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型糖尿病患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行PCI治疗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58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2例在支架植入术后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随访,平均随访8个月。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n=45)和非再狭窄组(n=247)。详细记录患者病史资料(年龄、性别、吸烟、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RDW、C反应蛋白水平等),以及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等结果。结果 ISR组体质指数和吸烟史均比非ISR组高(P0.05)。ISR组RDW、C反应蛋白水平在入院和随访时均比非ISR组高。与非ISR组相比,ISR组的支架长度更长、直径更小。单因素分析显示,RDW与ISR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吸烟、RDW、C反应蛋白、支架长度、支架直径是药物洗脱支架ISR的预测因子(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具备同样的危险因素情况下,RDW对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ISR有预测作用,慢性炎症参与了ISR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考值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考值的调查分析广东省番禺市人民医院万友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bloodcellvolumdistributionwidth下称RDW)是通过自动血液分析仪测量、反映周围血细胞体积异质性的一个参数,作为血液学检查的一项指标已愈...  相似文献   

3.
纤维蛋白原研究进展及其与再狭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是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期疗效的主要原因.再狭窄发生的因素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A型性格、血液系统某些疾病等全身因素,及血管、血液、支架及介入治疗相关技术等局部因素有关.本文介绍纤维蛋白原(Fg)研究进展及其对再狭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检测了220例慢性肝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结果发现,慢性活动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慢性重症肝炎组的RDW-SD和RDW-CV值均高于对照组;且慢重肝组的RDW-SD和RDW-CV值〉肝硬化组〉慢活肝组〉慢迁肝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的RDW-SD和RDW-CV值高于肝硬化代偿期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6年3月—2018年12月因冠心病于我院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的病人202例,根据复查造影时有无ISR分为ISR组30例、无ISR组172例,检测病人首次入院术前的Lp-PLA2和RDW水平,分析其与ISR的关系。结果 ISR组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Lp-PLA2、RDW水平明显高于无ISR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无I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nI、CRP、Lp-PLA2、RDW是IS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Lp-PLA2≥277 ng/mL,RDW≥13%预测冠心病支架植入病人发生IS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9和0.847;Lp-PLA2联合RDW的预测价值大于单一指标,其AUC为0.946,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80.2%。结论 高Lp-PLA2和RDW水平为冠心病支架术后病人...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因胸痛疑诊冠心病或已明确冠心病为进一步介入治疗的患者67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心病499例为冠心病组,除外冠心病178例为对照组。记录2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探讨RDW与冠心病的相关性,采用改良Gensini法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并分析其与RDW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RDW明显升高[(13.0±0.8)%vs(12.7±0.8)%,P=0.001],且RDW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是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OR=1.34,95%CI:1.02~1.77,P<0.05;OR=2.23,95%CI:1.62~3.08,P<0.01)。RDW界值为12.9%,RDW的ROC曲线下面积=0.61,95%CI:0.56~0.66,诊断的敏感性为50.0%,特异性为65.2%。结论 RDW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独立相关,是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炎症、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的不稳定性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够预测冠心病(CHD)的预后。RDW的检测可能成为一种经济、简便易行用于CHD危险分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红细胞分布宽度、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或盛京医院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并行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手术的患者共511例,根据随访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105例)及对照组(406例).所有患者空...  相似文献   

9.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质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44例老年冠心病者及30例健康老年人血脂水平及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血清含量。  相似文献   

