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跃兰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在临床中认识到"肺肾亏虚、痰瘀阻络"是类风湿关节炎伴发间质性肺疾病发生的病机,补益肺肾、化痰通络是该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在治疗过程中病证结合,以病统证,补益肺肾、化痰通络,同时兼顾后天脾胃.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病程缓慢常伴有多种严重并发症的睡眠障碍疾病,其致病特点与伏邪高度吻合。基于中医伏邪理论探讨其病机及治法,认为在病机方面本病以先天正虚为本、痰瘀内伏为标、外邪七情为因。治疗上既要立足于本虚,根据肺、脾、肾三脏虚损的不同,合理选用滋养之品,在培护正气时防止产生及引触伏邪;同时又要着眼于痰瘀,清除已生伏邪,运用化痰祛瘀药物时注重调理肝肺之气。以期为临床中OSA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宋勉 《光明中医》2002,17(6):21-22
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之病。中医认为肺心病主要病位在于肺、心、脾、肾四脏。其病理与痰瘀互结有着密切关系 ,通过肺心病其四脏及舌、脉象与痰瘀关系的探讨 ,认为肺心病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病机是“痰瘀”。在治疗上以活血化痰、豁痰为基础 ,或佐补虚、清热、利水等法则 ,方可见效。  相似文献   

4.
唐雪春教授师承全国名老中医李可先生,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提出“肺脾肾俱虚,气血痰交阻”为本病的核心病机,并创立“补虚重肾,培元固本,化痰散瘀,平调气血”的治疗大法,在李老所创的治疗虚损性疾病的经验方培元固本散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制定了肺系培元固本散。肺系培元固本散由紫河车、鹿茸、红参、西洋参、蛤蚧尾、三七、沉香组成,具有补肺健脾培元,化痰散瘀理气的功效;临床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疗效稳定且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5.
陈彦乐  王旭 《中医杂志》2012,53(19):1635-1637
介绍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位在胞宫,涉及肾、脾、肝.病性属于本虚标实,主要病机为脾肾不足,痰瘀互结.临证治疗当从本图治,以健脾益肾,化痰祛瘀为大法.  相似文献   

6.
吕宏生教授对常见的各类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病的辨证施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肥胖相关性肾病病位在肝、脾、肾,尤以脾、肾为要,病机为脾肾两虚,痰瘀交阻,以邪实为主,治疗强调祛邪安正,邪正兼顾。  相似文献   

7.
李灿东教授认为“虚、气、痰、瘀”是肺结节的病机特点,病位在肺、脾、肝、肾,正虚为本,气滞、痰湿、瘀血为标。有症状患者证候多以肺脾气虚、肺肾两虚、气阴两虚、肝气郁滞、痰湿蕴肺、瘀血阻络为主,无症状者临证注重辨人论治、辨机论治、辨病论治相结合。治宜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扶正以补益肺、脾、肾为主,祛邪则根据气、痰、瘀的兼杂特点,予理气、化痰、行瘀等治法,以达到散结之功。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源头分析肺胀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临床用药,结合临床医案,总结徐升主任从肺脾肾相干辨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证经验。此类疾患多因慢性肺系疾病,频频复发导致肺、脾、肾三脏亏虚,形成痰饮、瘀血等,继而发展为肺不敛降,气还肺间,肺气壅滞,胸膺胀满。治疗上注重益气扶正、化痰涤饮、活血通络,既能治疗本虚,又能祛标,标本兼治,临床治疗取得佳效,对肺胀疾患的诊治有相当大的指引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霞  杨光  宫晓燕 《中医杂志》2012,53(8):711-713
总结历代医家对肺痹病因病机、症状、传变、治疗及预后的认识,认为本病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病性以正虚为基础,六淫、情志、房劳为诱因,本虚标实,虚在肺脾肾,实在痰浊瘀血,终致气血凝滞、肺络壅闭不通.治疗上偏重清宣朴气,佐以温通、化痰、平喘、健脾燥湿.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属中医肺胀病范畴。中医认为, AECOPD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 本虚多为肺、脾、肾虚, 标实以痰、瘀为主要病理因素。痰瘀同治应贯穿本病治疗始终, 遵循标本同治、辨别寒热原则, 偏于寒者, 治以化痰渗湿、行气通络;偏于热者, 重视宣肺平喘、清热解毒、化痰祛瘀;同时强调中病即止, 兼顾其本虚。  相似文献   

