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奥氮平联合昂丹司琼与单用昂丹司琼预防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效果。方法84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在化疗前30min给予静脉滴注昂丹司琼8mg,研究组自化疗第1天早晨开始I:1服奥氮平10mg,连用8d,评价化疗第1周期的止吐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14/42)和54.76%(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7/42)和47.62%(2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氮平联合昂丹司琼与单用昂丹司琼相比,奥氮平联合昂丹司琼对于预防NSCLC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有更好的效果,尤其是对迟发型恶心呕吐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马原  刘杰 《山东医药》2016,(4):64-66
目的探讨帕洛诺司琼与格拉司琼联合应用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接受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1例,其中化疗前给予帕洛诺司琼联合格拉司琼36例(联合组),给予帕洛诺司琼38例(帕洛诺司琼组),给予格拉司琼例37例(格拉司琼组)。比较各组急性期(化疗后0~24 h)、延迟期(化疗后24~120 h)及全期(化疗后0~120 h)的呕吐完全缓解率,急性期、延迟期解救治疗率、恶心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急性期完全缓解率及恶心改善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延迟期呕吐完全缓解率、恶心改善率及全期完全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帕洛诺司琼组和格拉司琼组(P均<0.05)。三组解救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便秘及腹胀等,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帕洛诺司琼与格拉司琼联用对高致吐性化疗药所致的急性期、延迟期恶心、呕吐反应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其效果优于单用帕洛诺司琼或格拉司琼,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和托烷司琼两种止吐药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使用帕洛诺司琼,对照组37例采用托烷司琼,比较两组预防急性呕吐(化疗后24 h内)和迟发性呕吐(化疗后2-5天内)的有效率和安全性。结果预防急性呕吐帕洛诺司琼组有效率为89.2%,托烷司琼组有效率为83.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迟发性呕吐帕洛诺司琼组完全缓解率为64.9%,托烷司琼组为4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洛诺司琼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便秘。结论帕洛诺司琼预防急性呕吐的有效率与托烷司琼相当,预防迟发性呕吐的有效率优于托烷司琼,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
郑晓娴  谢诚  蔚建鲁 《山东医药》2010,50(35):84-85
目的 评价托烷司琼与格拉司琼预防蒽环类药物联合环磷酰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经济学效果.方法 将同期行蒽环类药物联合环磷酰胺化疗的58例(105例次)患者随机分为A组37例(75例次)、B组21例(30例次),分别应用托烷司琼及格拉司琼预防化疗所致呕吐,观察止吐效果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组止吐有效率分别为86.6%、76.6%(P>0.05),成本/有效率分别为1.58和0.48.结论 托烷司琼与格拉司琼预防蒽环类药物联合环磷酰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相似,但后者经济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氮平在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方面的作用和安全性,其次是评估奥氮平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接受高度或中度致吐化疗药物的肿瘤患者被随机分成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自化疗第1天起给予格拉司琼(3 mg qd)+地塞米松(5 mg iv qd)至化疗结束,试验组同时自化疗第1天开始口服奥氮平(2.5 mg bid)至化疗第5天;所有患者在化疗过程中都需填写CINV观察表,在化疗期间需同时填写EORTC QLQ-C30 QOL观察表.主要观察目标是急性期(化疗后24 h内)和延迟期(化疗24 h后)恶心、呕吐的完全缓解率(无恶心及呕吐,不需解救治疗)和有效控制率.其次是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急性期高致吐及中致吐组恶心、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分别提高10.6%(48.5%vs 37.9%,P=0.01),17.8%(63.0%vs 45.2%,P=0.008),有效控制率分别提高22.0%(90.9%vs 68.9%,P=0.00),24.9%(92.6%vs 67.7%,P=0.001),延迟期高致吐及中致吐组恶心、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分别提高了14.8%(35.5%vs 20.7%,P=0.04),14.4%(37.0%vs 22.6%,P=0.02),有效控制率分别提高29.6%(84.8%vs 55.2%,P=0.001),29.8%(81.4%vs 51.6%,P=0.002),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整体健康状况、情绪、社会功能、恶心及呕吐、失眠和食欲减退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两组治疗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均耐受良好.结论:奥氮平可以提高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控制率,同时能够提高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奥氮平在防治CINV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吴军  李玉华 《山东医药》2011,51(23):60-61
