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安内真)5 mg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5 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9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入安内真组和络活喜组,分别每天一次口服安内真5 mg或络活喜5 mg, 2周后如坐位舒张压>90 mmHg或坐位收缩压>140 mmHg,则改为安内真10 mg或络活喜10 mg、每天一次口服.结果服药2,4周时,安内真与络活喜两组平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4周时两组控制血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56%,77.08%,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两组相似.结论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安内真)5 mg或10 mg每日一次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其疗效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等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 (安内真 ) 5mg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 (络活喜 ) 5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9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入安内真组和络活喜组 ,分别每天一次口服安内真 5mg或络活喜 5mg ,2周后如坐位舒张压 >90mmHg或坐位收缩压 >14 0mmHg ,则改为安内真 10mg或络活喜 10mg、每天一次口服。结果 服药 2 ,4周时 ,安内真与络活喜两组平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下降 ,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治疗 4周时两组控制血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75 56% ,77 0 8% ,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 ,两组相似。结论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 (安内真 ) 5mg或 10mg每日一次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 ,其疗效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 (络活喜 )等同  相似文献   

3.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降低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61例高血压患者,每日1次口服安内真5mg,服药2、4、6、8周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压、心率。结果 61例高血压患者治疗8周以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降幅分别为23.4mm Hg和17.1mm Hg,降压总有效率为93.5%,心率较基线时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安内真)降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托拉塞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托拉塞米(torasemide)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坐位舒张压(DBP)95 mmHg~115 mmHg),以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经1~2周药物洗脱期后,随机分入托拉塞米组或吲哒帕胺缓释片剂(indapamide)组,分别服用托拉塞米5 mg每日一次或吲哒帕胺缓释片剂2.5 mg每日一次.治疗4周末坐位DBP<90 mmHg者结束试验;坐位DBP≥90 mmHg者剂量分别加倍至托拉塞米10 mg每日一次或吲哒帕胺缓释片剂5 mg每日一次,继续服用4周.于洗脱期末及治疗2、4、6、8周测量诊室血压、心率并记录症状、体征;治疗期前、治疗第2周及试验结束时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共130例合格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入随机分组,118例完成试验,其中托拉塞米组56例(4周结束者30例,8周结束者26例),吲哒帕胺缓释片剂组62例(4周结束者41例,8结束者周21例).服药4周后,总有效率托拉塞米组67.86%(38/56例),吲哒帕胺缓释片剂组72.58%(45/62例);治疗8周后,加量者总有效率托拉塞米组34.62%(9/26例),吲哒帕胺缓释片剂组61.90%(13/21例),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1.00,P=0.67).两组药后2、4、6、8周坐位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和下降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和试验结束时吲哒帕胺缓释片剂组的血钾、钠、氯均较托拉塞米组低(P<0.01或0.05).结论托拉塞米5~10 mg每日一次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吲哒帕胺缓释片剂2.5~5 mg每日一次相似,但对血钾、钠、氯的影响较吲哒帕胺缓释片剂轻.  相似文献   

5.
依伦平与络活喜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依伦平与络活喜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依伦平组(50例),络活喜组(50例),两种药物均为口服片剂,每天一片晨服,连续观察四周,每周一上午测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用药前和用药后4周末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病例服药2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服药4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和12%,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依伦平和络活喜均能达到很好的降压疗效,安全性好,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6.
托拉塞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托拉塞米 (torasemide)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门诊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坐位舒张压 (DBP) 95mmHg~ 1 1 5mmHg) ,以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 ,经 1~ 2周药物洗脱期后 ,随机分入托拉塞米组或吲哒帕胺缓释片剂 (indapamide)组 ,分别服用托拉塞米 5mg每日一次或吲哒帕胺缓释片剂2 5mg每日一次。治疗 4周末坐位DBP <90mmHg者结束试验 ;坐位DBP≥ 90mmHg者剂量分别加倍至托拉塞米1 0mg每日一次或吲哒帕胺缓释片剂 5mg每日一次 ,继续服用 4周。于洗脱期末及治疗 2、4、6、8周测量诊室血压、心率并记录症状、体征 ;治疗期前、治疗第 2周及试验结束时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共 1 30例合格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入随机分组 ,1 1 8例完成试验 ,其中托拉塞米组 56例 (4周结束者 30例 ,8周结束者 2 6例 ) ,吲哒帕胺缓释片剂组 62例 (4周结束者 41例 ,8结束者周 2 1例 )。服药 4周后 ,总有效率托拉塞米组 67 86 % (38/ 56例 ) ,吲哒帕胺缓释片剂组 72 58% (45/ 62例 ) ;治疗 8周后 ,加量者总有效率托拉塞米组 34 62 % (9/ 2 6例 ) ,吲哒帕胺缓释片剂组61 90 % (1 3/ 2 1例 ) ,组间比较均无差异 (P =1 0 0 ,P =0 67)。两组药后 2、4、6、8周坐位舒张压的下降幅  相似文献   

