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ET)的影响,分析其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神经保护剂、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对照组他汀类药物选择阿托伐他汀,20 mg/次,q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尤瑞克林治疗,0.15 PNAU/次,qd,连续治疗2 w,治疗前后进行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含量,分析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E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及TOAST分型是影响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疗法的影响因素,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小动脉闭塞型(SAO)患者效果更佳,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OCSP分型对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疗法的疗效无影响。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ADL,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疗法,与其对抗血管收缩有关,其效果受糖尿病及TOAST分型影响,临床医师应考虑血糖控制及临床分型,规范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水平,脑循环动力学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NFDS、mRS、血液流变学水平、R、Zc、Wv、DR及CP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和同期对照组(均P<0.05)。ADL、Vmean及Qmean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和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入院后3组病人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诊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每次20mg,每天1次;瑞舒伐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每次10mg,每天1次。治疗6个月后,比较3组病人的生化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神经功能以及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6个月后,3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3组间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内中膜厚度(IMT)及混合回声斑块、低回声斑块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回声斑块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谷丙转氨酶(A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瑞舒伐他汀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且二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有一定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2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依达拉奉、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及常规治疗,B组给予依达拉奉及常规治疗,C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14天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14天后的有效率比较,A组(86.67%)最高,C组(46.67%)最低(P<0.01).治疗后3个月3组患者的ADL、mRS评分比较,A组ADL评分(65.00±29.20)最高,mRS评分(2.40±1.28)最低;C组ADL评分(46.72±27.63)最低,mRS评分(3.72±1.24)最高(P<0.05),提示A组预后最好,C组预后最差.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能保护脑细胞,有效改善预后,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普罗布考联合匹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内皮素(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9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匹伐他汀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8 w两组SO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MDA、内皮素(ET)-1、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8 w观察组SOD、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A、ET-1、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两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中断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脑梗死预后及复发的影响。方法观察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上海长征医院及长征医院闸北分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56例初发脑梗死患者从脑梗死后1个月到脑梗死后1年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根据患者在长期的二级预防过程中是否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对照组(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组,n=66)和中断组(中断他汀类药物组,n=90),并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后1年的预后、复发情况。用Barthel生活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定病残程度。结果 156例脑梗死患者中,中断组共有90例(57.7%),因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停药12例(13.3%),非不良反应停药78例(86.7%),脑梗死急性期BI评分及mRS评分分别为(78±29.37)分及(2.40±1.12)分,脑梗死后1年BI评分及mRS评分别为(85±30.34)分、(2.10±1.05)分,脑梗死复发18例(20.0%);对照组66例,脑梗死急性期BI评分及mRS评分分别为(76±30.53)分及(2.45±0.67)分,脑梗死后1年BI评分及mRS评分分别为(90±27.46)分、(1.69±1.28)分,脑梗死复发7例(10.6%);两组脑梗死急性期BI评分、m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断组脑梗死后1年B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应用不足;中断他汀类药物患者预后更差、复发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伴肾功能不全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肾功能不全组和肾功能正常组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和出院时mRS评分、住院天数及出血转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患病率及起病时血糖、血压、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组存在年龄高,血红蛋白含量低,血小板计数少,尿酸高以及既往脑卒中史多等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和出院时mR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mRS评分,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和出院时mRS评分、住院天数及出血例数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肾功能不全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同样获益,且出血风险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卒中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收治的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时将60例健康体检合格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血糖波动参数及血清炎症因子,比较不同NIHSS评分患者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全天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比较不同mRS评分患者MAGE、SDBG值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MAGE增高组和MAGE正常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和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各指标对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MAGE、SDBG及血清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NIHSS评分患者MAGE和SDB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 2分患者MAGE、SDBG值及TNF-α、IL-6、h...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简单随机化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治疗后14、21 d对2组患者行临床疗效判定,判定指标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同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3%,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ADL评分及NIHSS评分改善幅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神经节苷脂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依达拉奉,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依达拉奉组95例,对照组95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21天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血肿体积大小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ADL评分、血肿体积大小及血清CRP浓度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4天、21天两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ADL评分比治疗前升高(P<0.05),CRP浓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肿体积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依达拉奉组NIH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CRP浓度下降及血肿体积缩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应用基础治疗的同时,合用依达拉奉有利于促进血肿吸收及改善神经功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尤瑞克林静滴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治疗前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用卒中量表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Rankin Scale量表(mRS)评定残障程度;检测肝肾功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C反应蛋白,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NIHSS、mRS及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1),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无明显改变。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调脂稳定斑块、预防并发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加用HSYA 1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后静脉滴注,1次/d,治疗10 d。入院时及治疗10 d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入院时及治疗10 d时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HSYA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mRS)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低于对照组,Mo CA评分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动脉溶栓结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04例,分为两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rt-PA动脉溶栓联合丁苯酞,对照组单纯使用丁苯酞,随访9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并统计两组治疗安全性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0、90 d,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0、90 d,观察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再发脑出血和再发脑梗死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恶变或死亡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t-PA动脉溶栓结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且早期溶栓治疗后,能减少再发出血和再发梗死比例,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该病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评估并比较2组血脂水平、凝血功能、颈动脉斑块、血流动力学变化、血小板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均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部内中膜厚度(IMT)和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同组治疗前,而观察组比对照组均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均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稳定颈动脉斑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许文勇  杨昌梁 《山东医药》2011,51(17):81-82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和巴曲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巴曲酶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疗组(P〈0.05);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0~14 d后改为丁苯酞胶囊口服,累计疗程满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mRS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及MoC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Cys-C和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显著,不仅可减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调任通督针刺疗法结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方法 以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到院就诊的82例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1例观察组和41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调任通督针刺疗法,给予观察组常规+调任通督针刺疗法+高压氧治疗,均治疗30 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任通督针刺疗法结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血清细胞因子分泌,进而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