目的比较帕洛诺司琼、昂丹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均行顺铂等药物化疗,并分别予帕洛诺司琼、昂丹司琼预防恶心、呕吐反应;观察两组恶心、呕吐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期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75.00%、62.5%(P〉0.05),延迟期分别为75.00%、31.2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8.75%。结论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性、呕吐的安全性与昂丹司琼相似,但效果优于后者且临床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顺铂(DDP)化疗后程加用地塞米松对迟发性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方法 8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DDP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化疗(DDP 60~80 mg/m2、d1),随机分为A(28例)、B(26例)、C(26例)组。A组给予阿扎司琼10 mg静滴、d 1~d 4,地塞米松5 mg静注、d 3~d 4;B组给予阿扎司琼10 mg静滴、d 1~d 4,地塞米松5 mg静注、d 1~d 4;C组给予阿扎司琼10 mg、静滴、d 1~d 4。观察各组化疗第2、3、4天恶心呕吐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6.43%、96.15%、73.08%;A、B两组相比,P均>0.05;A、B组与C组相比,P均<0.05。A、B、C组出现不良反应者分别为10、29、7例;A、C组与B组相比,P均<0.05。结论 DDP化疗后程短期加用地塞米松可有效防治迟发性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与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比较,观察和评价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高度催吐危险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使用高度催吐危险化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化疗前30min缓慢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mg,对照组于化疗前30min缓慢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观察患者化疗后5d内恶心、呕吐的情况,以及止吐药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帕洛诺司琼和托烷司琼对化疗后急性恶心的有效控制率分别是80%和72%,对化疗后迟发性恶心的有效控制率分别是60%和52%,对化疗后急性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是72%和62%,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化疗后迟发性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是72%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止吐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两种止吐药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预防高度催吐危险的化疗方案所致的恶心和急性呕吐的疗效与托烷司琼相当,但预防高度催吐危险化疗方案所致的迟发性呕吐的疗效优于托烷司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较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化疗所致的高度致呕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84例胃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ECF方案).在化疗过程中对于发作性、突发性呕吐实验组联用甲氧氯普胺、地西泮,对照组加用格拉司琼,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止呕率、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急性、突发性恶心的有效率为54.1%,防治呕吐的有效率为71.4%;实验组的分别为85.7%和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 甲氧氯普胺、地西泮及格拉司琼联用于肿瘤化疗所致的急性、突发性恶心呕吐能达到止吐率明显增加、依从性好及住院时间缩短的效果,且经济、高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正>顺铂是临床最常用的抗肿瘤细胞毒药物,也是导致恶心呕吐作用最强的药物。每次用药量超过30 mg/m2,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0%〔1〕。近年来,随着格拉司琼等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的大量应用,使患者的恶心、呕吐反应有所控制。甲氧氯普胺是常用的止吐药物,格拉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用于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优于单用格拉司琼〔2〕。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院普通外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  相似文献   

11.
郑浩  李俪伶  徐旭仲 《山东医药》2008,48(23):73-74
将130例ASA Ⅰ~Ⅱ级行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36例、B组32例、C组30例、D组32例,胎儿娩出后分别静脉注射阿扎司琼、地塞米松、阿扎司琼 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双盲法观察术后24 h各组恶心、呕吐(PONV)及皮肤瘙痒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PONV发生率均显著低于D组(P<0.01),A组、C组PONV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认为阿扎司琼联可明显减轻宫产术后镇痛药物所致PONV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帕洛诺司琼的止吐疗效和毒性.方法:将56例接受大剂量顺铂化疗的患者随机分入帕洛诺司琼组(实验组,28例)和托烷司琼组(对照组,28例),比较2组急性呕吐和延迟性呕吐的发生率和毒性反应.结果:实验组急性呕吐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7% vs 67.9%,P<0.05).实验组的延迟性呕吐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8.2%vs49.7%,P=0.03)2组的毒性反应发生率相似,未观察到3~4级毒性反应.结论:帕洛诺司琼预防大剂量顺铂化疗所致呕吐优于托烷司琼,毒性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联合升降胶囊防治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0例和西药组40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格拉司琼联合升降胶囊治疗,西药组采用格拉司琼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化疗后第1~4天预防呕吐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升降胶囊能有效防治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急性呕吐及迟发性呕吐,且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枳实消痞汤联合昂丹司琼防治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接受中度致呕化疗药物全身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0例。西药组化疗前予昂丹司琼8 mg静脉滴注,中药组化疗期间予枳实消痞汤治疗,联合治疗组予昂丹司琼联合枳实消痞汤治疗。