7.
伊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伊贝沙坦(irbesartan)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37例坐位舒张压(SeDBP)95~115mmHg(1mmHg=0.133kPa)[根据1993年<新药(西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前舒张压水平分成轻(95~104mmHg)、中(105~114mmHg)和重(>115mmHg)三类]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150mg每日1次)和贝那普利(benazepril)组(10mg每日1次).于4周末SeDBP≥90mmHg者剂量分别加倍,继续服用4周.于安慰剂期末及治疗2、4、6、8周测诊室血压、心率并记录症状、体征;试验前后行实验室检查.结果有效率伊贝沙坦组81.2%,贝那普利组70.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8周伊贝沙坦组及贝那普利组SeSBP/SeDBP均下降,其中2、4、6、8周伊贝沙坦组SeDBP的下降幅度大于贝那普利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4周P<0.05,2、6、8周P均<0.01).贝那普利组咳嗽5例,发生率8%.结论伊贝沙坦150~300mg/d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率近似于贝那普利10~20mg/d,但耐受性好于贝那普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人体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以及生物等效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左旋组与络活喜组,每组80例。左旋组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络活喜组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商品名为络活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法检测各组血液中的血药浓度,并比较生物等效性、治愈率与不良反应率。结果左旋组和络活喜组在同一用药剂量治疗的情况下,治疗过程中病人血清中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组和络活喜组血药峰浓度(Cmax),峰时间(tmax),半衰期(t1/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等生物等效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组治愈率与不良反应率优于络活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人体中的血药浓度、相对生物利用度无明显差异,且生物等效性相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治愈率和不良反应率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根据析因研究设计,探索两种药物对于降压效果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为期8周、随机、双盲、析因设计、Ⅱ期、多中心临床研究。纳入299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并按照1∶1∶1∶1∶1∶1的比例随机分为6组:A组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模拟剂、氯沙坦钾50 mg模拟剂和氯沙坦钾100 mg模拟剂治疗;B1组患者接受氯沙坦钾50 mg、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模拟剂、氯沙坦钾100 mg模拟剂;B2组患者接受氯沙坦钾100 mg、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模拟剂、氯沙坦钾50 mg模拟剂治疗;B3组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氯沙坦钾50 mg模拟剂、氯沙坦钾100 mg模拟剂治疗;C1组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氯沙坦钾50 mg、氯沙坦钾100 mg模拟剂治疗;C2组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氯沙坦钾100 mg、氯沙坦钾50 mg模拟剂治疗。分别在0、4、8周评估坐位舒张压和坐位收缩压及其变化值,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8周后,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氯沙坦钾联合用药组(5/50 m...  相似文献   

10.
复方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复方缬沙坦(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治疗经单用缬沙坦80mg控制不良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活性药物对照、平行试验方法。对经2周洗脱期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坐位舒张压≥95mmHg(1mmHg=0.133kPa)且〈110mmHg]采用单药缬沙坦80mg/d治疗4周,在单药导入结束后,坐位舒张压仍〉190mmHg的864例患者按1:1随机、双盲分为复方缬沙坦组或缬沙坦80mg/d组,继续治疗8周。在治疗4周和结束时评估药物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复方缬沙坦每日1次比单用缬沙坦80mg/d血压进一步下降、达标率提高。治疗结束时平均坐位收缩压多降低3.5mmHg,平均坐位舒张压多下降2.2mmHg,血压控制〈140/90mmHg的患者在复方缬沙坦组和单用缬沙坦80mg/d组分别为53.9%及40.9%。结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复方缬沙坦治疗组降压有效率及达标率均优于每日1次服用缬沙坦80mg/d组。复方缬沙坦适用于缬沙坦单药控制不良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Blood, urine, stool, breath, money,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Vaira D  Vakil N 《Gut》2001,48(3):287-289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EVH)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经验。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采用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做为CABG血管材料患者352例。手术方式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317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35例,其中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3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18例,二尖瓣置换6例,主动脉瓣置换6例,室壁瘤切除、左室成形2例。结果 术后并发症包括:心房颤动18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0例,围术期心肌梗死6例,低氧血症6例,精神异常3例,皮下隧道内血肿、下肢肿胀疼痛3例,皮肤灼伤2例。术后死亡4例 (1.13%),原因为低心排出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心室颤动1例,大面积脑梗死l例。结论 加强术后监护及治疗,及时纠正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积极防治术后心律失常等均为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应用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其作为一种微创取血管的方法,是安全和值得推荐的大隐静脉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rare earth (RE) ions have extensively been studied because of their high potential applications to the reprocessing of used nuclear fuels and RE-containing material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fully investigated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RE(III) (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and Yb) ions over a Ni sheet electrode in 0.1 M NaClO4 electrolyte solution by cyclic voltammetry between +0.5 and −1.5 V (vs. Ag/AgCl). Amperometry electrodeposi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between −1.2 and −0.9 V to recover RE elements over the Ni sheet. The successfully RE-recovered Ni sheets were fully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newly reported recovery data for RE(III) ions over a metal electrode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RE element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