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管外PHA生物支架抑制移植静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外聚羟基烷酸酯(PHA)可降解生物支架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其应用价值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血管再狭窄提供新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袖套法将大鼠自体颈外静脉移植入同侧颈动脉,根据有无支架干预分为对照组和支架组。术后1、2、4周分别切除移植静脉,应用病理形态学方法检测移植静脉外膜新生血管密度,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内膜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移植静脉局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支架组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程度、PCNA指数、NF-κB和TGF—β1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静脉外膜新生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外PHA可降解生物支架防治移植静脉狭窄有一定作用,其抑制移植静脉狭窄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NF—κB、TGF—β1的表达及促进移植静脉外膜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骨髓来源的内皮细胞自体移植于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观察内皮修复及管壁组织结构的变化,以探讨骨髓来源的内皮细胞对内皮损伤的作用。方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并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以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细胞建立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实验组移植2ml密度为10^6/ml的骨髓来源的内皮细胞,对照组输注2ml磷酸盐缓冲溶液。Evan’s蓝染色检测各组内皮覆盖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移植细胞在内膜的分布,HE染色检测血管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内皮覆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第7天为(54.1%±8.2%)和(30.0%±5.5%),移植后第14天为(81.8%±6.0%)和(63.6%±8.4%)。移植的细胞参与内膜修复,术后第7天荧光面积比值为(2.3%±0.5%),第14天为(4.2%±1.7%),实验组内膜及中膜增生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骨髓来源的内皮细胞移植是促进内皮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将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5只。获取颈外静脉后,分别以20、80、150mmHg压力扩张2min。分别切取三组部分长度的静脉环,观察其对去甲肾上腺素(NA)、罂粟碱的收缩/舒张反应性;其余血管利用套管法移植于同侧颈总动脉,4周后切取移植血管,测定移植静脉内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值。结果离体静脉对递增浓度NA的收缩反应性C组低于A组和B组;对递增浓度罂粟碱的舒张反应性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移植4周后血管内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C组小于A组与B组(P〈0.05),A、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较低的扩张压力可更好的保护血管功能并可减轻移植血管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转染P21基因及反义c-fos核酸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探索一种理想的血管再狭窄的基因疗法。方法选择20只新西兰家兔,实验组10只,对照组10只,均行自体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手术,实验组行腺病毒介导的P21cDNA溶液浸泡和反义c-fos聚核酸凝胶涂布;对照组行空载腺病毒溶液浸泡和凝胶涂布。术后2周取出移植血管,分别行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血管内膜厚度,内膜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数及内膜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管腔狭窄度及VSMC数均较对照组减少(P<0.01),PCNA阳性表达情况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联合转染P21基因及反义c-fos核酸可有效地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是一种有效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基因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荧光标记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体外定性和定量测定血管对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的吸收情况。日本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处理组和对照组(n=10)。