宜汗之散之,可选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加术汤、大青龙汤等治之;其在阳明,病为在里,故宜清之利之,可选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皮炎汤等治之;其在少阳,病为半表半里,故宜和之解之,可选用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治之。然而,临床病证往往错综复杂,治疗时不可拘于一经,需灵活辨治,方可收到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16.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为临床常用方剂。此方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组成,功效为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学"痹症""痿症"的范畴。近几年此方及其加减方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已取得较广泛应用,现将其近6年的临床应用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药效学及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运用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17.
失眠的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阴阳不交,因而治疗失眠的总的原则为交会阴阳。少阳位于阳之末,阴之始,中医认为少阳为阴阳之枢,邪气的出入进退,或由表入里,或由阳入阴,皆与少阳有关。临床上通过调整少阳,使机体枢转正常,阴阳和调。通过调整少阳之枢来治疗失眠是治病的关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是由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综合加减而成,旨在和解少阳、通阳泄热,而兼宁心安神,其病机关键是少阳枢机不利。该方对上、中、下三焦之余邪积热,肝郁、气滞、痰结等所引起的惊悸、怔忡、不寐等病证均可以加减治之。王琦教授熟谙经典,临证理法谨严,善用经方,治验甚多,根据失眠的病因病机,常用该方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桂枝干姜汤始见于赵本《伤寒论》,论中第147条指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减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本方是由柴胡、黄芩、桂枝、干姜、牡蛎、栝楼根、炙甘草七味药组成,张仲景原意是用来治疗伤寒发汗误治后,邪气人于少阳兼痰饮内结之证。故可见胸胁满结、小便不利、往来寒热、渴而不呕等证。  相似文献   

19.
清法是少阳病本证的代表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读张仲景书,悟张仲景意,用张仲景方,笔者深入剖析<伤寒论>少阳篇及相关内容,从少阳病感邪性质、形成过程、辨证立法及柴胡汤法归属等方面讨论,认为"清法是少阳病的代表治法".  相似文献   

20.
柴胡证辩     
小柴胡汤证,仲景《伤寒论》中称之为柴胡证,与桂枝证并提,吴考槃称之为《伤寒论》的两个特区。特区者,其证治特殊,有异于一般汤证。具体地说,小柴胡汤证非少阳病所独有;邪传阳明,亦有用小柴胡治之者;厥阴病中亦有柴胡证;阳微结、热入血室以及《金匮要略》中黄疸、产后郁冒的证治中亦有柴胡证。由此可见小柴胡汤的证治范围广泛,柴胡证亦非单一模式,为更好掌握其规律,仅据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