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椎间盘镜下行椎小关节间融合治疗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黑龙江大庆龙南医学单节段腰椎间盘侧后方突出合并同节段椎体不稳25例实施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椎小关节间融合术。结果手术无神经根、硬膜损伤。术后融合节段腰椎稳定性好。结论本手术方法适用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退变性腰椎小关节不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与臭氧椎间盘减压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小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小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30)经皮单纯激光与臭氧椎间盘减压术,注射50μg/mL的臭氧10~15mL;Ⅱ组(n=30)经皮激光与臭氧椎间盘减压的同时在双侧或单侧椎小关节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0.5~1.0mL,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与术后1周,2、5个月采用双盲法Oswestry Low Back Pain Disability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术后1周Ⅰ组和Ⅱ组有效率分别为63.3%和86.7%;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76.7%和93.3%;5个月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6.7%;Ⅱ组在术后1周、2、5个月疗效均显著由于Ⅰ组(P<0.05)。结论经皮激光与臭氧椎间盘减压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小关节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小关节病变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少年脊椎椎小关节紊乱的发病机制,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以明确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50例10~30岁年龄组椎小关节紊乱引起颈、胸、腰背部酸痛患者的脊椎X线平片或CT平扫片或MRI片资料.结果 青少年椎小关节紊乱有典型椎小关节不对称、关节面笔样增生硬化及周围软组织非特异炎性改变等影像学表现.结论 青少年单纯性椎小关节紊乱在影像学上可以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X线检查仍是诊断椎小关节紊乱的重要手段,CT及MRI可以更清楚显示椎小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改变,还可以鉴别椎间盘突出性改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病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MC+颈椎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2月应用MC+颈椎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11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43~65岁,平均52岁;全部病例均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4年。对患者术前、术后Odom评级、JOA评分、椎间隙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病例术中出血量为30~120mL,平均50mL;手术时间70~110min,平均85min;Odom评级法评定临床疗效:优8例,良好3例,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6分(6~13分)上升至术后3个月平均15.5分(13~17分)及术后1年平均15.8分(13~17分);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丢失高度3个月时平均0.34mm(0.22~0.61mm),术后1年时为平均0.41mm(0.30~0.74mm);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应用MC+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无需使用颈椎前路钢板,术后临床效果良好,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植骨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5.
<正>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治疗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23例单节段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椎间融合,并获短期随访,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例,术前有不同程度上肢疼痛、麻木、无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中,84例行开窗式手术,14例行半椎板切除,4例行全椎板切除,摘除突出变性椎间盘,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尽量保留椎间小关节的完整性。结果102例经过7个月至3年,平均11.4个月随访,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96例,良4例,可2例。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除了摘除突出变性椎间盘解除硬脊膜囊压迫,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彻底松解神经根和尽量保留椎间小关节的完整性,亦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由慢性劳损和椎间盘退变引起,发病率逐年递增~([1])。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消融靶点术与射频热凝靶点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微创手术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CDH、椎间盘源性颈痛患者中均有应用~([2])。本研究探讨了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消融靶点术与射频热凝靶点术在治疗CDH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差异。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CDH患  相似文献   

8.
<正>我院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经关节突关节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并节段性内固定治疗下胸椎椎间盘突出,本研究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下胸椎及胸腰段椎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方法将27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合并移行椎组、非移行椎组,将合并移行椎组进一步分组为合并移行椎对称型组与合并移行椎非对称移型组,且按照不同年龄节段进行划分。观察并比较各组之间不同年龄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病因,并分析相关结果。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合并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病率为39.19%。合并移行椎组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较少的由外伤引起(P=0.002 <0.05),以青壮年组差异最为显著(P=0.017 <0.05)。合并移行椎组与非移行椎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L_4/L_5及L_5/S_1节段。其中L_4/L_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率,合并移行椎组显著高于非移行椎组(P=0.002 <0.05);合并移行椎非对称型青壮年组显著高于同年龄节段非移行椎组(P=0.022 <0.05);合并移行椎对称型青壮年组显著高于同年龄节段非移行椎组(P=0.027 <0.05),而中老年组则无显著差异。L_5/S_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率,移行椎对称型青年组显著低于同年龄节段非移行椎组(P=0.04 <0.05)及合并移行椎非对称型组(P=0.006 <0.05),而中老年组则无显著差异。结论腰骶部移行椎这种先天性畸形为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腰骶部移行椎患者于青壮年时期更易引起腰L_4/L_5椎间盘突出,对称型移行椎患者于青壮年时期反而不易引起L_5/S_1节段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10.
