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腰痛是骨科和康复科的常见病。由于其发生率和复发率很高,影响患者工作能力和生存质量,因此,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强竞争,人们投入对腰痛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费用逐年增加。近些年来,人们依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对腰痛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重新的分析和评价,以寻求既有良好治疗效果又能节省费用的治疗方法。文章介绍了腰痛的运动疗法,并认为运动疗法是指导患者预防和治疗某些腰痛的简易、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它系指糖尿病患者长期规律的运动锻炼而言。近年来随着运动疗法的逐步开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疗法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正确掌握运动疗法的种类、强度、频率及时间和运动前后的护理已成为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迫切需要,不适宜的运动疗法及不注意运动前后的护理,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许多害处。作者总结了1991~1997年我院糖尿病患者开展运动疗法的效果及其护理体会。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66例,均为我院收治患者。其中男27例,女3…  相似文献   

3.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悬吊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2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接受6周的悬吊运动治疗。在患者初次就诊、治疗6周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分别用目测类比评分(VAS)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MDQ)评价其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程度。 结果和初诊时相比,治疗6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患者功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P<0.05)。 结论悬吊运动疗法是一种有效减轻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程度并改善其功能障碍的疗法。  相似文献   

4.
"运动想像"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针对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多种,一般认为康复训练需达到一定的训练量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但由于医疗费用问题、治疗人员不足等原因,患者往往难以得到足够的治疗,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为此,寻找一种费用低、实践机会多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运动想像”疗法是近几年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慢性下腰痛的治疗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慢性下腰痛治疗方法较多,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很重要。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Ovid数据库1990-01/2004—11期间的相关章,检索词“chronic low back pain,rehabilitation/therapy”,并限定章语言为English。资料选择:选取随机对照试验,不限制盲法条件。选取平行对照试验,对照组为安慰对照、假性处理对照或以不同疗法进行对照,治疗组以药物、物理因子、按摩、针刺、运动等方法进行治疗。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6篇关于慢性下腰痛治疗的研究原,20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另有1个手术疗效观察性试验被特别纳入,排除的5篇试验中,2篇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3篇为Meta分析研究。资料综合:21个试验包括3358例患,其中4个试验为药物疗法,1个试验为物理疗法,2个试验为按摩疗法,3个试验为针刺疗法,3个试验为运动疗法.4个试验为综合疗法,4个试验为外科疗法。结论:按摩疗法、激光疗法和运动疗法对慢性下腰痛具有明显的疗效,基本上是安全的,对于非特异慢性下腰痛来说,多学科综合疗法最为有效。关节神经切断术和椎间盘内电热疗法分别对慢性关节源和椎间盘源的腰痛具有确切的疗效,无明显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动训练性下腰痛患者肌肉及腰椎组织的生物力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运动训练所致下腰痛患者为对象,观察运动疗法治疗下腰痛患者肌肉及腰椎组织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试验于2006-06/2007-01在广州体育学院康复中心完成。①试验对象:经运动训练引起下腰痛的患者18例,均对本试验知情同意。