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瑞曼 《河南中医》2012,32(4):400-400
《伤寒论》中“寒”字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寒”指寒、冷,强调邪气的性质;广义之寒,则强调病情的发展趋势、邪气的部位等.通过“寒”字的含义不同,可以看出《伤寒论》病机是不断变化的,病位是逐渐深入的,痛性是可由寒化热的.所以,读伤寒,重医理,方能“会学”.  相似文献   

2.
<正>“形神学说”是历代哲学家及医学家所广泛论及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对“形神一体”理论的论述将形神观与医学完美融合。“形”乃脏腑经络、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有形躯体及循行全身的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是指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魂、魄、志、意、思、虑、智等各种心理思维过程和喜、怒、忧、思、悲、恐、  相似文献   

3.
一、食物的预防作用身体早衰和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体自身。人体正气旺盛,而又能避免邪气的侵袭,就会保持健康状态,反之则发生疾病。一切有利于维护正气、抗御邪气的措施都能预防疾病;一切损害正气、助长邪气的因素都能引起疾病,从而导致早衰和死亡。预防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广义地来说,所有关于饮食的保健措施都是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的。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保健预防措施。合理按排的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恰如《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医学证明,人体如  相似文献   

4.
畲医疳积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畲医认为疳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之疳积指小儿疳疾;广义之疳积泛指风、寒、痧、食等因素而引起的诸多杂病的总称,畲医统称为疳积病。畲医认为,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由于疳积而成。其病机是因风、寒、痧等邪气侵犯肌体,或因过食肥甘厚腻之品,或因久病不愈,耗损胃气,而使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气机壅滞,风、寒、痧等邪气积滞而成。疳积病在临床上根据病因及病变部位分为风积、寒积、痧积、食积、木积、土积、水积、火积、金积、气积、血积、痰积等。临床中的诸如冠心病、脑梗塞、三高证、糖尿病、脂肪肝、肿瘤等疾病都可根据这一机理进行辨证施治,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哮喘是呼吸道的过敏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哮”、“喘”、“痰饮”等疾病范畴。中医学所指的哮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哮喘包括由心脏、肺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喘息症状,即“喘证”;狭义的哮喘即中医“哮病”。《内经》中虽无哮病,但有“喘鸣”之类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别论篇》“……起则熏肺,使人喘鸣”,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  相似文献   

6.
伏邪理论萌芽于《黄帝内经》,充实、发展、完善与成熟于明、清时期,及至现代,运用伏邪理论指导临床疾病的治疗得到广泛的开展。伏邪,即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分为狭义和广义伏邪。狭义伏邪是指伏气温病,即外邪侵犯人体,伏匿体内,逾时而发的病邪;广义伏邪是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伏邪具有动态时空变化、隐匿潜藏、自我积聚、潜证导向等特征。心血管疾病各期符合伏邪致病的特点,即急性期正不胜邪,触动而发;缓解期正能胜邪,邪气内藏,伏而待发。基于伏邪理论,从中医学角度思考探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对素问热(?)热病的认识素问热论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又说:“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可以推知“热病”是属于急性发热的病证。关于热病(以及温病)等与伤寒之间的关系,在伤寒论中提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从这里不难看出,“热病”这个概念是被包括在广义的“伤寒”概念之中。如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前者所谓“伤寒”是广义的伤寒,后者与热病(温病)并列的“伤寒”,是狭义的伤寒。广义的伤寒包括多种热性病,狭义的伤寒则指一般触冒风寒邪气而言。根据同理推论,伤寒(狭义的)是古人根据病因而定  相似文献   

8.
伤寒与温病     
伤寒有广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素问·热论》所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狭义伤寒是外感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疾病。所以《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广义伤寒包括狭义伤寒、“中风”(感受风邪所致的外感病,不同于杂病之脑中风)、  相似文献   

9.
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中医认为“肥人多痰”。“痰”的概念与现代医学不同。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痰指呼吸道咳出的有形可见之痰,这一点与现代医学概念相似;而广义的痰,是指体内不能正常运化的精微津液停留聚积而成。这种广义的痰是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它一但形成就成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脏腑功能的失调。 痰的产生与五脏有关,五脏津液代谢障碍都可生痰,但主要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因为五脏六腑之精皆藏于肾,五脏六腑之津皆赖先  相似文献   

