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汞中毒是常见职业病之一,汞齐法提取黄金造成汞中毒的事例屡有发生,而汞中毒并发出血性结膜炎者则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病例摘要患者男,21岁,锱金工,住院号362461。因剧烈头痛,全身肌肉颤动,畏光、流泪、皮炎20余天,以“亚急性汞中毒”收入住院。病人4个月前用汞齐法炒金100余次,室内无通风设施下操作,吸入汞蒸气2月后出现头痛、乏力、发烧38℃左右、躯干部出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当地医院误诊猩红热治疗后发热消退,但其它症状逐日加重,并出现口腔溃疡、畏光、双眼流泪视物不清,全身肌肉颤动以双下肢为重,双手…  相似文献   

2.
1病例简介男性 ,25岁 ,学生。因双下肢僵硬、运动障碍2年就诊。患者于2年前体育运动后口渴 ,误服敌敌畏约20ml ,约30分钟后赶到医院救治。经催吐、洗胃等急诊常规有机磷中毒抢救后脱离危险 ,意识清楚 ,语言思维正常 ,生活自理 ,行走时略感无力 ,临床治愈。于敌敌畏中毒后20天左右晨起突发四肢麻木、疼痛、无力 ,以双下肢为重 ,傍晚时肢痛剧烈 ,次日双下肢瘫痪 ,不能行走。继之双手、足肌肉萎缩 ,一过性排尿延迟。经当地医院按周围神经病治疗 ,肢瘫有所好转 ,双手握拳困难 ,双下肢渐觉僵硬 ,由人扶持可行走 ,尿便功能正常。既往…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8岁,农民,因“双下肢行走困难8月,不能行走2个月”于2006年8月28日入院。患者2年前因上消化道大出血住院,确诊为肝硬化;8个月前再次上消化道大出血仍在当地医院治疗,治疗中出现肝性脑病,经治疗神志清醒,但双下肢无力,活动不利,走路不稳,在住院3个月内发生肝性脑病3次。开始未注意,出院后双下肢行走困难逐渐加重,出现双下肢痉挛性截瘫,近2个月不能行走,卧床,同时双下肢逐渐变细而来我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巩膜无黄染,颈软,心肺听诊正常,无胸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约8·0cm,双下肢强直,不能行走,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  相似文献   

4.
例1,男,40岁,因反复口腔溃疡10年,外阴溃疡6年,双下肢肿痛2月于2007年3月11日入院。患者自10年前开始出现口腔痛性溃疡,每年反复发作多于3次,每次均为多发,约1周可自行愈合。6年前,又出现反复阴囊溃疡,自己疑为性病,不敢求医。2月前出现双下肢交替肿胀、疼痛,渐不能行走,遂来院就诊。体检:T37.9℃,双侧球结膜无充血,  相似文献   

5.
《rrjk》2017,(16)
<正>1病例资料中老年男患,66岁,因"肢体麻木、无力4月余,加重3天"于2017-03-15入住我院神经内科。4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以双踝关节以远为主,伴双下肢乏力,但行走及上下楼尚可,无朝清暮重,无肌肉疼痛,无肌肉萎缩及震颤,无尿便功能障碍,由于不影响日常生活,在家未做特殊处理。3天前自觉上述症状加重,表现为肢体无力较前明显加重,不能行走,无头痛、头昏,无呼吸困难,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无双  相似文献   

6.
金玲 《青春期健康》2023,(23):58-59
<正>3年前小刘因骑电动车被前方的钢丝绳割伤喉部,致喉部严重损伤,气管喉部软骨塌陷,导致心脏骤停,到医院后进行气管切开、电除颤、胸外按压、喉气管成形术等抢救治疗。3个月后,小刘长距离步行时出现双下肢僵硬,行走费力,休息后缓解,症状进行性加重;短距离步行后双下肢僵硬,长时间持手机后右上肢发僵,最终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经过治疗和康复,现在的小刘无法正常说话,声音极度嘶哑,行走艰难。  相似文献   

7.
王苗芳 《中国校医》2005,19(3):232-232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27岁,剧烈运动,2h后出现全身肌肉酸痛、疲乏,双下肢无力、发软、行走困难,自以为劳累,未介意。午睡后起床发现双下肢瘫痪,且感到心慌、胸闷。既往体健,无类似发作现象。体检:T36.5℃,P82次/min,R17次,/min,BP17.2/9.3kPa。神清,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灵敏,口角无歪斜,颈部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6次/min,节律整齐,  相似文献   

8.
刘刚  任先军  吴波  蒋涛 《现代保健》2012,(27):164-164
1病例介绍患者,男,50岁,24年前出现腰背部疼痛不适,腰背部活动稍受限,曾经予以理疗、按摩、牵引等治疗,症状时好时坏。近两年来,腰背部间隙性疼痛加剧,活动明显受限,双下肢疼痛、麻木、跛行明显,行走500m或长时间站立双下肢疼痛、麻木较明显,需下蹲或平卧休息30min左右才能继续行走。查体:腰部活动受限,以后伸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胡志润 《现代保健》2011,(5):186-18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0岁。因腰骶部疼痛6年,加重伴双下肢行走受限1年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为持续性钝疼,活动时加剧,近1年来疼痛加剧,且行走受限,行走时疼痛加剧。于2005年4月12日入院。  相似文献   

