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囊性增生病也称慢性囊性乳腺病(mastopa-thy),是女性乳腺最常见的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病变[1]。常见于中年女性,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主要表现为乳腺导管上皮不同程度增生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或乳腺导管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ammotome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女性47个乳腺良性肿物行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剖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47个肿物皆被准确切除,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16个为乳腺囊性增生病,乳头状瘤2个,5个为乳腺囊性增生症伴纤维腺瘤形成,乳腺纤维腺瘤10个,乳腺囊性增生病伴瘤样增生结节3个,乳腺腺病4个.结论:麦默通对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操作方便,切口微小,美客效果良好,可用于乳腺良性肿块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治进展杨得启,张嘉庆,乔新民乳腺囊性增生病于一1845年由英国人COoper首先对本病进行描述。本病的命名在国内外文献中很混乱,自被称为囊性剥脱性上应增生、乳腺囊腺病、纤维囊性病、乳腺结构不良、乳腺小叶增生、乳腺腺病等。1972年全...  相似文献   

4.
临床常见的乳腺非肿瘤病变有乳腺囊性增生病、导管扩张症(或浆细胞性乳腺炎)、积乳囊肿、脂肪坏死等.良性肿瘤中,以纤维腺瘤和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见.需与乳腺恶性肿瘤鉴别的常见病有:乳腺导管扩张症.脂肪坏死,硬化性腺病及巨纤维腺瘤.乳头状瘤病与乳头状瘤是两类性质截然不同的病变.病理组织学诊断为乳头状瘤病及非典型增生(主指Ⅱ~Ⅲ级)的属癌前病变.目前尚无证据说明裳性增生病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与雌激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雌激素对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的影响各家报道不一。本文综述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妇女体内雌激素及其受体水平、乳腺密度和进行雌激素补充治疗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认为只要定期监测,有补充激素指征的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妇女使用雌激素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乳房肿块是妇女乳腺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者以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大导管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等多见。恶性者以乳癌最为常见,也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乳腺囊性增生病 (cystichyperplasia)是乳腺增生性病变中的一种或增生过程中的一个临床阶段。因其组织病理学表现较为复杂 ,故在百多年来对该病研究认识的过程中 ,命名也较为混乱 ,诸如纤维囊性病、乳腺结构不良、周期性显著性乳腺病、乳腺腺病、乳腺上皮增殖症等不下 10余种。但从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改变、尤其与乳腺癌有一定相关性的角度考虑 ,称其为乳腺囊性增生病为宜 ,既点明了乳导管扩张成囊和乳导管上皮增生两种具有主要临床体征的病理学改变 ,又有增生过度与发生癌有相关性的含义。1 病因一般认为与内分泌功…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症的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乳腺增生是女性乳腺肿块最常见的原因,有人统计发现,在乳腺活检的病例中,60%~75%是乳腺增生,而在尸检的妇女中,有乳腺增生的更高达58%~89%。虽然乳腺增生的形态学改变并不复杂,不外乎乳腺组织纤维化、囊肿形成和上皮增生三种基本改变,但不同个体的临床表现和形态学改变却不一致,故而名称也是五花八门,如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良性上皮增生病、乳腺小叶增生症、乳痛症、乳腺腺病、乳腺结构不良症等等。尽管仍不清楚乳腺增生的真正发病机制,但大多数学者同意,乳腺增生的发生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密切相关。在周而复始的生理性月经周…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症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乳腺增生症是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的增生性疾病。其特点是由于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就其本质既非炎症,亦非肿瘤。而是一种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由于这类病变有多种多样组织形态学特征,所以在文献上名称繁多,有“慢性囊性乳腺炎”,“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症”。“腺病”、“乳腺结构不良”、“乳痛症”、“乳腺增生症”、“乳腺小叶增生症”等。也有不同地区用不同的人名来命名,如称为Rechus,病(法国)、Schimmelbusch病(德国)、Cooper病(英国)。Bloodgood病(美国)。国外多称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性疾病作手术切除,按传统是作放射状切口,目的是避免损伤乳腺管,但术后瘢痕明显。近年来作者把传统放射切口改为乳晕边缘弧形切口,手术4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42例,男性一例,其余均为女性,男性16岁一例为青春期男性乳腺增生病,女性病例19~56岁,原发病为乳管内乳头状瘤4例,乳腺囊性增生23例,纤维瘤8例,小叶非典型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小剂量碘化钾治疗乳腺结构不良症(MD)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小剂量碘化钾治疗1023例MD的临床资料.早期乳痛症553例,中期乳腺腺病300例,晚期乳腺囊性增生病170例,均采用碘化钾片(或粉剂),每次250~500mg,每天3次,每次服用时加水60~100ml,用药持续时间为1~3个月有773例、占76%.结果 治疗2~3个月乳痛减轻或消失;但如乳痛并肿块、囊性肿块疼痛减轻或消失,肿块仅部分消失.结论 小剂量的碘剂对乳痛症疗效佳,乳腺腺病疗效亦好,对肿块为主的囊性增生病疗效稍差,但疼痛缓解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溢液乳腺疾病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并分析其病理基础,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溢液乳腺疾病105例,包括乳腺癌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8例、乳腺导管扩张症43例及1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回顾性分析其乳腺导管造影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本组乳腺导管造影正确诊断乳腺癌1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5例,乳腺导管扩张症41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2例。乳腺癌主要造影表现:导管内充盈缺损,管壁浸润;"潭湖征";导管结构紊乱;管壁不规则伴微钙化灶;乳头状瘤病伴导管壁毛糙破坏,提示恶变。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造影表现为大导管内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导管边缘光整;多发者表现为小分支导管内多发边缘光滑之充盈缺损。