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枳壳果实、药材、饮片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并对其污染细菌进行分离鉴定、溯源。方法:参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1108《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枳壳中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菌总数以及控制菌进行检查,采用PCR技术、RP技术对枳壳中检出的细菌进行菌株鉴定并通过BN软件溯源。结果:各阶段的微生物数量需氧菌总数及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排序均为切片饮片、果实、麸炒饮片、药材。10批检出耐胆盐革兰氏阴性菌,但均未超过1×104 cfu·g-1,未检出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共鉴定菌株50株,其中芽孢杆菌是该药材中的优势菌种,检出条件致病菌阪崎克罗诺肠杆菌、恶臭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结论:为降低饮片中微生物负载,可尝试通过控制润药工艺参数如温度、水活度等方法防止微生物大量繁殖。果实到药材假单胞菌存在有同源性,而该类菌可能因为不耐热在饮片中并未分离到;阪崎克罗诺肠杆菌仅在饮片中存在,且占比高达50%,该菌可能是加工过程中由生产设备或环境或水体污染所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麸炒后的3批饮片中均存在条件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应注意...  相似文献   

2.
夏天  崔迎  任文鑫  王愚  杨晓东 《安徽医药》2021,25(6):1114-1117
目的 对国内22家企业生产的清火片(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方法学进行研究比对,确定适合每家企业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通则1105、通则1106)对清火片(胶囊),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 266批清火片(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全部符合规定,其中207批需氧菌总数结果<10 CFU/g,263批样品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结果<10 CFU/g.清火片(胶囊)需氧菌总数计数采用薄膜过滤法,各个厂家的样品冲洗程度略有不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采用平皿法,控制菌检查采用常规法.结论 本实验室确认的清火片(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与企业提供的方法有差异,然而,现有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全部符合《中国药典》的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及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采用平皿法对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采用常规法对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验证中各菌的回收率均为50%~200%,验证组可检出大肠埃希菌.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采用平皿法,控制菌检查采用直接接种法.结论HT6K 该方法可行性强,适用于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4.
卜红宇  高瑞霞  滕赟  张茜  周刚 《药品评价》2021,(10):585-586,630
目的:建立尿毒清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评价其卫生质量.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对尿毒清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适用性试验,并对其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控制菌进行检测.结果:可采用1:10平皿法检测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采用常规法检测控制菌.84批样品合格率为100%.结论:建立了尿毒...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广西等地区9种中药饮片的微生物污染现状,为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项和限值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中国药典2015 年版方法,测定中药饮片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菌数、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数并进行沙门菌的检查。结果:90批中药饮片的需氧菌总数的l g平均值为3.7,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l g平均值为1.7,耐热菌数的l g平均值为0.9,耐胆盐革兰阴性菌l g值均值为1.1,均未检出沙门菌;不同加工工艺和包装材质的饮片,其微生物污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不同炮制加工方式及给药途径分类建立微生物限度标准,引导中药饮片规范生产,逐步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研究甘草饮片微生物及其真菌毒素污染状况。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进行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菌数、沙门菌和真菌毒素检测。结果:甘草饮片中未检出沙门菌,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及耐热菌污染菌数的对数值平均分别为4.38,2.14,2.58。真菌毒素共检出10批次,检出率为90.9%,涉及黄曲霉毒素B1(AFB1)、伏马毒素B1(FB1)、伏马毒素B2(FB2)、伏马毒素B3(FB3)及赭曲霉毒素A(OTA)等5种真菌毒素。结论:甘草中微生物污染状况较为严重,易感染而产生的真菌毒素为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参考国外的限量值,建议暂时拟定甘草饮片中OTA不得超过20μg·kg-1,AFB1不得超过10μg·kg-1,需氧菌总数不得超过105cfu·g-1,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得超过103cfu·g-1。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双柏消肿止痛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1106、1107中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规定,对双柏消肿止痛膏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方法学验证,采用平皿常规法及不同比例的培养基稀释法测定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常规法检查控制菌,计算各试验菌的回收率。结果 选取平皿常规法测定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试验菌的回收率均低于0.5;采用培养基稀释法中比例为1∶200测定需氧菌总数、1∶50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能消除药物的抑菌活性,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均在0.5~2.0范围内,采用常规法可检测出控制菌。结论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比例为1∶200测定需氧菌总数、1∶50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常规法测定控制菌,所确立的双柏消肿止痛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及1106对制剂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法及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适用性验证。结果:宣肺止嗽丸需氧菌总数计数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及控制菌检查采用常规法。消炎栓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及控制菌检查均需采用供试液稀释法。结论:医院制剂微生物检验方法应该按照药典规定进行升级,完成方法学验证后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乳腺增生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1107,采用1∶100稀释法测定需氧菌总数,常规法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及检查控制菌是否存在。对近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制剂室生产的共265批次乳腺增生丸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乳腺增生丸微生物限度与丸剂水分、晾丸时紫外线照射时间、75%乙醇擦拭设备次数的关系,并检查乳腺增生丸中13种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结果:乳腺增生丸共有20批次检出需氧菌,需氧菌总数随着水分的降低而减少,晾丸时紫外线照射时间2 h、使用75%乙醇擦拭设备2次,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均小于10 cfu·g-1,控制菌均未检出。中药饮片中,红花、蒲公英的微生物检出结果较为严重。结论:该文所采用的方法可用于乳腺增生丸微生物限度检查,生产时应严格控制乳腺增生丸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标准,可为逐步提高医院制剂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6种中药饮片微生物检测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周剑  刘霞  朱照静 《中国药业》2020,(9):117-120
