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45例骨折患者,固定术后给予骨宝丸或者骨宝口服液,同时给予外敷药物驳骨纱.结果:45例全部达到临床愈合,X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其中一个疗程愈合19例,两个疗程愈合21例,三个疗程愈合5例.结论:中医辨证施治,中药内服外敷补肾续骨的方法对治疗骨折迟缓...  相似文献   

2.
双龙接骨丸对SD大鼠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双龙接骨丸对SD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生长量及骨痂中微量元素(Zn、Cu)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造成桡骨中下段实验性骨折,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伤科接骨片组、双龙接骨丸组,每天分别以生理盐水、伤科接骨片悬液、双龙接骨丸生药液灌胃。术后第7、14、21天每组以断颈法处死4只大鼠,取其双侧桡骨,摄X片后以电光天平称量桡骨重量差异,再以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检测骨痂中锌、铜含量。结果双龙接骨丸组大鼠骨痂量及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或P<0.01),X摄片也显示双龙接骨丸组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程度好于其余两组。结论双龙接骨丸可明显促进SD大鼠在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的形成,并有提高骨痂中微量元素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邵荣华 《海峡药学》2013,25(1):145-146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内固定治疗后常规抗感染、抗凝、镇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仙灵骨葆胶囊,1次3粒,1日2次,4~6周为1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肿胀和X线片骨痂密度。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肿胀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痂密度评分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可以明显促进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术后的骨折愈合,能尽快消除肿胀,尽快恢复骨痂密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观察续筋接骨膏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92例骨折患者,在求得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院内制剂续筋接骨膏外敷,对照组不用药,观察两组局部疼痛、肿胀及X线骨痂生长情况,并对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疼痛及肿胀减轻程度、X线骨痂生长情况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表明续筋接骨膏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并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及肿胀,改善关节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采用驳骨酒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后对骨愈合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0例患有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0例。在术后恢复期分别采用麝香接骨胶囊和驳骨酒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在手术后的肿胀情况明显轻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手术后骨愈合评分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骨痂出现时间明显早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恢复期,采用外敷驳骨酒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可以对骨愈合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愈骨合剂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控制内在质量。将297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口服愈骨合剂100mL/d(bid)和元素钙600mg/d,对照组口服元素钙600mg/d;两组每周拍X光片1次,观察首次骨痂出现时间。结果:制剂中丹参、续断薄层鉴别色谱斑点明显;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骨痂出现时间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愈骨合剂组方合理、质控方法可行;能促进骨折愈合,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上肢尺桡骨折患者血清中的维生素D的有效成分25(OH)D3的含量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检测50例成人上肢尺桡骨折患者骨折当天、术后第5与14天的维生素D和骨碱性磷酸酶含量,根据检验结果选择12例患者(高于平均值20%)为观察组,23例患者(低于平均值20%)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3个月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患者骨折当天、术后第5与14天的维生素D与骨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成正比逐渐下降,术后1个月摄X线片观察骨痂量形成不明显,骨折线清晰。术后3个月观察骨痂量形成较多于术后1个月,骨折线消失或模糊。但观察组的骨痂量比对照组的骨痂量要多,且骨折线消失或模糊的程度比对照组要明显。结论维生素D含量高低与骨折愈合速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维生素D含量与血中骨碱性磷酸酶浓度成正比,维生素D水平可提示骨折患者的骨形成能力和速度,为骨折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辅助性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口服本院中成药制剂琥珀丸对桡骨远端骨折愈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每日给予口服琥珀丸,对照组(30例)每日给予口服炎见宁片,6周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治疗组骨痂生长程度好于对照组.结论 琥珀丸通过促进骨痂生长的作用,促进新骨生成,从而对骨折愈合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骨科术后氟比洛芬酯和NO-氟比洛芬酯对小鼠骨折损伤模型的干预结果,探讨一氧化氮供体型非甾体抗炎药(NSAID)对骨愈合的治疗作用。方法 4月龄,体重相近,雄性BALB/c小鼠45只分成3组进行腓骨骨折造模。造模后,A、B两组分别注射氟比洛芬酯和NO-氟比洛芬酯50mg/kg,C组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术后2周、4周X线观察,术后4周测量骨折处骨密度、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X线示,2周时各组小鼠骨折处两端可见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其中B组骨痂范围较其余两组较大。4周时骨痂完全包裹骨折区域,A组和B组小鼠骨折线完全消失,C组有4只小鼠骨折线仍可见;术后应用一氧化氮型非甾体药物组的小鼠骨密度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鼠术后4周处死,患肢下肢整体观察中得到,B组小鼠的骨骼肌比A组和C组略有肥大。