10.
论伏邪     
本文提出伏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伏邪是包括温热邪气在内的一切内伏于人体之邪,除了中医固有的外感、内伤诸邪之外,还可以包括用现代科学检查方法发现的诸如潜伏于人体的肿瘤、结石、寄生虫卵、原虫以及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狭义的伏邪则专指感受温热邪气而病情较重者。本文还讨论了伏邪致病的复杂性和临床意义,提出应重视早期攻邪。  相似文献   

11.
“心主神明”即心主神志,或心藏神,此理论是中医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神明”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对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反应等,无不包含在神的范围;而心主神明之神,是指狭义之神,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正如在汉字中凡与精神、思维、情感有关的字,如:思、怒、悲、惊、  相似文献   

12.
郁证的含义有二:一为病机,指疾病过程中人体气血郁滞不畅的状态,为广义郁证;二为郁病,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的一类病证,为狭义郁证。金元之前,二者无明确之分,郁多指病机。明代以后,张景岳首次提出“因郁致病”,明确了狭义郁证。二者从相互渗透到层次分明,狭义郁证最终被定义为“郁病”。郁病的范畴广泛,包括多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癔病、强迫症等。从秦汉时期至近现代,郁病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神”作为祖国医学的基本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内涵。广义的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无不包含在神的范围内。简而言之,凡是机体表现于外的“征象”,都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反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神气”。《素问·移精变气论》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就是这种广义的神。狭义之神,即心主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其在一定的条件下,影响整个人体各方面生理功能的协调和平衡。无论广义和狭义的神,都表明一  相似文献   

14.
五脏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间相互影响,且五脏气血通过经络均上达于头部,故中风病虽病位在脑,但与五脏密切相关,临证可从五脏入手治疗中风病。从五脏论治中风,既完善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又为中风病的临床预防、康复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扩展了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从脑与五脏生理、病理及经络相关理论,探讨针刺五脏俞治疗中风病的机理和方法。认为中风病的病位在脑,病性为五脏亏虚。五脏俞为五脏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针刺五脏俞可调节气血阴阳平衡,脑病与脏腑病可相互论治。针刺五脏俞为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痰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代谢产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五脏功能失调。在辨治痰病时,既应注意五脏的特点及其与痰的关系,又应注意五脏相互影响及其与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沈美玉 《中医杂志》1998,39(4):205-206
黑苔,主要是舌面上的丝状乳头增殖,色泽变黑而致。多由黄苔、灰苔随病情加重,舌苔色泽逐渐加深而呈现黑色苔质。祖国医学认为,舌苔的形成是由胃气所生,而病苔是胃气夹邪气上蒸而成。“五脏交伤,穷必及肾”,疾病的严重阶段必属于肾,肾之色属黑,肾属水,故病至苔色灰黑,一般病情都比较严重,多是人体脏腑病变发展到一定严重阶段,邪气与胃气相搏结,蒸  相似文献   

18.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为主要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心身医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概念是研究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广义概念则是对所有疾病进行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研究的科学。中医学历来强调“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心身合一”,因此对中医心身医学我们暂取狭义的概念,就是用中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医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的五脏相关论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五脏相关学说是邓铁涛教授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医生理、病理观,是中医整体观念在脏象学说中的具体体现。人体以五脏为核心,以五脏相互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为疾病发生发展及表现的内在基础,每一种疾病都是五脏相关的局部体现。冠心病的病位在心,病机为气血阴阳失调,痰瘀痹阻心脉,与其它四脏生理病理及病证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内经》是中医学奠基之作,“五脏一体”“天人合一”的中医整体观念是其极具代表性的学术思想。围绝经期是多种老年疾病的萌发期,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复杂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疾病,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从《内经》的“五脏一体”“天人相应”的中医整体医学思维模式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寻求围绝经期女性自身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有利于认识、理解并发扬中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