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何美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1765-1765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如何利用连续监测夜间血氧饱和度(SpO2)简易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因存在打鼾、嗜睡等症状患者18例连续监测夜间SpO2.结果 18例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低氧血症。结论在基层医院利用监测夜间SpO2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简易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OSAS伴高血压患者62例,按低氧血症的程度分为3组,监测夜间7 h的多导睡眠图及睡前、醒后血压。结果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重度低氧血症组与轻、中度低氧血症组比较,随血氧饱和度的降低,舒张压明显升高(P〈0.05),微觉醒指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氧血症、睡眠微觉醒与高血压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韩云辉  怀珺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078-1078,108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将240例睡眠打鼾患者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进行夜间睡眠监测并同步监测24小时动态心电图,根据PSG监测结果分为146例OSAS组和94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OSAS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改变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OSAS患者夜间睡眠时的低氧血症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即重叠综合征的夜间低氧状况及相应的诊疗措施.方法: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连续监测7小时,分为重叠综合征组12例,单纯的COPD组16例,并于睡眠监测前后作动脉血气分析,记录睡眠潜伏期、呼吸紊乱指数、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结果:COPD合并OSAS患者体重大,夜间打鼾,睡眠潜伏期短,呼吸紊乱指数大,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降低,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延长.结论:COPD患者合并OSAS时夜间低氧血症加重,对及时诊断和在治疗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雷华芝  李玉珊 《医学文选》2006,25(3):365-366
目的探讨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通过使用多导睡眠仪对32例单纯高血压(HT)患者、38例HT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进行氧减饱和指数(ODI)和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监测分析,比较组间睡前和晨起血压变化。结果HT合并OSAS组AHI及ODI显著高于单纯HT组及对照组(P〈0.01),该组有更低的血氧饱和度(P〈0.01),HT合并有OSAS与单纯HT组睡前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晨起血压HT合并有OSAS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OSAS引起的夜间低氧血症可能是高血压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睡眠呼吸暂停指数与夜间血氧饱和度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夜间血氧饱和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用患有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的163例患者,行整夜7小时多导睡眠监测。分析其睡眠结构,计算出总睡眠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及氧饱和度低于90%、85%、80%所累计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夜间血氧饱和度的相关关系。结果两变量相关分析发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为-0.614),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氧饱和度低于90%、85%、80%所累计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4、0.519、0.503);经计算得出回归方程:LSaO2=87.92—0.372XAHI(R2=0.377,P〈0.001),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每增加10次/h,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值下降3.72%。结论夜间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程度和氧饱和度低于85%所累计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可作为代表低氧血症严重程度的指标,还可以通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来预测推断最低血氧饱和度,通过最低血氧饱和度了解患者血氧程度,对指导临床诊断及其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深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18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睡眠结构、氧减饱和情况以及各指标之间进行可能的相关分析。结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的非快动眼相和快动眼相睡眠分别占86.10%和13.85%;中位微觉醒指数为25.7次/min。轻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分别为(83.5±6.2)%、(80.5±7.4)%、(68.7±13.4)%;中位氧减指数分别为12.7次/h、23.8次/h、57.6次/h;各组呼吸紊乱指数的中位数分别9.6、20.8、56.45。BMI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336,P〈0.01),BMI与夜间基础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243,P〈0.01);呼吸紊乱最长时间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588,P〈0.01);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BMI与氧减指数呈正相关(r=0.405,P〈0.01)。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睡眠结构紊乱,患者的BMI、呼吸紊乱最长时间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临床观察宁夏银川市第一医院呼吸科睡眠监测室(750001)王香史玉萍陈梅王爱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以夜间睡眠打鼾、反复呼吸暂停、夜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为特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患〔1〕。