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功能。本项目挖掘《医学分子生物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着眼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知识能力目标评价和价值目标评价结果显示,课程思政的渗透不但未影响专业知识传授,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药学专业及学生特点,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基础知识模块,方法学模块,应用模块、拓展模块和课程思政模块化课程体系。挖掘中药分析学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研究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基本思路、教学策略与评价方法,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知识传播中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药学课程应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将专业教育与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以文化浸润、知识传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专业自信。通过以文育人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知行合一、以人为本的职业态度。同时,以文塑人的方式,多维度效果评价,涵养学生的职业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反思,坚定中医药职业认同,树立专业自信,培养职业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教育宗旨。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学生对中药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能力。文章以中药鉴定学课程为例,介绍了在该门课程思政建设中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力争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达到育才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从专业课中深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从而来实现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中心思想。文章以“酶工程”教学为例,充分挖掘“酶工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导入古代科学精华及现代创新发展,进行了“酶工程”课程思政的设计,将“酶工程”课程建设成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重要载体,旨在通过专业课程教育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提升专业课教学在培养时代新人方面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6.
有机化学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各专业的必修课和主干课。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课程思政,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能力养成的同时,可获得人格的历练与提升。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基础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是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必然需求。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列举章节知识点与思政案例结合的课程思政培养目标;探索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的方式和方法,使价值引领寓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而儒家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相关资源。故而中医院校国学通识课可以“四书”等经典教育为重点,在完成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彰显中医院校专业特色的同时,落实课程思政导向要求,优化国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学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探索中医院校“预防医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建设、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论述了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育人的有机融合,在教学中实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培养德术兼备的“卓越医生”。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中药化学是中医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中药化学教师要深刻领会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践行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模式,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开创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结合肿瘤病学特点,分析中西医临床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以"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为例,讨论如何挖掘中西医临床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西医临床专业课程的实践途径,提出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案例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方法,以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思政元素贯穿、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体过程中,实现思政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和接班人。方法基于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课程特点,通过对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初步挖掘、探索与融入,运用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职业素养、互联网平台等手段相结合,把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思政素质恰当融合进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结果 "课程思政"是当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更好地发挥了"思政育人"的协同效应。结论中医耳鼻咽喉喉科教学中"课程思政"是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更好地实现全程多维度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开展课程思政,以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开展课程思政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共识。中医传统治疗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将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并开展教学实践,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德技并修”的中医康复技术人才。从设计思路、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4个方面对中医传统治疗技术课程的思政教学实践进行探讨,为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药物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根据章节内容,对药物分析课程中的人文德育元素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分析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的探索,以充分发挥专业课堂教学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将人文德育教育贯穿于药物分析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有助于形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思维、新格局、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探索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的新路径。传统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思政资源,中医药院校应结合自己独特的文化优势,探究中医药文化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以中医药文化资源为依托,有效实现专业课教育与思政课教育同向同行。文章分析了中医药文化视域下开展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结合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实践导向,提出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高校医学免疫学课程中实施有效的德育渗透,提升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医生职业道德,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基于医学免疫学的课程特点,近几年通过尝试摸索,设计了适合医学免疫学教学的思政案例,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医学免疫学的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指引"齐头并进,收到了良好效果。文章探讨了课程思政在中医院校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作用,以促进通过思政元素的加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应新时代的高校教育需要,文章以中药化学课程为例,充分挖掘其思政资源,融入中医药文化自信元素,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任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和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等手段,涵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文化自信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举措,基于针灸医籍选读高度启发性、引导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从提升教师思政水平、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了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检验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期为针灸医籍选读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实践路径,更好地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迪·芬克教授“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理论,运用“有意义的学习分类法”和“以学习为中心”的综合性课程设计方法,指导课程思政融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在重构“问题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感知和评价,分析基于理论开展的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和存在问题,对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通过开展教学实践,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思政教学目标,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将德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以方剂学为载体,充分挖掘蕴含在方剂学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通过“课堂思政”“线上思政”“临床思政”,将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增强中医文化自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等优良品德,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