乳腺导管扩张症造影表现:大、中、小导管同时不同程度地扩张,或伴有管壁毛糙,分支导管萎缩变形等炎症表现。乳腺囊性增生病中囊肿表现为小导管高度扩张形成囊袋状改变,盲管腺病表现为小导管或末梢导管呈多发小囊袋状改变。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疾病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高度价值,对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病等疾病亦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乳腺肿块是女性常见病,对其良恶的鉴别至关重要。我院1975~1985年病理检查女性乳腺肿块559例。本文对活检结果进行分析,并就乳腺肿块活检在乳癌早期诊断意义及手术方法略行探讨。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84岁。病理检查结果:乳腺纤维瘤204例(36.4%)。乳腺癌134例(24%)。乳腺增生症91例(16%),其中囊性增生59例,小叶增生22例,纤维增生10例。乳腺腺病50例(9%)。乳腺慢性炎症37例(7%)。乳房结核10例(1.8%)。乳腺导管扩张症8例(1.4%)。乳腺脂肪瘤7例(1.3%)。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某机关女公务员乳腺疾病体检分析,为开展妇女乳腺保健措施提供相应对策。方法对郑州市某机关1297名21~65岁女性公务员进行乳腺检查。结果乳腺疾病发病率为42.9%,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病发病率最高,占35.6%。并发现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癌等疾病。21~39岁年龄组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占受检总人数的30.0%,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机关女性公务员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乳腺疾病的普查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女性公务员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1 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治疗  乳腺良性疾病较为常见 ,患良性病者乳腺癌的发病率较常人高 1 7~ 4 5倍 ,但哪些乳腺良性疾病有恶变倾向 ,被视为癌前病变 ,尚无统一认识。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属于乳腺癌癌前病变者主要有乳腺非典型增生 ,大导管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 ,囊性增生病以及腺纤维瘤等。1 1 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非典型增生包括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及小叶非典型增生。此病病人与同期同年龄非此病病人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4~ 5倍 ,尤其是 40~ 5 0岁伴有乳腺癌家族史病人 ,在切除增生行病检后 10~ 15年约 2 0 %发生乳腺癌[1] …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乳增宁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乳增宁共治疗了668例临床症状明显的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结果668例中显效568例(85.0%),有效61例(9.1%),总有效率94.2%,无效39例(5.8%)。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未发现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子宫内膜癌。结论:乳增宁对乳腺囊性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弥漫性乳腺囊性增生病全乳腺切除同时置入硅胶乳房假体保持乳房外形的可能性。方法:经乳晕缘半环状切口,完整切除乳腺,胸大肌肌下分离形成合适大小腔隙,置入硅胶乳房假体,分层缝合胸大肌、皮下脂肪、真皮及乳晕皮肤。结果:8例患者手术创口一期愈合。本人及配偶对手术后外形均满意。皮下脂肪较丰满者,外观和触诊效果与一般隆乳者区别不明显。结论:中年女性双乳多发性结节及囊性肿块,特别是有乳癌家属史的高危人群,在乳腺全切除后置入硅胶乳房假体,在解除乳房的疼痛、阻断乳癌形成的可能进程的同时,保持乳房外形,减轻患者对乳腺切除后乳房外形破坏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β-catenin的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β-catenin在不同病理阶段的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乳腺囊性增生病2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5例,囊性增生病伴异型26例,导管内癌(或伴早期浸润)29例,浸润性导管癌58例.结果 β-catenin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囊性增生病、囊性增生病伴异型、导管内癌(或伴早期浸润)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3.7%、23.1%、72.4%和79.3%.各组间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catenin的单纯膜表达与肿瘤直径的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显著相关,直径小的表达率更高(P<0.01).膜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P>0.05)、患者年龄均无明显相关(P>0.05).β-catenin的膜浆共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等无明显相关(P>0.05).β-catenin膜浆表达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膜表达组(P<0.05).结论 β-catenin在囊性增生病伴异型、导管内癌(或伴早期浸润)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囊性增生病和导管内乳头状瘤,它的作用可能始于癌变的早期并持续存在.β-catenin的膜浆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提示β-catenin膜浆表达的乳腺癌易发生转移,两者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因素.β-catenin的膜表达与肿瘤直径的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呈负相关,可能提示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乳腺的良性肿瘤包括乳腺纤维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大导管乳头状瘤、脂肪瘤等,是青、中年女性的常见病之一.而乳房不仅是女性第2性征的标志,更是展现女性曲线体形美的器官,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许多女性对自己的乳房外观美感更加重视.肿瘤切除术后的切口瘢痕明显程度,虽然不在外露部位,但是也影响美观.我们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乳晕部扇形切口的方法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C-erbB-2基因变化在乳腺不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检测正常乳腺癌、乳腺囊性增生病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细胞C-erb B-2基因产物表达。结果: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和乳腺囊性增生病上皮细胞增生Ⅰ级者均无C-erb B-2癌基因蛋白表达;不典型增生Ⅱ、Ⅲ级级和乳腺癌组织中C-erb B-2癌基因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为20.0%、40.0%和54.2%。提示该基因的异常改变可发生于正常细胞经不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