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偏头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确诊的偏头痛患者80例(实验组),总结其脑电图特点,同时按照1∶2配对设计的原则,选取同期成人体检者1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中脑电图异常38例,对照组40例,均为轻度及以下异常.实验组中脑电图特点总结:38例异常脑电图中有21例为轻度异常脑电图,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主要为局灶性尖波,即局部导联的散发性低波幅尖波、小尖波,未见明显的尖慢波、棘波、棘慢复合波,以临床上疼痛的部位相对多见(13/21,61.9%).结论:偏头痛患者脑电图改变具有相对特异性,其对偏头痛患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在脑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患者行头皮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在手术过程中应用皮层脑电图(ECoG)先确定癫痫灶的汜.44-围,切除原发肿瘤病灶后再行皮层脑电描记,并与切除前进行比较,对仍有癫痫样波的皮层行双极电灼,尽量电灼至癫痫波消失。结果:13例患者术前ECoG均异常,均可见较多尖、棘波,尖慢波,切除病灶后2例尖、棘波明显减少,11例病灶周围仍有较多棘波,行双极电灼后9例棘波消失,2例偶见单个尖波。结论:在脑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手术中应用ECoG对准确探查癫痫灶的部位及范围,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减少术后癫痈发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癎(BECT)患儿的脑电图表现。方法:对52例临床明确诊断的BECT患儿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52例患者中,癫癎样波形出现在清醒描记时39例,出现在NREMⅠ—Ⅱ期13例。其中仅出现棘波者31例,尖波者16例,棘、尖波均出现者5例。癫癎样波形仅出现在中央和(或)颞区者43例,除见于中央、颞区外亦散在性出现于其他脑区者9例,其中双额区明显者1例,一侧枕区明显者1例。有2例在清醒描记时出现典型中央颞区棘波,过度换气时出现广泛性双侧同步性3~4 Hz棘慢波综合。结论:大多数BECT患儿有典型的特征性脑电图表现,但少数患儿可出现其它脑电图异常,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难治性癫痫性痉挛发作患者的头皮及颅内脑电图(EEG)特点,探讨与痉挛发作相关的EEG变化及其与发作间期放电、神经影像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头皮同步视频脑电图(V-EEG)。此11例患者均行术中皮层EEG监测30~60min,其中4例术前行颅内电极长程EEG监测。结果:8例患者表现为双侧基本对称的痉挛发作,发作期头皮EEG为全导高波幅慢波、尖波伴低波幅快波活动或广泛低波幅快波活动发放;另3例患者表现为一侧肢体的痉挛发作,EEG为局灶性棘慢波发放。术中皮层监测5例患者为反复的、暴发出现的多棘波活动,2例患者见持续性的棘波、尖波活动,4例未见明显的癫痫样电活动。4例行颅内电极监测者发作期EEG表现,2例为“前导性”的高波幅棘波伴随20Hz左右的低波幅快波发放;另2例为局灶性低波幅快波活动并迅速扩散,无“前导性棘波”。手术切除“前导性棘波”或反复性、节律性痫样放电的皮层可消除发作。结论:在一部分癫痫性痉挛发作患者,其痉挛发作可能因新皮层局灶的电发放点燃,颅内EEG如果存在前导性的棘波,这个棘波部位可能是促发痉挛发作的点燃灶。完整切除术中监测呈现反复性、节律性痫样放电的皮层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促进我国颅内脑电图事业的发展。方法:对11例癫痫病人实行IEEG和EEG、BEAM的对照研究。结果:11例癫痫病人均出现棘、尖波等痫性放电,但IEEG定位比EEG和BEAM更精确。讨论:癫痫源灶的波形特征为棘(尖)波,而原发性棘波具有波形尖锐、周期短、波幅高、常为负相棘波、出现时间最早、范围较局限、突出背景活动和背景活动异常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年龄段癫痫患儿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小儿癫痫脑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癫痫患儿120例,采用脑电图仪对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对不同年龄段脑电图异常率、波形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患儿脑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癫痫患儿的慢波增多、尖波、棘波、尖(棘)慢综合波、双侧显著不对称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爆发性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儿年龄越小,脑电图爆发性抑制发生率越高,不同年龄段癫痫患儿的其他各种脑电图异常波形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临床中对小儿癫痫的临床特点和脑电图结果进行分析,可以为癫痫患儿的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植物神经发作性疾病与癫样异常放电的关系。