分别对三组化疗后1~5 d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全程止呕有效率分别为55.0%、50.0%和82.5%。西药组与中药组全程止呕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4);联合治疗组全程止呕率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均0.0125)。2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治疗组急性期(24 h)止呕有效率分别为80.0%、52.5%和85.0%。西药组、联合治疗组急性期止呕有效率均优于中药组(P均0.0125);西药组与联合治疗急性期止呕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3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延迟期(≥24 h)止呕有效率分别为60.0%、85.0%和87.5%。中药组、联合治疗组延迟期止呕有效率均优于西药组(P均0.0125);中药组与联合治疗组间延迟期止呕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5)。结论枳实消痞汤联合昂丹司琼防治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较单用昂丹司琼或枳实消痞汤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艾灸中脘、关元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对于预防铂类化疗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铂类化疗药物治疗的411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07)化疗前30min给予盐酸托烷司琼静滴;治疗组(n=204)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中脘、关元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对比2组治疗后CINV发生情况、持续时间以及完全缓解率(无呕吐以及未使用止吐药物)。[结果]在总体风险阶段,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9.6%(142/204)和57.0%(118/207)(P=0.007);在慢性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4.0%(151/204)和57.0%(118/207)(P=0.007);而在急性期,2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4%vs.79.3%,P=0.942)。化疗第1、3天,2组患者的呕吐功能性生活指数问卷评分(FLIE)恶心和呕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第5天,治疗组的FLIE恶心和呕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有助于预防铂类化疗药物导致的CINV。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花穴隔药灸联合格拉司琼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患者74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格拉司琼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隔药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评分、胃液引流量及胃管留置时间,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恶心呕吐症状评分、胃液引流量、胃管留置时间方面明显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 89%、72. 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四花穴隔药灸联合格拉司琼可以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缩短胃管留置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格拉司琼联合甲强龙预防含顺铂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79例肺癌病人随机分A、B两组,A组病人于化疗第1~5日每日静滴格拉司琼3mg和甲强龙40mg一次。B组病人单用格拉司琼3mg静滴,方法和疗效同A组。结果应用格拉司琼和甲强龙对急性呕吐的有效率达97.7%,对避免呕吐有效率达100%。结论格拉司琼预防肺癌病人含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与与甲强龙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健胃消食口服液对肿瘤化疗患者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自化疗第1天起以常规5-羟色胺3(5-hydroxytryptamine 3,5-HT3)受体拮抗剂止吐,并口服健胃消食口服液,每次10 m L,2次/d.对照组自化疗第1天起单纯以常规5-HT3受体拮抗剂止吐.观察并比较d1-8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的控制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恶心控制率分别为73.6%与63.4%(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呕吐控制率分别为76.9%与66.8%(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食欲减退控制率分别为53.7%与40.1%(P0.05).结论:健胃消食口服液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反应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欣 《山东医药》2011,51(35):90-91
目的进一步降低妇科子宫全切术后吗啡自控镇痛(PECA)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将60例经腹腰、硬联合麻醉子宫全切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手术开始前静注长托宁(0.01mg/ks),手术结束前30min静滴阿扎司琼10mg,对照组术中静滴林格氏液100ml。术后两组PECA均采用0.2%罗哌卡因100ml+吗啡6nag,观察并记录术后24h内两组恶心、呕吐发生例数;比较各组术后4、12、24b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RSS)、舒适评分(BCS)、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各时间点VAS、RSS评分均低于、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结合阿扎司琼能明显减少子宫全切术后ECA所致的恶心、呕吐,且有较高术后镇痛、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刘秋华  甘丽萍  林均清 《内科》2010,5(6):658-659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减轻癌症化疗患者呕吐的作用。方法将96例癌症化疗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采用恶心呕吐评估量表来调查化疗病人发生恶心呕吐的程度,治疗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人数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化疗病人恶心呕吐反应,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