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胃乐散对大鼠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不完全结扎胆总管及注射大肠杆菌制备Wistar大鼠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模型,胃乐散灌胃给药治疗72 h后,取血和胆总管组织标本,进行血象、血胆红素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胃乐散低剂量组(0.2 g/kg)和高剂量组(0.4 g/kg)血中白细胞数明显降低,低剂量胃乐散还可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模型组大鼠胆总管明显扩张;胆总管上皮细胞排列紊乱,黏膜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腺腔破坏明显,组织间和腺上皮水肿的明显;而胃乐散治疗后胆总管的上述组织病理学变化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胃乐散对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胃乐散对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不完全结扎胆总管制备大鼠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模型,胃乐散灌胃给药72 h后,取血和肝脏组织标本,检测血胆红素水平、肝脏功能,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升高,ALT和AST水平也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0...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我科22年来手术治疗胆囊、胆道疾病2885例的经验,死亡133例,手术死亡率为4.6%,其中40例(30.0%)死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引起梗阻的原因有胆总管、肝内胆管结石,胆道狭窄,胆管炎,胆管癌和胆道蛔虫梗阻;93例死于胆道系统的其他疾病,包括坏疽性胆囊炎伴/或胆囊穿孔、胆总管伴/或肝内胆管结石、急性胆囊炎、胆道大出血、畸形和癌肿等。为了降低死亡率,本文结合病例,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后低血压、肝—心综合征和手术方式等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时大鼠肝组织中清道夫受体-A(scavenger receptor A,SR—A)的表达及其与炎症介质的产生和肝组织损害的关系。方法结扎大鼠胆总管,于胆总管内注入大肠杆菌O111:B4(菌落浓度5×10^9cfu/ml),建立急性胆管炎动物模型。测定血浆中内毒素,观测不同时相点肝组织中SR—A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同时测定TNF-α含量变化,并与结扎胆总管注射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比较。结果在急性胆管炎组中,随着梗阻感染时间的延长和血浆内毒素浓度的升高,血浆中TNF-α含量明显增加,肝组织中SR—A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可见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的肝组织损伤的病理改变。结论AOSC时,随着肝组织在SR—A表达的下调,枯否细胞(Kupffer cells,KCs)清除、灭活内毒素的能力下降,同时KCs激活释放的细胞因子增多,诱发并加重肝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系指胆总管和胆内胆管在急性梗阻的基础上,继发化脓性细菌感染,常伴有中毒性休克,是胆管疾病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收治急性胆系感染病人256例,其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28例,占10.93%,采用中医泻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获得较好疗效,明显降低了手术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急性胆管炎造成肝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及实验治疗方法,作者研制了一种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致肝损害的动物模型,本文着重介绍这一模型的复制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为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动物室提供的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雌雄不拘,体重180~220g。 1.2 菌液制备 选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111)B_4型(由北京  相似文献   

7.
胆道系统发生的急性细菌性感染 ,包括化脓性的严重炎症 ,称为急性胆管炎 (acutecholangitis,AC)。它是胆道外科各种疾病的常见合并症 ,多在胆道存在梗阻因素的基础上发生。自 1 877年Chorcot氏描述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具有上腹痛、寒颤发热、黄疸三联征的临床表现以来 ,在较长时间内 ,临床上常常难以分辨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直到 1 95 9年Reynolds报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acuteob structivesuppurativecholangitis,AOSC)以后 ,胆道梗阻的病理改变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机制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  相似文献   

8.
