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儿捏脊联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区组随 机法将100 例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 例。治疗组给予小儿捏脊联合针刺四缝穴 治疗,对照组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2 组均治疗8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锌、血红蛋 白、胆囊收缩素(CCK)、瘦素(LEP)、神经肽Y(NPY) 水平,比较2 组临床疗效、疾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 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2.00% (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 CCK、LE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锌、血红蛋白、NPY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CCK、LE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NPY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2 组治疗后血清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2 组均未发生呕吐、晕针、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小儿捏脊联合针刺四缝穴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 症,可以明显改善小儿临床症状,改善摄食功能,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针刺四缝穴联合补虚醒脾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例厌食症患儿,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四缝穴联合补虚醒脾中药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中医症状各项积分(腹胀、出汗、呕吐、神疲、食欲不振)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定,同时测定患者血红蛋白、血锌、唾液淀粉酶指标,后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 0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 5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00%,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中医症状各项积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血红蛋白、血锌、唾液淀粉酶等指标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四缝穴联合补虚醒脾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对患儿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何媛  林洁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0):2168-2172
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对脾失健运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初步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制;同时观察治疗前后针刺四缝穴刺液中瘦素的变化,分析刺液与脾失健运型厌食症患儿的相关性。方法:72例患儿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儿在入组第7天开始治疗,治疗组予针刺四缝穴,对照组予口服山麦健脾口服液,并观察患儿临床证候,1次/周,连续3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唾液淀粉酶活力,血清胃泌素、八肽胆囊收缩素、β-内啡肽,另治疗组予初诊和第28天针刺四缝穴后检测刺液中瘦素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 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 8%。两组组间疗效比较,P 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 0.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唾液淀粉酶活力、血清胃泌素、β-内啡肽较前升高,P 0.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八肽胆囊收缩素治疗前后比较,P 0. 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刺液中瘦素较治疗前降低,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四缝穴能有效治疗脾失健运型厌食症患儿,具有醒脾开胃的功效。该疗法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活力,促进胃泌素、β-内啡肽的分泌,同时降低刺液中瘦素的水平,从而改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小儿推拿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瘦素及血锌的影响。方法将6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应用小儿推拿疗法,对照组予口服五味赖氨酸颗粒及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瘦素和血锌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血清瘦素、血锌显著升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治疗组在提高血锌水平方面略差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推拿对厌食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升高血清瘦素和血锌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可进一步探索其中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4月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作为治疗研究分组依据,并展开小儿厌食症患儿不同组别划分,其中,施以常规药物、即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设为参照组(35例),施以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的设为研究组(35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唾液淀粉酶水平、血锌水平高于参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唾液淀粉酶、血锌水平,有效改善食量、食欲、腹胀、面色、神疲状态、呕吐症状,显著降低情绪低落、嗜睡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小儿厌食症良好预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性评价健脾方联合按摩手法治疗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抚顺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厌食症患儿60例,入组病例采取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健脾方内服治疗方案,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按摩手法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厌食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有效率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后,试验组厌食症状消失时间(5.12±1.61)d,中医证候积分(3.21±2.17)分,临床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厌食症状消失时间(6.73±2.32)d,中医证候积分(5.16±3.03)分,临床总有效率83.33%。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方联合按摩手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食欲及食量,促进胃肠道蠕动,减轻患儿腹胀、便秘症状,健脾开胃,消食止泻,调和脏腑,滋养营卫,临床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四号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胃动力变化.[方法]将60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健脾四号合剂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用吗丁啉(多潘立酮)混悬液治疗,两组患儿均作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唾液淀粉酶、血锌值和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提升血锌、唾液淀粉酶的水平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电图检查:两组厌食患儿经治疗后,胃电主频、幅值、正常能量比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结论]健脾四号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而且可提升患儿的胃动力.  相似文献   

8.
冯传博  赵爱侠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2):47+49-47,49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中药外敷神阙和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方法:76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患儿应用中药外敷神阙配合针刺四缝穴,对照组38例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30d,观察两组疗效差别。结果:治疗组疗效明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外敷神阙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脾消食汤联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评估其对血清瘦素及增食欲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试验组患儿给予醒脾消食汤联合刺四缝穴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瘦素及增食欲素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0.0%(21/30),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儿的血清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增食欲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对血清瘦素水平的降低作用和对增食欲素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均无过敏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也均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采取醒脾消食汤联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调节患儿的血清瘦素与增食欲素水平,其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张爱萍 《新中医》2017,49(5):121-123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体质量的变化。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77,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体质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治疗组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研究该疗法对小儿厌食症患儿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患儿60例,均用针刺四缝穴治疗,每15d一次,治疗时间为3个月,对照组不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儿食欲、食量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瘦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针刺四缝穴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总有效率为86.7%。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总积分及血清瘦素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四缝穴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并降低小儿厌食症患儿血清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文辉  张云娟 《光明中医》2022,(24):4537-4540
目的 观察口服中药健脾除湿汤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6例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观察组口服健脾除湿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锌水平、炎性因子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除湿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更快够改善小儿慢性腹泻临床症状,促进锌的吸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加速患儿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丘燕燕  辛奇遥  王霞 《新中医》2017,49(3):87-89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实验组予健脾消积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混悬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以此判断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4.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实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脾胃不和型、脾胃气虚型和肝旺脾虚型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积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积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3种证型的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4.