方法:对167例临床诊断为植物神经性发作儿童的24h动态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监测到69例患儿临床发作,样放电(棘波、尖波、棘慢、尖慢波综合)11例,间期6例,样放电率为10.2%,腹痛性发作样放电率较高(X2=9.35,P<0.01)。结论: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儿童植物神经性发作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植物神经发作性疾病与癫痫样异常放电的关系。方法:对167例临床诊断为植物神经性发作儿童的24h动态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监测到69例患儿临床发作,痫样放电(棘波、尖波、棘慢、尖慢波综合)11例,间期6例,痫样放电率为10.2%,腹痛性发作痫样放电率较高(X^2=9.35,P〈0.01)。结论: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儿童植物神经性发作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伴有脑电图枕慢波的儿童良性癫痫10例报告王翠欣伴有中央—颞区脑电图棘波灶的小儿良性癫痫(BECCT),是儿童期颇为常见的癫痫,临床上多为部分型发作,脑电图表现为中央—颞区为主的局灶性痫样放电。我院发现10例脑电图中央—颞局灶性放电与双侧枕区爆发性3~...  相似文献   

10.
癫痫波(尖波、棘波、棘慢综合波等)是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癫痫的重要依据。临床许多主诉有抽搐等发作性症状的病人,多次常规脑电图检查均未查到痫性波形,使其难于得到正确的诊治。剥夺睡眠可以有效地诱发痫性放电,睡眠时易出现异常波形。本组采用剥夺睡眠——睡眠联合法检查53例常规脑电图检查阴性,但临床诊断为癫痫或可疑癫痫的病人,阳性率达77%。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43例成人植物神经性癫痫的脑电图(EEG),结果异常率为76.7%。异常脑波多表现为背景脑波慢失律或慢化,阵发性中一高幅尖波,慢波及失一慢波综合发放(多为双侧同步性),中线额区阵发性正弦样θ节律、及12—13次/秒的α波呈节律性正尖波化;少有高幅棘波,与此类儿童患者相比,异常放电波幅较低、病史较长,临床表现复杂,易造成误诊。对比类患者采用抗痫药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pseudopetil mal discharge假性小发作放电对于小发作(失神发作)脑电图上3Hz的棘慢节律而言,见于Lennex-Gastaut综合征脑电图的频率稍慢的1.5~2.5Hz的尖慢复合波,叫小发作变异形波,频率稍快的3.5~5Hz复合波,就叫假性小发作放电。这种假性小发作放电多见于失神样发作、肌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但此术语含意不明确,不推荐使用,应具体描述。psychomotor variant精神运动性发作变异形波在思睡期以颞叶尤是中颞区为主地见4~7Hz的θ波阵发,其上重叠有快波,并可见切迹波形。因其与精神运动发作时的4Hz的θ波类似故称精神运动发作变异型波,但不属性波,头痛、恶心时易见到,有癫发作既往史者也易见到。quantitative analysis定量分析一般脑电图分析系从波形、波幅、频率、位相等方面进行描述,定量分析则是某个频带的波在某个时段内在某个位置的能量所占的比例(相对功率,以%表示),或功率值的多少(绝对功率谱,以μV2表示)。quantity量主要指脑电图上某个时段内所观察的目标电位的多少(用%数表示)。quasi-periodic准周期性指脑电图上某种特定的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癫痫和癔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癫痫50例,癔病30例进行EEG描记分析。结果:癔痫组异常发生率76%,癔病组异常发生率3.33%,癫痫病人EEG有明显的特异波形,可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尖-慢波综合。癔病组EEG无明显改变。结论:EEG对于癫痫与癔病的鉴别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癎)患者头皮脑电图(EEG)上继发双侧同步(癎)样放电(SBSD)的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自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于我研究所接受治疗的所有局灶性癫(癎)患者的EEG资料,排除所有颞叶癫(癎),共32例患者的术前EEG上均存在SBSD表现.对这些患者的发作间期与发作期EEG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2例患者中,SBSD起源于额区者20例,枕区者10例,顶区者2例.SBSD可表现为棘或尖波、棘慢复合波与快节律三种类型,以棘慢复合波最为常见,占63%.SBSD发作间期较为常见的特点是双侧存在时间差,SBSD始于EEG局灶性异常改变以及局限性慢波一侧;53%的病人发作期EEG表现为局灶性起源.结论:SBSD在局灶性癫(癎)患者中并不少见,而且以额叶最为常见.