目的分析6种中药饮片的微生物检测情况,为合理制订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提供参考。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测定6种中药饮片中需氧菌总数(TAMC)、霉菌和酵母菌总数(TYMC)、耐热菌数、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沙门菌,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6种中药饮片中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耐热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出率均为100.00%,均未检出沙门菌,检出玫瑰色库克菌、缓慢葡萄球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浅绿气球菌等。结论中药饮片种类繁多,应根据不同炮制工艺及给药途径分类建立微生物限度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过敏康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采用常规法对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以及控制菌的检查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过敏康胶囊的抑菌性较小,可采用常规法进行需氧菌总数计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计数和控制菌的检查。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过敏康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和验证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测定试验菌株的回收率,确立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控制菌检查方法,并进行验证。结果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采用薄膜过滤法时,回收率均在0.5~2.0范围内;控制菌的检查采用常规法,结果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的规定。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八珍胶囊和八珍片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方法学验证并对检验结果和污染菌进行分析。方法 八珍胶囊和八珍片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方法验证,对6家31批次的八珍胶囊和八珍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和酵母菌鉴定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结果 需氧菌总数、真菌和酵母菌总数验证中各菌的回收率均>0.5,大肠埃希菌检查、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沙门菌检查各验证组均可检出阳性菌。污染的微生物主要是芽孢杆菌等药材原料和环境中常见的细菌和酵母菌。结论 建立满足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的八珍胶囊和八珍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需氧菌总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真菌和酵母菌总数采用常规法,大肠埃希菌检查、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和沙门菌检查(针对八珍胶囊)都采用直接接种法。31批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污染的微生物主要为药材原料和环境中常见的芽孢杆菌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含有金银花的3种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与控制菌的检查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规定,对含有金银花的3种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与控制菌进行检查及方法学验证。结果: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复方颗粒、金银花露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和控制菌检查均可采用常规法。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验证试验中各菌的回收比值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相关规定,控制菌检查方法可行。结论:确立了含有金银花的3种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与控制菌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6,(17):37-39
目的建立阿奇霉素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制剂通则1105、1106、1107项下要求进行试验。霉菌和酵母菌检查采用平皿法,需氧菌总数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大肠埃希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采用上述方法对阿奇霉素胶囊各试验菌进行回收试验测试及对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验证试验中各菌的回收比值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控制菌检查方法可行。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阿奇霉素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解毒散结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对解毒散结颗粒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1106、1107”项下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结果:取1∶10供试液,需氧菌总数采用薄膜过滤法测定,回收率比值均在0.9 ~1.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采用常规法测定,回收率比值均为1.0;控制菌测定采用常规法.结论:可采用薄膜过滤法测定解毒散结颗粒需氧菌总数,常规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及控制菌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适合养肝解毒丸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保证方法的科学性和检查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微生物限度和控制菌进行检查,以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对检验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和确认。结果在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验证中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比值在0.5~2的范围内;试验组可以检出控制菌大肠埃希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结论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控制菌检查可采用常规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药用辅料黑氧化铁、硬脂酸镁和糊精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和1106项下要求进行试验。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检查采用常规平皿法,控制菌检查采用常规法、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各实验菌进行回收率试验,并对控制菌进行适用性实验。结果: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试验中各菌的回收比值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控制菌检查方法可行。结论:该方法适用于药用辅料糊精、黑氧化铁和硬脂酸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景天清肺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并验证。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控制菌检查法和限度标准规定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采用常规倾注法检查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试验组回收率均在0.5~2范围内;控制菌方法适用性试验中试验组均检出试验菌。结论:采用常规平皿法检查需氧菌总数和霉菌、酵母菌计数;控制菌检查可采用常规法。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景天清肺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中药饮片中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污染情况的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市售10种中药饮片,共计100个批次中的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污染状况,并对其检查和限度标准提出合理建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进行检查.结果:中药饮片的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污染程度较高,并与其来源、形态和炮制处理方法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建议初期根据中药饮片的来源、形态、炮制方法,并结合实际用途来制定相应的微生物限度标准,同时要求生产厂家改进工艺,最终实现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制剂等微生物限度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