纳入标准:经骨科专科体检诊断为慢性下腰痛,除外骨关节性及椎管性下腰痛病变,症状持续在3个月以上,近5年内无腰部手术或心血管、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拍摄腰椎正侧位X光片,未见脊柱、腰椎异常,但可见腰椎前凸过度(54.89±6.12)°,超过正常。经视觉类比法确定疼痛程度在5以下。②试验方法:18例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例,运动组按体疗方案实施运动疗法;对照组以服用止痛药为主。③试验评估:采用问卷法和试验法,所有受试者分别于试验前后填写中文版的《Roland-Monrris下腰痛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同时在试验前、后测试腹背肌耐力、腰部活动度、腰椎前凸曲度及运动疗法后的疼痛改善等指标。结果:纳入18名下腰痛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试验前,RMDQ和ODI得分、腹背肌耐力、腰部活动度、腰椎前凸曲度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试验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②试验前后,运动组RMDQ和ODI得分、腹背肌耐力、腰部活动度、腰椎前凸曲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试验后,运动组9人中有8人疼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且病情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对照组只有3人疼痛得到缓解,没有病情改善情况。结论:①重点加强腹背肌力量训练的运动疗法对下腰痛有明显疗效。②采用RMDQ和ODI相结合的方法,对下腰痛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准确性较高,同时便于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养因子治疗飞行员下腰痛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自然疗养因子、人工理化因子,从健康教育入手,使飞行员了解和掌握下腰痛发生的病因病机和防治措施,以自然疗养因子疗法、运动疗法及心理疗法为重点,对89例下腰痛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对89例下腰痛患者进行严格、正规的综合康复治疗后,显效45例,占50.56%,好转36例,占40.45%,无效8例,占8.99%,总有效率为91.01%;其中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疗效最好。结论通过对下腰痛进行完善、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不仅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而且方法简便适宜,病员容易接受,既安全又不会引起其他功能紊乱,也没有药物治疗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200例患者为治疗对象,通过对其运动方式、强度、时间进行干预。结果有氧运动后,空腹与餐后2h血糖有明显下降。结论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随着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正在急剧上升,与之相关的医疗费用也在不断上涨。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三大手段之一-运动疗法以其可靠、安全、价廉等特点正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广。更重要的是,该病是能够通过运动疗法得到很好的预防,所以在发展中国家推广这一方法,有着现实意义。总结了近几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依次论述了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并发症和对个人、社会的危害,指出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及其互相之间的比较,并着重介绍了运动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适应证、运动处方、注意事项等,使读者能够全面的辩证的掌握和运用这一方法,最后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启发思维。  相似文献   

10.
非特异性腰痛康复治疗的临床循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何成奇  丁明甫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4):2034-2035,2046
非特异性腰痛为腰骶部疼痛,就其康复治疗进行循证,在cochrane图书馆收集了11篇文章,系统评价了针灸、推拿、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McKenzie疗法和腰痛治疗体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McKenzie治疗技术从 2 0世纪中期始用于腰痛治疗 ,迄今已近半个世纪。其自成体系的力学诊断理论和治疗技术独具特色 ,并获得国际康复治疗界的认可。去年 10月 ,McKenzie先生亲临北京讲授其诊疗技术 ,促进了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McKenzie将下腰痛划分为姿势综合征、功能不良综合征和椎间盘移位综合征 3种类型 ,操作则大致可归纳为 17项技术[1 ]。其核心内容是指导患者做脊柱伸展运动 ,帮助患者独立、主动地治疗和预防腰痛 ,只是在必要时 ,对个别病人施以松动术或手法治疗。因此 ,McKenzie疗法总体上乃是…  相似文献   

12.
