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中医药学的高度评价和点赞!而中医药大厦的核心支撑就是仲景医学,仲景医学的核心骨架就是"经方"的理法方药体系。经方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对"经药"的正确认知与合理应用,经方理法方药体系的完善和系统,就是著名经方大家黄煌教授最早提出而我们大家都为之努力的"经方医学"!经方医学的推广应用、提高,就是仲景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中医药学的高度评价和点赞而中医药大厦的核心支撑就是仲景医学,仲景医学的核心骨架就是"经方"的理法方药体系。经方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对"经药"的正确认知与合理应用,经方理法方药体系的完善和系统们大家都为之努力的"经方医学,"就经方医学的推广应用、提高是著名经方大家黄煌教授最,就是仲景医早提出而我学传承、弘扬和发展,仲景医学的大发展,就是中医药学振兴、复兴之梦的  相似文献   

3.
方剂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医应用中药防治疾病的主要形式。在中医理法方药诊治体系中,方剂还起着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纽带作用。因此,方剂的药理学研究对于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临床用药水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常用方剂因其组方严谨、疗效卓著、经受了长期实践的考验而成为中医随证化裁加减的最基本处方,故对这些传统名方的研究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兹将近五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正> 方剂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医应用中药防治疾病的主要形式。在中医理法方药诊治体系中,方剂还起着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纽带作用。因此,方剂的药理学研究对于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临床用药水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常用方剂因其组方严谨、疗效卓著、经受了长期实践的考验而成为中医随证化裁加减的最基本处方,故对这些传统名方的研究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兹将近五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同疾病长期斗争和实践的产物,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经验的生命科学。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核心,是中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源泉。中医的整体观和动变观的精华通过辨证论治得以体现,理法方药通过辨证论治环环相扣,一线贯通,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治疗神志病的理法方药,蕴含了"医门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和补法;在阐述神志病的理法方药过程中,突出体现了两大治疗原则,分别为"扶正安神"和"祛邪定志"。研究仲景治疗神志病的理法方药规律,既要学习并灵活运用其有效方剂、具体的用药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要领会其辨证论治理论的精髓,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中医脑病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芮  张林 《天津中医药》2018,35(10):746-748
方剂与治法是中医辨证论治中两个重要部分,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完善中医方剂学理论及促进方剂现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两者之间"以法统方"、"以方验法"以及"方与法辩证统一"等关系的内涵,探讨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并揭示其对中医"理法方药"理论研究、方剂临床研究与新方剂发展的意义,为方剂与治法关系的研究和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钱荣军 《中医研究》2011,24(9):10-12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撰著,是理法方药较完备的医学经典。其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基础,其方剂的药物配伍精炼,主治明确。后来不少方剂由此发展变化而来,  相似文献   

