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不同证型与各种炎性指标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确诊的RA患者113例,先按中医分型标准辨证分型,再分别检测ERS、hs-CRP、RF、以及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研究其中医证型的分布及与各种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13例患者中风寒湿痹型29例,风湿热痹型52例,痰瘀互结型17例,肝肾亏虚型15例。风湿热痹型和风寒湿痹型患者的病程较痰瘀互结型和肝肾亏虚型为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风湿热痹型和风寒湿痹型患者的关节疼痛指数、压痛指数和肿胀指数均较痰瘀互结型和肝肾亏虚型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风湿热痹型肿胀指数较风寒湿痹型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风湿热痹型和风寒湿痹型患者的ESR、hs-CRP和RF均较痰瘀互结型和肝肾亏虚型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风湿热痹型hs-CRP较风寒湿痹型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风湿热痹型患者外周血CD4+/CD8+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1),肝肾亏虚型患者外周血CD4+/CD8+显著低于其他证型(P〈0.01)。结论:风湿热痹型RA的炎症程度最高,风寒湿痹型的炎症程度次之,而痰瘀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的炎症程度相对较低,hs-CRP和CD4+/CD8+比值可能可以作为RA湿热证候分类的微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128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结果:出现频次前10位的证型分别为肝肾亏虚、湿热痹阻、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寒湿痹阻、寒热错杂、瘀血阻络、气血两虚、肾阳虚衰型.结论:肝肾亏虚、湿热痹阻、寒湿痹阻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主要的证型.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类临床文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方式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检索2000年1月一2011年12月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贵州省数字图书馆和读秀学术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结果共33篇文献纳入研究,病例数合计4233例。证型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湿热阻络型20次(60.61%),其次是肝肾两虚型18次(54.55%)、痰瘀互结型17次(51.52%)、风寒湿痹型15次(45.45%)、寒湿阻络型14次(42.42%)、风湿热痹型及气血亏虚型10次(30.30%)、寒热错杂型9次(27.27%)。按病例数排列,湿热阻络型768例(18.14%)、风湿热痹型666例(15.73%)、风寒湿痹型584例(13.80%)、寒湿阻络型517例(12.21%)、寒热错杂型415例(9.80%)、痰瘀互结型364例(8.60%)、肝肾两虚型235例(5.55%)、久痹正虚型223例(5.27%),其余证候病例数皆未超过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的证候分布特点以湿热阻络型为主,其次风寒湿痹型、风湿热痹型、寒湿阻络型、痰瘀互结型及肝肾两虚型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4.
中医外治法在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是指关节因劳损、外伤、先天或后天关节畸形所致的关节软骨变性,间隙变窄,而出现的以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为特点的退行性病变。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中的“筋痹”与“骨痹”范畴。其早期气血痹阻在皮、肉,后期则应在筋、骨。常见的证型有风寒湿痹型、湿热蕴结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亏虚型四型,而疏通气血、扶正祛邪是其总的治疗原则。本病的口服药治疗,目前尚无理想效果,且疗程长、副作用大、患者痛苦大。而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本病中,因其具有疗效好、操作方便、感觉舒适、无…  相似文献   

5.
《圣济总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辨证论治进行了理论及临床深入分析。KOA患者临床症状比较复杂,肝肾气血亏虚为其发病的基础,外感风寒湿邪侵入致使痹痿兼证,患者起病和转归联合了痰浊、瘀血及脾虚等重要环节,其临床主要证型为肝肾亏虚证、风寒湿痹证、筋脉淤滞证、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阳虚寒凝证、风热湿痹证及脾肾亏虚,湿注骨节证。在临床治疗上针对患者证型进行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活血及扶正等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骨节病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对761例大骨节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运用非参数多个样本比较的K-W秩和检验和Rx2表线性趋势卡方检验的统计方法调查大骨节病不同性别、体重、年龄、病程及临床分度方面的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结果:在761例大骨节病患者中,脾肾阳虚、寒湿阻络型157例(占20.63%),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型214例(占28.12%),痰瘀互结型390例(占51.25%),以痰瘀互结型最多,脾肾阳虚、寒湿阻络型最少;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型和痰瘀互结型患者随着年龄、病程的延长及临床分度的加重,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脾肾阳虚、寒湿阻络型患者随着年龄、病程的延长及临床分度的加重,其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不同中医证型的变化不取决于性别的不同及体重的变化。结论:大骨节病3个证型的分布与性别、体重的关系不大,但与年龄、病程及临床分度密切相关。其中脾肾阳虚、寒湿阻络型大骨节病患者年龄偏小、病程偏短、临床分度偏轻;而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型及痰瘀互结型的患者年龄偏大、病程偏长、临床分度偏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NLR)、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比(LMR)水平,分析证候程度与NLR、LM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KOA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患者共计89例,其中痰瘀互结证37例,肝肾亏虚证52例.