陈尹剑子  王翠娟 《新中医》2022,54(19):200-203
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联合醒脾消食汤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2 例脾失健运型厌食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 例。对照组采用赖氨肌醇B12 口服溶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四缝穴联合醒脾消食汤治疗。2 组均治疗1 个月。比较2 组治疗1 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生长发育情况及血清细胞因子[血清胃泌素(GAS)、神经肽(NPY)、增食欲素-A (Orexin-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 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7.7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中大便不调、自汗、食量减少、食欲减退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4 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后,2 组体质量指数、身高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升高,摄食量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指数、身高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摄食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后,2 组血清GAS、NPY、Orexin-A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血清GAS、NPY、Orexin-A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联合醒脾消食汤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胃肠道功能,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证候评分及肠黏膜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在烟台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胃肠激素水平、肠黏膜吸收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47%,对照组为78.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中医证候主证积分及次证积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2组患儿胃动素、促胃液素、唾液淀粉酶水平及D-木糖吸收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未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4.35%)药物贴敷部位瘙痒,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多潘立酮片基础上加以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提高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疗效,降低证候评分,提高胃动素、促胃液素、唾液淀粉酶及D-木糖吸收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联合王氏保赤丸治疗小儿疳证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小儿疳证提供更多的方法及依据。方法:将疳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99例。治疗组予针刺四缝穴联合口服王氏保赤丸,对照组予口服王氏保赤丸,均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小儿疳证症候积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小儿疳证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小儿疳证症候积分降低更显著(P 0.05);治疗组患儿的症候积分在治疗后3次随访中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1%(96/1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87%(86/9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联合王氏保赤丸治疗小儿疳证优于单独应用王氏保赤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至阳八阵穴推拿联合赖氨葡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厌食症患者1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41例,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1组同时口服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对照2组配合普通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给予至阳八阵穴推拿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唾液淀粉酶、血锌值、尿D-木糖吸收排泄试验及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在血红蛋白、唾液淀粉酶、血锌值、尿D-木糖吸收排泄率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3.17%、75.61%,治疗组分别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至阳八阵穴推拿联合赖氨葡锌能够有效地缓解小儿厌食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食健脾散治疗脾虚夹积型厌食症患儿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治疗小儿厌食症71例,其中治疗组41例给予消食健脾散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江中健胃消食片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在改善中医症状证候积分、食欲食量、体重、血红蛋白及尿D-木糖排泄率方面,二者均有疗效,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消食健脾散能有效改善脾虚夹积型厌食症患儿的厌食状况,使患儿体重及血红蛋白及尿D-木糖排泄率增加。结论:消食健脾散对脾虚夹积型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采取不同干预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童保健科中医保健门诊2021年1月—2022年6月诊断为脾胃虚弱型厌食症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疗时间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健脾消食口服液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试验组采用健脾消食口服液、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数据。结果:随着诊疗进行,两组上述两项指标的差异显著变化,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胃激素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攀升(P<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不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苍山理脾开胃方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儿童厌食症(脾失健运型)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恩施州民族医院儿科收治的儿童厌食症(脾失健运型)共计92例(2021年1月—2022年6月),将92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6例患儿采取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46例患儿采取双歧四联活菌片及苍山理脾开胃方、针刺四缝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儿童中医证候积分(厌恶进食、嗳气泛恶、胸脘痞闷、大便不调等)变化、胃排空1/2时间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患儿(82.61%,38/46)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65%,44/46)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厌恶进食、嗳气泛恶、胸脘痞闷、大便不调等)、胃排空1/2时间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厌恶进食、嗳气泛恶、胸脘痞闷、大便不调等)、胃排空1/2时间、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厌恶进食、嗳气泛恶、胸脘痞闷、大便不调等)、胃排空1/2时间等指标均比对照组更佳(P<0.05);对照组1例恶心,观察组1例腹泻(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