结论应用一氧化氮供体型NSAID在减少小鼠不良反应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阿仑膦酸钠用于骨折术后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程度和疗效。方法:抽取56只成年雌性日本大耳兔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只,将所有白兔运用手法致单侧尺桡骨中段骨折,固定使用夹板,实验组白兔用0.05%阿仑磷酸钠溶液灌胃,对照组白兔则用等量蒸馏水灌胃。在治疗的第2周开始对白兔进行X线、骨密度和病理切片检测,连续检查6周,观察比对各项数据。结果:在第2、3周两组兔子X线、骨密度、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差别,在第4、6周两组兔子X线、骨密度、病理学检查均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骨折愈合中,阿仑膦酸钠对骨痂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会生产大量编织样新生骨,原骨折线会存在较长时间,减少板层骨,延迟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促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骨质疏松大鼠骨折端的局部应用,经过对骨折愈合部位的动态观察,得出科学结论,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使用依据。方法选择96只成年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N)、骨质疏松对照组(O)和4个实验组(A,B,C,D),除正常对照组造成骨质疏松模型,将其余大鼠造成左胫骨骨折模型,并于术后第1天起,连续2d于骨折处注射不同的注射液。正常对照组(N)、骨质疏松对照组(O)注射三蒸水;4个实验组注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A组1ng/kg,B组10ng/kg,C组100ng/kg,D组1000ng/kg)。于手术后12、21、30、40d从每组抽取样本作动态X线片检查,左胫骨骨折处三点应力实验及组织学观察。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正常对照组(N)、骨质疏松对照组(O)的愈合过程符合正常骨折与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变化规律。4个实验组愈合时程缩短。②影像学:术后12d,C组、D组有少量骨痂形成。术后21d,各组均有骨痂形成,C组、D组骨折线变模糊。术后30d,C组、D组多量骨痂形成,局部有增粗。术后40d,C组、D组骨折处大量骨痂形成,局部增粗,骨密度增高,其余各组骨折线均已变模糊。③生物力学:各组内,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抗压强度逐步增强并出现峰值,D组出现早而明确。④组织学:骨折后一定时间内,各组的软骨细胞数目逐渐增多。D组数目增长最快,C组数目增长其次,O组数目增长最慢。C组、D组较其余组愈合过程提前,其中D组愈合质量较C组佳,与影像学变化相符合。结论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体内局部注射可以促进骨质疏松骨折的骨折愈合。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促进愈合的程度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注射剂量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接骨七厘片对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胫腓骨延迟愈合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临床组口服接骨七厘片,对照组则口服丹参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分别于第2个和第3个疗程结束后摄X线片。结果在骨痂生成方面:临床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临床研究表明接骨七厘片对促进胫腓骨下段延迟愈合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生精育子汤治疗男性不育症患者中少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男性不育症少弱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生精育子汤煎汤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成药五子衍宗丸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精子密度和质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高于对照组的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前向运动精子(35.6±15.8)%和精子密度(46.6±8.7)×10^6/ml均高于对照组的(26.8±13.5)%、(29.6±5.8)×10^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精育子汤与五子衍宗丸均能提高精子的密度和质量,生精育子汤疗效明显优于五子衍宗丸。生精育子汤效果确切,简便廉验,经济适用,可大力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郑康  何盟国  王智翔  谭栋 《安徽医药》2017,21(10):1909-1912
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和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晚期肝癌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用常规肝动脉化疗栓塞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鳖甲煎丸和艾迪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WBC)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鳖甲煎丸和艾迪注射液与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应用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早期骨愈合过程中PDGF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小华  张柳  王晓希 《河北医药》2010,32(5):535-537
目的探讨大鼠股骨干骨折合并脑外伤时骨痂组织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表达水平的变化和脑外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12周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为骨折合并脑外伤1周组,A1组为单纯骨折1周组,B组为骨折合并脑外伤2周组,B1组为单纯骨折2周组。A、B组制作脑外伤和股骨干骨折模型,A1、B1组制作单纯股骨干骨折模型。4组摄X线片后截取骨痂,HE染色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及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测定PDGF表达,原位杂交检测PDGFmRNA表达。结果X线片示同一时间点骨折合并脑外伤组较单纯骨折组骨折端骨痂形成早、骨痂大、骨折愈合加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早期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胞浆在不同时间点分别出现广泛的强阳性反应。A、B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高于同一时间点A1、B1组(P〈0.05)。原位杂交分析显示: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早期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胞浆在不同时间点分别出现广泛的PDGFmRNA表达,骨痂PDGFmRNA阳性细胞百分数,A、B组骨痂PDGFmRNA阳性细胞百分数均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A1、B1组(P〈0.05)。