10.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琦  万琪  王红星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2019-2020
目的研究2例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的临床表现和电生理特点。方法对2例脊髓灰质炎患者临床和肌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1,男性,61岁,在脊髓灰质炎后39年发病,表现为右下肢(原患肢)重新出现肌肉无力,肌萎缩和肌束颤动,并逐渐波及对侧和双上肢。肌电图出现患肢慢性失神经的改变,一年后随访肌电图,病变进展至胸段和上肢肌。患者2,女性,在脊髓灰质炎后45年发病,双下肢出现肌肉无力和萎缩,以原患者肢为著,肌电图示双下肢慢性失神经表现。结论 PPS是脊髓灰质炎多年以后重新出现的慢性运动神经元的损害,肌电图随访有助于帮助判断病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发生中风后,病人往往手脚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中风病人要注意下面六个要点:一要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要树立信心,加强病人四肢锻炼,以免肌肉和神经发生萎缩。经常按摩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好办法。病人肢体可以自由活动时,应鼓励其经常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用脚蹬床挡、踩地面,或手里转动核桃(症状较轻者可用健身球);病情好些后家人可搀着病人练习站立和行走。  相似文献   

12.
延迟性肌肉疼痛症(delayed-onset muscular soreness,DOMS)多在运动后24h出现,主要症状为肌肉僵硬、酸痛、肿胀。轻者肌肉发僵,活动时减轻;重者疼痛剧烈,活动受限。肌肉明显压痛,肿胀感,局部温度增高及明显的条索状、块状肌肉痉挛。上述症状在运动后24~72h达到高峰,5~7d后疼痛基本消失。军事训练中常可发生DOMS,对部队训练影响较大,为此,进行本观察。  相似文献   

13.
马燕 《中国医师杂志》2007,9(11):1482-1482
女,11岁,因双下肢浮肿5个月于2003年2月21日入院。患儿于5个月前因巩膜黄染,茶色尿伴腹胀住外院诊断为(1)急性溶血性贫血,(2)重度贫血,经治疗黄疸消退,贫血好转出院,同时出现双下肢浮肿及腹水,一直持续不退,症状不重,近5月来,患儿反复上感3次,每次均伴巩膜发黄及茶色尿,轻度贫血,血常规示:血色素90-100g/L,予抗炎治疗,随呼吸道感染好转,黄疸消退,尿色转清,而浮肿及腹水无好转收住本院。既往5年前感冒后出现右侧肢体偏瘫住本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经治疗后右侧偏瘫明显恢复能自己行走,但右下肢跛行,右手握力差。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2岁,因行走不稳5年,言语不清、情感失常2年于2004年5月25日人院。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双手意向性震颤。2年前出现言语不清、少语,饮水呛咳,有时强哭强笑,伴头昏,记忆力下降。无抽搐、二便障碍。患者既往体健;无家族病史。查体:神清,言语不清,构音障碍,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双眼水平性细小眼震,  相似文献   

15.
王勇  韩鹏 《现代保健》2012,(9):164-164
脊柱结核(tuberculosis of spine)是骨关节结核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现就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的1例脊柱结核展开临床思维及讨论。1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因"腰部及双下肢疼痛10月,加重1月"入院。入院前10个月,患者不明原因出现腰部及双下肢持续性酸胀、疼痛,无阵发性加剧,无明显缓解方式,行走及活动时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16.
脊肌萎缩症(SMA)是一组以脊髓前角细胞进行性变性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老年近端SMA在临床中较为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80岁,因“进行性右上肢无力2年余,左上肢无力3周余”于2014年2月1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年余前在1次用锤子敲击地面时,突然出现右上肢无力,当时尚可以做些简单的日常活动,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右肩部肌肉渐萎缩,伴有肉跳感,现生活不能自理。无肢体麻木,无行走障碍,无呼吸困难,无饮水呛咳,无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3周前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无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17.
王运发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0):1409-1409
患者,女性,69岁,农民,因反复腹泻、呕吐2月余,双下肢乏力1周于2008年3月13日入院。2月余前无诱因反复腹泻、呕吐,水样便,5~10次/d,量约800—1200ml,呕吐胃内容物,6—8次/d,伴乏力、纳差,无腹痛、腹胀,无畏寒、发热,经抗感染、补液及止泻等治疗,病情无好转。近1周感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故来本院。既往有“慢性腹泻”史5年。查体:T36.6℃P88次/minBP110/65mmHg(1mmHg=0.133kPa)精神疲软,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差,巩膜无黄染,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3岁,因双下肢活动不利、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半年于2005年8月12日人院。30年饮酒史,每日饮白酒300~500ml。于入院前半年,双下肢僵直,行走困难,进行性加重,最终发展为痉挛性瘫痪,伴双下肢水肿,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计算力差,曾出现一过性神志恍惚,二便失禁,按酒精中毒治疗后,神志好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下肢关节康复器辅助膝关节功能锻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2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辅助持续被动活动(CPM)的方法及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2例均进行半年随访,膝关节伸屈平均达到0—130°,无关节疼痛,能弃拐行走自如,生活能完全自理,无1例发生关节僵硬。结论采用CPM机辅助持续被动活动,同时配合主动活动,提高关节的活动度,对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功能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1病历资料患者,男,70岁,因"头晕、乏力1年余,双下肢浮肿"入院。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不适,活动后加重,休息可好转,面色苍白,无心悸、气促,无胸痛,无畏寒、发热,无关节、肌肉疼痛。曾就诊当地医院(具体诊疗不祥),浮肿稍有好转,但头晕、乏力不适仍较重,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治,就诊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