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复经颅磁刺激 (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 是一种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感应电流,改变皮质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从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的磁刺激技术。目前,rTMS在卒中患者康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就rTMS在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应用的情况进行综述,主要包括rTMS的物理特性、临床作用、安全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曲东锋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6):459-459
对于健康大脑,两侧半球皮质以一种相似的程度相互抑制,其本质为“相互抵消”。当患者发生卒中时,患侧半球对健侧半球的抑制程度减弱,从而导致健侧大脑半球抑制活性增强。因此,美国哈佛医学院的Mansur等提出一种理论,即如果降低健侧大脑半球活动性,就能消除对患侧半球的抑制作用,进而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梗死后运动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后的康复治疗建立在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改变基础之上,这种可塑性改变能代偿受累脑区丧失的功能。神经康复治疗能通过增强皮质重组实现神经功能部分恢复。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有效改善皮质兴奋性的无创性方法。文章综述了rTMS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患者的一种常见神经精神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工作生活质量。近年来,作为一种无创性神经调节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已应用于卒中的康复治疗,但其在PSD治疗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对rTMS治疗PSD的疗效、可能机制以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在基本治疗相同的情况下,将4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rTMS真刺激,对照组给予rTMS假刺激,观察刺激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康复组经14d的rTMS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康复运动功能疗效肯定,提高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右侧半球可能对左侧半球的语言处理有调节作用。文章综述了优势半球卒中失语右侧半球的代偿机制以及重复经颅磁刺激右侧半球对语言功能康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朱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4,(5):260-264
<正>即使患卒中者已接受了针对病因的规范治疗,但大部分幸存的患者仍遗留持久的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失语、失用或单侧空间忽略[1-2]。因此,神经康复始终是恢复功能重要的治疗手段。很多研究已表明,卒中患者可以从康复治疗中获益,康复训练的功能恢复超过自然恢复的效果[3-4]。然而,尽管传统的康复治疗具备一定的强度,但往往需持续数周甚至数年,患者还是不能恢复至发病前的状态。非侵入性的脑刺激技术,如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上公开发表的rTMS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12月。提取纳入文献的资料,采用Cochrane手册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运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总样本量为1 2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数差(MD)=5.14,95%CI(3.60,6.68),P<0.000 1〕。根据rTMS刺激频率>1 Hz或≤1 Hz分为高频rTMS和低频rTMS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采用高频rTMS或低频rTMS的试验组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D=6.45,95%CI(5.42,7.48),P<0.000 01;MD=3.08,95%CI(1.99,4.17),P<0.000 01〕。试验组起... 相似文献
10.
宋妤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3,(6):52-55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其运动、语言、吞咽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可一定程度减轻残疾,但尚不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功能障碍的恢复。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大脑特定皮质区的功能,从而改善脑卒中后的功能障碍,近年来国内外有较多研究结果,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脑梗塞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设计分为患侧治疗组、健侧治疗组、双侧治疗组合组及对照组,各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及肢体康复为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Fugl-Meyer(FMA)评分和Banhel指数(BI).结果 四组患者治疗前FMA评分和Ban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FMA评分和Banhel指数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差异显著,rTMs的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rTMs的三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FMA评分改善明显,差异显著(P<0.05);rTMs的三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使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disc)中,关于rTMS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从2001年1月—2011年12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中的496例患者。其中273例采用rTMS治疗,223例为安慰剂形式的rTMS或空白对照。其中8项为有效性研究,2项为安全性研究。①6项行Barthel指数(BI)评估的研究显示,rTMS组的运动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评分均数差(MD)=-11.17,95%CI:-13.84~-8.50。3项行Fugl-Meyer评分的研究显示,rTMS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7.61,95%CI:-10.79~-4.43。