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调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情况。方法研究入选53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持续性或阵发性)作为观察组,在年龄、性别、症状、冠心病可能性等方面按照配比原则入选536例非心房颤动患者为对照组。住院期间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0%管腔狭窄)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通过逻辑回归分析评估患者临床资料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48%(257/536)为冠心病,对照组31%(166/536)为冠心病(P<0.0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性别、年龄和心房颤动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在本研究样本人群中,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者冠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者,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室肥厚(LVH)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特点。方法:选择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的EH患者566例,伴LVH者140例(LVH组),与单纯EH患者426例(对照组)对比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部位、狭窄的程度、狭窄的范围等的差异。结果:LVH组与对照组比较,LVH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概率明显升高(P<0.01),其危险性增加5.09倍。同时,LVH组发生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其他部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运动平板试验的心肌缺血检出率为33.1%(42/127),而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为12.5%(35/280),P<0.05。在传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中,只有血压与LVH存在协同效应(P<0.05)。结论:EH伴LVH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率显著升高,左前降支是主要狭窄部位,而且更易于发生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pela水平变化.方法 入选2019年1月至12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6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D)心力衰竭组33例,和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non-CAD)心力衰竭组31例;CAD组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14例,多支病变组19例.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流受限与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2015年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气流正常组102例和气流受限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肺功能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及CT冠状动脉成像(CCTA)评分,气流受限与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CT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流受限组患者年龄大于气流正常组,吸烟率高于气流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流受限组患者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FEV_1/FVC比值低于气流正常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小于气流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流受限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于气流正常组(P0.05)。气流受限组患者冠状动脉梗阻性狭窄发生率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负荷评分(ABS)、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阻塞评分(ABOS)、节段累及评分(SIS)、节段狭窄评分(SSS)高于气流正常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气流受限与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ACS(r_s=0.634)、ABS(r_s=0.782)、ABOS(r_s=0.431)、SIS(r_s=0.523)、SSS(r_s=0.803)呈正相关(P0.05)。结论存在气流受限的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严重程度较重,且气流受限与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氨基末端前体脑钠尿肽(NT-proBNP)及其他相关因子的临床关系。方法将153例确诊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A组(造影结果为正常冠状动脉)和B组(造影结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分析两组年龄、体重指数(BMI)、腹围、临床表现和各种生化因子包括总胆固醇、肌酐、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单核细胞计数及NT-proBNP等。结果与A组比较,B组NT-proBNP250 ng/L,纤维蛋白原5 g/L,单核细胞计数0.50×109/L(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是NT-proBNP250 ng/L、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结论NT-proBNP250 ng/L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OCA)与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者(观察组)及35例冠脉起源正常者(对照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结果右冠起源于左窦时,观察组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冠脉起源异常者两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右冠起源于左窦是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因素之一。对此类患者应引起重视,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是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方法 62名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造影结果 分为对照组13例和冠状动脉硬化组49例,并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分为轻度和重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二个亚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比色法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显著升高;重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359;P<0.01).结论 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相关,提示内脏脂肪素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与扩张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 (ICM)和原发扩张型心肌病 (DCM)的超声鉴别论断。方法 分析 3 3例 ICM和 3 0例 DCM患者超声 \动态心电图 (DCG)和部分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超声 RV测值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 ,RAD差异有显著性。ICM组中以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瓣膜瓣环钙化明显增多 ,部分病例左心室呈“3”字型扩大 ,即室间隔面呈倒“3”字型 ,侧壁呈正“3”字型。而DCM组则以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为主 ,左心室呈球型扩大为主。DCG示心律失常复杂和频繁程度以 DCM为高 ,结论 超声结合病史对 ICM和 DCM进行鉴别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有疑问的 ICM病例仍应提倡冠状动脉造影以利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09至2017-08疑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600例,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对照组(无狭窄)1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狭窄50%)150例,冠心病组(狭窄≥50%)300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冠状动脉容积及压力。对比三组心脏舒张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冠心病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时间常数均较高(P均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冠心病组的左心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的充盈峰/左心室舒张晚期快速充盈的充盈峰值(E/A)、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度、左心室压力下降最大速度、舒张期前1/3充盈分数、舒张期后1/3充盈分数均较降低(P均0.05),冠心病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E/A1.2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显著(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ensini评分是心脏舒张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3,95%CI:1.31~2.68,P=0.01)。与对照组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冠心病组的冠状动脉舒张末期容积(CEDV)、冠状动脉收缩末期容积(CESV)、冠状动脉压力下降最大速度(C-dp/dtmax)、冠状动脉压力上升最大速度(C+dp/dtmax)均较低(P均0.05);与冠状动脉硬化组比,冠心病组的CEDV、CESV、C-dp/dtmax、C+dp/dtmax均较低(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Gensini评分与C-dp/dtmax呈负相关(r=-0.43,P0.01)。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没有心脏收缩功能改变时,心脏舒张功能就已明显减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舒张功能减低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发光法测定40例正常对照(A组)、45例亚临床甲减无血管病变患者(B组)、43例亚临床甲减合并心绞痛患者(C组)和38例亚临床甲减合并心肌梗死患者(D组)的血清tHcy水平。结果A,B,C,D组的tHcy值分别为8.25±1.62,14.68±2.46,18.96±4.65,25.72±5.14(μmol/L),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亚临床甲减患者tHcy升高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t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1.
