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锡纯论治吐衄经验初探吴红彦,李沛清基础部(730000)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吐衄证治辑有丰富经验,立法遣药每有独特之处,现就此作一探讨,供临证参考。1论治求本,自成一体1.1遵崇经旨,从胃论治《素问·厥论》言:“阳明厥逆,喘咳...  相似文献   

2.
《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篇第十六条载:“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原文叙证简略,更况后世注家对“心气不足”的解释又众说纷纭,甚有谬误,直接影响着对吐血、衄血病机的认识、证候的掌握和方药的应用。所以,对此方证的探讨,实属必要。笔者试从以下三方面辨析之。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是最早系统论述出血证的医著,理、法、方、药赅备地辨证出血证.笔者现从病理病位、治法、禁忌等方面试析如下. 1 病理及病位 1.1 衄血衄血主要指鼻出血.<血痹虚痨病脉证并治第六>云:"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提出阴虚不能藏阳,虚阳上浮致衄.又云:"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此为阴虚而阳热上浮致衄血.<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云:"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指出肝肾阴虚阳亢火动,热伤阳络则衄血.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春夏阳气外浮,若太过扰动血脉则致衄血;秋冬阳气内藏,若不能内藏甚或浮越不敛,迫血妄行致衄.还云:"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指出内伤出血,若脉见沉弦,为水不涵木,郁积化火,木火刑金,火升气逆,血上溢而见衄血.另外,提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此乃心火亢盛,迫血妄行.  相似文献   

4.
<正>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一文,出自《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篇。对于文中“心气不足”的理解,历来争执不休。唐·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提出:“心气不足”,当是“心气不定”,“足”乃“定”之字  相似文献   

5.
张锡纯论治血证举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马小青,汪辉东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先生,以富有创新精神而著称,对辨证论治、遣药立方,注重实践、讲求实效。其论治血证的若干饶有特色的经验,颇能指导临床,开拓思路,故据《医学衷中参西录》探讨之。1对吐衄病机的认识:责重阳...  相似文献   

6.
“泻心场”是张仲景《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篇)中的一张著名方剂,用以治疗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方中以大黄sog为君,清泻阳明实火,去瘀生新,凉血止血,辅以黄连、黄答各30g,分清上焦、中焦邪热,三味相合,则泻火通腑,操湿解毒,凉血止血,为治疗各种出血证的良方,该方药味虽简,但配伍精当,寓义无穷;余应用本方临证加味,治疗吐血、咳血、鼻娥等血证多获满意效果,兹举验案说明,供同道参考。l吐血:(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张某,女,56岁,干部,因肝硬化失代偿期收住院,X线检查:“食道、胃底静脉中度曲张…  相似文献   

7.
泻心汤为仲景方,出自《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笔者据其能镇心气,理血脉之功,运用于临床血症,疗效满意。1病案举例例1,刘某,男,10岁,学生,1995年8月12日初诊。鼻衄...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曰:“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本方药仅三味,但配伍精当。方中重用大黄为君药,取其釜底抽薪,泻火清热,苦降行瘀;佐以黄连、黄芩苦寒直折,以增泻火清热之力。俾使火降热清则血自宁,虽不止血而血自止...  相似文献   

9.
每逢月经来潮前一二天,或正值经期,或在经后,即发生口鼻出血现象的,称为“经行吐衄”。血从口出的为吐血,从鼻腔或齿龈、耳道、眼等部位而出的为衄血,但在临床以鼻衄最为常见,有的出现吐血,也与鼻部出血回流口咽部有关。本病多见于青春期妇女,由于  相似文献   

10.
吐衄一症成因繁多 ,张锡纯认为无论何因 ,终成胃气上逆而吐衄 ,故主张以降胃气以达止血之效 ,降胃又以重坠之品为主。此论大异于吐衄一般论治之法 ,颇有见解。今就其论浅述如下 ,以便对临床诊治用药有所启发。1 病机以胃气上逆立论张锡纯宗《内经》“阳明厥逆 ,喘咳身热 ,善惊  相似文献   

11.
麻黄汤与衄血关系的探讨福建中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福州350003)林宁麻黄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主治太阳伤寒证,本方应用多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身疼痛,脉浮紧为主症,衄血则被列于其禁忌证中。然而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谈到衄家不可发汗,用麻黄汤后见衄...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唐宗海及张锡纯论治吐血的异同.二者对吐血的病因多责之于气逆与火热,治疗以降胃止血为首要,并均注重消瘀.但唐宗海主张止血后再消瘀,张锡纯则以消瘀寓于止血中;急性出血,唐宗海予以独参汤,张锡纯则以独参汤配代赭石;对于血证复发,唐宗海立宁血及补血法,而张锡纯善用代赭石.认为张锡纯的论述对唐宗海治吐血四法可形成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倒经是指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有规律的吐血或衄血者,并伴随月经周期作止,亦称"经行吐衄","逆经"。临床上以鼻衄为最常见,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常合并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倒经是妇科常见病,且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笔者跟师过程中曾多次遇到上述病例,现结合临床体会,对其辨证施治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14.
经行吐衄指经期或经期前后规律地发生周期性吐衄血,或眼耳出血。自1993年笔者采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55例病人均来自门诊,全部为女性,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34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0年。其中呕血者为11例,衄血者为29例,吐、衄血者13例,眼出血者1  相似文献   

15.
经行吐衄属妇科月经前后诸证病症之一,非临床常见病症。其证型、治法、方药不一,通过检索45年来关于经行吐衄的文献,统计数据,为中医药治疗经行吐衄提供客观规范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出血证治     
人体不同部位的出血,如咳血、吐血、衄血(鼻衄、齿衄、舌衄)、尿血、便血、皮下出血、妇科崩漏以及外伤出血等是某些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并发症状。许多种疾病,都可能发生某些部位的出血。血是人体阴精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倒经为妇人行经前1-2 d或经期内或经后出现规律性、周期性衄血、吐血、眼耳出血,为妇科常见病。大多数学者都从肝论治倒经,中医妇科专家朱南山认为:"治经先治肝,肝疏经自调。"笔者根据倒经的出血部位及近年来的临床经验认为,此证需从五脏论治,疗效令人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漫谈黄土汤     
黄土汤方源自《金匮要略》,原文说:“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远血,是因出血处距肛门较远,故表现为先大便,后出血;若出血处距肛门较近,表现为先下血后大便的,则称为近血。又,原方名后有“亦主吐血、衄血”的提示。唐容川《血证论》认为,此方乃“下血崩中之总方”。说明本方不仅适用于便血,吐、衄、崩中等亦可应用。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名老中医陈朗清(1899—1991年)医道精深,学验俱丰,对疑难杂证每从奇经论治,多获良效,兹介绍如下。1吐衄咳血,降逆安冲例1张某,男,48岁,1980年8月12日诊。咳嗽咯血反复发作3年,曾作支气管造影检查,诊断为支气管扩张。近因恼怒,致咯...  相似文献   

20.
常见的冲胃气逆疾病有脑充血、呕吐、吐衄、喘证、膈证、倒经等,张锡纯认为引起此类疾病的病理基础是肾虚、肝火、胃气虚弱等。对于此类疾病,张锡纯喜用降逆药物配合对症的补益之药治疗。降逆药物,张锡纯常取代赭石、半夏,认为两药皆是镇降冲胃气逆的良药,补益药物,能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从根本上治疗引起冲胃气逆的病理基础,另外张锡纯还用升提大气的方法治疗冲胃气逆引起的倒经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