测定患者NLR、LMR数值,比较两种证型患者年龄、体温、血压等人口学资料和膝关节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应用中医证候量表量化证候程度,分析NLR、LMR与中医证候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KOA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K-L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患者NLR水平显著高于肝肾亏虚证患者(P<0.01),肝肾亏虚证患者LMR水平显著高于痰瘀互结证患者(P<0.05).痰瘀互结证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与NLR水平呈正相关(r=0.688,P<0.05),肝肾亏虚证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与LMR水平呈负相关(r=-0.727,P<0.05).结论:KOA肝肾亏虚证和痰瘀互结证患者NLR、LMR特点不同,此两项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中医证候的严重程度,为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分析骨关节炎的发病特征、证候分布和治疗方法,为骨关节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我院风湿科2003年10月~2009年10月住院骨关节炎患者的有关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证候分布及治疗等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骨关节炎的发病学、中医证候学分布特点以及中医治疗情况.结果 881例骨关节炎患者中,女性患者(74.35%)明显高于男性(25.65%);年龄>50岁的有805例(91.37%);证候学分布依次为肝肾亏虚327例(37.12%)、气血两虚268例(30.42%)、风寒湿痹103例(11.69%)、气虚血瘀71例(8.06%)、湿热痹阻64例(7.26%)、痰瘀痹阻32例(3.63%)、肾虚寒凝16例(1.82%),以肝肾亏虚和气血两虚为临床常见证型(67.54%).结论 ①骨关节炎在性别分布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其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性别和年龄是导致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原因;②骨关节炎的常见证候:肝肾亏虚、气血两虚、风寒湿痹、气虚血瘀、湿热痹阻,证候类型以本虚为主,中医药治疗多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为主;③中医外治法作为风湿科治疗一大特色,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素芝对尪痹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诊治取得较好疗效。认为尪痹发病外因多为风寒湿热之邪,内因为气血虚弱,肝肾两虚,脾虚不运。其病机为外邪阻于经络,气血凝滞,痰湿瘀阻,搏结于关节,经久不愈,痼结根深,虽肝肾亏损为本,但血瘀痰阻贯穿整个病变过程中。因此,治疗上非单独草木之品所能奏效,参以血肉有情之物能起到外达肌肤、内走脏腑、活血化瘀、搜剔逐痰之功效。在辨证的基础上重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治疗尪痹取得满意效果。临床主要分为湿热蕴结和肝肾亏虚型,而痰瘀互结贯穿病变其中,在辨证治疗中不可忽视化瘀祛痰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中医体质与临床证型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2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骨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KOA患者1 591例,调查并统计所有患者的中医体质及临床证型分布情况,并对2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 591例KOA患者平和质461例(男/女=198/263);偏颇体质1 130例(男/女=130/1 000);平和质和偏颇体质患者的男女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130例偏颇体质KOA患者中单纯偏颇体质患者625例(55.31%),兼夹偏颇体质患者505例(44.69%),均以为阳虚质、阴虚质及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1 591例KOA患者中风寒湿痹型410例(25.77%),肝肾亏虚型1 042例(65.49%),痰瘀互阻型139例(8.74%),肝肾亏虚型明显高于风寒湿痹型及痰瘀互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风寒湿痹型明显高于痰瘀互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肾亏虚型以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及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风寒湿痹型以平和质、阳虚质及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痰瘀互阻型以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血瘀质为主要体质类型。结论:KOA患者中男性以平和质为主,女性以偏颇体质为主,中医体质与临床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煤工尘肺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规范其中医证候名称,研究其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特点。方法现代文献检索,利用Excel软件建立煤工尘肺的证候类型文献数据库、录库,统计分析。结果将煤工尘肺的中医证候由规范前的36个缩小到了15个。总结煤工尘肺的中医证候特点为:虚证多为肺气虚证、肺阴虚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阳虚证、肺阳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实证主要有痰热闭肺证、瘀阻肺络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肾水凌心证;感受外邪时,常见风寒袭肺证、风热闭肺证、表寒肺热证。病位主要在肺、脾、肾;病因病性主要为气虚、热(内)、阴虚、痰、瘀、阳虚、风(外)、寒(外)、湿(内)。结论煤工尘肺目前没有统一的中医证候名称及诊断标准,现有文献采用的是自拟标准或没有标准,不便于疾病诊疗规范的制定,目前急需制定相对统一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煤工尘肺稳定期常可见虚实夹杂,以虚证多见;当感受外邪时也可以并见外感疾病。临床实践,中医当辨明同一疾病表现出的不同证候。  相似文献   

12.