②采用低频rTMS(1 Hz)治疗的4项分析结果表明,rTMS组BI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9.28,95%CI:-10.32~-8.24;采用高频rTMS(!1 Hz)治疗的2项研究亦显示,rTMS组的BI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MD=-21.42,95%CI:-29.69~-13.15。③2项进行不良反应的研究显示,rTMS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5,95%CI:0.24~2.36。2项研究报道的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头痛、焦虑、疲乏和麻刺感,无癫痫发作。结论对卒中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低频或高频rTMS治疗,均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失语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卒中后失语的治疗以药物、语言康复训练和中医理疗为主,但疗效不佳或个体差异大。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大脑刺激技术———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技术(rTMS)可为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rTMS治疗卒中后失语的可能性,rTMS治疗卒中后失语的现状以及rTMS治疗卒中后失语的可能机制展开综述。着重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开展rTMS治疗卒中后失语的治疗模式、刺激参数和治疗效果,并从神经重塑的角度探讨了双侧半球,特别是非优势半球在接受rTMS治疗后发生的变化及其对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能力的影响。旨在为rTMS治疗卒中后失语的进一步应用及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鸿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5,26(5):218-220
近年来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对帕金森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尚有矛盾。但大多数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大脑皮质兴奋性增高,表现为静止阈值降低,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增大,中枢静止其缩短。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也取得了明显疗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UPDRS各项评分降低,但最佳刺激参数、部位和时程仍需进一步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在临床应用以来有着良好的安全记录,未见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宏建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14,(6):439-439
根据美国卒中协会2014年国际卒中会议(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ISC)报道的一项研究,与单纯职业疗法相比,应用无创性脑刺激联合任务导向职业治疗能显著改善卒中后手一臂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失语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不同时期失语的治疗效果和机制不完全相同.文章对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失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65年,法国外科医师Broca做尸检发现,人类大脑有两个语言中心———运动中心和感觉中心,均在左侧大脑皮质。大约有1/3的神经科患者出现失语症状[1]。但目前除语言康复训练外,还无其他特殊治疗方法。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TMS)是一种患者容易耐受、无创性改变大脑皮质生理的方法。1831年,Faraday发现电流和磁场可相互影响。电磁相互诱导的原理是经颅磁刺激(TMS)的基础。在TMS中,快速释放一系列电容到电子线圈从而产生磁场脉冲。当把线圈放置在接近人或动物的头部时,磁场穿透大脑,在皮质区域诱导电场。足够强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频(10 Hz)、低频(1 Hz)以及θ短阵快速脉冲模式(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急性期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低频(18例)、高频(18例)、TBS(18例)rTMS或假刺激(对照组,18例),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所有入组患者在rTMS治疗前(第1 次治疗之前当天)和治疗后(最后1次治疗之后当天)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 4组患者治疗后FMA和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出现显著改善(P均<0.05).高频组、低频组以及TBS组rTMS治疗后FMA和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出现显著改善(P均<0.05),各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频、低频和TBS rTMS均能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各治疗模式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正>人手所具有的复杂运动功能既依赖于其解剖结构,更需要精确的神经控制。研究手功能的神经调控对进一步认识中枢神经系统对复杂运动的调控过程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卒中后患侧大脑半球的运动皮质对健侧大脑半球运动皮质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卒中后出现健侧大脑半球过度活跃~([1])。在卒中慢性期,处于失衡状态是患侧大脑半球的皮质运动区功能重组的障碍之一。因此,若达到促进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目的,一方面需增加受损脑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恢复期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卒中发病3~6个月的失语患者10例。选用病例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治疗分为A期和B期,A期为常规语言治疗2周,在A期治疗的基础上,B期使用常规语言治疗联合低频rTMS,低频rTMS刺激右侧半球额下回后部2周。在A期治疗前后和B期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中的视图命名测试。结果常规语言治疗后,患者视图命名成绩未见明显提高。继续2周低频rTMS加常规语言治疗,患者的视图命名成绩平均提高中位数7个,与rTMS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图命名的反应时间,平均缩短中位数3.95 s,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刺激患者右侧半球额下回后部,可以提高恢复期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的正确率并加快视图命名反应时间。提示低频rTMS治疗对右侧大脑半球失语症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