建立兔颈外静脉与颈内动脉间置移植模型,移植前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处理组血管在0.1 g/L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中常温保存1 h,而对照组血管保存在生理盐水中。组织学方法测定移植三周后移植静脉血管新生内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比,原位DNA断裂位点的3′-羟基末端标记、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新生内膜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0.1g/L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中保存1 h2、h4、h,静脉血管的吸收量分别为2.9±0.9 mg/g、5.8±2.1 mg/g和8.0±2.3 mg/g,分布在血管壁全层。两组移植血管术后3周的通畅率均为90%(9/10)。移植术后3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处理组较对照组内膜厚度(41.1±13.6μm比89.9±48.3μm,P<0.01)及内膜/中膜厚度比(0.40±0.18比0.77±0.31,P<0.05)均显著降低,新生内膜Ki67阳性染色平滑肌细胞百分比也显著下降(22.4%±8.6%比8.8%±2.4%,P<0.05),而凋亡细胞百分比(0.40%±0.55%比0.60%±0.89%,P>0.05)无明显变化。结论局部应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能够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可能与其抑制内膜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AVG)对静脉桥血管结构重塑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cuff法构建颈AVG模型,对照组仅模拟手术环境,切开和缝合皮肤、分离动静脉,未进行AVG。分别于术后1、2、4周取出静脉桥及对照组颈静脉,进行形态学分析,研究桥血管内膜和中膜的增生变化。结果 2组模型均无动物死亡。4周时实验组1只闭塞,通畅率93.3%。实验组1、2、4周时内膜及中膜均较对照组增厚(P〈0.05或〈0.01)。结论 AVG使静脉桥血管内膜及中膜增生,加快了静脉桥血管的结构重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TM)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药物支架组患者接受Firebird^TM支架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2例(72枚),普通支架组为选择同期接受普通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3例(53枚),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支架置入情况及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 药物支架组中的糖尿病患者占46.2%,明显高于普通支架组(34.9%,P〈0.05);干预的病变血管呈弥漫性病变,药物支架组占40.9%,高于普通支架组(28.3%,P〈0.05);病变血管平均参考内径,药物支架组为(2.63±0.23)mm,普通支架组为(3.12±0.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支架内径和长度,药物支架组分别为(2.75±0.22)mm和(23.1±4.0)mm,普通支架组分别为(3.05±0.19)mm和(15.6±3.3)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18个月,心绞痛复发率,药物支架组3.8%,普通支架组16.3%;靶病变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药物支架组0,普通支架组9.3%,P〈0.05)。结论 Firebird^TM支架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对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小血管病变的也有较好的疗效。其近期及远期临床效果均优于普通支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 temcells,MSCs)对球囊损伤的粥样硬化颈动脉再狭窄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大白兔模型38只。分为MSCs移植组(n=28)和对照组(n=10)。MSCs移植组于球囊损伤前经外周血采集MSCs并体外培养扩增,于球囊损伤后即刻、1周和2周经静脉移植MSCs,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球囊损伤后4周收集血管标本,经免疫化学染色后观察血管病理形态学特点、计算新生内膜和中膜面积并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结果①MSCs移植组外周血分离MSCs经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术(FCAS)鉴定,其表面抗原CD44阳性而CD34和CD45阴性,纯度达95%以上;②MSCs移植组颈动脉内皮细胞少量缺失,管壁部分区域轻度增厚,管腔轻度狭窄,增厚处中膜可见少量泡沫细胞沉积,部分区域伴少量纤维组织增生,呈动脉粥样硬化早中期(脂质条纹-纤维斑块期)改变,而对照组颈动脉见内皮细胞片状缺失,动脉管壁全周明显增厚,管腔狭窄较明显,内膜管腔面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帽,纤维帽下中膜内可见较多的泡沫细胞沉积,并伴有淡红染无定形物质形成,呈动脉粥样硬化中晚期(纤维斑块-粥样斑块期)改变;⑧与对照组相比较,MSCs移植组新生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36±0.018)mm^2比(0.845±0.046)mm^2,P〈0.01;(0.245±0.017)mm^2比(0.951±0.024)mm^2,P〈0.01];而两组间新生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71±0.158)比(1.534±0.014),P〉0.05]。