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一味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综述近年来独一味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综述。结果:从独一味的根、叶及挥发油中分离出多种独特化学成分及新成分,而有关其药理活性研究未见报道;独一味粗提物胶囊制剂在临床已有广泛应用,其具有镇痛止血、活血化瘀、抗菌消炎、抗肿瘤等功效。结论:随着对独一味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独一味将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独一味药材中山栀子苷甲酯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Symmetry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8nm。结果:山栀子苷甲酯在5.0~50μg/ml(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4.7%,RSD为2.8%。9批不同产地独一味药材中山栀子苷甲酯的含量为0.12%~1.30%,甘肃玛曲县所产独一味的除根以外的部分的山栀子苷甲酯的含量最高(1.30%)。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适于独一味药材中山栀子苷甲酯含量的测定。不同产地独一味药材中山栀子苷甲酯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独一味药材三种不同粒度粉末的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独一味超微细粉有效成分的溶出特性。方法:对独一味药材进行细胞级超微粉碎,用薄层色谱法、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对其所合成分溶出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超微细粉与粗粉、细粉相比其成分能更有效溶出。结论:独一味经超微粉碎后,有效成分溶出明显增快,由此可简化药材提取过程。  相似文献   

4.
独一味的化学成分与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近年来对独一味的研究作简单的综述,概述了独一味的化学成分及其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着重介绍了独一味制剂在治疗出血性疾病、骨囊肿、结肠炎、癌痛、糖尿病玻璃体积血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为唇形科植物,原属糙苏属(Phlomis Linn),现已从该属中分出成为独立的属,称为独一味属,藏语称为“大巴”、打布巴”,最早载于《四部医典》、《月王医诊》等藏医名著。其根及根茎或全草入药,药材表面枯黄色或黄褐色,味苦、性平,具有止血镇痛、活血化瘀、抗菌消炎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风湿痹痛、黄水病。目前,对独一味药理作用的研究资料国外未见报道,国内报道也不多,本文就近年来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文献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独-味治疗阿弗他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80-1780
藏药独一味系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独一味[(Lamioplomis)Rotata(Renth)Kudo]具有补髓补气,止血、止痛等功效,经现代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独一味有止血、镇痛、抗菌、消炎、增强免疫能力等作用,为了探讨独一味对复发性阿弗他(RAU)的治疗效果。笔者对60例RAU患者应用独一味进行治疗。在止痛及缩短RAU发作周期等方面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独一味软胶囊是由独一味药材加工制得的软胶囊,该药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之功效。原标准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试行标准,标准中薄层色谱为芦丁的鉴别。本文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独一味药材及其制剂标准,对独一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1仪器与试药1.1仪器电子天平METTLER XS 205DU。1.2对照品与试药对照品:山栀苷甲酯对照品(批号111873-20100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8-O-乙酰山栀苷甲酯对照品(批号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独一味胶囊加甲硝唑与单独用甲硝唑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预防伤口出血、感染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进行了临床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独一味胶囊加甲硝唑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伤口愈合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甲硝唑(P〈0.005),进而表明,独一味胶囊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预防伤口出血、感染与促进伤口愈合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独一味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辉 《中国药业》2007,16(15):54-55
目的 观察独一味胶囊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独一味胶囊治疗组(独一味组)、消炎痛治疗对照组(消炎痛组)和元胡止痛片治疗对照组(元胡止痛片组),每组60例,观察镇痛效果.结果 独一味组显效4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消炎痛组显效4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两组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元胡止痛片组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1.7%,其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独一味组( P<0.05).独一味组副作用明显低于消炎痛组.结论 独一味胶囊对原发性痛经镇痛作用明显,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独一味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独一味胶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25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25例单纯行腰椎理疗及休息,实验组除理疗休息外,另口服独一味胶囊。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度治疗后14、30天均有差异,且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疗程明显缩短。结论:藏药独一味胶囊能有效的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及神经根性疼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独一味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BALB/C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独一味对炎症的调节机制。方法用独一味浸膏液对雄性BALB/c小鼠进行灌胃预处理,5d后给予内毒素促使内毒素血症的发生,6h后动物断头取血,制备血清样品,利用LiquiChip系统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细胞因子检测发现,非致死性内毒素血症6h时血清细胞因子普遍增高,为正常水平的数倍到数百倍(P〈0.01)。给予独一味处理可以改变内毒素血症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使血清MCP-1约下降20%(P〈0.01),血清TNFa约下降40%(P〈0.01),使血清IL-1β约上升1倍(P〈0.01),血清IL-4上升了37%(P〈0.01),血清IL-10约上升20%(P〈0.01),独一味对血清IL-6水平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独一味对内毒素血症不同细胞因子的调节不同,具有选择性和多样性。其提高了抗炎细胞因子的水平,减少了部分促炎因子的表达,避免发生过激的炎症反应,保护机体组织,且同时还提高IL-1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机体的天然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2.