麦肯基脊柱力学疗法治疗下腰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麦肯基(Mckenzie)脊柱力学疗法对下腰痛的康复影响。方法 使用Mckenzie诊疗方法指导36例下腰痛(腰椎间盘移位综合征)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和第10次复诊治疗后对患者腰痛程度分别进行VAS评分。一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首次治疗后VAS评分为62.83&;#177;23.35,第10次复诊治疗后VAS评分为20.56&;#177;23.54,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第1疗程约束后,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72.22%。结论 Mckenzie脊柱力学疗法对下腰痛的康复疗效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下腰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璇  白跃宏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7):118-120
目的:下腰痛因其病因复杂,治疗方法虽多,但并无特效方法,且有治疗显效慢、易复发的特点。归纳有关下腰痛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1-06/2006-07有关下腰痛临床治疗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下腰痛,临床治疗”,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 2001-06/2006-07有关下腰痛临床治疗方面的文献,检索词“low back pain,clinical 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下腰痛临床治疗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选择针对性强的文章。临床试验研究选择采用随机、对照的文章,观察对比研究选择前瞻性的,综述则选择系统综述。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经验总结和个案报告。资料提炼:共检索到82篇相关文章,其中20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62篇,其中15篇临床试验研究未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2篇观察对比性研究为回顾性的,10篇综述非系统综述,25篇系重复相同研究,7篇系经验总结,3篇系个案报告。资料综合:目前下腰痛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康复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腰椎牵引、物理治疗,是治疗下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②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肌松剂、抗抑郁药、补钙药物或雌激素、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可减轻疼痛、改善临床症状。③神经阻滞疗法:冷冻治疗和无水酒精化学性毁损腰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可达长期止痛的效果。④手术治疗:目前在下腰痛的众多术式中,椎间融合治疗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首选术式。⑤微创治疗:椎间盘内电热疗法和髓核成形术疗效可靠。⑥中医治疗:包括针灸、推拿治疗。针刺治疗下腰痛效果良好。推拿为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首选方法。⑦其他疗法:腰背痛学校是治疗下腰痛最有效方法之一。小针刀治疗慢性下腰痛远期疗效稳定。针压疗法也有效。结论:目前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是治疗下腰痛的主要方法。同时,一些微创治疗如椎间盘内电热疗法、髓核成形术等已运用于治疗,但应用仍有限。现在依然缺乏特效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作用程度。方法5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3组,平均每组188例。Ⅰ组患者采用骨盆牵引治疗;Ⅱ组患者采用骨盆牵引及物理因子治疗;Ⅲ组患者采用骨盆牵引、物理因子及运动疗法。评定标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定表。结果Ⅰ、Ⅱ、Ⅲ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P<0.01,3种治疗均有效;治疗前Ⅲ组与Ⅰ、Ⅱ组对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Ⅲ组与Ⅰ、Ⅱ组对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的康复疗法对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干预的安全性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6例病情稳定的脑出血偏瘫患者分为2组均进行运动疗法,观察组患者加上点穴疗法。康复治疗4周及随访3月个后2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康复治疗后观察组在Brunnstrom评定、Fugl-Meyer(FMA)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康复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点穴与运动疗法早期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优于单一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运动疗法的理论来源及其在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治疗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探讨针刺运动疗法的理论来源、干预方法及临床应用的效果,并与传统针灸疗法相对比。结果:针刺运动疗法来源于人体阴阳整体平衡原理,可以提高针灸疗法对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的干预效果,减轻患部肿痛,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缩短疗程。结论:针刺运动疗法的诞生改变了传统针刺疗法单一、绝对静止体位的治疗状态,为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干预提供了一种新的疗法。同时丰富了针灸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下腰痛病因复杂,发病率高,有报道成人一生中患过下腰痛的约占80%^[1]。对于下腰痛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腰椎牵引是国内广泛运用的疗法之一。Mc Kenzie力学诊断治疗技术是由新西兰物理治疗师Robin Mc Kenzie先生发明的一种应用脊柱力学治疗下腰痛的方法。由于较好的疗效,这一方法已获得了全世界物理治疗师和临床医师的认可。本文旨在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对Mc Kenzie力学诊断治疗技术治疗下腰痛的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麦肯基(Mckenzie)脊柱力学疗法对下腰痛的康复影响。方法使用Mckenzie诊疗方法指导36例下腰痛(腰椎间盘移位综合征)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和第10次复诊治疗后对患者腰痛程度分别进行VAS评分。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首次治疗后VAS评分为62.83±23.35,第10次复诊治疗后VAS评分为20.56±23.54,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第1疗程结束后,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72.22%。结论Mckenzie脊柱力学疗法对下腰痛的康复疗效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处方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吴明方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70-171,19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尤其对中老年人的影响更大。对于它的治疗,方法很多,而运动疗法(体育疗法)由于其安全、有效等众多优点而被人们普遍认同。因此设计相应的运动处方,以供患者运动时鉴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疗法,入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入选时和治疗4周时,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ADL能力。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L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比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FMA和MBI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