10.
纤维蛋白原研究进展及其与再狭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是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期疗效的主要原因。再狭窄发生的因素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A型性格、血液系统某些疾病等全身因素,及血管、血液、支架及介入治疗相关技术等局部因素有关。本文介绍纤维蛋白原(Fg)研究进展及其对再狭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254例冠心病患者,按照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中位数13.0%,分为高RDW水平组(≥13.0%)(n=135)和低RDW水平组(13.0%)(n=119),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RDW的相关性。结果与低RDW组比较,高RDW组心肌梗死患者比例更高、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更多、病变程度更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RDW也随之增加,RDW与Gensini积分存在正相关(r=0.468,P0.001),线性相关性良好,并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升高(Gensini积分增加)而升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RDW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β=0.242,P=0)。结论 RDW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价指标之一,但需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理性评估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冠脉循环中肾上腺髓质素(ADM)浓度变化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7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冠脉造影后、球囊扩张(PTCA)后、术后10 min采集冠状静脉窦血,同时采集股动脉血,采用放免法测定ADM及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术后6个月或有心肌缺血复发证据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再狭窄发生率21.4%(15/70);与PCI术前比较,冠脉造影后冠脉循环中ADM、ET-1、TNF-α水平在有无再狭窄组无明显差异,球囊扩张后再狭窄组冠脉循环中ADM、ET-1、TNF-α含量明显多于无再狭窄组(P<0.01)。结论:球囊扩张后冠脉循环中ADM水平可作为预测PCI术后再狭窄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与血管壁细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成形术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 ,PTCA)和支架安置术 (percutaneousintracoronarystentimplantation)是心肌梗死病人梗死心肌恢复血液灌注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1977年自从Gruentzig[1] 首次于临床开展PT CA术以来 ,实践证明它具有创伤性小、易于实施、缓解症状明显、作用迅速可靠等优点 ,因而得以迅速推广并普及开来 ,并部分取代了旁路移植术 (coro naryarteryby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心脏形态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317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冠状动脉双支病变组及冠状动脉3支病变组。对4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RDW逐渐升高。双支和3支病变组RDW较EH组明显升高(P<0.05,P<0.001),3支病变组RDW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冠心病三组之间左房内径(LA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冠心病单支、双支及3支病变组与EH组相比LAD和LVEDd明显增大(P<0.05),双支和3支病变组较EH组左室后壁厚度(LVPW)明显变薄(P<0.05),室间隔厚度(IVS)和射血分数(EF)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RDW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预测因素之一。LAD、LVEDd、IVS、LVPW及EF不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炎性标志物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 047例患者,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患者分为冠心病及非冠心病组,在冠心病组中将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并以四分位数法将冠心病组按RDW值分为Q1~Q4四组。结果:本研究共入选1 047例患者,冠心病组RDW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中,ACS组患者RDW值较SA组明显升高,而炎性标志物水平仅有升高趋势。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RDW值较单支病变患者有升高趋势。冠心病组中,Q4组患者hs-CRP水平较Q1组显著升高,RDW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121,P=0.025)。结论:冠心病患者RDW值升高,其中ACS组患者较SA组进一步升高,并且冠心病患者RDW值与炎性标志物水平相关(r=0.142,P=0.009)。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据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将115例CHF患者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n=47)和非恶性心律失常组(n=68),均行RDW、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分析两组RDW及NT-pro BNP差异。结果恶性心律失常组RDW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非恶性心律失常组(P<0.01),以RDW≥15.3%且NT-proBNP≥3 250 pg/L为截点,预测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90%、76%、71%。结论 RDW水平升高与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相关,联合NT-pro BNP对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新才 《山东医药》2014,(45):48-49
目的:探讨血浆IP10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均植入冠状动脉支架), PCI术后半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支架内再狭窄且狭窄程度≥参照血管50%患者17例为支架内再狭窄组( ISR组);造影提示支架内再狭窄<50%或无再狭窄患者95例为支架内无再狭窄组( NSR组);另选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胸痛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浆IP10水平。结果 NSR组血浆IP10水平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P>0.05;ISR组血浆IP10水平明显高于NSR组(P<0.05)。结论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血浆IP10水平明显高于支架内无再狭窄者;IP10有可能作为评价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风险的一项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内放射治疗对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应用β射线 (90 Sr/90 y)进行冠状动脉内放射治疗对国人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自 1 999年 1 2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院对 5 3例患者 [男 4 9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5 3 2± 9 8)岁 ]5 5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 (支架直径≥ 2 5mm ,1 0mm≤病变长度≤ 30mm) ,在球囊 (1 0处病变用普通球囊 ,4 5处病变用切割球囊 )满意扩张后 ,应用Beta Cath系统 (Novoste)进行冠状动脉内放射治疗。放射源长度 4 0mm。术后 8个月随访冠状动脉造影 ,用MEDCONViewer软件包进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 (QCA)分析。结果  5 3例患者 5 5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均被满意扩张 ,冠状动脉内放射治疗全部成功 ,术中并发冠状动脉痉挛 1例 (1 8%) ,无其他并发症。全部患者随访期中无死亡 ,随访≥ 8个月 33例患者中 1例 (3 0 %)发生非Q波心肌梗死 ,6例 (1 8 2 %)进行靶血管重建术。该 33例患者中 2 9例(87 9%) 30处病变进行了随访冠状动脉造影 ,再狭窄率在支架段为 1 0 0 %(3/30 ) ,分析段为 2 3 3 %(7/30 )。最小管径直径术前为 (0 41± 0 2 2 )mm ,术后即刻为 (1 99± 0 42 )mm ,8个月随访时为 (1 73± 0 82 )mm ,平均病变长度为 (2 3 3± 5 4)mm。全部患者无晚期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及冠状动脉瘤发生。结论 应用90 Sr  相似文献   

20.
骨桥蛋白(OPN)是细胞外基质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性蛋白,研究表明OPN在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中的表达明显上调,而且它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外膜细胞的迁移,被认为是血管损伤修复过程中重要的始动因素,参与血管再狭窄形成,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再狭窄及动脉钙化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骨桥蛋白及其抑制剂可能有助于血管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