吕厚存 《淮海医药》2010,28(5):406-408
目的总结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行颈椎前路减压Cage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76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随访时间平均(5.8±1.95)月,用SPSS16.0对获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平均77.38%,JOA评分平均由术前(4.8±0.64)分上升至术后(13.2±1.44)分,改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术后手术节段上下临近椎体高度平均丢失高度术后3月时为(1.03±0.25)mm,术后6个月为(1.17±0.32)mm,减少无统计学意义。植骨融合率为100%,颈椎活动度改善平均由术前的(39.38±6.83)度变为术后6月的(62.51±4.80)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颈前路减压颈椎前路减压Cage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体征缓解明显,颈椎活动度改善良好,植骨融合率高,椎间高度无明显丢失,该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钢板内固定在颈椎前路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节段性不稳、单节段或多节段脊髓型椎病等病症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自2000年起,我们采用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钟华俊  胡广 《贵州医药》2012,36(9):814-816
老年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治疗往往因患者基础疾病较多、重要器官耐受差、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多而复杂.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患者67例,分析比较采用单纯椎板切除减压、突出椎间盘切除术与椎板切除减压、突出椎间盘切除、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60岁以上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近期与中远期优良率有无差别,探讨差别可能出现的原因,以便为老年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与分析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90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类型分为PETD组及PEID组,每组各45例。PETD组给予PETD治疗,PEID组给予PEI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随访1个月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情况、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的椎间活动度、影像学髓核信号分级。结果 PEID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短于PETD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PET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PE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EID组治疗后VAS及ODI低于PE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固定节段椎间ROM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EI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正常青壮年与青壮年单纯颈椎间盘突出(CDH)患者及老年人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椎间盘软骨终板的生化成分,分析软骨终板退变的规律。方法用冷冻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用羟脯氨酸法测定胶原含量,用Blumenkrantz’s和Canbozole’s法测定糖胺多糖含量。结果CDH患者与正常青壮年颈椎间盘软骨终板的各种生化成分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CSM患者软骨终板的各种生化成分与正常青壮年显著降低(P<0.05),CSM患者软骨终板的各种生化成分较CDH患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正常青和CDH患者相比,CSM患者的颈椎间盘软骨终板的各种生化成分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颈椎矢状面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PPECD治疗37例软性椎间盘突出和/或椎间孔狭窄的CSR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颈椎功能状态,VAS疼痛评分评价颈肩部和上...  相似文献   

16.
临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396例,手术260例,保守治疗139例,通过手术和X线摄片证实椎间盘突出部位椎间不稳定,讨论了椎间不稳定对椎间盘突出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影响,作者认为,椎间不稳可导致椎盘突出,椎间盘突了又能加重椎间不稳,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保持椎间稳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原位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的原因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原位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初次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8例,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2例,臭氧消融术1例;再次手术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采用Oswestry评分进行术前和随访时的评分.结果 11例全部为原手术节段间盘脱出,再次手术平均历时3.2 h,术中出血平均450 ml,平均住院时间为13.3 d.患者再次手术前Oswcstry评分平均52.3分,术后随访时评20.3分,72.7% 的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结论 原位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手术治疗,同时解决腰椎减压和稳定,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胸段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98例颈胸段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针灸推拿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9%和7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胸段椎小关节错缝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TED)和通道下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相邻节段病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SD)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相邻节段病变患者, 根据纳入标准纳入单侧突出患者共37例, 18例采用PTED治疗(孔镜组), 19例采用通道下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开窗组)。孔镜组, 男8例, 女10例, 年龄(48.50±9.49)岁;开窗组, 男9例, 女10例, 年龄(48.15±9.75)岁。所有病例均行腰椎正侧位片、腰椎过伸过屈侧位片及MRI检查确诊, 影像学显示相邻节段退变的椎间盘向椎管内偏一侧突出或脱出, 硬膜囊及同侧神经根受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 临床疗效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下腰痛29分法标准(JOA)评分评定, 患肢疼痛的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238-240
目的研究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0例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对照组140例患者接受传统的椎板开窗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的生活核心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均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更佳,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较小,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