11.
从生理功能、病因病机、临床论治等方面论述脾虚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键,探讨脾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为临床上从脾论治支气管哮喘提供理论依据。中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生责之于痰,哮喘急性发作期以外邪引动伏痰、痰瘀互结致气机升降失常为主要病机,治疗上当标本兼顾,以治标为主,不忘补虚,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的同时补脾固本;缓解期病机则以脾虚痰饮伏肺、脾虚及肺、肺肾俱虚为要,治从运脾化痰、培土生金、温补脾肾。纵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脾虚才是贯穿哮喘的核心病机,因此,从脾论治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宪海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位在肺,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气虚为主,标实以痰瘀交阻多见,特点为"虚实并见、互为因果",宜补虚泻实,分清主次,辨证分型,肺脾两虚-健脾益肺(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肺肾两虚-调补肺肾(肺肾气虚,西洋参、冬虫夏草、枸杞子、女贞子、淫羊藿、山茱萸、五味子等,补肺纳肾;肺肾阴虚-麦味地黄汤)、痰瘀搏结-化痰祛瘀(益气化痰祛瘀、养阴化痰祛瘀),强调综合治疗COPD,康复治疗,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缓解期服用百令胶囊,补益肺肾,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3.
蛋白尿是初期慢性肾损害疾病治疗的要点,在中医属于“精微”范畴,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尤为重要。焦剑老师认为其病机为脾肾两虚,本虚标实,在临床上常用脾肾同治的方法治疗;并认为在治疗时应标本同治,在补益脾肾基础上兼以温阳利水、清利湿热、活血化瘀等,对蛋白尿的治疗获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李坤寅教授认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特点是以脾肾阳虚或者肾阴阳两虚为本,痰湿阻滞为标。治疗特色为辨病与辨证结合,多以补肾健脾、平补肾阴肾阳、化痰祛湿为中医治疗大法,脾肾阳虚运用四君子汤加苍附导痰汤结合右归丸加减治疗,肾阴阳两虚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兼顾使用中医周期疗法,同时李教授还特别重视调节患者情绪,并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综合治疗本病,在临床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间质性肺炎属于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赵坤教授从事儿科呼吸临床专业30余年,对间质性肺炎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本病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临证主张分期治疗,初期邪实为主,病在肺脾,自拟金苇肺热清方治疗;中期以正虚为主,病在肺、肾,创制通络补肺汤治疗;后期肺脾肾亏虚,痰瘀阻络,治疗上肺、脾、肾同补,兼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以通络补肺汤加制附子等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再生障碍性贫血痰瘀互结病机理论基础及应用探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红骨髓被脂肪髓代替以及骨髓小粒脂肪细胞增加的病理表现,根据中医“精血同源”、“痰瘀同源”理论,结合临证实践,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机制与痰瘀相关。并归纳再障的病机应为脾肾诸虚为本、热毒为标、痰瘀为变,提出治疗上应温补脾肾,清热解毒,化痰逐瘀。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7,(5):430-433
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湿、浊阻范畴,对从痰浊论治高脂血症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研究从病因病机、脏腑辨证两方面进行综述。认为本病病位以脾、肝、肾三脏为主,病机为脾失健运,脂浊停留;肝失疏泄,津留为痰;肾失气化,水凝为痰。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宜从脾、肝、肾三脏论治,注重脏腑相关的整体化治疗,化痰泄浊,促进血脂转运及排泄。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18.
脾肾两虚瘀夹理论与衰老机理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钟毅  孙立 《中医杂志》2000,41(6):325-328
中医学认为,衰老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肾虚,脾虚可致衰老,瘀血、痰浊亦可致衰老;而补肾法,健脾益气法,活血化瘀法、化痰法均可延缓衰教练站肾健脾益气是延衰老老的基本途径,活血化痰是延缓衰老的重要方法,但虚实夹杂多因素致衰老更多见,其中“虚”多集中于脾肾两虚,“实”则集中在痰浊与瘀血两大类。脾肾两虚,夹瘀夹更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衰老的本质,是衰的主要病机,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论证了补肾健脾益气,因化痰延缓衰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属特发性炎性肌病范畴,肺间质疾病是本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李国勤教授治疗肌炎相关肺间质疾病经验丰富,临床多从脾肾辨治,认为病机以肺脾肾不足为本,以痰瘀阻络、热毒互结为标,病久则多以脾肾两虚为主,因痰瘀互结,耗乏正气,故外邪更易乘虚而入,终致病情反复。治疗应把握核心病机,以培补肺脾肾为主,兼顾活血化...  相似文献   

20.
叶进基于脾肾互赞理论辨治性早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娟  叶进 《山东中医杂志》2019,(10):970-973
脾肾互赞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李中梓将其总结为脾肾二脏之间存在着双向影响的关系,包括生理上脾肾相辅相成、协同辅助,临床治疗上脾肾相求。性早熟以阴虚火旺为基本病机,兼脾虚痰聚。叶进教授临床辨治性早熟即推崇脾肾互赞理论,多主张脾肾互济为基本治则,故临床治疗中以滋阴降火与健脾化痰兼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