本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夜间睡眠呼吸参数的变化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16例SAS住院患者在治疗前、睡眠姿势训练、气道持续正压(CPAP)呼吸机治疗三种状态下,进行整夜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在SAS整夜呼吸紊乱中,零点以后其危险因素大大增加,出现严重低氧血症,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尤其是呼吸暂停时间延长,次数增加。而侧卧位可显著地改善低氧血症,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从(62±19)%升高至(83±11)%(P<0.01),CPAP呼吸机治疗能使呼吸调节障碍得到明显的恢复,呼吸暂停由(44.3±22.6)次降至(0.25±0.54)次(P<0.01)。结论:护理上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零点以后应加强巡视,除观察呼吸运动外还应警惕脑血管病及心脏疾病的发生,对不具备CPAP呼吸机治疗条件者宜采取睡眠时督促取侧卧位。对SAS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也是减少危险因素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10例ACS患者根据冠脉造影检查和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分为三组:ACS组(Ⅰ组,n=37)、ACS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轻度以下夜间低氧血症组(Ⅱ组,n=36)、ACS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度以上夜间低氧血症亚组(Ⅲ组,n=37)。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各组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数量进行分析,并以Gensini积分比较不同组间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三组在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患者颈动脉内膜明显增厚,颈动脉斑块数明显增多(P〈0.01);Ⅲ组比Ⅱ组颈动脉内膜明显增厚,总斑块数、软斑块数显著增多(P〈0.01),混合斑块数、硬斑块数也明显增多(P〈0.05);Ⅱ组和Ⅲ组中颈动脉IMT及斑块数量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成负相关;Ⅱ组与Ⅰ组Gensini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结论夜间低氧血症对A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Clinicalstudyofpatientswithsleepapneasyndromeand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aoEhong曹鄂洪,TongMaorong童茂荣,XiaXirong夏锡荣,Shi...  相似文献   

12.
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佳  林建海  鲁慧敏 《上海医学》2003,26(12):899-901
目的 探讨重叠综合征 (OS)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 对 19例OS、2 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和 14例鼾症患者分别进行全夜多导睡眠仪 (PSG)检查 ,并对各组数据作统计学t检验。结果 单纯鼾症患者基本不存在日间或夜间缺氧 (P <0 .0 5 ) ;OSAS患者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L)显著低于COPD患者 (P <0 .0 1) ,最长呼吸暂停时间 (TL)、总睡眠时间 (TST)和睡眠效率 (SE)显著高于COPD患者 (P <0 .0 1) ,OS患者SaO2 L、深睡眠所占百分率 (S3+ 4 )显著低于COPD患者 (P <0 .0 1)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 <90 %累计时间的百分率 (SLT90 % )、SaO2 <80 %累计时间占睡眠时间的百分率 (SLT80 % )及浅睡眠所占百分率 (S1+ 2 )显著高于COPD患者 (P <0 .0 1)。OS患者SLT90 %、S1+ 2显著高于OSAS患者 (P <0 .0 1) ,睡眠效率显著低于OSAS患者 (P <0 .0 1)。结论 OS患者夜间缺氧较严重 ,睡眠结构改变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夜间血氧饱和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征及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 选用OSAHS患者289例,按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进行病情分组,其中轻度组69例,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5%~90%,中度组73例,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0%~85%,重度组147例,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80%。分析不同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颈围、Epworth嗜睡评分表(ESS)、氧减指数(ODI)、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低通气总时间、低通气最长时间、睡眠结构中慢速眼球运动睡眠(NREM)1、2、3睡眠期及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睡眠期分别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ESS评分、低通气总时间、低通气最长时间、REM期、NREM1期间无差异,BMI、ODI、AHI、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NREM2期、NREM3期间有明显差异,表现在重度组患者BMI、颈围显著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ODI、AHI、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三组间均有明显差异,重度组NREM2期高于中、轻度组,重度组NREM3期少于中、轻度组。结论 患者的BMI、颈围对患者最低血氧饱和度有影响;患者缺氧程度越重,则患者氧减指数及呼吸暂停指数越高,暂停总时间、暂停最长时间、NREM2期睡眠时间越长,而患者深睡眠NREM3期睡眠时间则越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方法 比较 5 2例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SAS患者和 36例对照者的血压 ,并将SAS患者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与各睡眠呼吸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SAS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SBP、DBP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每小时血氧饱和度下降 4 %以上的次数 (ODI4% )、每小时血氧饱和度下降 8%以上的次数 (ODI8% )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最低血氧饱和度 (SaO2 -min)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SA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缺氧是SAS形成高血压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年龄及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对116例SAS患者进行睡眠监测,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57例)与非肥胖组(59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26例)与中青年组(90例),分析对应组间SA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持续时间(LAT)、平均呼吸暂停持续时间(MAT)肥胖组较非肥胖组高,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肥胖组较非肥胖组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P<0.001)。