同时,血管壁PCNA测定显示:MSCs移植组PCNA阳性细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236%±0.014%比0.881%±0.017%,P〈0.05)。结论MSCs静脉移植可明显降低兔球囊损伤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的新生内膜增生,促进损伤内皮再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型双面复合药物涂层支架体内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促进内皮修复的作用。方法65只中华小型猪非高脂饮食喂养4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球囊损伤+双面涂层支架植入组和球囊损伤组,造模后继续喂养4周,抽血检查血浆TFPI-2水平,行冠状动脉OCT检查后处死并取冠状动脉血管组织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OCT图像可见球囊损伤组斑块明显扩大,内膜增厚,纤维帽厚度明显增加,假手术组基本正常,支架植入组居中;内膜/中膜面积比球囊损伤组(2.23±0.72),支架植入组(2.01±0.56)稍高于假手术组(1.89±0.27);内膜/中膜厚度比分别为球囊损伤组(2.12±0.74),支架植入组(1.74±0.66)与假手术组(1.52±0.47)。支架植入组较球囊损伤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支架植入组、球囊损伤组三组血浆TIFI-2水平分别为135.2±22.6 μg/L、127.2±23.4 μg/L和52.4±22.6 μg/L前两组基本相仿,但球囊损伤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手术组、支架植入组、球囊损伤三组TIFI-2与β-actin比值分别为2.45±0.22、2.22±0.26、1.27±0.33、TFPI-2在正常动脉血管组织中较少表达,支架植入组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球囊损伤组则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面药物涂层支架较球囊损伤组比较能降低血管内膜增生;同时促进冠状动脉内膜表达TFPI-2,血浆TFPI-2水平升高,进而可能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兔颈部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表达的影响,探讨AT1受体拮抗剂干预移植静脉再狭窄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行颈部自体静脉移植手术,对照组予普通饲料饲养,缬沙坦组予普通饲料+缬沙坦10mg/(kg·d)饲养。4周后取出静脉移植物行血管形态学检查;图像分析系统计算血管腔内膜的厚度、面积及中膜的厚度、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2、TIMP-2表达情况。结果对比对照组,缬沙坦组移植静脉新生内膜厚度及面积明显降低,MMP-2表达降低,TIMP-2表达增加。结论缬沙坦可以抑制兔自体移植静脉新生内膜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膜MMP-2表达、促进TIM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蜂胶提取液对血小板与胶原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灌注法,复制血管内膜创伤模型,在剪切应力为1000/s时,血液流经胶原膜后,测量血小板粘附面积。加入24%的乙醇作阴性对照组,终浓度为0.1g/L的24%乙醇蜂胶提取液为实验组,同浓度的阿魏酸作阳性对照组。结果阴性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较,胶原膜表面血小板粘附面积从24.0%降至11.5%,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对照组胶原膜表面血小板粘附面积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实验组比较,血小板粘附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蜂胶乙醇提取液能明显降低血小板在胶原膜表面的粘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转染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phVEGF)基因促使血管内支架处内皮细胞生长以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方法 将 phVEGF基因局部涂布于由多聚赖氨酸包被的血管内支架上 ,采用介入方法经颈静脉插管至 6只狗的右肝静脉 ,同时以置入裸支架为对照组。结果 支架置入后第 1周 ,在转染 phVEGF基因组局部血管组织内 ,RT PCR法检测到 phVEGF的表达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发出黄绿色荧光 ;扫描电镜显示支架腔内皮分化程度较对照组高。置入后第 8周 ,转染 phVEGF基因组 (n =6 )血管造影显示支架通畅 ,而对照组 (n =5 )则均发生再狭窄 ;支架端肝静脉血管平均新生内膜厚度 ,平均新生内膜面积 ,百分狭窄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0 .16 7± 0 .10 3)mm比 (1.96 5± 0 .72 5 )mm ,(2 .5 6 8± 1.5 2 6 )mm2 比 (17.5 96± 7.939)mm2 ,(11.46 2± 5 .42 3) %比 (6 8.5 0 5± 2 4.0 0 3) %,P <0 .0 5 ];免疫组化显示平滑肌细胞增殖程度 (PLI)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0 .0 30± 0 .0 0 2 )比 (0 .0 42± 0 .0 0 3) ,P <0 .0 5 ) ]。结论 phVEGF基因涂布支架可加速支架内皮化的形成 ,进而抑制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血栓形成和内膜增殖引起的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1通过抑制自体静脉移植物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而抑制移植物内膜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的作用。