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征。方法收集2005-2009年在我院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42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性心肌桥组(19例)与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23例),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和造影结果。结果两组在性别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组存在2个或2个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单纯心肌桥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邻近心肌桥部位,其临床上多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结论心肌桥可能导致其邻近部位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并加速其进展。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能发生更为严重的临床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联合血脂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14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每组70例;选择同年龄段体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及血脂指标水平。结果三组对象的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及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比较表现为多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对象的LDL、TG水平比较表现为多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联合血脂检测对临床筛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和炎症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5 5 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 ,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A及C反应蛋白 (CRP)。 89例放置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患者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 ,随访半年 ,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测量支架内管腔丢失率。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肺炎衣原体抗体IgA的阳性率及滴度显著高于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 ;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 ,且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肺炎衣原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内膜增厚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内膜增厚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内膜增厚者。结论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但不能预示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而炎症标志物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的发生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王维娟  王磊  李克军 《山东医药》2008,48(40):86-87
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TDI)32例缺血性心肌病(ICM组)、1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组)患者的右心功能.结果 ICM组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运动峰值均低于DCM组(P<0.05);而三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充盈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明显高于DCM组(P<0.001).提示右心功能不全在ICM患者更明显;TDI有助于鉴别ICM及DC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61例为A组,另选取1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比较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类型,观察对比A组不同病变支数间斑块积分、颈总动脉内径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结果观察组斑块总发生率为88.52%,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软斑块最为常见,所占比例为37.36%,其次为混合斑块、硬斑块、扁平斑块;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斑块积分、颈动脉IMT、颈总动脉内径均高于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斑块积分高于双支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斑块积分、颈总动脉内径随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颈动脉病变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超声检测可有效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并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而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以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对风心病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117例风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用B超检测颈动脉病变情况。结果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检出率对冠心病预测的敏感性为81.82%(9/11),特异性为75.47%(80/106),阳性预测值为25.71%(9/35),阴性预测值为97.56%(80/82)。IMT异常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55,P<0.01)。结论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风心病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A-FAB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浓度,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8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将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41例患者作为斑块组,未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44例患者作为无斑块组。观察两组A-FABP、TNF-α浓度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斑块组A-FABP及TNF-α浓度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80、t=7.184,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FABP与TNF-α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52,P0.001)。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A-FABP与TNF-α浓度升高,两者呈正相关,推测两者在该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轻度粥样硬化及冠心病血管成形术前后血浆尾加压素Ⅱ (UⅡ )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17例冠状动脉轻度粥样硬化患者和 10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UⅡ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血浆UⅡ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 (P <0 .0 0 1) ,冠心病患者股动脉血浆UⅡ水平低于冠状动脉轻度粥样硬化患者(P <0 .0 0 1) ;术后即刻血浆UⅡ水平有升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术后 2 4h静脉血浆UⅡ水平比术前增高 2 41%(2 2 .75pg/mlvs 6 .6 7pg/ml) (P <0 .0 0 1) ,术后 72h略有下降 ,但仍显著高于术前 (P <0 .0 1)。结论 UⅡ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 ,但其确切的病生理意义以及它是否参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 /或支架术后再狭窄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及对病症影响,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无效12例,有效24例,显效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2%;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29例,显效2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水平明显降低,HDL明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D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20 mg/d较10 mg/d的治疗有效率高,且调脂作用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将32例误诊为扩张性心肌病(DCM)的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与同期159例确诊为DCM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显示,32例误诊为DCM的ICM患者多为青壮年男性,与DCM相比有较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ICM组患者均有血管病变,其中大部分为两支以上血管病变以及闭塞病变,而DCM组患者偶可表现为单支血管病变.认为对无明显原因的心脏扩大患者不能忽视ICM的可能,冠脉造影是鉴别ICM和DCM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