独一味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6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晓美 《中国药业》2002,11(5):79-79
目的:探讨独一味胶囊对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32例药物流产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药物流产后服用独一味胶囊0.9g/次,每天3次,连服7d;对照组66例药物流产后服用益母草冲剂15g/次,每天3次,连服7d。结果:独一味组和益母草组患的阴道流血量及持续时间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能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量及持续时间,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独一味的地上部分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显微鉴定的方法对独一味的地上、地下部分进行了鉴别。结果从表皮细胞上非腺毛、腺鳞,栅栏组织,叶肉细胞中的草酸钙针晶鉴别了独一味叶的横切面;从气孔的有无及类型,非腺毛和腺鳞鉴别了上下表皮;从非腺毛、腺鳞、草酸钙方晶、草酸钙针晶和花粉粒的形态、大小鉴别了粉末;从导管的排列方式鉴别了根的横切面。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独一味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藏药独一味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藏药独一味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藏药独一味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从藏药独一味地上部分挥发油中分离鉴定了16个组分,占总峰面积含量的92.9%.地下部分挥发油中分离鉴定了13个组分,占总峰面积含量的95.47%。结论:藏药独一味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主要是由长链脂肪酸成分构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棕榈酸。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藏药独一味的镇痛、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苑伟  宋玉成  梁资富 《中国药房》2003,14(12):716-717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独一味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镇痛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 ;抗炎作用采用小鼠耳二甲苯致炎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结果 :独一味对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所致的疼痛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 ;对醋酸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说明独一味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结论 :三产地的独一味在镇痛、抗炎方面 ,作用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独一味软胶囊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色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独一味软胶囊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色测定法。方法用石油醚对独一味软胶囊内容物进行脱脂后,在40℃水浴中,以芦丁为对照,硝酸铝为显色剂,未加显色剂的供试液为空白,在500nm处进行比色测定。结果该法准确,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为102.7%,精密度脚为1.6%。结论本方法可以用于独一味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藏药独一味对癌痛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藏药独一味对癌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对84例各种中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独一味组和吲哚美辛组,观察镇痛作用。结果:独一味镇痛效果与吲哚美辛相比,差别无显著性。结论:藏药独一味可以作为癌痛第一阶梯的止痛药,可避免吲哚辛产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独一味的ITS基因序列片段,并利用ITS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分析了来自4个不同地区(甘南玛曲、西藏林芝、四川若尔盖道班、四川若尔盖热当坝)的独一味的遗传变异情况。方法:采用Plant DNA Mini Kit法作为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提取植物独一味的核基因组DNA,并且建立了适合独一味的PCR反应体系,利用合成的特异性PCR引物对所提取的DNA中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序列进行套式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电泳图谱,并进行分析,测序。经Clusta 1X软件排序,MEGA3软件统计分析和分支分析,建立系统发育树,并计算各类群间的遗传距离。结果:琼脂糖电泳图谱及所测序列显示,来自于植物独一味的核DNA中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全长为670bp左右.甘南玛曲和西藏林芝的独一味遗传距离较小,四川与甘南玛曲和西藏林芝的独一味遗传距离较大。结论:基于ITS序列分析,作为品质突出的甘南玛曲独一味和其他地区的独一味相比,并未形成一个区别于其他地区独一味的一个独特的种。根据ITS序列特征所构建的系统树,与传统分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藏药独一味对大鼠实验性PTCA术后再狭窄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于在体水平观察藏药独一味胶囊对大鼠实验性PTCA术后再狭窄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体重260-280g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TCA模型组、独一味胶囊(0.50、1.25、2.50g/kg)组,共5组,每组24只,各组均于PTCA术前5天灌胃给药,每天1次。最后一次给药2h后手术,取大鼠,分离左颈总、  相似文献   

20.
藏药独一味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从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根中分离得到二个新环烯醚萜成分,根据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确定了化学结构,命名为独一味素A(lamiophlomiol A,Ia)和独一味素B(lamiophlomiol B,I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