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对照组,每组15只。应用no-touch外科技术获取颈外静脉后,采用外翻连续缝合方法将颈外静脉吻合至颈总动脉,建立静脉移植桥的动物模型。4周后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移植静脉血管内膜形态及厚度变化,RT-PCR检测静脉移植血管中PCNA mRNA的表达。结果:光镜下结果显示:移植4周后,实验组、模型组和对照组移植血管的内膜厚度分别为(41.57±2.43)、(73.76±7.83)和(11.38±0.71)μm,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静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分别为(1.21±0.09)、(1.44±0.12)和(0.28±0.07),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4周后的实验组、模型组和对照组PCNA mRNA相对含量比值分别是(0.942±0.004)、(0.756±0.003)和(0.574±0.00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能够抑制移植血管PCNA mRNA的过度表达,进而有效减轻移植血管内膜增生导致的再狭窄,延长静脉血管桥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可溶性支架转反义PCNA寡核苷酸预防静脉移植物再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岩  牛扶幼  杨栋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4,9(4):269-270,274
目的 确定可溶性支架转反义 PCNA是否具有抑制静脉移植物内膜增殖的效果。方法  2 5只健康纯种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支架组 ,正义组 ,反义组 ,错配组。将颈外静脉移植于同侧颈总动脉后用可溶性支架将反义 ,正义及错配的基因片段导入静脉移植物。术后 2 8d进行表达检测。结果  (1)反义组静脉桥的内膜厚度为(4 2 .72± 3.792 )μm,显著低于对照组、支架组、正义组及错配组 (79.0 0± 1.2 2 5 )μm ,(75 .0 4± 3.2 4 2 )μm ,(74 .77±8.5 35 )μm ,(78.6 1± 7.816 )μm,P<0 .0 1。 (2 )反义组内膜与中膜比值为 0 .6 8± 0 .2 12 ,明显低于对照组、支架组、正义组及错配组 (1.32± 0 .0 6 6 ,1.35± 0 .198,1.33± 0 .2 5 8,1.39± 0 .2 0 0 ,P<0 .0 1)。结论 运用可溶性支架转反义PCNA基因可明显抑制内膜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双抗支架联合内皮祖细胞移植防治支架内晚期再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抗-[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支架联合局部移植内皮祖细胞(EPCs)防治血管支架内晚期再狭窄的效果.方法:以反复浸泡吹干法制备双抗支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后动脉内置入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涂层支架组,8只)或双抗支架+ EPCs移植(双抗支架组,8只).随访2月.观察管腔最狭窄百分比、支架内血管新生内膜增生.结果:与药物涂层支架组比较,双抗支架组支架内管腔面积狭窄百分比[(28.3±4.2)%比(8.8±1.45)%]、血管新生内膜面积[(1.44±0.34)m2比(0.46±0.21) m2]、最大内膜厚度[(172±5.0)μmm比(105±4.9)μmm]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双抗支架+EPCs移植可显著降低支架内晚期再狭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血管损伤小鼠血管壁内膜、中膜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80只,随机分为手术组(n=20)、治疗组(n=20)、假手术组(n=20)和对照组(n=20)。手术组:行聚乙烯套管包裹股动脉手术,术后开始蒸馏水灌胃治疗(1mL/次,qd);治疗组:行聚乙烯套管包裹股动脉手术,术后开始缬沙坦灌胃治疗(10mg/kg,qd);假手术组:游离出股动脉不套管,术后不灌胃;对照组:不手术,不灌胃。于手术后第14天处死小鼠,取各组损伤套管处股动脉(对照组取相应部位股动脉);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NIH分析软件测量新生血管内膜和中膜的面积。结果各组中膜均无增厚表现,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无新生内膜增厚,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治疗组内膜均增厚、面积增大,其中手术组内膜面积增厚程度最大,但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相比,内膜面积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应用缬沙坦能一定程度上抑制损伤后血管内膜增厚、抑制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静脉输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兔骨髓来源的内皮细胞对球囊损伤后的颈动脉再狭窄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兔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 pcDNA3.1-VEGT165重组质粒转染细胞,检测VEGF的表达,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后备用。建立兔预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并在损伤后即刻经耳源静脉进行细胞移植,分为基因转染组、未转染组和缓冲液PBS对照组;24 h后重复输注相应的细胞或PBS。HE染色检测颈动脉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BrdU标记的细胞。