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辨治小儿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疸发病有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外因多由外感、伤食,内因多为脾虚、内伤所致。其病机关键是湿。由于湿阻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影响肝胆的疏泄,以致胆汁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而发黄疸。近年来,笔者治疗小儿黄疸多例,皆从中医辨证论治,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2.
3.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以六经辨证治疗黄疸,《内经》已开其源.《灵枢·经脉》记载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皆可发生黄疸病证.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性黄疸中医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肝细胞性黄疸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黄疸指数变化,分析常见型及辨证施治措施,探讨其实用性;方法:应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对肝细胞性黄疸患者进行治疗,选择病例多为黄疸比较明显,一般情况尚可,无严重并发症和伴发病者;结果:经辨证施治,患者身,目及小便黄梁明显改善,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尿疸原显著改善,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酸基转移酶,入-谷氨酰转移酶改善不明显。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肝细胞性黄疸具有效,经济,方便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黄疸辨治8法     
史建伟  马红献 《河北中医》2003,25(11):832-832
黄疸是肝脏疾病常见体征之一 ,我们将其治疗归为 8法 ,试述如下。1 解毒清热 ,利胆化湿法适用于疫毒新感 ,湿热疫毒壅结肝胆者。《伤寒论》所云“伤寒六七日 ,不能食 ,两胁下满痛 ,面目及身黄”即指是证。常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等。证见 :遍身面目黄色鲜明 ,心烦 ,肢困乏力 ,纳少腹胀 ,便秘溲黄赤等。方用茵陈蒿汤加减。药用 :茵陈、栀子、金钱草、大黄、车前子、厚朴、大腹皮等。2 清利肝胆 ,活血通腑法适用于疫毒久羁 ,肝胆脉络瘀阻者。常见于淤阻型肝炎等。证见 :黄疸持续 2~ 4个月或更长时间 ,皮肤瘙痒 ,大便干结 ,呈灰白色等。方用茵…  相似文献   

6.
中医将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两大类 ,现代医学的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一般多属中医黄疸病中的“阳黄”之类。中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也多从阳黄辨治。阳黄以发热口渴 ,胸脘满闷 ,食欲不振 ,胸胁胀痛 ,四肢困倦 ,恶心干呕 ,溺赤 ,便秘 ,巩膜、皮肤、爪甲黄如橘子色 ,皮肤或有痒感 ,脉弦或弦数 ,舌苔黄厚腻等为临床特点。其病因多由湿邪所致 ,其病位在肝胆 ,与脾胃有关。《金匮要略》指出 :“黄家所得 ,以湿得之。”由于湿阻中焦 ,脾胃功能失常 ,影响肝胆的疏泄 ,以致胆液不循常道 ,溢于肌肤 ,发为黄疸。笔者根据阳黄的不同特征 ,将其…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中医辨治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松坡  蔡淦 《江苏中医》1998,19(10):17-18
从中医学角度论述高血脂的病理实质是血中伏痰,而痰浊之成则因于脏腑功能失调。痰瘀互结是高脂血症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脉受累是高脂血症变证的枢纽。提出以理气化痰祛瘀为主,配合合理调养的综合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崩漏中医辨治初探王建伟(陕西宝鸡市87444部队721000)笔者通过崩漏患者的诊治体会到,临床辨治本证要在分型论治的基础上,灵活变通,正确运用气分血分之主药,不可偏执一方一药。治疗原则上可分为塞流、澄源、复旧三步,但在临床实践中不可机械地执行或拘泥...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瑞石 《新中医》1994,26(9):57-58
糖尿病的中医辨治林瑞石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其特征为血糖过高及有尿糖出现。临床上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候群。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常易有化脓性感...  相似文献   

10.
11.
腰痛为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很多原因可引发本病,治疗时应在辨清病变部位的同时辨证用药.现将笔者临床辨证治疗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医辨治牙周炎2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采用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让未成熟的胚胎排出体外,均易使胞宫内脉络损伤,一旦出现生殖道感染、妊娠物的滞留及多次流产内膜创伤,则可使血运紊乱,瘀血留聚,导致脏腑阴阳平衡失调,干扰正常生殖功能,现将流产后并发症的一些辨证论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浅谈肝炎中医辨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赛美  徐鸣 《新中医》2001,33(2):71-71
1 肝病利胆─肝胆并举 笔者川曾对肝炎科住院病人475例与同期受检的各科病人1039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肝病患者胆系改变阳性组与黄疸指数、乙肝病毒复制指数呈正相关。中医学认为病毒性肝炎,尤其是黄疸型多表现为湿热证。随着近年研究的深入,活血化瘀法成为治黄大法,尤其对重症肝炎,活血化瘀之品如赤芍、大黄、丹参、郁金等具活血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之功。故疏肝利胆,肝胆并举,对于缩短肝病疗程,提高疗效,防止其慢性化有着重要意义。2 急性肝炎─气血同治 一般认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以湿热为主,清利湿热为其主…  相似文献   

15.
16.
阴黄辨治探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阴黄辨治探源湖北中医学院(430061)张赤志,陆定波关键词:阴黄,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张景岳说:“凡病黄疸,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阴黄误以阳黄,袭用苦寒攻伐,则更伤已衰之正气,甚者可随药而毙,故须把握阴黄证治规律。1湿重于热──阴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7.
18.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约有三千万乙型肝炎患者,且大部分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最常见致病因素。在全世界,慢性乙型肝炎位于死亡原因第9位,可见其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目前,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并无特效治疗方法及药物,众多患者寄希望于中医药,而中医...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表现有眩晕,头痛,心悸,胸闷,耳鸣,肢体麻木或下肢浮肿无力等,而眩晕是其主要症状。根据临床主症辨析,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范畴。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多为内伤虚损,正气不足,加之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使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而致病。尤其肝肾二脏的阴阳失调是引起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祖国医学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胜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形…  相似文献   

20.
心源性眩晕中医辨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0021)顾双林关键词:心源性眩晕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主观感觉紊乱(平衡感觉或定向感觉的障碍).心血管疾病是眩晕的常见病因之一,本文就心源性所致眩晕或晕厥的临床特点和辨证方法以及处理情况试述如次。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