颈围、BMI老年组较中青年组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05);AHI、LAT老年组较中青年组低,ISaO2、MSaO2老年组较中青年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05)。结论: 肥胖组SAS患者严重程度较非肥胖组SAS患者重,老年组SAS患者严重程度较中青年组SAS患者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导睡眠图 (PSG)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的诊断价值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对睡眠结构、血氧、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 2 30例打鼾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  2 30例诊断SAS10 8例 (46 9% ) ,单纯鼾症 (SS) 12 2例 ,SAS与SS组两组相比在睡眠结构、呼吸紊乱、血氧、心血管系统变化等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SG是诊断SAS、判定病情程度、指导治疗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亦称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和COPD患者肺功能和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对37例COPD、32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及肺功能测定,并对各组数据作统计学舱验。结果重叠综合征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second,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均显著低于COPD组(P〈0.01,P〈0.05),而肺活量(vitalcapacity,VC),弥散功能(DLco)两纽间元显著差异;同时重叠综合征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index,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the longest apnea time,LAT)和浅睡眠所占百分率(S1+2)显著高于COPD组,而最低脉氧饱和度(LSaO2)、平均脉氧饱和度(MSaO2)、深睡眠所占百分率(S3+4)显著低于COPD组(P〈0.01和P〈0.05)。结论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缺氧加重,睡眠结构改变明显,肺功能受损严重:对夜间缺氧明显的COPD患者及时检测多导睡眠图.便于及早诊治重叠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即重叠综合征(OS)患者的夜间缺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对象105例,其中COPD组30例,OSAHS组30例,OS组25例,正常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行肺功能测定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填写生活质量呼吸问卷和贝克抑郁量表(BDI),并对各组数据做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对生活质量评分和贝克抑郁评分的相关因素做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在比较COPD组和OS组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差异无显著性的情况下,OS组的Epworth评分、浅睡眠所占百分率(S1+S2)%、微觉醒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TS90%)、氧减指数(ODI)、氧减事件时间/小时、均明显高于COPD组(P均<0.05)。OS组的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生活质量评分、BDI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则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OS组生活质量评分与TS90%、ODI、氧减事件时间/小时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43、0.651、0.769,P<0.05);而且这3种缺氧指标和BDI同样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0.568、0.622,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OS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氧减事件时间/小时正相关(P<0.05),AHI、微觉醒指数、BMI、睡眠效率等未进入回归方程,而BDI评分则与氧减事件时间/小时和微觉醒指数正相关(P<0.05)。结论重叠综合征患者与单纯的COPD患者和OSAHS患者相比,睡眠相关的缺氧程度更严重,因夜间缺氧而引起健康等相关生活质量情况更差,抑郁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19.
张映松  姚青  张佳思 《重庆医学》2006,35(19):1768-1769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经多导睡眠仪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确诊的OSAS 69例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同时选择21例单纯鼾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OSAS组患者体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saturation,LSaO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OSAS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2.32%,并且随OSAS病情加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时间延长及恶性程度加重.结论 O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低氧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固定压力与自动调节压力模式呼吸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中的效果。方法运用随机、单盲的方法选择呼吸紊乱指数(AHI)>20次/h的患者40例,分成固定压力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组(FCPAP)和自动调节压力CPAP治疗组(ACPAP)各20例,对临床症状和睡眠多导图各参数的变化以及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PSG多导图显示治疗后AH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夜间最低Sa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及收缩压参数明显改变(P<001),其余参数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夜间最低SaO2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参数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CPAP与ACPAP呼吸机在治疗OSAHS中具有同样的疗效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