长沙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根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前瞻性研究长沙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病状特点、中医证候类型及其诊断要点。方法:在长沙地区选择4家中医院,对确诊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人口学、症候学资料建立SPSS数据库,以频数分析方法研究各症状的分布规律,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探讨各辨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用聚类分析归纳出证候类型及其诊断要点。结果:调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4例,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肝肾亏虚,筋骨不强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寒"、"湿"、"瘀"、"虚"、"热"所致筋骨瘀滞是其基本病理,从病状归纳出肾阳虚、血瘀、寒湿、肾阴虚、肝阴虚、痰浊、湿热、风、脾虚等9种辨证要素,聚类分析出肝肾阴虚、气滞血瘀、阳虚寒凝、湿热郁结等几种主要中医证型。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个多病因的疾病,"瘀"、"寒"、"湿"、"虚"、"热"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因病机因子,其病因病机责之于肝肾之虚和寒、湿、瘀、热之实。肾阳虚、血瘀、寒湿、肾阴虚、肝阴虚、湿热是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的辨证要素。肝肾阴虚证、阳虚寒凝证、气滞血瘀证、湿热郁结证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常见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3.
李德珍治疗肝硬化以益气健脾、扶元固本为首要,调补脾胃时,忌呆补、纯补,补中兼运,寓补于运;行气活血、化痰软坚贯穿始终;淡渗利水、解毒逐邪,攻邪逐水为首,或攻补兼施;分清缓急,衷中参西,强调分清缓急,病情危重者,急当攻逐腹水,在常规中药益气温阳利水的基础上加用速尿,以增强利水之力。  相似文献   

14.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共分湿热、痰浊、血瘀、寒湿、肝肾亏虚、脾虚等6个主要证型,病因多责之湿、热、痰、瘀、寒、虚等。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分型较多,缺乏统一指导及规范,需进一步加强对于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探讨和研究,以提高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疗效及其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的中医证型及证候学特点,丰富中医药治疗煤工尘肺的理论,为辨证论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收集的208例煤工尘肺患者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煤工尘肺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气虚、热(火)、风(外)、痰、血瘀、寒(外)、阴虚、湿(内)。病位主要集中在肺、脾、肾。临床辨证有10种证候:肺气虚证、风热犯肺证、血瘀证、痰热蕴肺证、脾气虚证、风寒犯肺证、痰湿阻肺证、肺阴虚证、肾阴虚证、表寒肺热证。对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可聚为7类:肺气虚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风热犯肺证、血瘀证、肾阴虚证、脾气虚证。辨证以肺气虚证、痰湿阻肺证、血瘀证、肾阴虚证、脾气虚证为主;合并急性感染时,常合并痰热蕴肺证、风热犯肺证的兼证。结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肺气虚为主。患者常因本虚,易感受风热、风寒之外邪。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煤工尘肺中医证候学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蜂针治疗不同中医证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总结蜂针治疗本病的适宜中医证型.方法 按照中医辨证将膝骨性关节炎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4个证型组,用活蜂蛰刺患膝阿是穴、内外膝眼、鹤顶穴、梁丘、血海.每周治疗2次,2周为l疗程.结果 蜂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痛痹组及着痹组的总有效率、症状体征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行痹组及热痹组(P<0.05).结论 蜂针疗法更适合痛痹、着痹证型的膝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7.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总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医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只要辨证准确,施药得当,往往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绝大多数郜伴有咳嗽和咯痰,随着痰量的减少或消失,咳喘亦得以好转和缓解.因此,对痰的辨证和治疗在本病中占有特殊位置.文章主要从"痰"入手,详细论述了临床常见的寒痰、湿痰、热痰、燥痰、壅痰的产生机理、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策略;并根据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亏虚的情况,分别论述了培补先天之本的方法.对临床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证候特征及老年患者的特征.方法 收集4所三级甲等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资料,使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患者常见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 1 059例临床数据中,共出现了23个中医证候,其中频率最高的证候是痰热壅肺证;与非老年人肺炎比较,老年人肺炎肺气虚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阴虚证、肾阴虚证、肺肾阴虚证出现的频率高(P<0.05).肺炎常见证候有风热袭肺证、外寒内热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证候有6种,其中痰热壅肺证是最常见的一种,而老年人肺炎常兼有气虚或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7,(4):278-279
"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二脏相互影响,共同维系人体筋骨的关系。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之本在于肝肾不足,风寒湿邪为标,内外合因。临床辨证不论风寒湿热闭阻经络,还是痰浊瘀血阻络,治宜祛风化湿散寒化痰活血的同时,皆注重补益肝肾,行气除痹。并联系现代实验研究,从"乙癸同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同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