结果体外培养的细胞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细胞经质粒转染后能够持续表达VEGF;基因转染组和未转染组比较,平均内膜厚度[(46.8±15.9)μm和(84.9±9.5)μm, P<0.01)]、中膜厚度[(144.1±30.2)μm和(162.2±21.5)μm,P<0.05)]、管腔狭窄率[(7.2±2.6)%和(30.1±10.6)%,P<0.01]均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平均内膜厚度(183.7±22.9)μm、中膜厚度(206.4±29.7)μm、管腔狭窄率(59.4±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静脉输注VEGF基因转染骨髓来源的内皮细胞能有效抑制球囊损伤后颈动脉再狭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涂层支架(triptolide)置入猪冠状动脉后,血管内膜增殖过程中NF-κB、ki67表达的变化,探讨该药物支架对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将8只猪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将雷公藤内酯醇涂层支架和裸支架组对照,置入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近端。术后12周处死动物,采用光镜观察内膜增生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内皮修复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平滑肌细胞NF-κB、ki67表达。结果术后12周,triptolide组血管内膜增生[(内膜厚度(0.12±0.05)mm]、内膜面积[(1.17±0.25)mm2]明显小于对照组[内膜厚度[(0.35±0.11)mm,P<0.01],内膜面积[(1.81±0.36)mm2,P<0.05];电镜显示血管内膜表面的内皮细胞较对照组分布更紧密,排列更整齐,覆盖更完整;药物组NF-κB、ki67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涂层支架可抑制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效控制局部炎性活动,抑制内膜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兔腹主动脉血管成形术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兔腹主动脉再狭窄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移植组各20只。所有动物均穿刺股动脉,对照组不进行球囊扩张损伤腹主动脉,损伤组和移植组送入球囊扩张损伤腹主动脉,损伤组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移植组用经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荧光标记的BMSCs以1×107/kg的细胞数经血管注射到损伤血管的局部。术后4 w取腹主动脉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血管内膜上的表达情况,测定PCNA阳性细胞核数量,计算PCNA增殖指数。HE染色行血管形态计量分析包括内膜中膜厚度、内膜中膜面积,衡量血管狭窄情况。结果损伤组新生血管内膜层α-SM-actin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新生血管内膜α-SM-actin表达,与损伤组比较明显增强(P<0.05)。对照组血管内膜无PCNA阳性表达,损伤组PCNA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移植组PCNA阳性细胞数较损伤组明显减少(P<0.05)。损伤组腹主动脉明显狭窄,内膜厚度、内膜面积、中膜厚度、中膜面积、血管狭窄程度等指标明显高于移植组和对照组(P<0.05),移植组腹主动脉有所狭窄,但血管形态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动脉管腔狭窄。BMSCs血管局部移植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减轻动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缬沙坦涂层支架对支架术后再狭窄中胶原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缬沙坦涂层支架对支架置入后新生内膜中胶原沉积的影响及其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行性。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裸支架组,载体涂层支架组,缬沙坦涂层支架组3组。采用多层涂布技术制备缬沙坦涂层支架和载体涂层支架。分别将裸支架、载体涂层支架及缬沙坦涂层支架置入兔腹主动脉。术前、术后及支架置入3个月后分别行定量腹主动脉造影(QCA)测量血管直径。3个月后处死实验兔,分别测定3组支架血管段的管腔面积,内外弹力膜围绕面积,新生内膜面积及最大内膜厚度并做比较。将支架血管段进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情况,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进一步观察胶原的类型。结果裸支架组(n=8),载体涂层支架组(n=8),缬沙坦涂层支架组(n=10),QCA测量的术前、术后及3个月后腹主动脉直径相似。缬沙坦组管腔面积最大,新生内膜面积最小,裸支架组、载体涂层支架组、缬沙坦涂层支架组平均管腔面积分别为(4345548±125822)μm2,(4302061±167952)μm2,(5016269±207934)μm2,平均新生内膜面积分别为(1119635±163503)μm2,(1135636±136555)μm2,(441577±74099)μm2,平均最大内膜厚度分别为(240±30)μm,(192±21)μm,(116±12)μm。MASSON染色可见新生内膜中主要是胶原沉积,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发现胶原沉积主要为Ⅲ型胶原,间或有Ⅰ型胶原。结论缬沙坦涂层支架主要是通过抑制胶原沉积抑制支架置入后血管内膜增生发挥其防治支架内再狭窄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