结论脑外伤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可能与脑外伤后PDGF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Delayed fracture union i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challenge in orthopedic practice. There are few non-surgical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this pathology.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we have developed a bone-targeting liposome (BTL) formulation of salvianic acid A (SAA), a potent bone anabolic agent, for improved treatment of delayed fracture union. Using pyrophosphorylated cholesterol as the targeting ligand, the liposome formulation (SAA-BTL) has demonstrated strong affinity to hydroxyapatite in vitro, and to bones in vivo. Locally administered SAA-BTL was foun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fracture callus formation and micro-architecture with accelerated mineralization rate in callus when compared to the dose equivalent SAA, non-targeting SAA liposome (SAA-NTL) or no treatment on a prednisone-induced delayed fracture union mouse model. Biomechanical analyses further validated the potent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SAA-BTL. These results support SAA-BTL formulation, a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candidate,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into an effective and safe clinical treatment for delayed bone fracture un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治疗,治疗组40例,每日服用双环醇片75mg;对照组40例,每日服用护肝片12片,均连续用药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结果疗程结束两组血清氨基转移酶均下降,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P<0.01)。结论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生物学效应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解郁育胞丸对肝郁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7例就诊的肝郁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于月经第5 d起口服解郁育胞丸30粒/次,3次/d,连续服用21 d;同时于经第5 d起口服克罗米芬,50 mg/次,1次/d,连用5 d。对照组单用克罗米芬,用法同治疗组。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肝郁症候评分,子宫内膜血流、内膜厚度、内膜形态类型,妊娠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1)肝郁症候评分:治疗组治疗后积分(2.1±0.6)较对照组(5.1±0.6)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总积分下降指数有明显差异(P<0.01)。(2)子宫内膜血流: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子宫内膜螺旋动脉PI(1.99±0.29)较对照组(1.47±0.32)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RI无明显差异。(3)内膜厚度及形态类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内膜类型以A型为主,对照组内膜类型以B型为主,Salle评分显示治疗组(16.54±2.09)明显优于对照组(11.36±2.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妊娠率:治疗组患者周期妊娠率8.39%,临床妊娠率24.07%,妊娠数13例,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5)安全性:治疗过程中除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症状外,其余患者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解郁育胞丸无明显毒副作用,能够减轻患者肝郁症状,对子宫内膜厚度、内膜A型率及Salle评分具有明显改善,提高PI指数,提高周期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解郁育胞丸通过改善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受精卵着床,从而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润降利膈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胃阴不足型)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石家庄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GP(胃阴不足型)患者117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研究组患者给予润降利膈丸联合莫沙必利,总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胃动素(MOT)、胃泌素(GAS)]、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水平及胃排空情况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OT、GAS、SOD水平及胃排空率明显高于治疗前,ROS、M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MOT、GAS、SOD水平及胃排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OS、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6%(58/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研究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4.81%)。结论:润降利膈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DGP(胃阴不足型)的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可有效促进胃动力并减轻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制八味润肠丸,用于治疗便秘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粉碎、蜜炼、制丸等制剂工艺制成丸剂。将八味润肠丸投入临床使用,与酚酞片对比观察。选择120例服用抗精神失常药物引起便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使用八味润肠丸,对照组患者服用酚酞片。对比服用前后患者便秘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6.7%,治疗组为91.7%;不良反应较少。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味润肠丸质量可控,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