急性重症胆管炎致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复制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引发的急性肺损伤(ALI)的动物模型。方法:通过胆总管远端结扎,近端注入菌液并封闭的方法,造成大鼠ACST后观察肺功能及病理形态改变。结果:实验组PaO2/FiO2下降;肺系数升高,肺含水量增加;光镜可见充血、水肿、粒细胞浸润和透明膜。结论:此模型符合ALI诊断标准及动物模型的考察指标,说明本模型是成功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陈社卫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149-3150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9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术后并发切口感染9例,胆总管结石残留5例,胆汁漏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8例,死亡10例,余均痊愈出院。患者住院平均为15.4 d。结论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71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死亡原因分析沈阳矿务局本溪田师付煤矿职工医院外科(117104)王宝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DSC)是因胆道梗阻并发严重感染而引起的。本病起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是急腹症比较凶险的疾患。所以,分析和探讨其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时机和方式选择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治愈46例(88.5%),死亡6例(11.5%),其中中毒性休克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心力衰竭1例.结论 合理把握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吴微庆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7):907-908,914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在内镜(ERCP)下行乳头切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随机分为ERCP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胆总管切开,并常规放置T管引流;ERCP组,术中判断乳头情况,采用针状刀电切。结果:ERCP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安全、有效,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是胆石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胆总管梗阻所引起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我国已有报导,很多病人均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但是1961-1975年初在我院治疗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经手术或尸检查明有10例胆总管并无梗阻,而是肝内胆管的梗阻。另有6例胆总管的梗阻与肝内胆管梗阻合併存在。由于肝内胆管存在梗阻,给诊断和治疗都带来一些特殊的问题。我们在逐步认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曾走过一些弯路。本文将总结这些教训,提出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急性肝衰竭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探讨经脾内同种异体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并观察脾内移植肝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建立大鼠急性药物性肝衰竭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1.0,1.2,1.4,1.6g/kg)D-gal后,以肝功能指标、病理形态学、死亡率等综合评估肝脏细胞损伤的状态,确定模型构建的最佳方案。造模后24h,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Ⅰ组:经脾内移植肝细胞悬液1ml(4.4×107个);Ⅱ组:经脾内移植不含肝细胞的培养液1ml。观察大鼠1周的存活率、肝脏功能和病理变化及移植肝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结果:①不同剂量的D-gal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而以1.2g/kgD-gal造模组的大鼠死亡率适中,肝功能损害及其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均符合临界急性肝衰竭的程度,较好地模拟了急性肝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且稳定性较好。②移植后3d,Ⅰ组与Ⅱ组大鼠存活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均有明显改善(P<0.01);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Ⅰ组的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比Ⅱ组轻。经HE和PAS染色证实,移植的肝细胞在受体脾内结构和功能保持较好。结论:①D-gal1.2g/kg腹腔注射可较好构建SD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②经脾内肝细胞移植能明显提高药物性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改善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D-氨基半乳糖致小鼠、大鼠肝损伤模型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D-氨基半乳糖(D—Gal)造模的最佳剂量,比较D—Gal造成的大、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稳定性,为保肝新药的筛选提供合适的实验动物模型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60只昆明种小鼠、70只SD大鼠,以D—Gal作为肝损伤试剂,建成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以血液生化、肝功能、肝组织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筛选大、小鼠最佳用药剂量,并观察D—Gal所致大鼠肝损伤的动态变化。结果本实验条件下,D—Gal500mg/kg为大鼠的最适剂量,此剂量建立的肝损伤模型肝组织形态变化显著且死亡率低。结论与小鼠动物模型相比较,D—Gal500mg/kg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更适用于保肝新药的筛选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能否有效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25例.在DSA引导下行经皮肝穿置入引流管至扩张胆总管内引流,术中行甲硝唑冲洗.结果 2例患者无好转,中转开腹手术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1例患者术后因心脏功能衰竭死亡.其余22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血压平稳,黄疸逐步消退好转,胆管引流管通畅引出胆汁.结论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是一种简便、创伤小、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在内镜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并总结分析67例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急性胆管炎患者中,54例考虑胆总管结石,13例考虑十二指肠壶腹部癌。有59例患者经内镜治疗成功。治疗后所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经内镜治疗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对65例本院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行手术治疗,3例行内镜括约肌乳头切开取石术,结果55例治愈,7例好转,死亡3例。结论明确诊断后及早手术,合理选择术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应用胆总管无水酒精注射建立SD大鼠胆道闭锁模型 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中经静脉留置针插入胆总管注入无水酒精,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观察SD大鼠的生化及病理结果。 结果 在实验组中SD大鼠根据病理及生化检测分为肝功能持续恶化组和肝功能修复组,肝功能持续恶化组在8周以后生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肝功能修复组。在正常HE病理及SMA、MASON染色等方面也出现明显变化。结论 胆总管无水酒精注射诱导胆道闭锁模型是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此动物模型会帮助人们进一步研究胆道闭锁提供更多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我科22年来(1957年3月~1979年12月)手术治疗胆囊、胆道疾病2,885例的经验,死亡133例,手术死亡率为4.6%,其中40例(30.0%)死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引起梗阻的原因有胆总管、肝内胆管结石、胆道狭窄、胆管炎、胆管癌和胆道蛔虫梗阻。93例死于胆道系统的其他疾病,包括坏疽性胆囊炎伴/或胆囊穿孔、胆总管伴/或肝内胆管结石、急性胆囊炎、胆道大出血、畸形和癌肿等。为了降低死亡率,本文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