9.
《千金方》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先河,其脏腑门下方剂按虚实划分,对脏腑虚实方从病理到方药构成及配伍进行理论剖析,是传统方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传统理法方药的角度分析《千金方》肝实热门下方剂的主治及组方配伍特点,旨在通过经典的方剂学研究路线为分析和更好的应用《千金方》中的有效方剂提供一条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李渡华  支政  李渡斌  袁同山  谷娜  刘龙  张弘  贾云芳  于丽 《中医杂志》2011,52(22):1895-1897
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首先是科学化问题,其次是数学化问题,第三是现代化问题。目前加强中药归经学说与方剂归经的关系研究、特别是方药归经量化研究,既是中医药规范化、精确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医药特色理论及其应用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挖掘中医药学特色优势、把握中医药学自主学术主体、解决在信息时代多态文化中中医药学自身命运和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个关键问题既要明确中医方药归经与中医临证用量的关系、认识中医方药作用及其定位与几千年形成的中医临证用量的历史统一,也要明确中医方药归经与君臣佐使的量化关系、认识其与辨证论治的逻辑统一,还要认识中医方药归经与靶点受体的量化关系、认识物质与信息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中医住院病历应该是完整、系统、科学、真实的病情记录。其格式和内容应该切实可行,要能确切反映中医的理论和学术体系,体现辨证施治精神,使理法方药完整统一。我们采用的中医住院病历由一般项目、四诊检查、辨证施治三大部分组成,另列现代医学病历概要。现将书写格式和内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方剂与复方是中医药学中具有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方剂是中医运用中药的主要形式,其运用基础是中药药性理论和病证病机及治法理论,以中药的配伍运用为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医与中药的紧密关系。复方是中药现代化的产物,其运用基础是中药活性物质和疾病病理及药理学理论,以中药部位或成分的组合运用为特征,体现了天然药物学中的药学与中药的关系。方剂和复方两者虽都涉及到中药运用,但前者"依证显效",后者"据病显用",二者在内涵上有着本质差别。复方与方剂在概念上的混淆,不仅使基于传统学理建立起的方剂学学科面临中医制方学理,临床运用基础等重要理论问题的困惑;也使基于现代药学建立的中药复方学陷入诸如复方的中医药效评价,辨证应用等问题的诘难。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内涵及功能,中医方剂和中药复方理应有各自的研究目标和领域。一方面,方剂的现代研究应谨守辨病/证论治及"方证相关"的经验背景,以探查方药配伍与其所主病证之间的关系,即"方证相关"的规律及其生物学内涵为主要定位,同时基于方剂化学及其调控作用的复杂性,在方药化学成分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方证体系中的复方—生物效应模式对于从新的视角认识中医方剂效用原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另一方面,复方的研究似乎没有必要束缚于传统中医药学的经验背景(基于病证和方药配伍的经验),即利用中药化学分析及分离的最新技术,跟踪系统生物学及合成生物学的进展,建立起中药成分配伍的生物效应评价体系,发现治疗现代疾病的中药化学部位或组分或成分的新配方,可能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方临床运用专题学习网站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方义有多种,本文仅将经方概念限定为张仲景著作所载之方剂. 汉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首次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创立的理法方药一体化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中医临证各科的理论基础.其所收集或创制之方大多配伍精当,药简效宏,为后世医家所喜用.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被尊为众方之祖。其遣方用药极为精当,而其服药方法更是异彩纷呈,颇有见的。本文通过整理《伤寒论》中顿服的条文及方药的剂型、适合人群、药后护理,并加以综合、分析,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方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王晓雕  韩海娟 《陕西中医》2012,(9):1233-1233
<正>《伤寒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一脉贯通的临床经典著作,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保留并创制了大量疗效卓著的方药,对中医临床及学术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笔者临床十年余,细读《伤寒论》,从中获益非浅,其中方剂用于临床每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较完善,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的古典医著,誉其为“方书之祖”。不少方剂能经得起反复验证,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明清时期脾胃湿热证的用药模式及脾胃湿热方的配伍规律。方法从120余部明清时期重要的古医籍中收集了明清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方剂591条,建立方剂和药物数据库,采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与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结果统计筛选出明清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核心药物及脾胃湿热方中一些有意义的药—证相关模式。结论脾胃湿热证理法方药经明清医家的继承与发展,其内容更广泛,学术观点更丰富,有较大的理论探讨和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医实现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4个重要环节之一。方剂又是联结中医与中药的桥梁。在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抓住中医方剂这一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中医现代化和中药现代化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研究方剂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呢?1 研究方剂的关键问题是配伍,研究配伍目的是揭示方剂配伍的规律首先我们认为,方剂不完全等同于复方。方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辨证的前提下,针对病机的关  相似文献   

19.
结合笔者《内经》课程教学实际经验,从《内经》自身方药理论、《内经》相关经文运用、援引《内经》古今名医心得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在《内经》教学当中联系中药方剂相关内容的方式方法,目的在于贯彻经典联系临床的宗旨,体现出《内经》在中医药学发展当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整合课程知识,培养中医思维,为《内经》教学开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1通过药物配伍剂量变化提高证效、方效、药效创自仲景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则与方法。以病为纲,病证结合,随证立法,遣方用药,随症加减,特别注重药物配伍与剂量的改变以达到个体化治疗,获取最优疗效,正是中医临证的优势与特色。早在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就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确定了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强调理法方药的一致性;《伤寒杂病论》还是群方之祖。方剂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份。“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方即是法”,可以说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方剂的功用主治与治法相一致,则能邪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