通过分析SBSD波形的各个特点,有助于判断SBSD原发灶侧别,并与全面性癫(癎)相鉴别,对癫(癎)外科的术前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头皮脑电图继发双侧同步(癎)样放电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癎)患者头皮脑电图(EEG)上继发双侧同步(癎)样放电(SBSD)的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自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于我研究所接受治疗的所有局灶性癫(癎)患者的EEG资料,排除所有颞叶癫(癎),共32例患者的术前EEG上均存在SBSD表现.对这些患者的发作间期与发作期EEG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2例患者中,SBSD起源于额区者20例,枕区者10例,顶区者2例.SBSD可表现为棘或尖波、棘慢复合波与快节律三种类型,以棘慢复合波最为常见,占63%.SBSD发作间期较为常见的特点是双侧存在时间差,SBSD始于EEG局灶性异常改变以及局限性慢波一侧;53%的病人发作期EEG表现为局灶性起源.结论:SBSD在局灶性癫(癎)患者中并不少见,而且以额叶最为常见.通过分析SBSD波形的各个特点,有助于判断SBSD原发灶侧别,并与全面性癫(癎)相鉴别,对癫(癎)外科的术前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电图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偏头痛患者286例,对临床特征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38%(109/286例),其中多数表现为枕区α波减少,弥漫性慢波增多,偏头痛一侧局灶性慢波增多,过度换气或思睡期异常波明显等非特异性异常,3例表现为枕区尖波、棘波发放,部分由闪光刺激诱发;有先兆、首次发病年龄早、头痛程度强烈的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P0.05)。结论:部分偏头痛患者脑电图有异常,多为不同程度的广泛性异常或局限性异常,偶有癎样放电。有先兆、首次发病年龄早、头痛程度强烈的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300例临床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在本院描记过脑电图,其中7例伴有自发尖、棘波及棘尖—慢综合波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脑电图(EEG)领域,确定某一特定的脑电波形是由距哪个电极最近的部位发生的[1],称为定位(localization)。也就是说,如果在某一探查电极记录到被认为是最具有定位意义的波形,那么该电极部位即可作为EEG定位的判定标志。狭义上的定位,一般是指对脑电的异常波形(例如慢波、棘波等)出现部位的确定,也包括正常时应该出现的波形(例如α波、β波等)显示病理改变部位的确定。从EEG记录法的原理上看,进行脑电描记至少需要两个电极,通过把其中的一个电极连接到EEG仪放大器的输入端G1,而另一个电极连接到输入端G2,这样两电极间显示的电位差(即从…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迟发性癫Xian发作的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迟发性癫Xian发作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人迟发性癫Xian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结果:癫Xian发作的可能因为脑血管病41例(脑梗死30例、脑出血11例),脑肿瘤19例,脑外伤4例,脑萎缩8例。癫Xian发作的类型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48例;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2例,失神发作6例,单纯运动性发作17例,单纯体感性发作7例。脑电图正常7例,异常73例。异常脑电图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慢波活动22例,局限于一侧半球的慢波活动34例,散在或阵发性棘波、尖波或棘慢、尖慢综合波49例。结论: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是老年迟发性癫Xian发作的主要原因。癫Xian发作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脑电图异常率高,主要表现为在弥漫性慢波活动基础上出现癫Xian样放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易惊患儿的脑电图(EEG)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50例临床诊断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EEG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出现易惊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神经系统病变严重程度与脑电图异常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350例手足口病易惊患儿EEG异常280例,异常率为80%,主要表现EEG背景活动异常,局灶性阵发性慢波出现及部分出现棘尖波或棘尖慢波,即小儿手足口病易惊患儿的频繁程度与EEG异常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手足口病易惊患儿的EEG分析有助于对其并发神经系统病变进行早期判断,从而有助于预防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